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战士飘了,万更奉上-《亮剑:老子丁伟觉醒每日情报系统》

  再说了,你这次立功不小,旅部心里有数。

  这次缴获的装备,除了按规定上缴的,你们新一团可以优先补充一部分。

  另外,下次有作战任务,我会优先考虑你们。”

  软硬兼施,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旅长的手段那是相当娴熟。

  丁伟知道,旅长亲自开口,这事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甚至带着点积极:

  “是!旅长!坚决执行命令!

  我们马上清点马匹和装备,尽快送往旅部。

  请旅首长放心,新一团绝对服从大局!”

  “好!我就喜欢你丁伟这股干脆劲!”

  旅长满意地笑了,

  “好好干,我看好你。

  对了,下次再有这种‘好买卖’,记得提前跟旅部通个气,别总吃独食嘛!”

  挂了电话,丁伟看着窗外操场上生龙活虎的骑兵队伍,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

  “得,李云龙刚走,旅长就来了。

  这下好了,骑兵营还没捂热乎,就变成骑兵连了。”

  他揉了揉太阳穴,自言自语地调侃道:

  “这系统情报好是好,就是这‘福气’来得太大,有点兜不住啊……

  看来以后得了好处,得学机灵点,要么闷声发大财,要么主动上缴一部分,免得总被‘打秋风’。”

  不过,丁伟很快又振作起来。

  “也罢,破财消灾,还能在旅长那里挂个号,不亏。”

  丁伟自我宽慰道,

  “李云龙,你小子等着,下次老子再发财,肯定躲远点,让你和旅长都找不着!”

  话虽这么说,但丁伟心里清楚,在八路军这个大家庭里,这种“打秋风”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关心和资源调配。

  只要运用好情报,新一团的强大,依然是势不可挡。

  他扬声喊道:

  “通讯员!让骑兵营……不,让骑兵连的负责人,还有后勤的同志,马上到我这里来一趟!”

  ......

  随着部队一次次利用系统情报取得胜利。

  新一团的规模开始扩大,装备在迅速更新。

  兵强马壮不再是口头上的说说。

  但如何更好地消化这些成果,提升整体战斗力,成为困扰丁伟的一个难题。

  看着一次次的战报,丁伟敏锐的察觉到团里的战士打仗时开始浮躁,子弹打起来大手大脚。

  尤其是轻重机枪要十几发到几十发才能打死一个小鬼子。

  丁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看着训练场上飞扬的尘土,以及那明显超出必要消耗的弹药量,丁伟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背着手,在团部院子里踱了几圈,突然停下脚步,对通讯员沉声道:

  “通知各营营长、副营长,还有各连连长,晚饭后到团部开会。谁也不准迟到!”

  夜幕降临,新一团连以上干部挤满了团部那间不大的屋子。

  煤油灯的光晕摇曳,映照着一张张或因近期胜仗而略显骄矜,或因不明所以而略带困惑的脸庞。

  丁伟没有坐在位置上,而是站在人群前方,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面孔。

  他没有立刻说话,先是拿起桌上的一份统计报表,抖了抖,纸张发出哗啦的声响,在寂静的屋子里格外清晰。

  “都看看,”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沉甸甸的压力,

  “这是咱们团上个月的弹药消耗统计,还有战果对比。

  老子粗略算了一下,平均每打死一个小鬼子,我们要用掉将近一百发子弹。

  轻重机枪大方的很,突突起来跟不要钱似的,几十发子弹喂出去,能擦破点鬼子的皮就算烧高香了!”

  下面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有人不自在地挪了挪身子,有人低头看着自己的脚面。

  丁伟“啪”地把报表拍在桌上,声音陡然拔高:

  “怎么?打了几个胜仗,缴获了点家当,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就以为咱们八路军富得流油,可以跟鬼子比着浪费了?”

  丁伟猛地一指窗外谷场的方向:

  “我白天去看你们训练,好家伙,那子弹打的,跟过年放鞭炮一样热闹。

  可命中率呢?

  十枪能有三枪上靶就算高手了!。

  你们当那些子弹是天上掉下来的?

  是老子用战友的牺牲、用根据地的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粮食换来的。”

  一营长张大彪挠了挠头,有些不服气地小声嘟囔:

  “团长,咱们现在不是宽裕点了嘛……

  而且打仗,火力猛点,压得鬼子抬不起头,咱们冲锋的时候伤亡也小啊……”

  “放屁!”

  丁伟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张大彪的发言,

  “宽裕?你小子是真敢想!

  就咱们这点家底,跟鬼子比起来,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火力猛没错,但那得是有效火力。

  像你们这样瞎打一气,那不是火力猛,那是败家。

  是犯罪。

  等到真遇上硬仗,弹药打光了,我看你拿什么跟鬼子拼?

  拿战士们的命去填吗?”

  丁伟深吸一口气,压制住火气,语气转为沉痛:

  “同志们呐,咱们不能忘了本。

  不能忘了咱们八路军是怎么起家的。

  是靠一颗子弹掰成两半花,是靠一口炒面一口雪,是靠灵活的战术和精准的射击,一步步熬过来的。

  现在家底稍微厚实点,就把看家本事丢了?

  就把老传统忘了?

  那跟国民党那些老爷兵有什么两样?”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不少干部的头上,让很多人露出了沉思和惭愧的神色。

  丁伟见火候差不多了,语气缓和下来,但态度依旧坚决:

  “从明天开始,全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事技能大练兵和政治思想再教育。

  重点就抓三条!”

  他伸出三根手指,逐一强调:

  “第一,节约弹药,苦练枪法。

  各营连制定详细的射击训练计划,严格要求。

  实弹射击可以搞,但每打一发子弹,都要有效果,都要有讲评。

  谁再敢漫无目的地浪费子弹,老子撤了他的职。

  团部成立检查组,不定期巡查。”

  “第二,强化战术协同,特别是步、机枪和迫击炮的配合。

  机枪是拿来掩护和压制关键火力的,不是听响的。

  各兵种之间怎么配合,怎么发挥最大效能,各营连长给我拿出具体方案来。”

  “第三,加强纪律和政治教育。

  告诉每一个战士,为什么节约弹药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为什么有了好装备更不能忘记艰苦朴素?

  思想上的弦,一刻也不能松!”

  丁伟看向一直没有说话,但眼神中流露出赞同的二营长赵磊:

  “赵营长,你们营上次伏击战,用步枪精准敲掉鬼子机枪手的那个班,拿出来当典型。

  让他们在全团讲讲经验。

  咱们要树立标杆,就是要提倡这种一枪一个准的硬本事。”

  “是!团长!”

  二营长赵磊挺胸应道。

  丁伟最后环视全场,目光锐利:

  “都听明白没有?

  咱们新一团,不能光长膘,不长骨头。

  不能光有装备,没有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