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相会在蜀锦酒店-《巴蜀玉脉》

  在广袤的大地之上,百里画廊生态文化产业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杨丽雅担任总经理和园区管委会主任之后,如同被注入了神奇的活力,各项事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

  一百里长的落雁河,曾经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在杨丽雅的精心规划与改造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内遍植莲藕,每当春夏季节来临,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那粉嫩的荷花在翠绿的荷叶衬托下,娇艳欲滴,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绵延百里,形成了令人陶醉的百里花带。

  而在这清澈的河水与浅滩之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鱼虾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螃蟹挥舞着大钳子,悠然自得地爬行,乌龟则不紧不慢地晒着太阳,河道里处处布满了这些灵动的小生命,为百里画廊大酒店及周边民宿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丰富水产资源。

  与之相邻的鸟岛,更是成为了鸟类的天堂。岛内栖息着几十种珍稀鸟类,它们或翱翔于天际,或在枝头栖息鸣叫,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灵动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桑蚕养殖系列、药材种植系列、蔬菜大棚系列、生产加工系列以及观光旅游系列,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相互依存,形成了良性循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绿色环保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目光。

  在取得如此显着成就的基础上,杨丽雅并未满足现状。她深知文化对于园区发展的重要性,在经过深思熟虑并请示林海之后,一座百里画廊生态动植物博物馆拔地而起。这座博物馆的建成,不仅丰富了园区的文化内涵,更提高了整个园区的历史纵深和文化品味,使其在众多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

  另一边,羊羽和林夕所带领的来自清北、燕京大学的第二批博士生,已经步入了在这个项目中的第二年。每周六晚上,对于他们而言,是雷打不动的4个小时远程教育课。羊羽和林夕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这些年轻的学子们传授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引导他们在科学研究与文化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而在激光研究所内,兆瓦级攻防系统的研发工作正面临着重重困难与阻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克服巨大的挑战。预演经费的紧张、人力资源的短缺以及材料资源的稀缺,都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羊羽和林夕的肩头。

  他们从未言弃,也决不言弃,目光如炬,紧锁那唯一的豁口,如同前沿阵地的战士,不停的冲锋,不停的进击,不停的流血流汗和黙黙的牺牲,在多次的绝望与失败面前,一次次的坚持着、忍耐着、希望着也持续拼杀着,汗水与鲜血交织流淌,无声的卓绝悄然累积。纵然绝望与失败轮番来袭,直至累到精疲力竭,复苏,再战,又一次燃尽所有气力与希望之后,再一次从头再来。暗夜里,也曾仰望星斗,任泪水滑落;未及拭干,便又投身那无休止的探索与研究之中。

  在博物馆管理方面,羽夕博物馆内的布局与人事安排也发生了重要变动。陶瓷博物馆、黑陶专题博物馆改由陈诗雅担任常务馆长,同时她还兼任蜀锦文化艺术学院传统工艺系系主任。而青铜博物馆,江河青铜文明博物馆以及海外回流青铜器博物馆,则由赵煊烨担任常务馆长,并兼任蜀锦文化艺术学院文化研究与管理系系主任。羊羽和林夕所带的第一批博士生,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如今已在科学研究与文化艺术研究领域挑起了大梁,成为推动各个项目发展的中坚力量。

  然而,随着百里画廊生态文化园区与蜀锦文化产业园先后建成,并都获得了国家5A级旅游标志,新的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它们与国色锦秀博物馆群、羽夕博物馆之间未能形成良性互动,文化资源相对分散,缺乏协同效应。而此时,公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却在不断升级,整个落雁河畔迫切需要提升服务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一个周末,羊羽和林夕从繁忙的研究所抽身,来到羽夕博物馆小住。他们提前预约了徐江涛相见,同时,卓玛也提前通知了马玉茹、潘素素、阿来越秀、杨丽雅、陈诗雅、林墨翰、赵煊烨、金智妍、林海以及林江。

  这次相聚以一场温馨而高雅的酒会形式呈现。卓玛提前在蜀锦大酒店精心做了安排,并特意安排了全程录音录像,希望能记录下这个重要的时刻。

  酒会现场,灯光柔和而明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徐江涛正与林海、林江兴致勃勃地交谈、品酒,看到羊羽和林夕走进来,他立刻放下手中的酒杯,热情地迎了上去。“羊羽老弟,林夕大妹,我们又是好久没有相见了,今天真是幸会幸会啊!”徐江涛一边说着,一边招呼侍应生为羊羽、林夕送上香醇的葡萄酒。

  羊羽和林夕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举起酒杯回应道:“江涛兄,好久不见,幸会幸会!”

  “你们可是真正的大科学家、大艺术家,有着点石成金的手段和能力啊,我们干一杯!”徐江涛感慨地说道,眼中满是钦佩之情。

  三人说罢,将酒一饮而尽,畅快淋漓。

  这时,林海和林江也笑着走了过来。“小羽、小夕,来,我们也干一杯!”林海亲切地说道。

  羊羽和林夕同时喊道:“二哥,三哥,干杯!”

  饮完酒,林夕走上前,先给了林海一个温暖的拥抱,又拥抱了林江,兄妹之间深厚的情谊在这一瞬间自然地荡漾开来。

  阿来越秀带着一丝羞涩,怯怯地走了过来。“羊大哥,林大姐,我也敬您们一杯酒,这杯酒也代表着家乡人对您们的深深敬意。”阿来越秀真诚地说道。

  羊羽和林夕热情地招呼着阿来,“阿来兄弟的酒一定要喝,看到你现在精神抖擞的样子,我们真的特别为你高兴。”

  羊羽、林夕同阿来碰杯后,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

  紧接着,林夕的一众门生也依次走过来敬酒。现场气氛融洽而欢喜,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情谊。

  就在这时,卓玛迈着优雅的步伐走向主台,她微笑着说道:“羊教授,林教授平日里科研工作极其繁重,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时时牵挂着我们的各个园区。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羊教授给我们讲话。”

  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满怀期待地看着羊羽。

  羊羽稳步走上主台,眼神坚定而自信,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如今,我们大园区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最核心的目标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资源整合。我们的各个博物馆都拥有独特的藏品,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要实现资源的对外共享。不仅如此,人才、技术以及研究成果,都应该实现共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比如,在藏品方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共享数据库,让所有联盟成员都能够便捷地查询数字化藏品信息,同时也对公众开放部分查询权限,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这些藏品的魅力。在人才共享上,我们可以鼓励策展人、修复师等专业人才在各馆之间进行跨馆流动支持,这样既能让他们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也能为不同的博物馆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

  其次是品牌提升。我们要联合起来,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与展览品牌。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各馆的特色,整合资源,举办一系列高质量、有特色的展览。例如,以丝绸之路为主题,打造欧亚大陆丝路文明季和环太平洋丝路文明展等大型联展。通过这些展览,展示不同地区在丝绸之路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吸引国内外游客和学者的关注,提升我们整体的品牌知名度。

  第三是公共服务。我们要切实推行‘一票通’服务,让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游览各个博物馆,无需繁琐的购票程序。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智慧导览’等惠民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导览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获取展品的详细介绍、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