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修地铁?国债!-《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

  【新的一个月已经到来。

  上个月应发工资总计为港币。

  工资补贴港币,已转入鸿兴金融服务公司指定账户。】

  时间转眼间进入到8月份,与上上个月相比,上个月的工资开支再创新高,从不足3.5亿港币,暴增到了将近4.8亿。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自然是马龙旗下大小公司的雇工人数再度暴增。

  【大亨系统】

  【主业1:社团( 3869),主业2:军事( )

  副业1:纺织( 2079),副业2:服装( 3082)

  副业3:房地产(1854 214),副业4:建筑(7568 848)

  副业5:餐饮(3896 440),副业6:水泥(1284 151)

  副业7:金融(309 43),副业8:电器( 1557)

  副业9:机械(8537 956),副业10:航运(875 105)

  副业11:渔业(8574 960),副业12:商业贸易(4382 495)

  副业13:物流(1678 191),副业14:电影院线(316 44)

  副业15:影视(135 24),副业16:汽车工业(895 107)

  副业17:船舶工业(2684 306),副业18:机械维修(1583 184)

  副业19:钢铁工业(1637 190),副业20:拆船(854 103)

  副业21:电力工业(364 49),副业22:石油化工(757 92)

  副业23:电子通信(375 50),副业24:半导体(63 6)】

  排除雇佣军的将士数量,上上个月马龙旗下公司的总雇工人数只有10万出头,而这个月已经超过了15万。

  虽说,绝大多数雇工的月薪不足2000港币,甚至在1500左右。

  但马龙旗下依旧有不少高端行业,管理人才的工资比较高。

  所以,平均下来,15万雇工的薪水已经超过了月薪3000。

  马龙旗下所有公司,一个月下来需要支付的工资也超过了4.7亿港币。

  好在,有系统的工资补贴功能相助,马龙支付的工资越多,能够拿到的补贴就越多。

  在每个月两三亿港币的巨额补贴支持下,马龙大力建设的屯门、元朗新区,也是日新月异,变化万千。

  就好比对岸改开初期,大量住宅、工厂、公司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相比较过去的屯门、元朗,如今不但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也变得更加宽敞、整洁。

  不过,因为每天都有数万辆卡车、汽车在这里进进出出,再加上几十万的人流,这也使得刚刚拓宽的街道,依旧让人觉得略显拥挤、堵塞。

  而随着这里各类商业、娱乐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南越帮在香江各处杀人放火,屯门、元朗新区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定居、投资。

  恐怕再过个十几年,屯门、元朗新区就会取代维多利亚港两岸,成为香江最繁华的区域。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如今的街道,必然需要重新修缮、拓宽。

  届时,平民出行将会依赖于地铁,富豪或许会乘坐直升机上班。

  马龙已经派人在屯门、元朗修机场了。

  但是建造地铁却没这个能力,只能依靠港英政府,或者直接从欧美、小日子引进相关技术。

  这个问题,也将是马龙未来在东南亚打下一片地盘,必须要面临的。

  所以,作为新手“国王”,马龙不得不将屯门、元朗当做将来执政的试验田,慢慢进行尝试,总结各种经验。

  当然了,马龙只是提出一些想法,干活的事情都是由手下来干。

  因为之前跟港英政府谈妥了将雇佣军撤回南越,如今马龙跟港督那边的关系,稍微和缓、亲近了一些。

  马龙派手下去港督府商谈屯门、元朗建造地铁这事,也不是不能谈。

  港督府那边也清楚,即便他们不答应,马龙也能绕开他们,自己找外国公司谈相关合作。

  所以,这方面大概率还是有的谈的。

  特别是,建造地铁有利于繁荣香江的经济。

  如今香江毕竟还在约翰牛手里,港英政府本就有建造地铁的计划。

  只不过新界不发达,初期地铁只会建在中环和油尖旺地区,连接本岛和九龙。

  后续逐步发展,也是等香江重新回到祖国手里,才有了用地铁联通九龙、新界的计划,直至进入二十一世纪,逐步完善东铁线、屯马线……

  如今屯门、元朗在马龙手里,马龙有能力让屯马线的西线提前半个世纪,何乐而不为呢?

  要想富先修路!

  单纯修建、经营地铁,或许不会给马龙带来多少利益。

  但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修建地铁无疑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如今马龙已经闲下来了,自然要推动一些事情来做。

  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为了日后“建国”、“执政”,积累经验的。

  趁着欧美、小日子对马龙没太多敌意、防备,马龙可不得派人狠狠的偷师、学艺吗?

  一切计划,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当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朋友前来拜访……

  “老板,祖国派来的特使到了!”

  “嗯,好,那我们一起下去迎接吧!”

  马龙是爱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且,爱国也能给马龙带来不少利益。

  之前南越战场,马龙手中的一部分燃料,就是靠祖国支援的。

  虽然马龙花了钱,但有些时候,有钱没地方花,这也会让人觉得很头疼。

  多个朋友多条路,道理就是如此。

  虽说,此次祖国派特使过来,是上门寻求帮助的。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祖国看得起马龙。

  故而,马龙必须要给特使足够的尊重,亲自过去迎接。

  不一会儿,马龙将人接到了自己的新公司里。

  如今马龙办公的总部位于屯门海港城,不远处就是已经建好前两期,还在不断扩建的新屯门码头。

  以及正在建造的新黄埔船坞和屯门机场。

  “10亿美元的借款,期限5年,利率12%?

  没问题,要不要再多借一点?

  按照咱们的生意,这笔借款大概两年多的时间就能还完。

  以我现在的能力,以及祖国还款的能力,借15亿美元也不成问题!”

  马龙明白特使的来意后,爽快答应道,甚至主动表示让祖国多借点,一开口就是15亿,美元!

  原来,特使来马龙这边借钱,主要是因为祖国储备的外汇快见底了。

  但是当年确定下来的43方案,却还没完成。

  不患寡而患不均!各地都想引进国外先进的化纤、化肥技术,僧多粥少,众口难调,这该怎么办?

  再加上,制定方案之前,石油危机还没出现,祖国对外贸易做的还不错。

  如今正巧经历石油危机,对外贸易受到打击不说,国外的物价还上涨了不少。

  一部分设备的价格涨价了,不买又不行。

  这导致,原先43亿美元的财政预算,根本不够用。

  化纤化肥事关老百姓穿衣、吃饭问题,即便祖国兜里没钱,也不得不强行推动这些项目。

  无论是找人借钱,还是卖血,也要先将设备和技术引进来再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找马龙借钱,就是一种国债。

  而这年头,祖国对内的国债,从建国初期的3%涨到了10%。

  祖国向老百姓发行了大量国债,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即便如此,财政赤字也高达几十亿。

  改开的前十几年,也是靠大肆发行国债,渡过难关,国债利率从11%涨到到18%。

  而这是对内的情况。

  对外嘛,利率肯定要高一些,否则人家肯定不太愿意借钱。

  祖国给马龙12%的利率,其实并不高。

  现在祖国正缺钱,而且一口气找马龙借10亿美元。

  换做其他香江富豪,单个能借1000万美元,已经算牛逼的了。

  至于马龙,为什么那么大气?

  主要还是跟祖国做生意做的很愉快。

  屯门、元朗多了六七十万人口,粮食都是从五丰行那边买的。

  还有马龙旗下的餐饮公司,很多鲜活肉蛋都依靠祖国提供。

  每年光是买粮食,就是几个亿港币的生意。

  还有成品燃料,制作水泥等建材的原料。

  马龙缺的东西,祖国都有,而且价格很便宜。

  这一次,马龙多多向祖国展现爱国的一面。

  马龙相信,祖国一定不会让他吃亏。

  而且,长老们已经按照马龙之前设想的那样,在对岸的小渔村兴建工业区。

  到时候,国内的代工产品,也将通过马龙的贸易渠道,转卖到欧美各国。

  要知道,转口贸易是很赚钱的!

  这钱与其给嘴上说爱国的华商赚,不如让马龙一个人来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