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紫薇星引燃江烬-《重生之我在燕云做少东家》

  天上来渡的岸边孤零零杵着一间茅草棚屋,勉强算是候船的所在。

  屋顶的茅草稀稀疏疏,被风和水汽长久折磨后,呈现黑中泛白的枯槁之色,许多处坍塌了下去,露出歪斜的椽子,仿佛随时都要彻底垮下。

  墙上糊的泥壳大片剥落,露出里头胡乱编织的芦苇骨子,被雨水冲刷出道道触目惊心的泥痕。

  岸坡上,几丛稀疏的蒿草倔强又萎靡地生长着,叶子也仿佛沾着洗不掉的灰败。

  一两条几乎看不出原色的破渔船底朝天搁浅在烂泥里,船帮上布满蛛网般的裂口,用一些断麻绳和碎布勉强捆扎着,如同贫穷留下的丑陋疤痕。

  旁边的土路上布满深深的车辙印和蹄印,被来往拖曳的车轮和脚步碾得稀烂,下雨天必定泥泞不堪,晴天也如一条灰黄、布满疥癣的带子,延伸向远处同样破落的渔村。

  空气中漂浮着挥之不去的潮腥气、淤泥的味道,以及一种淡淡的、源自一切衰朽木质与破旧渔具的陈旧气息。

  几片枯黄的芦苇叶子漂浮在浑黄的水面上,打着旋,最终默默地粘附在腐朽的渡口边缘。

  一只瘦骨嶙峋的老狗趴在茅草棚阴影里的残席上,皮毛暗淡无光,懒洋洋地抬眼望了望浑浊的江水,又伏下去,连尾巴也懒得摇动一下。

  一切都静止着,弥漫着一种被遗忘在时光角落、因无人问津而缓慢朽坏的凄凉。

  惊轲几人简单吃了些东西填饱了肚子,惊轲指着天上来渡破败的房子,“这些房子怎么不修修?”

  冯如之看向西北方,“黄河水患不得不防,有了前车之鉴,我们得先修堤坝,不然等哪天水患来了,天上来一样会沦为废墟。”

  惊轲:“所以堤坝的修建赵宋一分钱没出?”

  冯如之:“出了,但是不多。”

  惊轲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个话题。

  冯如之笑了笑,“没事,人还活着,总能把坎跨过去的不是嘛?”惊轲点点头,冯如之问道:“不知道你们都什么打算?”

  松谷鸣:“我回开封城去,帮你们联系售卖离人泪的渠道和人员,听说最近有一批狂澜弟子在城内,想必通过他们能把价格再抬一个度。”

  楚青霭:“我得回天泉了,任务没完成还搭进去了好多钱,回去还要挨骂,这下子亏大发了。”

  惊轲拍拍他的肩膀,“没事,大家伙应该都没被少骂过。我得去一趟六疾馆遗址,我答应了人要去看看。”

  冯如之有些担心,“那边一直都是罕有人迹,匪寇很多,要不我……”

  “哎,天上来渡这么多事呢,需要你坐镇,我甩手掌柜一个,我对付匪寇,有一手的,不然也不会在清河名气那么大。”惊轲倒是十分臭屁。

  惊轲一番自吹倒是惹的三人都笑了起来。

  惊轲:“好了各位,没什么好担心的,等我忙完了事,再去找你们,咱们一起,下江南!”

  冯如之:“不能等明早再走吗?”

  惊轲:“时间紧迫,我得抓紧每分每秒,大当家的,再会啊。”

  夜色如同一块巨大的、吸饱了墨汁的绒布,沉沉地罩在天上来渡。

  稀薄的月光艰难地穿过厚重的云层,在浑浊的江面上投下破碎惨淡的光影,仿佛揉碎的银子混入了泥汤里。

  渡口朽坏的木桩和坍塌的茅棚在夜色中如同蹲踞的怪兽沉默不语,白日里清晰的破败此刻都融成了深浅不一的墨色剪影。

  只有江水不知疲倦,依旧不疾不徐地流淌,发出低沉而永恒的呜咽。

  惊轲特意换了一身便于长途跋涉的深色劲装,腰间佩剑,背上挂着折中的冷香,斜挎着一个小小的行囊。马蹄不安地刨动身下混杂着碎石与泥泞的路面。

  他翻身坐稳马鞍,粗糙的缰绳缠绕在指间。一股饱胀的暖流猝然涌上惊轲的心头。

  从刚抵达这里的竹林小屋,到如今的天上来渡,一路的风尘与波折里,竟真的有了那些面孔,能在危难时托付后背,在倾颓时伸出援手,这不再是孤独的旅程。

  有人并肩,原来是这样滚烫又安稳的感觉。 这份挂念与羁绊,让他脚下这片充斥着杀伐和绝望的江湖,竟隐隐透出了一丝令人贪恋的人间暖意。

  然而,几乎在这暖意触及心底最深处的刹那,一个冰冷、粘稠、带着浓重血腥味的画面硬生生撕裂了这脆弱的温情。

  是烈火冲天的不羡仙!是春秋别馆那沾满血污的废墟!是那些不能用眼神冲他笑的江湖朋友!

  记忆的碎片锋利如刃,瞬间刺穿了短暂的安宁。满足吗?快乐吗?或许是的。但这远远不够!

  惊轲的手指在缰绳上猛地收紧,骨节在火把光影下凸出惨白。江南的阴影还在啃噬着,秀金楼的毒牙依然悬挂在头顶。贪图眼下的温暖,就是等待下一次致命的失血!不!绝对不行!

  那些沉甸甸的誓言,此刻沉重得如同山峦,带着冰冷的铁锈味,压在他的肩头和心口。

  他必须更强,更快!任何停留皆是奢侈,皆如钝刀割肉般危险。

  他猛地偏转马头,强迫自己收回投向冯如之的目光,转向东面那片吞噬一切的浓稠黑暗。

  “驾!”

  不给丝毫犹豫反悔的时间,惊轲双脚狠狠一磕马腹。坐骑骤然长嘶,沉重的铁蹄踏碎泥泞,溅起腥气的土块,如离弦之箭般冲入沉沉的夜色。

  马蹄声起先清晰而急躁,带着逃离般的决绝,很快便拉长了距离,只剩沉闷单调的回响,最终彻底被无尽黑暗与远处江水的呜咽完全吞噬。

  冯如之望着惊轲离开的方向,久久不肯离去,楚青霭戳戳松谷鸣的胳膊,眼神示意他去劝劝。

  松谷鸣翻了个白眼,但想到楚青霭跟冯如之也不熟,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冯当家的,回去了,江风大。”

  “没事,你们先回去吧。”

  松谷鸣知道眼前女子有多么执拗,转身拉着楚青霭离开了这离别之地,“唉,又一个心伤女子。”

  ………………

  开封府,赵光义也收到了一封信,比起赵匡胤收到的那封,他的这封信倒是多了不少字。

  看完信件,赵光义大声喊道:“来人,备马!我要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