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深渊回响与全球棋局-《巴蜀玉脉》

  南海的硝烟尚未在感知中完全散去,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已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各个隐秘的角落荡开层层涟漪。

  风域湖指挥中心,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但氛围并未走向欢庆,反而更加凝重。从“导师”潜艇残骸中打捞出的黑科技设备、从其昏迷呓语中捕捉到的诡异关键词、尤其是那个来自轨道武器平台最后时刻传递的、名为“深渊阶梯”的破碎模型,无一不指向一个更庞大、更晦暗、更危险的未来。

  绝密简报室,跨领域专家会议。

  这是一次保密等级升至顶格的会议。与会者除了羊羽、林夕、钱卫东等风域湖核心层,还有通过绝对安全线路远程接入的国内顶尖理论物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密码学家、国际关系分析专家以及少数几位参与过最高级别国防科技预研的国宝级院士。所有人的面前,都摆放着经过高度脱敏和处理后的简要报告,但核心信息的冲击力丝毫未减。

  “诸位,”羊羽主持开场,声音沉稳却带着千斤重压,“我们刚刚挫败了一场针对‘龙心’的直接攻击,并捕获了主要策划者。但战斗远未结束,反而可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更危险的阶段。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支离破碎,但每一条都可能关联着巨大的威胁或机遇。今天召集大家,就是要集中最顶尖的智慧,尝试拼凑出‘导师’及其背后势力‘深蓝’的真实图景,以及这个‘深渊阶梯’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发言的是理论物理学泰斗,陈老院士,他戴着厚厚的眼镜,屏幕共享上是他对“深渊阶梯”模型片段的手写推演笔记,密密麻麻布满了令人头晕的方程。

  “这段模型……非常惊人,也非常危险。”陈老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并非恐惧,而是源于学者面对未知前沿时的激动与敬畏,“它基于的某些数学框架,在我们领域还处于纯粹的假说阶段,甚至被视为‘数学游戏’。但这个模型,却试图将它们工程化,用于描述一种定向撕裂时空连续体、并维持其稳定的能量构型。”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语气极其严肃:“通俗地说,它想造的不仅仅是一个传送门,更像是一个……永久性的、可控制的‘裂缝’或者说‘蛀洞’,连接两个可能极其遥远的时空点。其能量需求是天文数字,远超‘海渊’平台甚至‘龙心’的规模。‘导师’掌握的聚变技术显然只是他野心的起点。”

  “它的目的地是哪里?”一位远程参会的情报专家问。

  “模型中没有明确坐标,只有一套复杂的拓扑定位算法,其参照系……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宇宙空间坐标。”陈老摇头,“更像是以某种未知的‘背景辐射’或‘维度波动’作为锚点。目的地未知,但其构建本身,就蕴含着难以想象的风险——空间结构失稳、能量逆涌、甚至引来……来自‘另一边’的注视,都是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后果。”

  陈老的结论让整个线上线下的会议室鸦雀无声。打开一个不可控的空间裂缝?这听起来只存在于科幻灾难片中。

  接着,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专家组汇报了对“导师”及其技术组长医疗监测和潜意识探询的进展。

  “目标仍处于深度昏迷,自主意识无法唤醒。但其潜意识活动异常活跃,且呈现出某种……非典型的防御-投射模式。”首席神经科学家展示着复杂的脑波图谱,“那些关键词——‘深蓝’、‘阶梯’、‘净化’、‘黑色的光’、‘门’、‘沉默的合唱’——并非随机产生,它们在其潜意识中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逻辑关联(尽管是一种扭曲的逻辑)。”

  心理专家补充道:“‘深蓝’在其潜意识中,被赋予了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性,是终极的归宿和效忠对象。‘净化’则与对现有能源体系、甚至可能是对当前人类文明方向的极度排斥和否定紧密相关。而‘阶梯’、‘门’、‘黑色的光’则混合了渴望、恐惧、敬畏等多种复杂情绪,可能指向那个‘深渊阶梯’及其可能带来的某种他既追求又畏惧的‘升华’或‘异变’。”

  “最令人费解的是‘沉默的合唱’,”另一位专家接口,“这个意象在其脑波中引发的反应最为剧烈和混乱,仿佛触及了某种核心的恐惧或禁忌。我们推测,这可能与‘深渊阶梯’的另一端,或者维持‘阶梯’所需的某种代价或存在有关。”

  密码学家和情报分析师则汇报了对“深蓝”组织的追查。

  “‘深蓝’这个名称,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发生的多起未破解的尖端技术失窃案、天才科学家失踪案、以及某些突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又迅速隐匿的小型研究机构的幕后调查中,都曾发现过极其模糊的关联线索,但始终无法确证。”情报专家展示着一张复杂的全球关系图谱,“这个组织极其谨慎,结构扁平且分散,可能由多个独立运行的‘细胞’构成,共享某种终极目标和技术成果,但彼此间横向联系极少。‘导师’很可能是其中某个重要细胞,甚至是一个区域性的领导者。”

  “其资金来源成谜,技术跃进速度违背常规发展规律,我们怀疑……”分析师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他们可能并非完全自主研发,而是在‘接收’或者‘解读’来自某个未知源头的技术信息。”

  未知源头的技术信息?这与“深渊阶梯”和陈老院士的推断隐隐呼应。

  会议持续了数小时,各种信息相互碰撞、质疑、补充。虽然许多关键问题依然没有答案,但一个模糊却令人震撼的轮廓逐渐浮现:

  “导师”及其背后的“深蓝”,并非简单的恐怖组织或技术强盗。他们可能是一个信仰某种极端技术救赎(或净化)理念的秘密结社,掌握着部分来源成谜、远超当代水平的核心科技。他们的终极目标,很可能是利用“龙心”这类超级能源,启动那个危险的“深渊阶梯”,打开通往某个未知领域的通道,以实现他们所谓的“净化”或“升华”。而“沉默的合唱”,或许是这个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灾难,或者是通道另一端等待着他们的、令人恐惧的存在。

  这个推断让所有与会者脊背发凉。

  “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羊羽总结道,“第一,继续全力救治和尝试从‘导师’及其手下口中获取更多信息。第二,集中所有算力,优先破译‘深渊阶梯’的完整模型,评估其风险和技术可行性。第三,在全球范围内,秘密启动对‘深蓝’其他潜在细胞的调查和监控。第四,‘龙心’项目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其安全防御等级全面提升,不仅要防物理攻击,更要防技术渗透和那种防不胜防的精神暗示。”

  会议结束,但沉重的压力却弥漫开来。

  全球暗流涌动。

  南海的军演在国际上引起了例行关注和某些国家的抗议,但并未引发过度解读。然而,在常人无法触及的情报暗网上,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

  “海渊”平台的毁灭、轨道武器的莫名失效、以及一艘高度先进潜艇在南海的“意外失事”,这些事件单看或许能掩盖,但结合在一起,足以让某些拥有深厚情报能力的国家和组织察觉到异常。

  欧洲,某古老家族的地下情报分析室。

  “华夏南海的行动绝非简单的演习。我们的卫星捕捉到了异常的能量峰值和激光发射的微弱特征。他们击落了什么?或者……摧毁了什么?”一位分析员对着屏幕上的数据喃喃自语。

  “联系到之前南太平洋那片海域的异常热扰动和微弱电磁信号……事情不简单。通知‘骑士团’,提高对亚太地区,尤其是华夏能源科技动向的关注等级,我们需要知道‘龙心’的真实进展和潜在威胁。”

  北美,某处高度保密的军事科技实验室。

  “那种激光武器的功率和精准度……超出了我们现有的任何同类系统。他们的能量源是什么?难道是那个传闻中的‘龙心’已经投入使用?”一位将军面色凝重。

  “还有那艘失事的潜艇,残骸打捞被华夏严密控制,我们的潜航器无法接近。但其静音性能的零星数据推测,其技术水准令人震惊。这背后可能涉及一个我们未知的第三方技术力量。必须重新评估全球技术平衡,申请启动‘黑星’监测网络的更高权限,盯死风域湖和南海。”

  莫斯科,远东情报枢纽。

  “华夏人似乎提前化解了一场重大危机。他们的反应速度和手段……很有意思。”一位资深特工叼着烟斗,“‘深蓝’?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代号……查一下冷战时期那些消失的‘乌拉尔幽灵’项目的关联档案。或许,有些老朋友换了个名字又活跃起来了。”

  世界各地,多个秘密组织和国家机构,都因南海的波澜而悄然调整着策略和部署。一张围绕未来能源、尖端科技和未知威胁的全球暗战棋局,正在悄然铺开。风域湖和“龙心”,无形中成为了许多目光聚焦的焦点。

  风域湖内部,净化与强化。

  对外界暗流浑然不觉,或者说无暇他顾,风域湖基地内部正在进行一场更深层次的净化与加固。

  基于对那两个“精神暗示发生器”和生物软片的逆向研究,技术团队开发出了更灵敏的宽频段谐振探测器和神经信号监测仪。这些设备被安装在基地的所有关键入口、通风管道、甚至通信线路节点上,构成了一道无形的精神防御网络,24小时监测任何异常的生物或电磁信号。

  所有核心研究人员和安保人员,都自愿接受了更严格的神经活动和心理状态周期性扫描,确保没有被任何未知手段渗透或影响。

  李振国工程师在经过彻底的心理评估和休养后,已经重返工作岗位。刘明也恢复了健康,虽然不再接触核心机密,但他被袭击和控制的经历,为安全部门完善防御措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两人都成为了内部安全宣传的活教材,提醒着每一个人威胁的隐蔽性和严峻性。

  “龙心”核心区,能量屏障的强度和复杂度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等级。钱卫东带领团队,甚至尝试将一部分从“海渊”平台能量传输技术中逆向得到的灵感(经过严格安全验证的部分),用于强化“龙心”能量输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使其在极端情况下能更快做出反应或切换模式。

  林夕的大部分精力则投入到了对“深渊阶梯”模型碎片和“导师”生物软片编码的破解中。“鸿蒙”的算力被大量占用,庞大的数据流在核心机房内无声奔涌,试图从那些超越时代的密码中挖掘出真相或预警。

  羊羽坐镇指挥中心,统筹全局。他面前的屏幕上,分列着全球情报动向摘要、基地防御状态实时更新、“深渊阶梯”破译进度条、以及“导师”的生命体征监测曲线。

  压力巨大,但他眼神锐利如初。他知道,他们刚刚打赢了一场艰难的防御战,但下一场战斗,可能不再是防御,而是主动出击,去揭开“深蓝”的重重迷雾,去阻止那个疯狂而危险的“深渊阶梯”被真正构建。

  他拿起加密通讯器,接通了周局长的专线:“首长,我们需要扩大搜索范围。‘导师’的潜艇不可能凭空出现和补给。在南太平洋,乃至全球公海的某些隐秘角落,一定还存在‘深蓝’的其他据点或联络点。请求调动更多远洋侦查力量。”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周局长沉稳的声音:“同意。我们会协调海洋监视卫星和远洋调查船队,以科研或资源勘探的名义,对重点海域进行拉网式排查。记住,羊羽,你们现在不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更是站在一场未知战争最前线的战士。”

  “明白。”羊羽沉声回答,目光再次投向屏幕。

  屏幕上,“深渊阶梯”那破碎而诡异的模型缓缓旋转,仿佛一个沉默的旋涡,散发着诱人而危险的气息。而在全球地图上,代表各方势力关注焦点和异常调动的光点,正在悄然增加。

  深渊的回响,已传遍全球。而风域湖,正位于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