第13章 野狼峪之战二-《亮剑:老子丁伟觉醒每日情报系统》

  第三天,天还没亮透,星星还在天上挂着呢,二营的战士们就悄没声地出发了。

  露水很重,队伍走在草丛里,裤腿很快就湿了大半,冰凉地贴在皮肤上。

  但没人吭声,所有人都紧闭着嘴,只有偶尔传来的压低了的咳嗽声。

  赵磊走在队伍前面,心里跟揣了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

  这是他头一次在丁伟的亲自指挥下打这么大的伏击,可不敢出岔子。

  他时不时回头看看队伍,又看看走在旁边,一脸平静的丁伟,心里嘀咕:

  “团长这心里素质是真好啊,跟没事人一样。”

  丁伟其实心里也琢磨事儿呢。

  他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过整个伏击计划。

  哪个连队埋伏在哪个位置,火力怎么配置,第一枪由谁来打响。

  冲锋的路线,甚至万一出现意外,比如鬼子有埋伏或者援兵来得太快,该怎么撤退……

  所有细节都得考虑到。

  打仗这事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不小心,就得用战士们的命去填。

  “赵磊,”

  丁伟低声开口,打破了行军的寂静,

  “交代下去了吗?

  所有人,不准抽烟,不准交头接耳,连放屁都给老子夹紧了。

  谁暴露了目标,我毙了他!”

  赵磊赶紧点头:

  “团长,您放心!

  昨晚上就反复强调了!

  战士们心里都有数!”

  “嗯,”

  丁伟应了一声,

  “告诉兄弟们,克服一下。

  等打完了这一仗,我请他们吃鬼子罐头!”

  听到这话,赵磊和旁边听到的几个战士都忍不住咧嘴笑了笑,紧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太阳慢慢爬高了,驱散了晨雾和寒意,但也带来了新的考验。

  野狼峪两侧的树林里,二营的战士们静静地埋伏着。

  丁伟和赵磊趴在一个地势稍高一点的土坡后面,这里视野最好,能用望远镜把下面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看得一清二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太阳越升越高,明晃晃地挂在天上,晒得人头皮发烫,后背的军装都被汗水浸湿了,黏糊糊地贴在身上。

  赵磊感觉自己的腿都快麻了,他小心翼翼地调整了一下姿势,凑到丁伟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带着点焦急:

  “团长,这……这都等了快俩钟头了,山下一点动静都没有。

  鬼子……会不会不来了?

  或者改道了?”

  丁伟没回头,眼睛还贴在望远镜上,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他掏出怀里那块磨得有点发旧的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沉稳地说道:

  “沉住气。

  做猎人,就得有耐心。

  鬼子比咱们守时,说中午到,就差不多是这个时候。

  慌什么?”

  他这话既是对赵磊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等待,永远是战场上最煎熬的一部分。

  他心里其实也有一丝不确定,但作为指挥员,他绝不能表现出来。

  他必须像根定海神针一样,稳住全团的心。

  他又看了看怀表,指针不紧不慢地走着。

  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只有知了在声嘶力竭地叫着,叫得人心烦意乱。

  又熬了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

  丁伟的望远镜里,终于出现了他等待已久的人影。

  最先出现的是几个伪军。

  他们穿着土黄色的军装,帽檐歪戴着,枪也不是正经端着,而是像扛烧火棍一样挎在肩上,或者随意地拎在手里。

  他们走得稀稀拉拉,互相之间还隔着老远,有说有笑的,不知道在聊什么开心事,完全没意识到两边的树林里,有二百多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们。

  看那样子,根本不像是出来执行任务,倒像是出来郊游的。

  丁伟心里骂了一句:

  “这帮二鬼子,真是鬼子的好奴才,死到临头了还不知道。”

  伪军过去之后,中间是几辆大车。

  大车是用骡子拉着的,走起来吱呀吱呀响。

  车上盖着厚厚的绿色帆布,鼓鼓囊囊的,下面显然装着东西。

  这就是这次行动的目标了。

  车旁边和车子后面,就是那十几个鬼子兵了。

  跟伪军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鬼子虽然人不多,但警惕性明显高很多。

  他们戴着那种标志性的钢盔,枪上的刺刀明晃晃的,在太阳底下反着光,看着就瘆人。

  他们不时地左右看看,观察着两边的山坡和树林。

  丁伟的心提了起来,仔细搜索着。

  果然,在队伍中间偏后的位置,他看到了那个扛着歪把子机枪的鬼子兵。

  那挺机枪在阳光下闪着冷森森的蓝光,像个致命的玩具。

  旁边还有一个鬼子,腰里挎着一把指挥刀,看样子是个军官头头。

  丁伟心里默默数着:

  “一、二、三……十三个鬼子,没错。

  伪军……大概二十来个。

  装备,也对得上。”

  他轻轻吐出一口憋了半天的浊气,压低声音,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

  “传下去,敌人进来了,准备战斗。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开枪。

  谁走火了,老子剁了他的手!”

  命令被悄无声息地传递到埋伏圈的每一个角落。

  刹那间,整个树林变得更加寂静了,连知了都识趣地闭上了嘴。

  战士们屏住了呼吸,手指轻轻搭在了扳机上,手榴弹的后盖也被悄悄拧开。

  二百多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山沟里那支缓慢移动的队伍,看着他们一步一步,完全走进了这个死亡陷阱。

  伪军们还在嘻嘻哈哈。

  有个伪军甚至掏出烟卷,刚想点上,被旁边一个像是小头目的骂了一句,又悻悻地收了回去。

  鬼子兵虽然警惕,但这条小路他们来往过很多次了,一直平安无事,所以也只是例行公事地看看,并没发现什么异常。

  枯草还是那些枯草,树枝还是那些树枝,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眼看整个运输队,从头到尾,都进入了最佳射击范围。

  最后面那个鬼子兵的身影,也踏入了伏击圈的边缘。

  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