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隐瞒孟氏母子的事,蓝菏将自己写小说还拜托江厌离走后门尽快落实从出版到拍戏剧一条龙,并且还打算找人一起去看这件事尽数交代了。
“......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后来就把这事忘了。”
“就这些?”
“就这些!”
看着蓝菏那看似镇定,实则在他眼里满脸心虚偷偷做小动作的样子,蓝涣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当然能察觉到阿姐还瞒着他一些事,并且绝对不是什么小事,否则也不会瞒着他。
“阿姐,你莫要说谎,你明知自己瞒不了我的,明知故犯,罪加一等,若是还说谎,我就要罚你抄三遍雅正集《上义篇》了。”
蓝菏闻言瞬间瞪大眼睛,《上义篇》比《礼则篇》还长!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蓝涣:“涣涣?!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蓝涣同学以前明明最是温柔贴心,从来不让她为难的!
不爱了吗???
蓝涣的眼神认真而执拗:“那是因为从前有些事并非大事,我从来不曾因阿姐隐瞒大事而纵容阿姐。”
就像阿姐从前和父亲之间从未愈合的隔阂,那就算大事,他不能就这么纵着阿姐自己将所有不开心、所有压力都藏起来。
他的姐姐他清楚,从小到大就没什么创作的爱好,不可能无缘无故瞒着所有人写一本话本,还加急做成戏剧,背后绝对还有什么别的目的,或者是为了某件事做铺垫。
并且能让他阿姐这般耗费心神,可见这件事绝对不算小事。
听了蓝涣一条条的分析,还对上对方那执拗的目光,蓝菏虽然有点感动于弟弟对自己的关心深厚,但也十分无语:“你也想太多了......我觉得这事也没那么大吧,你这反应也太夸张了......”
她双手抱胸,指尖在手臂上点了点:“我就是找到了咱们小师弟,但对方的家庭情况有点复杂,还不确定能不能搞定呢......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吧?还比不上我上次放金光善的消息来得大,你说是吧厌离?”
虽然江厌离帮她把孟诗母子捞出来了,但是看原着孟诗一直想让孟瑶认祖归宗的态度,也不知道她做的这一出戏能不能让对方甘愿放弃让孟瑶去兰陵的想法,跟他们回姑苏。
江厌离这才知道蓝菏的确惦记上了那个叫孟瑶的小孩,还打算将对方带回姑苏拜师学艺。
还好她没给那小孩带来什么心理阴影,采莲素来做事稳重,
她想了想那对疑似蓝菏故事主人公的母子生活日常,点点头道:“确实不算什么大事。”
采莲说,那孟诗一开始还想过逃跑来着,但在一听到是姑苏蓝氏的人找人把她们母子捞出来后就立刻老实了,时不时还给孟瑶念叨姑苏是个好地方,蓝氏的人都是好人,以后去姑苏要好好听话云云。
反正都是双向奔赴,的确算不得大事。
蓝涣一听是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小师弟,这才放下一半的心来。
虽然不明白阿姐平常呆在云深不知处是怎么找到对方的,但那是阿姐的秘密,不必深究。
不过......
“小师弟的身世复杂?”蓝涣有些好奇,“莫非这位小师弟是哪位世家的嫡系子弟?”
不然怎么会连阿姐都说不确定能不能把人带回来。
想想原着里面的敛芳尊金宗主金光瑶,蓝菏果断点头:“算是吧。”
嗯......毕竟原着人家都干上仙督了,这辈子也肯定逃不掉做叔父徒弟、当蓝氏亲眷子弟的命运,怎么不算呢?
“好了,阿菏姐姐,还是我来和蓝大公子讲讲来龙去脉吧。”看着这两人从大眼瞪小眼到为了一点小事磨到现在才刚进正题,江厌离不由得有些好笑。
没想到在来往信件里表现得成熟强大的阿菏姐姐和温雅早熟的蓝大公子日常相处是这样的,聊点正事,话题一转眼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蓝菏毕竟看过原书,若是讲述这本《父子情深》和孟瑶的事,难说会不会不小心把原着金光瑶的过往秃噜进去,但江厌离只看过那本《父子情深》,而且现场三人中也只有她清楚一些现在两岁孟瑶的状况,由她来讲自是再好不过。
“事情这样的......”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与莲花坞相隔两三条街的小院内,洗去一身胭脂铅华,只简简单单做妇人打扮的孟诗正在灶房剁排骨,准备煲莲藕排骨汤。
今年的粉藕长得格外好,又白又胖,水灵灵的看上去甚是养人。
莲藕切到一半,孟诗忽然想起来家里的盐好像不剩多少,今天出门买排骨的时候忘记买了。
于是她一边嘟囔着骂自己“真是一孕傻三年!”,一边探出头喊了一声:“阿瑶啊!”
小院的大树下,年仅两岁的孟瑶正拿着一根细细的树枝在戳弄泥土里翻上来的蚯蚓。
伸手抓住其中一条,放到一旁的小竹篮里,他准备晚点拿去院子附近的小池塘里喂鱼。
听到母亲的呼喊,孟瑶连忙拍拍自己手上的泥土,回头喊道:“阿娘,枕么啦?”
“家里没盐了,你去隔壁王大娘那里借点,今年的藕长得水灵,一会儿煲汤给你补补身子!”
视线一转,又看到孟瑶手上遮遮掩掩的泥巴,顿时柳眉一竖:“说了多少次让你别玩泥巴!要爱干净!赶紧去把手洗了!”
“知道啦!”见娘亲虽然生气,但并没有继续念叨他的意思,小孟瑶连忙脚底抹油溜去洗手。
看着孟瑶瘦瘦小小但跑起来灵活利索的背影,孟诗原本有些生气的眉眼霎时柔和了许多。
“这孩子……”
今天阳光正好,不知为何,看到这个生活了大半个月的小院子,她莫名觉得有些恍如隔世,曾经最熟悉的妓坊姐妹的莺声燕语和恩客们的笑声仿佛都是前世的事一般。
就好像忽然之间,命运轻轻打了个哈欠,于是她们母子渺茫的未来有了清晰的指引。
看着孟瑶撅着小屁股在水池边洗手的模样,孟诗想起了那个梦境里跟在阿瑶身边,老是叫他“小矮子”的金家客卿。
毕竟她家阿瑶从出生被确认是个男孩起便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营养跟不上长不高也属实正常。
这样想想,她这个母亲当得也并不称职。
孩子出生后本就没什么奶水,而鸨母为了保持她的身材方便以后接客,更是从不允许她亲自喂奶。
这个小小的孩子几乎是靠着米糊和菜糊硬挺着活到一岁的。
因为营养跟不上,中间还生过几次病,幸好都化险为夷,因此还被鸨母嘲讽过几回,说这就是命中注定的贱命。
不过像鸨母这类人本就是见风使舵,只要是无钱无权的人,在他们的口中都得不到什么好词,病后化险为夷是贱命,若是没挺过去,那就是福薄命薄,生来活该吃苦。
孟诗从不将她的话放在心上,也没有妓女会将她自以为是的批命放在心上。
而一岁以后,孟瑶因长相性格乖巧,嘴巴又甜的缘故,偶尔会惹得楼里的妓女们母性发作,怜他一个孩子从小长在这腌臜地方吃这种苦,会分点吃食给他。
但那也是极偶尔。
毕竟她们自己过的已经够苦了,没那么多圣母心顶着鸨母的冷嘲热讽来看顾一个和自己无关的孩子,孟诗完全能理解她们的顾虑,也准备好了要离开这个地方。
日子就这样暗潮汹涌地过......
准备离开的一个月前,在孟诗刚给自己弄上风寒之症时,她猝不及防地遇到了直接找上鸨母要给她们母子强行赎身的刘掌柜。
对方给的实在太多,鸨母见钱眼开,她的计划被打乱,别无选择,便只得在对方的安排下生活在了这个小院子里。
孟诗一开始很焦虑,她的前世梦境里没有出现过这一幕,她很害怕是有其他人复生来抢走利用她的阿瑶,几次想要逃跑。
可凡人哪里躲得过修士的眼睛,还没走出这个院子就被盯梢的采莲发现了。
于是没过多久,她便知道了自己是被姑苏蓝氏的贵人托人赎出来的。
采莲还警告她,等到百家清谈会结束那天,自会有人来带她们走,劝她别想着在那天生小心思。
可孟诗闻言只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又怎么会跑?
如今清谈会已经开始,随着结束的日子愈发临近,孟诗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高昂。
她没指望自己能跟着一起走,只要蓝氏的人愿意收下阿瑶,她便已经感激不尽。
孟瑶仔仔细细洗干净手,去厨房里拿了盐罐,随即小跑着和靠在院中大树下乘凉的采莲乖巧打了个招呼:“采莲姐姐,我去隔壁王大娘那里借点盐。”
除了要去姑苏,要做一个好人,孟诗从不将这些琐事告诉孟瑶,是以他心中虽然疑惑为什么自己只要一出门便必须要和采莲报备,但依然乖乖照做。
他
“......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后来就把这事忘了。”
“就这些?”
“就这些!”
看着蓝菏那看似镇定,实则在他眼里满脸心虚偷偷做小动作的样子,蓝涣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当然能察觉到阿姐还瞒着他一些事,并且绝对不是什么小事,否则也不会瞒着他。
“阿姐,你莫要说谎,你明知自己瞒不了我的,明知故犯,罪加一等,若是还说谎,我就要罚你抄三遍雅正集《上义篇》了。”
蓝菏闻言瞬间瞪大眼睛,《上义篇》比《礼则篇》还长!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蓝涣:“涣涣?!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蓝涣同学以前明明最是温柔贴心,从来不让她为难的!
不爱了吗???
蓝涣的眼神认真而执拗:“那是因为从前有些事并非大事,我从来不曾因阿姐隐瞒大事而纵容阿姐。”
就像阿姐从前和父亲之间从未愈合的隔阂,那就算大事,他不能就这么纵着阿姐自己将所有不开心、所有压力都藏起来。
他的姐姐他清楚,从小到大就没什么创作的爱好,不可能无缘无故瞒着所有人写一本话本,还加急做成戏剧,背后绝对还有什么别的目的,或者是为了某件事做铺垫。
并且能让他阿姐这般耗费心神,可见这件事绝对不算小事。
听了蓝涣一条条的分析,还对上对方那执拗的目光,蓝菏虽然有点感动于弟弟对自己的关心深厚,但也十分无语:“你也想太多了......我觉得这事也没那么大吧,你这反应也太夸张了......”
她双手抱胸,指尖在手臂上点了点:“我就是找到了咱们小师弟,但对方的家庭情况有点复杂,还不确定能不能搞定呢......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吧?还比不上我上次放金光善的消息来得大,你说是吧厌离?”
虽然江厌离帮她把孟诗母子捞出来了,但是看原着孟诗一直想让孟瑶认祖归宗的态度,也不知道她做的这一出戏能不能让对方甘愿放弃让孟瑶去兰陵的想法,跟他们回姑苏。
江厌离这才知道蓝菏的确惦记上了那个叫孟瑶的小孩,还打算将对方带回姑苏拜师学艺。
还好她没给那小孩带来什么心理阴影,采莲素来做事稳重,
她想了想那对疑似蓝菏故事主人公的母子生活日常,点点头道:“确实不算什么大事。”
采莲说,那孟诗一开始还想过逃跑来着,但在一听到是姑苏蓝氏的人找人把她们母子捞出来后就立刻老实了,时不时还给孟瑶念叨姑苏是个好地方,蓝氏的人都是好人,以后去姑苏要好好听话云云。
反正都是双向奔赴,的确算不得大事。
蓝涣一听是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小师弟,这才放下一半的心来。
虽然不明白阿姐平常呆在云深不知处是怎么找到对方的,但那是阿姐的秘密,不必深究。
不过......
“小师弟的身世复杂?”蓝涣有些好奇,“莫非这位小师弟是哪位世家的嫡系子弟?”
不然怎么会连阿姐都说不确定能不能把人带回来。
想想原着里面的敛芳尊金宗主金光瑶,蓝菏果断点头:“算是吧。”
嗯......毕竟原着人家都干上仙督了,这辈子也肯定逃不掉做叔父徒弟、当蓝氏亲眷子弟的命运,怎么不算呢?
“好了,阿菏姐姐,还是我来和蓝大公子讲讲来龙去脉吧。”看着这两人从大眼瞪小眼到为了一点小事磨到现在才刚进正题,江厌离不由得有些好笑。
没想到在来往信件里表现得成熟强大的阿菏姐姐和温雅早熟的蓝大公子日常相处是这样的,聊点正事,话题一转眼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蓝菏毕竟看过原书,若是讲述这本《父子情深》和孟瑶的事,难说会不会不小心把原着金光瑶的过往秃噜进去,但江厌离只看过那本《父子情深》,而且现场三人中也只有她清楚一些现在两岁孟瑶的状况,由她来讲自是再好不过。
“事情这样的......”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与莲花坞相隔两三条街的小院内,洗去一身胭脂铅华,只简简单单做妇人打扮的孟诗正在灶房剁排骨,准备煲莲藕排骨汤。
今年的粉藕长得格外好,又白又胖,水灵灵的看上去甚是养人。
莲藕切到一半,孟诗忽然想起来家里的盐好像不剩多少,今天出门买排骨的时候忘记买了。
于是她一边嘟囔着骂自己“真是一孕傻三年!”,一边探出头喊了一声:“阿瑶啊!”
小院的大树下,年仅两岁的孟瑶正拿着一根细细的树枝在戳弄泥土里翻上来的蚯蚓。
伸手抓住其中一条,放到一旁的小竹篮里,他准备晚点拿去院子附近的小池塘里喂鱼。
听到母亲的呼喊,孟瑶连忙拍拍自己手上的泥土,回头喊道:“阿娘,枕么啦?”
“家里没盐了,你去隔壁王大娘那里借点,今年的藕长得水灵,一会儿煲汤给你补补身子!”
视线一转,又看到孟瑶手上遮遮掩掩的泥巴,顿时柳眉一竖:“说了多少次让你别玩泥巴!要爱干净!赶紧去把手洗了!”
“知道啦!”见娘亲虽然生气,但并没有继续念叨他的意思,小孟瑶连忙脚底抹油溜去洗手。
看着孟瑶瘦瘦小小但跑起来灵活利索的背影,孟诗原本有些生气的眉眼霎时柔和了许多。
“这孩子……”
今天阳光正好,不知为何,看到这个生活了大半个月的小院子,她莫名觉得有些恍如隔世,曾经最熟悉的妓坊姐妹的莺声燕语和恩客们的笑声仿佛都是前世的事一般。
就好像忽然之间,命运轻轻打了个哈欠,于是她们母子渺茫的未来有了清晰的指引。
看着孟瑶撅着小屁股在水池边洗手的模样,孟诗想起了那个梦境里跟在阿瑶身边,老是叫他“小矮子”的金家客卿。
毕竟她家阿瑶从出生被确认是个男孩起便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营养跟不上长不高也属实正常。
这样想想,她这个母亲当得也并不称职。
孩子出生后本就没什么奶水,而鸨母为了保持她的身材方便以后接客,更是从不允许她亲自喂奶。
这个小小的孩子几乎是靠着米糊和菜糊硬挺着活到一岁的。
因为营养跟不上,中间还生过几次病,幸好都化险为夷,因此还被鸨母嘲讽过几回,说这就是命中注定的贱命。
不过像鸨母这类人本就是见风使舵,只要是无钱无权的人,在他们的口中都得不到什么好词,病后化险为夷是贱命,若是没挺过去,那就是福薄命薄,生来活该吃苦。
孟诗从不将她的话放在心上,也没有妓女会将她自以为是的批命放在心上。
而一岁以后,孟瑶因长相性格乖巧,嘴巴又甜的缘故,偶尔会惹得楼里的妓女们母性发作,怜他一个孩子从小长在这腌臜地方吃这种苦,会分点吃食给他。
但那也是极偶尔。
毕竟她们自己过的已经够苦了,没那么多圣母心顶着鸨母的冷嘲热讽来看顾一个和自己无关的孩子,孟诗完全能理解她们的顾虑,也准备好了要离开这个地方。
日子就这样暗潮汹涌地过......
准备离开的一个月前,在孟诗刚给自己弄上风寒之症时,她猝不及防地遇到了直接找上鸨母要给她们母子强行赎身的刘掌柜。
对方给的实在太多,鸨母见钱眼开,她的计划被打乱,别无选择,便只得在对方的安排下生活在了这个小院子里。
孟诗一开始很焦虑,她的前世梦境里没有出现过这一幕,她很害怕是有其他人复生来抢走利用她的阿瑶,几次想要逃跑。
可凡人哪里躲得过修士的眼睛,还没走出这个院子就被盯梢的采莲发现了。
于是没过多久,她便知道了自己是被姑苏蓝氏的贵人托人赎出来的。
采莲还警告她,等到百家清谈会结束那天,自会有人来带她们走,劝她别想着在那天生小心思。
可孟诗闻言只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又怎么会跑?
如今清谈会已经开始,随着结束的日子愈发临近,孟诗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高昂。
她没指望自己能跟着一起走,只要蓝氏的人愿意收下阿瑶,她便已经感激不尽。
孟瑶仔仔细细洗干净手,去厨房里拿了盐罐,随即小跑着和靠在院中大树下乘凉的采莲乖巧打了个招呼:“采莲姐姐,我去隔壁王大娘那里借点盐。”
除了要去姑苏,要做一个好人,孟诗从不将这些琐事告诉孟瑶,是以他心中虽然疑惑为什么自己只要一出门便必须要和采莲报备,但依然乖乖照做。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