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蛛丝马迹,元芳夜探-《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

  李元芳的行动迅如闪电。他并未直接动用刑部衙役,而是动用了狄仁杰暗中组建的、由江湖奇人异士和退役精锐斥候组成的“暗察”力量。

  漕运方面,很快有消息传回。一条线索引起了李元芳的注意:约在两个月前,一艘本应满载丝绸前往扬州的官属漕船“平安号”,在出发前夜曾以“船体需紧急加固”为由,在汴河码头的一处偏僻船坞停泊了一整夜。而那一夜,恰巧有一队隶属殿前司、但编制有些模糊的军士在附近“例行巡夜”。更蹊跷的是,“平安号”抵达扬州后,卸货记录显示其载重远低于标准,但押运官员却未上报异常。

  “船坞……军士……载重不足……”李元芳将这几条信息串联起来,一个大胆的推测浮现在脑海:那失踪的库银,是否就是在那个夜晚,被偷偷运上了“平安号”,然后以漕运为掩护,运出了京城?

  与此同时,江湖上的调查也有了进展。汴梁城最大的地下赌坊“千金台”和几家背景深厚的当铺,近月来确实流入过一批成色极佳的官银,虽然已被重新熔铸,但老到的匠人仍能辨出痕迹。这些银子的流通,似乎与一个名叫“漕帮”的水上势力有关。而“漕帮”的帮主,据说与户部一位权重郎官过往甚密。

  得到这些线索,李元芳决定亲自夜探那处偏僻船坞和“漕帮”的总舵。

  是夜,月黑风高。李元芳一身夜行衣,如同鬼魅般潜入汴河码头的那处船坞。船坞废弃已久,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铁锈味。他仔细搜查,终于在角落一堆杂物下,发现了几枚不慎散落的、带有官印戳记的银块!这正是库银的特征!

  紧接着,他又潜入“漕帮”总舵所在的一处看似普通的货栈。凭借绝顶轻功和敏锐的听觉,他偷听到两名“漕帮”小头目的醉后狂言。

  “……还是咱们帮主手段通天!那么一大批‘石头’(黑话,指银子),神不知鬼不觉就运出了城……”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那可是掉脑袋的买卖!听说上头还有大人物……”

  “怕什么?这汴梁城,还有咱们摆不平的事?听说连宫里都……”

  话音戛然而止,似乎被人制止。但李元芳已经得到了关键信息:漕帮参与运输,并且此案牵涉极广,可能涉及宫内!

  李元芳将夜探所得迅疾报与狄仁杰。狄仁杰听完,面色愈发凝重。线索指向了漕运系统、户部官员,甚至可能牵连内侍!此案果然如他所料,盘根错节。

  “元芳,你继续盯紧漕帮和那个户部郎官。但切记,暂时不要打草惊蛇。”狄仁杰吩咐道,“我要去会一会,那位掌管宫内库藏,以及……与漕运有些关联的‘大人物’了。”

  狄仁杰的目光,投向了皇城深处。他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库银亏空的背后,隐藏着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而揭开这张网,需要无比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