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写给全家人的话】

  本章通过日常器物揭示的妙用。让我们全家一起发现:那些看不见的空间、那些的部分,往往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所在。

  【童话版】《空房子的秘密》

  小兔子发现一座空房子,觉得它没什么用。可是当下雨时,空房子为它遮雨;当刮风时,空房子为它挡风;当夜晚来临时,空房子给了它一个温暖的家。

  智慧爷爷说:孩子,你看不见的空气让你呼吸,看不见的空间让你居住,这些才是真正的啊。

  【小学版】

  核心概念: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毂、埴、户牖。

  卦象:有无相生。

  核心要点:

  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

  2.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3.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虚,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4.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所以给人便利,发挥了作用。

  5.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

  6. 埴:黏土。

  7. 户牖:门窗。

  自然象征:空心的竹子、中空的鸟巢、山洞的空间。

  重要概念:有(实体部分)、无(虚空部分)、利(便利条件)、用(实际功用)。

  【初中版】

  思维模型:空间功能的哲学思考。

  1. 实体与虚空的关系:

  ? 实体界定空间,空间成就功用

  ? 有形提供条件,无形实现价值

  ? 存在确立形式,空无赋予意义

  2. 无用之用的智慧:

  ? 车轮的空洞使车能行

  ? 器皿的空虚使物能容

  ? 房屋的空间使人能居

  3. 生活哲学的启示:

  ? 留白处见真意

  ? 虚空处藏妙用

  ? 静默处显大音

  核心智慧:认识到不是空无,而是实现的价值的关键所在。

  【成人版】

  人生应用系统:

  认知升级:

  ?重视无形价值:看到空间、时间、关系的意义。

  ?理解虚实相生:把握有形资源与无形资产的平衡。

  决策智慧:

  ?留出余地:在规划中预留调整空间。

  ?善用间隙:在忙碌中保持心灵空间。

  关系管理:

  ?尊重个人空间:给他人留出呼吸的余地。

  ?保持适当距离:在亲密中保持独立性。

  事业进阶:

  ?创造发展空间:为创新留出容错余地。

  ?善用空白市场:在无人处发现商机。

  修养路径:

  ?心灵放空:通过冥想清空杂念。

  ?虚怀若谷:保持谦逊接纳新知。

  【哲学版】

  道体的空间哲学:

  1. 存在论的深化:

  与不是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2. 功能论的突破:

  功能不在实体本身,而在实体所创造的空间关系。

  3. 价值论的重构:

  价值不仅在于占有,更在于使用的可能性。

  与现代哲学对话:

  ?与现象学意向性空间的理论相通。

  ?与建筑学空间体验的设计理念契合。

  ?与经济学使用价值的深层理解一致。

  终极启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对的执着,领悟的创造性力量。

  【音乐版】

  1. 儿童版《有无歌》

  调性:F大调

  节拍:2\/4拍

  速度:轻快明朗(108 bpm)

  | 3 3 | 4 2 | 3 3 | 2 - |

  三 十 辐 共 一 毂

  | 2 2 | 3 1 | 2 2 | 1 - |

  当 其 无 有 车 用

  | 5 5 | 6 5 | 3 3 | 2 - |

  埏 埴 为 器 有 器 用

  | 5 5 | 4 3 | 2 2 | 1 - |

  有 之 为 利 无 为 用

  1. 文学版《虚空颂》

  调性:c羽调式

  节拍:4\/4拍

  速度:空灵深远(70 bpm)

  | 1 - 3 - | 5 - - - |

  三 十 辐 条

  | 6 - 5 - | 3 - - - |

  共 一 毂 中

  | 5 - 6 1 | 2 - 3 - |

  当 其 无 处 车 乃 用

  | 6 - 5 3 | 2 - - - |

  埏 埴 为 器

  | 1 - 2 - | 3 - 5 - |

  户 牖 为 室

  | 6 - 5 - | 3 - 2 - |

  当 其 无 时

  | 1 - 3 5 | 6 - - - |

  有 之 为 利

  | 5 - 3 2 | 1 - - - |

  无 之 为 用

  【道学小百科】

  核心出处:

  王弼本《道德经》第十一章、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

  核心精神:

  有无相资、虚实相生、空间致用、无用之大用。本章通过具体实例深刻阐发了道家独特的空间哲学。

  关联知识:

  ?易经中空虚明的象征意义。

  ?儒家致中和的平衡智慧。

  ?建筑学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

  ?中国画的艺术手法。

  现代回响:

  ?物理学:量子真空与暗能量的研究。

  ?心理学:心理空间与创造力的关系。

  ?经济学:共享经济的空间利用理念。

  ?设计学:极简主义的设计哲学。

  ?管理学:组织架构的弹性空间。

  ?教育学: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空间。

  这些跨学科的印证,证明了第十一章空间智慧的永恒价值,为现代人理解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