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宪问耻德-《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写给全家人的话】

  本章探讨士人的道德底线与羞耻之心。让我们全家一起领悟:知耻是道德的起点,明确什么不该做比知道该做什么更重要。

  【童话版】《什么最可耻》

  原宪问:老师,一个人最可耻的是什么?

  孔子说:我来讲几个故事:

  国家政治清明时只知领俸禄,国家政治黑暗时也只知领俸禄,这是可耻的。

  到处夸夸其谈却从不行动,这是可耻的。

  朋友有难时转身离开,这是可耻的。

  答应的事却做不到,这是可耻的。

  原宪明白了:知耻之心,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

  【小学版】

  核心概念:耻、谷、言、行

  核心要点: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薪俸;国家政治黑暗,也做官领薪俸,这就是可耻。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那个人大言不惭,他实行就不容易。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可耻。

  自然象征:

  ?知耻如堤坝:守住道德底线

  ?言行如天平:说的做的要平衡

  ?士节如松柏:风雪中保持挺立

  重要概念:

  ?有道(政治清明)?无道(政治黑暗)

  ?谷(领俸禄)?耻(可耻)

  ?言过其行(说超过做)?为之也难(实行困难)

  【初中版】

  思维模型:耻感三维度模型。

  ?政治操守维度

  清明时的责任担当

  黑暗时的气节坚守

  ?言行一致维度

  说话谨慎留余地

  行动果敢有担当

  ?人际信义维度

  对朋友的忠诚

  对承诺的守信

  核心智慧:

  知耻之心是道德的内在守护者,它在我们即将逾越底线时发出警告,在我们言行不一时感到不安。

  【成人版】

  人生应用系统:

  认知升级:

  ?突破功利思维:有些钱不能赚,有些官不能做

  ?重构成功标准:气节重于利益,诚信胜过聪明

  决策智慧:

  ?职业选择:环境黑暗时懂得退出

  ?言行把控:说到做到留有余地

  ?朋友交往:重信守诺不离不弃

  关系管理:

  ?家庭责任:兑现对家人的承诺

  ?社交往来:言行一致建立信誉

  ?职场合作:保守秘密信守约定

  事业进阶:

  ?企业操守:黑暗环境坚守原则

  ?个人品牌:用行动证明言论

  ?职业信誉:积累可靠口碑

  修养路径:

  ?每日反省:是否有可耻言行

  ?培养敏感:对不义之事感到不安

  ?提升境界:从知耻到勇改

  【哲学版】

  儒学本体的耻德哲学:

  ?的存在论意义

  耻感是道德意识的觉醒

  知耻是人性尊严的守护

  ?的伦理辨析

  俸禄与责任的对应关系

  士人在不同境遇中的选择

  ?言行之辨的深层意蕴

  语言对存在的承诺

  行动对语言的兑现

  与现代思想对话:

  ?与存在主义:本真性与耻感

  ?与政治哲学:知识分子气节

  ?与语言哲学:言语行为理论

  ?与道德心理学:道德情感研究

  终极启示:

  本章确立了儒家耻德观的核心——知耻近乎勇。耻感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道德勇气的源泉;不是外在的压力,而是内心的良知。这是儒家内自省功夫的重要体现。

  【音乐版】

  1. 儿童版《知耻歌》

  调性:d大调

  节拍:2\/4拍

  速度庄重(96 bpm)

  | 1 1 2 3 | 3 2 2 - |

  知道什么耻,

  | 2 2 3 2 | 1 - - - |

  才能做好人。

  | 3 3 4 4 | 5 5 6 - |

  光说不去做,

  | 5 5 4 3 | 2 - - - |

  这样最可耻。

  | 1 3 5 5 | 6 5 3 - |

  朋友要帮助,

  | 2 3 4 4 | 3 2 1 - |

  承诺要遵守。

  1. 文学版《耻德吟》

  调性:c羽调式

  节拍:4\/4拍

  速度深沉(63 bpm)

  | 5 - 6 1 | 2 - - - |

  邦有道谷,

  | 1 - 6 5 | 3 - - - |

  邦无道谷。

  | 2 - 3 5 | 6 - 5 - |

  耻也耻也,

  | 3 - 2 1 | 6 - - - |

  言之不怍。

  | 5 - 3 2 | 1 - 2 - |

  为之也难,

  | 3 - 5 6 | 1 - - - |

  言过其行。

  | 2 - 1 6 | 5 - - - |

  君子知耻。

  【儒学小百科】

  核心出处:

  《论语·宪问篇》第一章,朱熹注: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

  核心精神:

  知耻守节、言行一致、重信轻利。本章确立儒家耻德观——知耻是道德的基础。

  关联知识:

  ?与《孟子》人不可以无耻的耻感论述

  ?与《礼记》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的士节

  ?与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气节故事

  ?与顾炎武廉耻论的发扬

  现代回响:

  ?政治伦理:官员道德底线研究

  ?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

  ?教育伦理:师德师风建设

  ?心理学:羞耻感与心理健康

  ?法律学:职业禁止与道德评价

  这些跨领域的影响,证明宪问耻德思想的现代价值,为当代道德建设提供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