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龙吟深海-《巴蜀玉脉》

  时间,在高度紧张与有序的忙碌中悄然流逝。数月转瞬即过,风域湖基地如同一颗经过淬炼的心脏,在短暂的休整后,以更强劲、更警惕的节奏搏动着。

  对“导师”及其残存党羽的审讯与医疗监护仍在绝密基地持续,进展缓慢却至关重要。那些从破碎潜意识中提取的碎片化信息,经过“鸿蒙”超级算力的不断拼接、比对、推演,逐渐勾勒出“深蓝”组织更为清晰的轮廓——一个架构松散却目标统一、信仰技术“净化”并渴望通过“深渊阶梯”触及未知的极端联盟。其成员遍布全球,隐藏极深,如同潜伏在文明阴影中的病毒。

  “深渊阶梯”模型的破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结果令人愈发不安。陈老院士领导的团队确认,这确实是一个旨在稳定开启微观时空裂缝的能量蓝图,其技术理论匪夷所思,能量需求庞大到近乎绝望,且稳定性存疑。更令人担忧的是,模型中对“另一端”的描述虽模糊,却反复出现与“导师”呓语中“沉默的合唱”相似的能量共振特征模型,仿佛那一边并非空无,而是存在着某种庞大、古老、且会对开启行为产生回应的“东西”。这不再仅仅是技术冒险,更像是一场可能释放出无法想象存在的召唤仪式。

  全球范围内的秘密排查也并非一无所获。借助“伏羲之网”增强后的全球监控与分析能力,以及从俘虏口中撬出的零星线索,多个与“深蓝”存在疑似关联的隐秘据点、空壳公司、以及个别身份可疑的人员被陆续锁定。一场无声的全球清理行动正在多个国家的默契(或暗中博弈)下悄然展开。

  然而,所有的线索,最终都隐隐指向了一个地方——南太平洋,那片曾经吞噬了“海渊”平台的深邃海域。并非原坐标,而是在更偏远、更古老的海底山脉附近,监测到断续而异常的、极其微弱却无法解释的能量波动和声学信号。信号模式与“海渊”有相似之处,却又更加古老、隐晦,仿佛源自海底地质活动,却又带着非自然的规律性。

  “那里可能存在着‘深蓝’更早的试验场,或者……另一个我们未知的设施。”林夕在情报汇总会议上指出,“‘海渊’或许并非他们的第一个作品,只是最大、最接近完成的一个。”

  “也可能是‘深渊阶梯’理论来源的线索。”钱卫东补充道,神色凝重,“那种能量签名,有些部分……非常古老,不像是现代科技的产物。”

  羊羽做出了决定。不能再被动等待和远程监测。必须抵近侦察,弄清那海底隐藏的秘密,彻底斩断“深蓝”可能复苏的根基,并查明“深渊阶梯”理论的真正源头。一项名为“龙吟”的大胆深海探测计划被迅速制定并获批。

  这一次,风域湖将不再隐藏。他们将动用基于“龙心”能源全新强化升级的科技成果,以绝对的力量和技术优势,主动出击。

  南太平洋,目标海域。

  碧空如洗,海面一望无际。一支规模不大却极其精锐的特混舰队悄然抵达。核心并非传统舰艇,而是一座经过特殊改装的、宛如移动海上堡垒的半潜式平台——“逐风者号”。其心脏,是一套小型化、模块化的“龙心”聚变能源舱,澎湃而纯净的能量通过超导网络输送到平台的每一个尖端系统。

  平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台经过重新设计、功率提升至前所未有的15兆瓦的强激光发射矩阵——“龙瞳系统”。它们不再仅仅是防御武器,更是强大的勘探和必要时攻坚工具。平台下方,悬挂着最新型的有人\/无人两用深潜器——“潜龙VII号”。它通体采用从“海渊”残骸逆向工程中得到启发的新型复合材料,静音性、抗压性和机动性均达到极致,装备了最先进的传感器、采样机械臂,以及小型的自卫能量发射器。

  羊羽坐镇“逐风者号”指挥中心,林夕负责“龙瞳系统”和能量调度,钱卫东则领衔深海探测团队。整个行动由周局长远程总揽,最高层授权。

  “启动广域声呐扫描,释放无人潜航器集群进行前期地形测绘和水文信息收集。”羊羽的命令冷静下达。

  庞大的探测网络迅速铺开。无人潜航器如同离巢的蜂群,深入幽暗的海水,将高精度的海底地形图实时传回。

  目标区域的海底地形极其复杂,遍布陡峭的海山、深邃的裂谷和热液喷口。异常信号源就位于一处巨大海山脚下的裂谷深处,那里水文活动剧烈,背景干扰极强。

  “信号强度微弱,但持续存在。干扰严重,无法精确定位。”声呐员报告。

  “启动‘龙瞳’辅助探测模式一,低频能量脉冲扫描。”林夕操作控制界面。

  “逐风者号”平台上的“龙瞳”激光矩阵微微调整角度,并未发射高能激光,而是射出一道道特定频率的低能量、大范围脉冲束,穿透数千米的海水,如同无形的探照灯扫向裂谷。

  脉冲能量与海底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独特的反馈信号,被高灵敏度的接收器捕获。结合无人潜航器的数据,屏幕上的海底地图细节开始疯狂增加,一些被沉积物和复杂地形掩盖的结构逐渐显现出来。

  “发现异常!裂谷侧壁,坐标xxx,YYY,有非自然几何结构!部分被岩浆岩覆盖,年代似乎非常久远!”地质学家惊呼。

  图像经过增强处理,一个巨大的、仿佛与海山岩体融为一体的环形结构轮廓依稀可辨。它的一半被凝固的熔岩和沉积物掩埋,另一半暴露在外,表面有着难以理解的纹路,中心区域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被封死的通道口。其风格与“海渊”平台的现代感截然不同,更显古老、厚重,甚至……带着某种非人的、冷峻的美感。

  “这是一个……遗迹?”钱卫东难以置信。

  就在此时,那异常的能量波动和声学信号突然增强了数倍!源头正是那个环形结构!

  “潜龙VII号准备下潜!所有单位进入最高警戒!”羊羽毫不犹豫地下令。真相就在眼前。

  “潜龙VII号”脱离平台,如同优雅的巨鲸,无声地滑向深渊。驾驶舱内,经验丰富的潜航员和科学家团队紧盯着外面探照灯照亮的海底奇观和传感器数据。

  接近环形结构时,所有人都被其宏伟与诡异所震撼。它巨大无比,材质非金非石,在强光照射下泛着暗沉的光泽。那些纹路并非装饰,更像是某种复杂的能量导流或信息编码。

  信号越来越强,甚至开始在潜航器内部扬声器中转化为一种低沉的、富有节奏的、非理性的嗡鸣声——正是那种被解读为“沉默的合唱”的特征频率!

  “结构体表面检测到异常能量场!强度在攀升!”

  “中心通道口有反应!那些‘封堵物’正在振动!”

  只见覆盖在环形结构中心通道口的凝固熔岩和岩石开始出现裂纹,细微的能量电弧在其表面跳跃。仿佛他们的到来,激活了这个沉寂了不知多少万年的古老造物。

  “后退!保持安全距离!”羊羽在指挥中心下令,心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环形结构中心猛地爆开一团暗蓝色的光芒,强烈的能量冲击波将周围的沉积物猛地推开!一个扭曲的、不稳定的能量旋涡在通道口骤然形成,虽然只有短短一瞬就崩溃消失,但在那瞬间——

  所有人都看到了。

  透过那短暂存在的能量窗口,他们看到的并非星空,也并非另一个海底景象。那是一片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色彩完全失调的、不断流动和扭曲的维度,其中仿佛有无数巨大的、模糊的阴影在蠕动、交织,发出那令人疯狂的“合唱”。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极致的恐惧和渺小感攫住了每一个看到它的人。

  那就是“深渊阶梯”试图连接的地方!那就是“沉默的合唱”的来源!

  窗口消失,能量剧烈逆冲,古老的环形结构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表面裂纹蔓延,最终彻底黯淡下去,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能量,重归死寂。那诡异的信号也随之消失。

  海底再次恢复“平静”,只留下震颤不已的“潜龙VII号”和指挥中心里一片死寂、面色苍白的众人。

  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深蓝”和“导师”追求的,根本不是什么技术升华或文明净化。他们是在懵懂无知中,试图撬动一扇根本不属于人类、也绝不应被打开的大门。门后存在的,是人类无法理解、甚至无法直视的古老恐惧。那个遗迹,或许是某个早已湮灭的远古文明试图建造类似“阶梯”失败的残骸,或许是门后存在试图侵入这个维度而留下的“锚点”。

  “深渊阶梯”,是一条通往毁灭的绝路。

  “潜龙VII号”采集了周围的环境样本和环形结构的表面微量物质后,迅速上浮。

  返回“逐风者号”后,所有数据被立即封存,列为最高禁忌机密。

  羊羽站在甲板上,望着深邃的海洋,心中波澜起伏。他们阻止了“导师”,但他们接触到了一个远比“深蓝”更庞大、更古老的秘密。这个秘密,或许永远都不该被公众知晓。

  “我们该怎么办?”林夕走到他身边,声音有些颤抖。

  羊羽沉默良久,缓缓道:“封锁消息。彻底封印这里的坐标。将关于‘门’后的一切信息,列为文明最高禁忌。‘龙心’的力量,绝不能用于重启那个‘阶梯’。”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惊魂未定的团队成员,变得无比坚定:“但同时,我们要继续发展‘龙心’,发展我们的科技。不是为了探索那扇门,而是为了当哪一天,无论门后的东西试图出来,还是再有像‘深蓝’这样的疯子试图开门时,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守护好人类自己的家园。”

  “龙吟”行动结束了。它没有带来辉煌的胜利宣言,却带来了沉重如山的责任与警示。

  风域湖的队伍悄然返航。南太平洋的秘密被重新深埋于万米海沟之下,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人类曾短暂地窥见过深渊的一角,并凭借着理智与勇气,选择了将其封存。

  “龙心”依然在风域湖的地下澎湃运行,它的能量不再仅仅为了照亮未来,更为了铸成一道守护现实的壁垒。

  羊羽和他的团队知道,他们的工作远未结束。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但人性的底线必须坚守。在浩瀚的宇宙和未知的维度面前,人类或许渺小,但只要团结、理智、并心存敬畏,就能走好属于自己的、充满希望但也需步步谨慎的未来之路。

  而关于深海的那声“龙吟”,既是对威胁的震慑,也是对自身责任的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