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永不熄灭的星火-《巴蜀玉脉》

  “龙脊一号”10兆瓦最终测试的日子被定在了一周后。这个时间点既给了工艺团队足够的时间制备足够数量的新接口部件并进行更换,也给了安全团队布设“诱饵”的窗口。

  计划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制定。林夕和技术保护小组挑选了一批看似核心、实则经过巧妙篡改的技术数据,其中关键参数被微调,足以将任何试图模仿或基于此数据进行研发的对手引入歧途,尤其是在高功率运行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这些数据被标记为“绝密”,并存入一个设置了多重陷阱的隔离服务器中,该服务器与研究所主网络物理隔离,但留下了一个极其隐蔽的、看似是系统遗留漏洞的“后门”。

  安全部门则在那栋写字楼对面租下了一个房间,架设了最先进的定向信号监测和干扰设备,只待鱼儿咬钩,便能进行精确定位、追踪甚至反向注入数据。

  测试前三天,一切准备就绪。研究所内部的氛围如同拉满的弓弦,紧张而充满期待。羊羽主持了最后一次准备会,明确了技术测试和安全反制两条线上的行动方案。

  “记住,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成功实现10兆瓦稳定输出。反制行动是次要目标,且必须确保不能干扰到核心实验。”羊羽强调,“所有人各就各位,按计划执行。”

  会议结束后,羊羽单独留下了林夕。

  “小久,对面有动静吗?”他低声问。

  “哥,信号静默了。”林夕回答,“从昨天开始,那个频段再也没有检测到任何活动。要么是他们察觉到了什么,要么……就是在养精蓄锐,等待最关键的时刻出手。”

  羊羽点点头:“越是平静,越是暗流汹涌。通知大家,不能有丝毫松懈。”

  测试前夜,研究所灯火通明。各系统进行着最后的检查和校准。方启航守在材料实验室,亲自监督最后几个新接口部件的安装。赵建明在控制中心,和苏小满一起反复核对控制算法的参数。刘建军带着能源组的人,再次巡查了所有电力线路和储能缓冲系统。

  羊羽和林夕巡视了各个关键岗位,看到的是虽然疲惫但眼神坚定的科研人员。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考核,更是一场尊严和实力的扞卫。

  深夜,羊羽回到办公室,无法入眠。他再次翻开“龙脊二号”的构想书,目光落在“非线性光子集聚效应”那几个字上。即使“龙脊一号”成功,前方仍有无数高峰等待攀登。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而守护这份探索成果的斗争,似乎也同样漫长。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超算中心负责人的号码,确认了明天测试期间的计算资源保障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某间豪华办公室里,新科激光的cEo吴天昊正听着下属的汇报。他面前的大屏幕上,显示的正是研究所周边的地图,那个“星途咨询”的位置被重点标出。

  “信号静默是正确的。最后关头,绝不能出任何纰漏。”吴天昊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他们肯定加强了监控。我们要的是最核心的数据,尤其是10兆瓦稳态下的实际运行参数和那个新接口的结构细节。拿到这些,我们就能少走几年弯路,甚至……”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

  “吴总,他们的安防等级很高,我们留下的那个通道,风险很大。”下属谨慎地提醒。

  “高风险高回报。”吴天昊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羊羽他们是标准的科学家思维,注重技术和实验。但在商业和竞争面前,有时候需要一些……非常规手段。张伟那个蠢货就是太急躁也太粗糙了。我们要的是精准一击。明天,等到他们的功率达到峰值,系统全负荷运行,监控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就是我们动手的最佳时机。只要几秒钟,数据就能传输完毕。”

  他挥了挥手,下属躬身退了出去。吴天昊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城市边缘那片属于研究所的区域,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龙脊……多么好的名字。可惜,它应该站在更有‘效率’的人手里。”他低声自语。

  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洒在研究所的主楼上。地下加固实验室的控制中心内,气氛庄重而肃穆。大屏幕上各项参数依次排开,技术人员各就各位,鸦雀无声,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

  羊羽、林夕、方启航、赵建明、苏小满、刘建军等核心成员站在中央指挥区,目光紧锁屏幕。

  “各系统最后状态确认!”羊羽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传遍所有岗位。

  “能源系统就绪!”

  “光学系统正常,镜组校准完毕!”

  “冷却系统压力稳定,新接口全部检测通过!”

  “控制系统自检完成,噪声学习算法加载成功!”

  “安全监控系统全功率运行!”林夕补充汇报,目光扫过旁边一个显示着信号监测状态的副屏。

  “开始吧。”羊羽深吸一口气,下达指令,“功率提升,目标10兆瓦,阶梯递增。”

  低沉的嗡鸣声逐渐增强,功率显示条开始缓慢而坚定地爬升。

  1兆瓦、2兆瓦、3兆瓦……一切平稳。

  5兆瓦、6兆瓦……系统运行流畅,新接口处温度分布均匀,完美达到设计预期。

  7兆瓦、8兆瓦……光子噪声出现波动,但立刻被控制算法压制下去,曲线恢复平稳。

  控制中心里,人们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屏住了。距离目标越来越近。

  9兆瓦!功率稳定在这个数值上,几乎没有波动。

  “各系统状态?”羊羽问道,声音保持平稳。

  “一切正常!负荷均在安全阈值内!”各负责人依次回应,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继续提升,目标10兆瓦。”

  功率数值再次开始跳动,9.1, 9.2, 9.3……每一个小数点的增加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就在功率达到9.5兆瓦,即将触碰历史性的峰值时,林夕身边的副屏上,一个红色的光点突然疯狂闪烁起来!

  “出现了!”林夕压低声音对羊羽说,“信号源激活!强度极高,正在尝试穿透我们的内部防火墙,目标……是三号隔离数据服务器!”

  羊羽眼神一凛:“果然来了。诱饵服务器响应了吗?”

  “正在响应!模拟正常数据交互流量,对方正在读取我们预设的‘核心数据’包!”技术安全员飞快地操作着,“数据流巨大,他们在疯狂下载!反向追踪正在进行……定位确认,就是‘星途咨询’那个房间!”

  “对面监测点准备好了吗?”羊羽问。

  “已经锁定!随时可以启动高强度定向干扰,并尝试注入反向追踪程序!”

  羊羽看了一眼主屏幕,功率已经达到9.8兆瓦,且无比稳定。他深吸一口气,果断下令:“再等等!让他们下完!确保他们拿到‘全部’数据!功率测试继续!”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既要保证技术测试的成功,又要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功率值跳到了9.9兆瓦!

  控制中心里的人们虽然不知道安全战线上的无声交锋,但都能感觉到一种极度紧张的气氛。方启航的手心全是汗,赵建明紧抿着嘴唇,苏小满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控制算法的反馈曲线。

  9.95兆瓦!

  9.98兆瓦!

  9.99兆瓦!

  功率显示在9.99兆瓦稳定了下来,距离10兆瓦仅一步之遥,却仿佛隔着天堑。曲线出现了一丝极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抖动。

  “是噪声干扰的极限了吗?”有人小声问。

  苏小满眉头紧锁,双手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不对……不是光子噪声……像是某种极细微的谐振……源于新接口的结构……”

  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难道新接口还有隐藏的缺陷?

  就在这时,功率数值猛地一跳——

  10.00 mw!

  绿色的数字清晰地定格在主屏幕中央!

  成功了?!

  然而,欢呼声还未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大作!

  “冷却系统压力急剧升高!”方启航失声喊道,“还是接口位置!3号区和7号区!”

  大屏幕上,代表3号和7号接口区的温度读数瞬间飙红!

  “功率维持不住,开始下跌了!”赵建明的声音也带着一丝慌乱。

  刚刚达到的10兆瓦峰值如同昙花一现,功率曲线开始快速下滑,9.8, 9.5, 9.0……

  控制中心一片混乱。技术人员紧张地排查问题。

  “羊所!干扰信号还在持续!数据下载已完成95%!”安全员焦急地汇报。

  羊羽面沉如水。他看了一眼混乱的技术现场,又看了一眼安全屏幕。千钧一发!

  “林夕!这边你稳住!全力排查故障原因!启用所有应急方案!”羊羽对林夕快速下令,然后猛地转向安全团队,“干扰组!立刻行动!最大功率定向干扰!给我掐断他们的信号!反向追踪程序注入!”

  “是!”

  命令一下,对面写字楼监测点的设备瞬间启动,强大的定向电磁脉冲如同无形的重拳,狠狠砸向“星途咨询”的房间!

  几乎同时,控制中心里,林夕和方启航也发现了问题关键——并非接口本身设计问题,而是3号和7号区的两个新接口部件在安装时,微小的工艺偏差在极限功率下被放大,引发了局部过热!

  “降低功率至8.5兆瓦!维持稳定!调整冷却液流速,优先冷却过热点!”方启航大声指挥。

  功率稳定在8.5兆瓦,虽然未能维持10兆瓦,但系统很快恢复了平稳运行。过热警报解除。

  而安全战场上,反馈也迅速传来。

  “信号中断!干扰成功!反向追踪程序已注入对方设备!正在尝试获取对方信息……”安全员报告,但随即脸色一变,“不好!对方有物理销毁程序!设备硬盘正在被强行擦写!”

  羊羽一拳砸在控制台上:“能恢复多少是多少!”

  几分钟后,结果传来。对方设备内的数据基本被销毁,反向追踪程序只捕捉到了一些碎片信息,包括几个可能的目标Ip地址(均指向海外)和一段极其短暂的设备摄像头抓取影像——一个模糊的人影正在匆忙操作电脑,随后画面中断。

  技术测试未能完美达成目标,安全反制也未竟全功。

  控制中心内,气氛有些压抑。虽然8.5兆瓦的稳定输出已是巨大成功,但距离完美的10兆瓦仅差临门一脚,还遭遇了惊险故障,而潜伏的间谍虽然被惊走,却可能并未被彻底抓住尾巴。

  羊羽看着屏幕上最终稳定在8.5兆瓦的输出曲线,沉默了片刻。然后,他拿起内部通讯器,声音传遍整个研究所:

  “我是羊羽。首先,我宣布,‘龙脊一号’系统实现了8.5兆瓦的持续稳定输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大家辛苦了!”

  实验室内外短暂沉默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虽然带着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和自豪。

  等掌声稍歇,羊羽继续说道:“是的,我们未能按计划实现10兆瓦的峰值。这说明了极限科技探索的艰难和不可预测性。我们也遭遇了外部的干扰,但这恰恰证明了我们工作的价值和我们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充满力量:“但是,今天的结果告诉我们,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技术上的问题,我们会攻克它!安全上的威胁,我们会粉碎它!8.5兆瓦不是失败,而是我们走向15兆瓦、走向更高峰的坚实台阶!今天的每一份数据,每一次经验,无论成功与挫折,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请大家记住今天,记住这种距离顶峰只差一步的不甘,记住这种被暗中窥视的愤怒!这将转化为我们下一步前进的更强大动力!‘龙脊一号’的优化不会停止,‘龙脊二号’的预研将全面加速!”

  “现在,我要求各小组,详细记录所有实验数据,尤其是故障数据!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我们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羊羽的话驱散了失败的阴霾,重新点燃了大家的斗志。科研人员们迅速投入了紧张的数据分析和复盘工作。

  羊羽走下指挥区,来到林夕和方启航面前。

  “故障原因必须彻查,工艺规程需要进一步严格规范。”对方启航说完,他又看向林夕,“安全上的线索,哪怕只有碎片,也要深挖到底。对方这次受了惊吓,短期内可能不敢妄动,但绝不会死心。尤其是那个吴天昊……”

  林夕点点头:“明白。我们已经和相关部门联系,对捕捉到的Ip和影像进行联合分析。‘星途咨询’那边,也会有人去‘拜访’。”

  羊羽望向窗外,天色已近黄昏。一场硬仗,似乎暂时告一段落,但所有人都清楚,这远未结束。技术的高峰永无止境,而守护创新火种的斗争,也将在光明与阴影的交错中长期持续。

  然而,经过这一次的考验,团队的氛围却更加凝聚。挫折没有让他们气馁,反而让他们更加认清了自己的目标和道路。

  真正的强者,不是在顺境中高歌猛进,而是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冷静,汲取教训,然后再次出发。

  “龙脊”的脊梁,在一次次的锤炼中,正变得愈发坚韧。

  夜幕降临,研究所的灯光依然亮着,如同永不熄灭的星火,照亮着通往未来的征途。而在这星光之下,既有专注创新的热血,也有警惕守护的冷光。星火与暗涌,将继续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交织、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