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玉髓河与墟门之秘-《巴蜀玉脉》

  袁老对羊羽和林夕提出的,利用新型量子传感技术扫描八角形结构的建议极为重视。他亲自协调,从神工总部紧急调运了一套代号“谛听”的最新一代量子重力梯度仪与深地相干断层扫描系统。这套设备堪称国宝级,其原理并非直接探测物质,而是通过捕捉极微小的时空曲率变化和量子纠缠态在特定场中的干涉模式,来非侵入式地重构地下结构的三维精细图像,甚至能间接反映能量场的分布。它是对常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的终极超越。

  设备运抵风域湖基地的过程高度保密,安装调试在绝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由袁老亲自带来的核心工程师团队操作。羊羽和林夕作为项目发起者和风域湖能量特性的最了解者,全程参与。

  数日的紧张准备后,扫描在一个月华如水、湖面波澜不惊的深夜进行。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干扰,湖面船只禁行,周边区域的电子设备也进行了管制。巨大的、如同数个精密拼接的金属方碑般的探测器传感单元,被小心翼翼地布设在湖面特定坐标,通过超导光纤与基地核心计算阵列连接。

  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而充满期待。巨大的主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复杂的算法正在将探测器收集到的原始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

  “能量场背景稳定,探测器工作正常,量子干涉条纹清晰……开始深度扫描,聚焦目标区域:湖底太极阴眼核心,玛瑙玉脉及八角形结构。”操作工程师沉稳地报告。

  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开始从模糊变得清晰。首先呈现的是熟悉的湖底地层结构,色彩代表不同的密度与能量强度。阴眼所在的玛瑙玉脉区域,呈现出一种异常明亮而稳定的暖色调,与周围岩层形成鲜明对比。那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八角形结构,也逐渐显露出其精确的几何轮廓。

  “放大八角形区域,提升分辨率至极限模式。”袁老下令。

  图像进一步锐化。八角形的每一个边角,每一条刻痕,都清晰得令人窒息。它并非简单的平面雕刻,而是有着微小的、类似集成电路般的立体凹凸纹理,这些纹理以一种充满数学美感的方式延伸、交错,最终汇聚于八角形的中心——一个看似平滑、实则内部蕴含着无法理解复杂结构的点。

  “这些纹理……好生奇特。”林夕凝视着屏幕,喃喃自语。她感到一种源自知识边界之外的震撼。

  羊羽则闭着双眼,他的灵觉全力扩展,试图与量子传感器捕捉到的信息产生共鸣。他“看”到的那八角形结构,仿佛一个活着的、缓慢呼吸的能量枢纽。

  “继续向八角形下方扫描。”羊羽忽然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我感觉……下面有东西,非常……浩瀚。”

  操作工程师调整参数,扫描的焦点开始向下穿透。屏幕上的图像越过八角形结构的底部,进入更深的地层。起初是一片混沌的能量噪点,但随着扫描深度的增加和算法的不断优化,噪点逐渐沉淀,一个新的、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构,缓缓浮现在众人眼前。

  那并非预想中的坚硬基岩,而是一条通道!

  袁老猛地站起身,凑到屏幕前,眼睛死死盯着那不断向前延伸的通道:“调整所有冗余算力,集中追踪这条通道!不惜一切代价,我要看到它的尽头!”

  整个指挥中心的计算资源被全部调动,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条通道上,极其深邃,仿佛没有尽头。就在众人以为它将永远延伸下去时,突然图像再次发生了剧变。

  通道壁消失了,或者说,它连通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巨大地下空间。

  扫描图像瞬间被一片难以言喻的光彩填满。

  那是一个无法估量其广阔程度的地下空腔。而在空腔之中,是一条完全由晶莹剔透的玛瑙玉髓构成的河流!

  量子扫描图像无法直接呈现颜色,但通过能量密度与物质构成的反馈,系统以拟真的色彩进行了渲染。那是一条何等绚烂的河流!河床、河岸,乃至整个空腔的内壁,似乎都是由最纯净无瑕的白色、浅黄色、橙红色玛瑙玉髓构成,这些玉髓,色泽更加深邃浓郁,如同融化的琉璃、凝练的霞光,散发着比湖底玛瑙玉脉强烈百倍、千倍的柔和光辉,将整个巨大的地下空间映照得如梦似幻。

  玉髓河并非静止,它在缓缓流动,速度均匀而恒定,听不到任何声音,却自有一种沉静而磅礴的气势。河面平滑如镜,倒映着穹顶璀璨的玉髓壁,形成无限延伸的光影回廊,美得让人灵魂颤栗。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条玉髓河中散发出的能量波动。通过量子传感器的间接捕捉和能量场重构,屏幕上显示出的能量强度图谱,已经超出了仪器的标准量程,只能用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色来表示。那是一种无比精纯、无比古老、蕴含着难以言喻的生命气息与造化之力的能量,其品质远超湖底阴阳两眼泉水,仿佛是一切生命源液的母体,是天地灵机的结晶。

  “天啊……这,这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专家声音哽咽,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

  “玉髓成河……造化之源……”袁老喃喃自语,一向沉稳的他,此刻手指也在微微颤抖,“我们发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能量泉眼,而是一个……一个孕育中的生态奇观,一个星球的生命胎盘吗?”

  林夕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震撼与迷醉。作为一名科学家,她本能地开始思考这背后的地质学、物理学、化学意义——需要何等恐怖的压力、温度,以及何等漫长的时间尺度和特殊的元素环境,才能形成如此规模、如此形态的玉髓河?这完全颠覆了现有的认知。

  而羊羽的感受则更为直接和深刻。他的灵觉仿佛被那条玉髓河散发出的能量洪流瞬间淹没、洗涤。他感到周身毛孔舒张,体内真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行运转,欢欣雀跃。仅仅是隔着数千米厚的地层和量子信号的间接感应,那能量就让他有种要羽化登仙的错觉。他毫不怀疑,若能亲身靠近,甚至汲取一丝其中的能量,对他的修行将是无可估量的助益。

  “这条玉髓河,才是风域湖真正的心脏,是湖底太极能量循环,乃至阴阳泉眼的终极源头!”羊羽睁开眼,目光灼灼,“那八角形结构,不是终点,而是一道墟门!一道连接地表湖泊与这条地下玉髓河的‘门’!”

  “墟门……”林夕想起了那份神秘档案上的标注,低声重复。此刻,这两个字显得如此贴切而沉重。“墟”,可指代废墟、远古之地,亦可指代本源、归墟。这道门,通往的或许正是星球生命的古老本源之地。

  “扫描显示,玉髓河的能量,正通过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场效应和物质渗透,沿着那条幽蓝色的能量通道,缓慢而持续地向上输送,最终经由八角形‘墟门’扩散开来,滋养着整个湖底玛瑙玉脉,并融入到湖水的太极能量循环之中。”操作工程师汇报着数据分析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之前观测到的湖底能量场,仅仅是这条玉髓河能量逸散出来的一小部分?”袁老追问。

  “是的,袁老。根据初步估算,玉髓河本身的能量层级,比湖底能量场高出至少三个数量级。我们之前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

  这个结论,让指挥中心再次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风域湖的秘密,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惊人。他们之前的小心翼翼和敬畏,在此刻看来,似乎还远远不够。

  “立即启动最高保密协议!”袁老迅速从震撼中恢复,展现出顶尖科学家的决断力,“关于玉髓河和墟门的所有数据,列为‘神工’计划最高机密,加密等级提升至‘龙渊’级!所有参与人员,签署终身保密承诺。”

  他转向羊羽和林夕,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羊羽,林夕,你们二人是唯一同时具备科学素养和对能量直观感知能力,并直接接触核心秘密的人。接下来的研究重心,必须调整。我们要重新评估一切行为对这套更深层系统的影响。灵液的生产取水,必须建立在确保不扰动‘墟门’和玉髓河能量稳定输出的前提下。任何微小的不慎,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切断这来自星球深处的生命恩赐。”

  羊羽和林夕沉重地点头。他们明白,发现玉髓河带来的不是解开谜题的轻松,而是更加沉重的责任。这道“墟门”之后,是希望,也可能是深渊。

  “我们需要建立玉髓河能量输出与湖底能量场、地表生态系统、乃至灵液功效之间的动态关联模型。”林夕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只有精确量化了这种关联,我们才能制定出真正可持续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同意。”袁老道,“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墟门’本身的研究。”

  接下来的日子里,研究重点全面转向对玉髓河与墟门的深度认知。更多的计算资源被投入到构建超大规模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中,试图模拟从玉髓河到地表湖泊的完整能量与物质传输链条。

  羊羽和林夕几乎不眠不休,沉浸在数据的海洋和能量的感悟中。羊羽尝试在靠近阴眼的湖底入定,将灵觉沿着那幽蓝色的能量通道向前延伸,去更真切地感受玉髓河的气息。他发现,当他的心神与那玉髓河的能量产生微弱共鸣时,他对于“灵能生命液”合成过程中那种“太极平衡”状态的把握,变得更加精妙入微。他甚至开始尝试,能否在精神层面,引动一丝极其微弱的、来自玉髓河本源的造化之气,融入到最新批次的生命液中。但他感觉到,经过这种尝试的生命液,其内在的品质似乎发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本质上的升华。

  林夕则带领团队,对采集自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水样、沉积物样本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精细分析。他们发现,越靠近墟门的水体,其中蕴含的某些未知的、与玉髓河能量特征高度相关的“信息印记”或“能量签名”就越明显。这些“印记”并非简单的分子或离子,而更像是一种烙印在能量本身的结构性信息,或许正是风域湖水神奇功效的根本原因之一。

  然而,就在他们沉浸于科研突破的喜悦与对未知的敬畏中时,外部的阴影并未散去,反而因为“灵枢”系列产品的持续火爆和风域湖神秘色彩的加剧,而变得更加浓重。

  基地的安保系统再次拦截了几起高超的、使用仿生无人机和潜航器试图接近核心区域的尝试。网络攻击的频率和级别显着提升,目标直指基地的核心数据库。夏华药业和“灵枢生命科技”也报告了数起商业间谍活动,甚至有核心研发人员收到了匿名的、带着威胁意味的利诱信件。

  这一晚,羊羽在短暂的冥想中,心神忽然一阵悸动。他猛地睁开眼,一股冰冷而充满恶意的感知,如同毒蛇的信子,一闪而逝,方向似乎来自湖区西北方向的深山。

  他立刻将情况告知了林夕和袁老。

  “看来,有些‘客人’,已经不耐烦了。”袁老眼神锐利,“他们或许无法理解玉髓河的真正价值,但风域湖表露出的种种神异,已经足够让他们铤而走险。”

  他接通了一个加密通讯:“‘龙鳞’小组,可以按预定方案,开始清场了。记住,要干净利落,不留后患。”

  与此同时,在距离风域湖保护区数十公里外的一处隐蔽山坳里,几个穿着迷彩作战服、装备精良的外籍人员正在低声交谈。他们面前摊开着电子地图和数据分析终端。

  “目标的能量反应确认,核心区域在地下极深位置,有强大的能量屏障。常规手段无法穿透。”

  “根据情报,关键人物是那个叫羊羽和林夕的科学家。掌握着核心技术和能量感知能力。如果能控制他们……”

  “硬闯基地成功率太低。最好的办法,是在他们离开基地时动手。根据行程,三天后,他们会前往省城参加一个高级别学术会议……”

  为首的金发男子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通知‘暗影’,在途中预设伏击点。要活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头顶数万米的高空,一颗具备高精度合成孔径雷达和红外探测功能的侦察卫星,已经锁定了他们的位置。更远处,几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正借着夜色的掩护,无声无息地向山坳合围。

  基地内,羊羽走到窗边,望向西北方向的夜空。他的灵觉中,那股恶意如同投入火中的冰块,正在迅速消融、远离。但他心中并无轻松,反而更加沉重。

  玉髓河的发现,将风域湖的价值提升到了关乎国运的战略高度。而“墟门”之后那条晶莹剔透的河流,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的不仅是造化的神奇,更是人性中无法填满的贪婪与黑暗。

  科学的探索,修行的感悟,与残酷的现实博弈,彻底交织在了一起。风域湖的平静水面下,真正的风暴,似乎才刚刚开始酝酿。而那条深藏地底、流光溢彩的玉髓河,依旧在无声地流淌,等待着能真正理解并守护它的存在,去揭开它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