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骊一号”带回的样本,在最高级别的生物与材料实验室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澜。
初步检测结果令人震撼:那些在湖底散发柔和辉光的玉石,内部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相对稳定的硒元素同位素,在风域湖独特能量场的漫长“淬炼”下,不仅活性急剧飙升,更呈现出一种高度有序的晶格排列,宛如被天地间无形的巧手精心雕琢。其能量导性跃升数个量级,对生命体细胞展现出惊人的亲和力与良性刺激。
而更让研究人员瞠目结舌的,是水体和底泥样本中隐藏的秘密。
在富含玉石能量的水域里,他们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微生物群落——一种能够吸收、转化并储存玉石灵能的特殊菌株。这些菌株呈现极其纤细的丝状网络结构,在显微镜下散发着与玉石同源的微光,如星河般绚烂。它们以玉石释放的能量与湖水中的微量矿物质为生,其代谢产物,则是一种更易被其他生物吸收的、温和的活性灵能粒子。
林夕将这种新发现的菌株命名为“风域灵螺菌”。
“灵螺菌不仅是能量转化的枢纽,它们自身构成的生物网络,似乎也在强化并稳定整个湖底的能量矩阵!”林夕凝视着培养皿中星云般瑰丽的菌落荧光,语气中难掩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它们依附于玉石表面,甚至能钻入玉石极细微的缝隙,形成一种奇特的‘玉-菌共生体’,极大提升了能量释放的效率与稳定性。”
然而,这一切仅仅是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
将风域湖奥秘推向全新境界的,是羊羽一次看似偶然的探寻。
深潜器事件后,羊羽对湖底那古老而晦涩的意识心存警惕,却也充满了更深的探究欲望。他每日的静坐感悟愈发深入,试图与那存在建立更清晰的连接,至少理解其“情绪”与“意图”。
一个黄昏,他和林夕如常静坐于湖边平台边缘,心神沉入幽深湖底。他操控着精巧的探测器,绕过那些璀璨的“玉-菌共生体”,避开能量狂暴的涡流区,向着湖床更深处、那古老意识可能蛰伏的区域小心延伸。
就在探测器触及一片看似寻常的湖底岩壁时,监测屏幕上陡然划过一道奇异的清流。
探测器穿透了厚厚的沉积岩层,进入了一个更加幽深、更加广阔的地下空间——一条奔流不息的地下暗河!这条暗河他曾与林夕多次探测,他手腕上那串温润的玛瑙手串便源于此,是林夕赠予他的信物。
暗河水流湍急,河床两侧与底部,竟镶嵌着无数散发柔和红光的玛瑙!这些玛瑙与沉入湖底的江津硒玉属性迥异,它们能量内敛,性质偏于阴寒,但其纯净度与蕴含的天地精华,丝毫不逊于硒玉。
这条庞大的玛瑙玉脉,曾令羊羽与林夕惊叹不已。
他顺着暗河溯源而上,发现这条玉脉暗河并非孤立存在。它蜿蜒曲折,与多条地下水系相连,最终,在其上游某处,与风域湖的湖床存在着数条极其隐蔽的裂隙通道!
风域湖的湖水,正通过这些肉眼与常规仪器难以探测的裂隙,与这条蕴藏着玛瑙玉脉的暗河,进行着缓慢而持续的水体交换!
一个宏大而精妙的图景,在羊羽心中豁然开朗:
沉入湖底的二百吨阳性硒玉,如同两百颗“阳火”之种,在湖底构筑能量矩阵,释放蓬勃生机,加热并活化上层湖水;而地下暗河中的阴性玛瑙玉脉,则如同一条“阴泉”之根,其阴寒纯净的能量通过冷水流,经由湖底裂隙源源不断注入。
活跃的“风域灵螺菌”,成为了其中最关键的媒介。它们不仅繁衍生息于湖底的硒玉之上,亦被发现存在于暗河玛瑙的表面!这些微小的生命体,随着水流的交换,在湖底的“阳域”与暗河的“阴域”之间循环往复!
富含灵螺菌与硒玉能量的、相对温暖的湖水流下沉,通过裂隙渗入暗河,与玛瑙玉脉的阴性能量交融;而携带着灵螺菌与玛瑙能量的、冰冷的暗河水流上涌,注入湖底,与硒玉的阳性能量汇合。
阳水下沉,阴水上涌!
这并非简单的冷热水对流,而是蕴含了截然不同属性能量的水体,在以整个风域湖及地下暗河为宏大舞台,进行着持续不断、生生不息的循环与交融!
羊羽“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能量节点,而是一个庞大无比、笼罩了整个湖区及地下水域的——能量循环系统!
他眼中精光爆闪,对身旁守护的林夕疾声道:“小夕,立刻调取湖区及周边地下水流向、温度分布、能量梯度的所有历史监测数据!重点分析湖心区域与东部、北部湖底的数据差异!”
林夕但见羊羽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激动,立刻下令。超级计算机全力运转,海量数据被重新整合、建模、分析。
当结果呈现在大屏幕上时,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三维能量-水流动态模拟图上,清晰地勾勒出两条主导性的能量-水流路径:
一条源自湖心硒玉矩阵核心——阳眼,释放阳性能量,加热水体,带动富含阳性能量的水流,主要向东部和北部湖底沉降,通过裂隙注入地下暗河阴脉。
另一条则源自东北部湖底裂隙区——阴眼,冰冷的暗河水携带玛瑙阴性能量上涌,与沉降的阳性能量水流在特定深度交汇、中和,随后受热力与能量差驱动,主要向湖面升腾,完成循环。
而无以计数的“风域灵螺菌”,便如同亿万个微型的能量转换器,随着这宏大的循环,不断将硒玉的阳性能量与玛瑙的阴性能量进行搬运、混合、转化!
在宏观的能量分布图上,代表高阳性灵能浓度的赤红区域与代表高阴性灵能浓度的幽蓝区域,并非杂乱混合,而是在这持续的对流循环中,被自然地“梳理”开来,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笼罩整个湖心区域的——阴阳鱼太极图!
硒玉矩阵核心,正是那阳鱼之眼,炽热而活跃!
暗河能量主上涌口,正是那阴鱼之眼,幽深而冰冷!
两种属性的能量水流,在灵螺菌的媒介作用下,沿着太极图的S形曲线,浩浩荡荡,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天啊……这、这是……”一位老研究员扶了扶眼镜,声音颤抖,“天然的……灵能太极循环!”
“非是人为布置,乃是地质构造、玉石禀赋、微生物活动、水体动力学……无数因素机缘巧合之下,自然孕育的天地奇观!”另一位流体动力学专家喃喃自语,“完美的能量自平衡系统!难怪湖底能量场能在剧烈变迁后如此迅速地稳定下来!”
林夕凝视着这鬼斧神工般的自然造物,心潮澎湃。她瞬间洞见了无数应用前景:“这种稳定、自平衡、蕴含阴阳生灭至理的能量环境……是培育高阶灵能材料、进行精密能量实验、甚至……修炼的无上圣地!”
她立刻看向羊羽:“哥,你能感知到这个‘太极循环’的完整脉络吗?尤其是两个‘眼’的位置与能量交互的细节?”
羊羽凝重颔首:“阳眼清晰,便是湖底玉石矩阵核心。阴眼……位置更为隐蔽,能量更趋内敛,就在东北方向那片岩壁之下,与暗河主通道相连。二者经由水循环与菌群,构成完美回路。此阵并非死物,其‘意’随水流而动,循能量而转,奥妙无穷。”
他略作停顿,补充道:“而且,我此前感知到的那古老晦涩的意识,其根源……似乎与那阴眼,与玛瑙玉脉深处的某种存在,关联更为深切。”
恰在此时,监测系统再次发出警报,但此次并非危机,而是能量读数抵达了一个全新的平衡峰值!
“报告!湖心灵能太极图区域能量稳定度达到99.8%!能量浓度维持高位,阴阳属性灵能比例趋近完美平衡,达1:1.0003!‘高纯度灵能水域’范围已扩大至覆盖整个太极图区域,平均直径约一点五公里!”
更为神奇的现象随之涌现:
基地内一些修习了粗浅养生功法的研究人员,自发来到湖边区域打坐。他们惊异地发现,在此地修炼,效果远超平日,心神更易沉静,体内气息运行亦变得愈发顺畅柔和,仿佛被外界那和谐的太极能量场悄然引导、滋养。
一些被允许在安全距离观察湖区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普遍反映这几日精神格外饱满,些许慢性病痛似乎有所缓解。
就连基地内种植的观赏植物,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青翠欲滴,甚至有些反季绽放芳华。
风域湖,正真正展现出其作为“洞天福地”的非凡气象!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这天然形成的灵能太极图,其散发的稳定而强大的能量波动,犹如在无尽黑暗中点亮了一座璀璨灯塔,再也无法隐匿形迹。
基地的信息屏蔽手段,在这天地之威形成的能量场面前,效果大打折扣。
就在灵能太极图稳定后的第十二小时。
研究院最高层,以及某些拥有特殊权限的部门,同时接收到了来自风域湖基地的绝密简报,以及由多个外部天文台与地质监测站间接捕捉到的、指向风域湖区域的、异常和谐且强大的能量辐射信号。
加密通讯线路瞬间繁忙至极。
一份标注着“SSS”级优先级的指令,直接从最高指挥部发出,内容简洁而有力:“‘盘古计划’风域湖分部,最高戒备。国家‘神工’专家组将于二十四小时内抵达。在其抵达前,确保‘太极灵境’绝对安全,禁止任何非授权探查与接触。”
林夕与羊羽,几乎在同一时刻接到了这份指令。
“神工专家组……”林夕放下通讯器,眼神复杂难明,“看来,我们这里闹出的动静,比预想中更为惊人。连这些国宝级的老前辈都被惊动了。”
羊羽则显得更为沉静:“怀璧其罪,自古皆然。如今这‘壁’乃天地所生,非我等人力所能独占。国家介入,未必是坏事,至少可震慑屑小之徒。只是……”
他目光悠远,望向湖面。
风域湖的湖水,在夕阳余晖下泛着金绿交织的奇异光泽,平静的表象之下,是已然成型的灵能太极的宏大循环。阳玉沉底,阴脉暗通,菌群为媒,水流作画,共同谱写着这曲自然与超自然交织的奇迹乐章。
而来自更高层面的关注与即将抵达的“神工”专家组,则预示着风域湖的故事,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篇章。这天然的“太极灵境”,注定将成为各方力量交汇的焦点,它的归属、它的奥秘、它的未来,都将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被重新书写定义。
湖底深处,太极循环,周流不息,灵能弥漫,风域湖周边愈发显得安谧神奇,仿佛暴风雨前的安静。
初步检测结果令人震撼:那些在湖底散发柔和辉光的玉石,内部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相对稳定的硒元素同位素,在风域湖独特能量场的漫长“淬炼”下,不仅活性急剧飙升,更呈现出一种高度有序的晶格排列,宛如被天地间无形的巧手精心雕琢。其能量导性跃升数个量级,对生命体细胞展现出惊人的亲和力与良性刺激。
而更让研究人员瞠目结舌的,是水体和底泥样本中隐藏的秘密。
在富含玉石能量的水域里,他们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微生物群落——一种能够吸收、转化并储存玉石灵能的特殊菌株。这些菌株呈现极其纤细的丝状网络结构,在显微镜下散发着与玉石同源的微光,如星河般绚烂。它们以玉石释放的能量与湖水中的微量矿物质为生,其代谢产物,则是一种更易被其他生物吸收的、温和的活性灵能粒子。
林夕将这种新发现的菌株命名为“风域灵螺菌”。
“灵螺菌不仅是能量转化的枢纽,它们自身构成的生物网络,似乎也在强化并稳定整个湖底的能量矩阵!”林夕凝视着培养皿中星云般瑰丽的菌落荧光,语气中难掩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它们依附于玉石表面,甚至能钻入玉石极细微的缝隙,形成一种奇特的‘玉-菌共生体’,极大提升了能量释放的效率与稳定性。”
然而,这一切仅仅是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
将风域湖奥秘推向全新境界的,是羊羽一次看似偶然的探寻。
深潜器事件后,羊羽对湖底那古老而晦涩的意识心存警惕,却也充满了更深的探究欲望。他每日的静坐感悟愈发深入,试图与那存在建立更清晰的连接,至少理解其“情绪”与“意图”。
一个黄昏,他和林夕如常静坐于湖边平台边缘,心神沉入幽深湖底。他操控着精巧的探测器,绕过那些璀璨的“玉-菌共生体”,避开能量狂暴的涡流区,向着湖床更深处、那古老意识可能蛰伏的区域小心延伸。
就在探测器触及一片看似寻常的湖底岩壁时,监测屏幕上陡然划过一道奇异的清流。
探测器穿透了厚厚的沉积岩层,进入了一个更加幽深、更加广阔的地下空间——一条奔流不息的地下暗河!这条暗河他曾与林夕多次探测,他手腕上那串温润的玛瑙手串便源于此,是林夕赠予他的信物。
暗河水流湍急,河床两侧与底部,竟镶嵌着无数散发柔和红光的玛瑙!这些玛瑙与沉入湖底的江津硒玉属性迥异,它们能量内敛,性质偏于阴寒,但其纯净度与蕴含的天地精华,丝毫不逊于硒玉。
这条庞大的玛瑙玉脉,曾令羊羽与林夕惊叹不已。
他顺着暗河溯源而上,发现这条玉脉暗河并非孤立存在。它蜿蜒曲折,与多条地下水系相连,最终,在其上游某处,与风域湖的湖床存在着数条极其隐蔽的裂隙通道!
风域湖的湖水,正通过这些肉眼与常规仪器难以探测的裂隙,与这条蕴藏着玛瑙玉脉的暗河,进行着缓慢而持续的水体交换!
一个宏大而精妙的图景,在羊羽心中豁然开朗:
沉入湖底的二百吨阳性硒玉,如同两百颗“阳火”之种,在湖底构筑能量矩阵,释放蓬勃生机,加热并活化上层湖水;而地下暗河中的阴性玛瑙玉脉,则如同一条“阴泉”之根,其阴寒纯净的能量通过冷水流,经由湖底裂隙源源不断注入。
活跃的“风域灵螺菌”,成为了其中最关键的媒介。它们不仅繁衍生息于湖底的硒玉之上,亦被发现存在于暗河玛瑙的表面!这些微小的生命体,随着水流的交换,在湖底的“阳域”与暗河的“阴域”之间循环往复!
富含灵螺菌与硒玉能量的、相对温暖的湖水流下沉,通过裂隙渗入暗河,与玛瑙玉脉的阴性能量交融;而携带着灵螺菌与玛瑙能量的、冰冷的暗河水流上涌,注入湖底,与硒玉的阳性能量汇合。
阳水下沉,阴水上涌!
这并非简单的冷热水对流,而是蕴含了截然不同属性能量的水体,在以整个风域湖及地下暗河为宏大舞台,进行着持续不断、生生不息的循环与交融!
羊羽“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能量节点,而是一个庞大无比、笼罩了整个湖区及地下水域的——能量循环系统!
他眼中精光爆闪,对身旁守护的林夕疾声道:“小夕,立刻调取湖区及周边地下水流向、温度分布、能量梯度的所有历史监测数据!重点分析湖心区域与东部、北部湖底的数据差异!”
林夕但见羊羽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激动,立刻下令。超级计算机全力运转,海量数据被重新整合、建模、分析。
当结果呈现在大屏幕上时,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三维能量-水流动态模拟图上,清晰地勾勒出两条主导性的能量-水流路径:
一条源自湖心硒玉矩阵核心——阳眼,释放阳性能量,加热水体,带动富含阳性能量的水流,主要向东部和北部湖底沉降,通过裂隙注入地下暗河阴脉。
另一条则源自东北部湖底裂隙区——阴眼,冰冷的暗河水携带玛瑙阴性能量上涌,与沉降的阳性能量水流在特定深度交汇、中和,随后受热力与能量差驱动,主要向湖面升腾,完成循环。
而无以计数的“风域灵螺菌”,便如同亿万个微型的能量转换器,随着这宏大的循环,不断将硒玉的阳性能量与玛瑙的阴性能量进行搬运、混合、转化!
在宏观的能量分布图上,代表高阳性灵能浓度的赤红区域与代表高阴性灵能浓度的幽蓝区域,并非杂乱混合,而是在这持续的对流循环中,被自然地“梳理”开来,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笼罩整个湖心区域的——阴阳鱼太极图!
硒玉矩阵核心,正是那阳鱼之眼,炽热而活跃!
暗河能量主上涌口,正是那阴鱼之眼,幽深而冰冷!
两种属性的能量水流,在灵螺菌的媒介作用下,沿着太极图的S形曲线,浩浩荡荡,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天啊……这、这是……”一位老研究员扶了扶眼镜,声音颤抖,“天然的……灵能太极循环!”
“非是人为布置,乃是地质构造、玉石禀赋、微生物活动、水体动力学……无数因素机缘巧合之下,自然孕育的天地奇观!”另一位流体动力学专家喃喃自语,“完美的能量自平衡系统!难怪湖底能量场能在剧烈变迁后如此迅速地稳定下来!”
林夕凝视着这鬼斧神工般的自然造物,心潮澎湃。她瞬间洞见了无数应用前景:“这种稳定、自平衡、蕴含阴阳生灭至理的能量环境……是培育高阶灵能材料、进行精密能量实验、甚至……修炼的无上圣地!”
她立刻看向羊羽:“哥,你能感知到这个‘太极循环’的完整脉络吗?尤其是两个‘眼’的位置与能量交互的细节?”
羊羽凝重颔首:“阳眼清晰,便是湖底玉石矩阵核心。阴眼……位置更为隐蔽,能量更趋内敛,就在东北方向那片岩壁之下,与暗河主通道相连。二者经由水循环与菌群,构成完美回路。此阵并非死物,其‘意’随水流而动,循能量而转,奥妙无穷。”
他略作停顿,补充道:“而且,我此前感知到的那古老晦涩的意识,其根源……似乎与那阴眼,与玛瑙玉脉深处的某种存在,关联更为深切。”
恰在此时,监测系统再次发出警报,但此次并非危机,而是能量读数抵达了一个全新的平衡峰值!
“报告!湖心灵能太极图区域能量稳定度达到99.8%!能量浓度维持高位,阴阳属性灵能比例趋近完美平衡,达1:1.0003!‘高纯度灵能水域’范围已扩大至覆盖整个太极图区域,平均直径约一点五公里!”
更为神奇的现象随之涌现:
基地内一些修习了粗浅养生功法的研究人员,自发来到湖边区域打坐。他们惊异地发现,在此地修炼,效果远超平日,心神更易沉静,体内气息运行亦变得愈发顺畅柔和,仿佛被外界那和谐的太极能量场悄然引导、滋养。
一些被允许在安全距离观察湖区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普遍反映这几日精神格外饱满,些许慢性病痛似乎有所缓解。
就连基地内种植的观赏植物,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青翠欲滴,甚至有些反季绽放芳华。
风域湖,正真正展现出其作为“洞天福地”的非凡气象!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这天然形成的灵能太极图,其散发的稳定而强大的能量波动,犹如在无尽黑暗中点亮了一座璀璨灯塔,再也无法隐匿形迹。
基地的信息屏蔽手段,在这天地之威形成的能量场面前,效果大打折扣。
就在灵能太极图稳定后的第十二小时。
研究院最高层,以及某些拥有特殊权限的部门,同时接收到了来自风域湖基地的绝密简报,以及由多个外部天文台与地质监测站间接捕捉到的、指向风域湖区域的、异常和谐且强大的能量辐射信号。
加密通讯线路瞬间繁忙至极。
一份标注着“SSS”级优先级的指令,直接从最高指挥部发出,内容简洁而有力:“‘盘古计划’风域湖分部,最高戒备。国家‘神工’专家组将于二十四小时内抵达。在其抵达前,确保‘太极灵境’绝对安全,禁止任何非授权探查与接触。”
林夕与羊羽,几乎在同一时刻接到了这份指令。
“神工专家组……”林夕放下通讯器,眼神复杂难明,“看来,我们这里闹出的动静,比预想中更为惊人。连这些国宝级的老前辈都被惊动了。”
羊羽则显得更为沉静:“怀璧其罪,自古皆然。如今这‘壁’乃天地所生,非我等人力所能独占。国家介入,未必是坏事,至少可震慑屑小之徒。只是……”
他目光悠远,望向湖面。
风域湖的湖水,在夕阳余晖下泛着金绿交织的奇异光泽,平静的表象之下,是已然成型的灵能太极的宏大循环。阳玉沉底,阴脉暗通,菌群为媒,水流作画,共同谱写着这曲自然与超自然交织的奇迹乐章。
而来自更高层面的关注与即将抵达的“神工”专家组,则预示着风域湖的故事,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篇章。这天然的“太极灵境”,注定将成为各方力量交汇的焦点,它的归属、它的奥秘、它的未来,都将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被重新书写定义。
湖底深处,太极循环,周流不息,灵能弥漫,风域湖周边愈发显得安谧神奇,仿佛暴风雨前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