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港督,你不够格!别担心,我会出手!-《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

  “抱歉,爵士。

  以你现在的身份和地位,似乎并没有资格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直白的说,中南半岛的局势,不是身为港督的你能够插手的。

  你刚刚向我提出的问题,即便是大英首相当着我的面问,我也有资格不回答他。

  不过,我非常敬重你的为人,同时也感谢你为香江所做的贡献。

  所以,我不介意向你透露一些我目前了解到的,关于中南半岛的相关信息……”

  马龙当着港督的面,趾高气昂道,港督闻此,脸色顿时铁青,但又没有办法,只能耐着性子听马龙把话说完。

  接下来,只听到马龙有条不紊的介绍道:“北猴在中南半岛大肆入侵、吞并盟友,是因为得到了毛熊的全力支持。

  毛熊支持北猴,是为了控制马六甲海峡这个石油输运咽喉,东南亚经济命脉。

  一旦毛熊控制了马六甲,这个中东石油运往东南亚的运输要道。

  那么,小日子、小棒子、菲猴子等鹰酱盟友的发展就会受到巨大的限制。

  他们的工业发展速度,会就此停滞不前。

  工业品的生产成本会大大提升,经济方面也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就此引发的影响就是,鹰酱会失去广阔且廉价的工农业原料和日用百货生产基地。

  鹰酱的工业生产成本会大大提升,工业品出口竞争力会大幅度下降。

  鹰酱国内又因为缺乏基础的日用百货,物价也会居高不下。

  内忧外患之下,鹰酱的经济会出现极其严重的问题。

  到时候,鹰酱更加无法增加军费开支,跟毛熊在亚太地区争雄。

  除了政治政治因素,这里面或许也有经济上的考量。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一旦中东的石油无法运输到东南亚,那么急缺石油的东南亚各国,就有可能购买毛熊的石油。

  除此之外,中南半岛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给毛熊提供大量的粮食、水果、木材、矿产。

  综上所述,中南半岛的地理位置,对毛熊而言相当重要。

  毛熊帮助北猴称霸中南半岛,有着相当大的决心,可以说是势在必得。

  鹰酱官方分析出了毛熊的战略意图,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

  怎奈,大选在即,鹰酱国内又产生了非常多的厌战情绪。

  如今鹰酱执政者,根本无力派兵到中南半岛维和,阻止北猴的侵略他国的行为。

  而对于北猴入侵盟友这种事情,兔子的态度也很明确。

  政治上既是谴责的,又是不干涉的。

  经济上希望跟小日子和鹰酱展开合作,争取通过多边贸易,合作共赢。

  最后,还不得不提一下小日子。

  小日子能够在短短二十年内,超越大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是没理由的。

  或许早在几年前,小日子得知鹰酱宣布撤出南越的消息,就已经提前预料到了如今的局势。

  为了避免毛熊掐断马六甲这条石油运输通道,小日子主动跟兔子缓和关系,建交,加强经济联系。

  兔子成为了小日子石油进口的备胎之一,同时还是小日子工业原料的出产地。

  理论上,毛熊布局中南半岛对小日子的影响最大。

  实际上小日子的抗风险能力是最强的!

  反倒是咱们香江,恐怕又要像两年前那样,物价暴涨,股市暴跌……”

  港督听完马龙所说,额头上已经冒出一些细汗。

  虽然,他们也早就推测过毛熊、北猴的动机,鹰酱、兔子的反应。

  但是,并没有马龙说的这么全面。

  事先更不清楚,鹰酱和兔子居然只会在口头上发表谴责,实际上却并不采取行动。

  这不就意味着,毛熊即将君临亚太地区,香江又要大难临头了?

  虽然毛熊不是冲香江来的,但香江的体量太小了。

  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当毛熊这艘巨舰在太平洋畅行无阻,驶过香江时掀起的滔天巨浪,也足以将这座小岛瞬间淹没。

  大浪过后,海面上是风平浪静,香江却会变得一塌糊涂。

  “我就这么倒霉吗?

  一个任期内,连续两次股灾。

  香江经济直接崩坏,根本没法拿钱补贴大英本土……

  看样子,我这个港督,怕是要做到头了。”

  港督暗自神伤道,此时也没心思追究马龙对他不敬了。

  一旦没了港督的头衔,他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拥有几百万英镑身家的官僚资本家罢了。

  反观马龙,从北美大肆购买棉花、粮食,就能看得出来,身价几十亿美元不止。

  马龙这个身价,无论到哪都是各国政要的座上宾。

  根本不是他这个即将失去政治前途的家伙,能够比得上的。

  “难怪,马龙对我是这个态度!”

  港督也是想明白了。

  马龙不止自己有钱有势,还有鹰酱做靠山,又能在兔子那边说上话。

  而像他这样的大英公务员,也就暂时能在香江这样的小地方狐假虎威,表面风光罢了。

  如今大英都掉到第二梯队了,他这样进不去高层的大英公务员,确实没资格在马龙这种鹰酱代理人面前大小声。

  此时的港督就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而马龙却是刚刚开屏的孔雀。

  “爵士,别担心,我会出手。”马龙突然道,“别忘了,我在南越,还有五十万大军呢!”

  雇佣军此时也就四十万左右,能够出动前往高棉的,也就二三十万。

  不过,这并不妨碍马龙在港督面前装逼。

  几个月前你对我爱答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不得不说,装这个逼的时候,还挺带劲的。

  虽然,马龙自己也清楚,现在已经跟港督拉开身位,但身份的变化不是瞬间完成的,往往都是滞后的。

  就像刘邦,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依旧放浪形骸,给儒生帽子里撒尿。

  后来经历儒家礼仪的洗礼,发现当皇帝了确实不一样了,这才从一军之主,进化成一国之君,称孤道寡,君临天下。

  马龙也在适应,如何从公司老板,慢慢转变为地区军阀,一国之君。

  话说回来,马龙在港督那边装完逼后,转眼又回去找沪圈大佬谈事情。

  借着今日港督将大部分沪圈华商都召集到了港督府,马龙索性通知他们一声,明天去马龙家里(山顶别墅)一叙。

  马龙顺道就将乔迁宴给办一办,同时也是为了抓紧时间,赶在进军洪沙瓦底之前,整合沪圈的资源。

  剩下的,就是动用自己的资源,带沪圈做一做中南半岛的生意,帮他们清一清残次品和尾货。

  做实业,最怕的往往就是库存尾货。

  库存太多,资金链断裂,公司就得破产。

  而尾货,甚至是残次品,只要能够卖出去的,即便是低价销售,也是赚的。

  更别说,马龙还能以相对较高的价钱,帮他们卖货。

  到时候,他们可不得对马龙表示忠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