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的苍穹下,战局如同流沙般悄然变幻。拓跋虔连日来的焦躁逐渐被一种冰冷的算计所取代。他站在巨大的牛皮舆图前,粗糙的手指重重划过那道代表前朝长城的、已然斑驳褪色的墨线。
“李渊狡黠如狐,惯于利用漠南广阔纵深与我周旋。”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的狠厉,“那就把他逼出这片沙海!传令各军,自东、北两个方向逐步压迫,驱赶他们向南,向长城沿线退却!”
一条条军令发出。龙骧军和并州、幽州残部开始像梳子一样,不再追求捕捉飘忽不定的北秦主力,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压缩着李渊的活动空间。一旦秦军被驱赶至长城关隘附近,那些扼守要冲的北魏边军就能凭借坚城地利,完成最后的合围绞杀。
“将军,魏军的动向变了。”王硕拍打着披风上的沙尘,走进临时藏身的岩洞,语气凝重,“他们不再追着我们的屁股跑,而是在东、北两面扎下硬寨,像赶羊一样,慢慢把我们往南边的长城挤。”
李渊正就着一盏昏暗的羊油灯,擦拭着横刀的刀锋。闻言,他动作未停,嘴角却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拓跋虔终于学聪明了点。可惜...”刀身映出他深邃的眼眸,“他以为猎场只有漠南。”
他收起横刀,站起身:“既然拓跋将军盛情相邀,我们岂有不去长城一游的道理?”
命令迅速下达。秦军和高车联军开始“顺从”魏军的意图,主力部队明显向南移动,甚至故意在一些撤退路线上留下清晰的痕迹。
然而,在这支南移的部队中,却充斥着种种“不协调”的迹象。
白日里,队伍中旌旗的数量多得反常,远远超出其应有的编制,仿佛一支兵力雄厚的大军正在转移。那些旗帜新旧不一,有些甚至是拆了帐篷、撕了军服临时赶制的,但在漫天风沙中,远望去足以乱真。
夜晚宿营时,营地点燃的篝火更是密密麻麻,远看如同星河坠地,照亮了半边天。炊烟也远比往常浓烈得多——那是故意燃烧湿柴和牲口粪便的结果。巡营的哨兵身影在火光映照下,来回穿梭,显得戒备森严,兵力充足。
拓跋虔派出的远探斥候,一次次回报着同样的景象:秦军主力正仓皇南窜,旌旗浩荡,夜火通明,目标直指杀虎口关隘!
“好!果然上钩了!”拓跋虔抚掌大笑,多日来的阴郁一扫而空,“传令长孙翰,加强杀虎口防务,多备滚木礌石!尔朱荣,加紧压迫,务必将其主力彻底锁死在关墙之下!”
他仿佛已经看到李渊和他的残军,在坚固的关墙和他麾下大军的夹击下,碰得头破血流的场景。
他却不知道,就在这支“旌旗浩荡”、“夜火通明”的大军队伍里,藏着太多的秘密。
每面多余的旗帜下,可能只有两三个步兵轮流举着。每堆旺盛的篝火旁,可能只有几个老弱残兵在添柴吹火,他们身旁插着的是穿着军服的草人。那些映在帐篷上的“巡哨”身影,不过是被人来回拉扯的皮影。
真正的核心主力,早已在李渊、其格、王硕的率领下,借着一次沙尘天气的掩护,如同水滴渗入沙地,悄然脱离了这支庞大的“疑兵”。
他们轻装简从,只带数日干粮和必备武器,所有战马套上厚厚的皮袜以消除蹄音,沿着一条早已干涸、被风沙几乎掩埋的古老河谷,向着西北方向,也就是拓跋虔大军的来路和后方,进行着一场极其冒险却目标明确的千里大迂回。
这条古道是其格的祖父在一次极偶然的狩猎中发现的,蜿蜒于群山和戈壁的边缘,避开了主要的交通线和部落聚居点,几乎已被世人遗忘。行军异常艰苦,缺水,迷路,毒虫叮咬,时有士卒或战马失足坠入深谷。
但李渊意志如铁。他知道,这是一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棋,一旦成功,战局将瞬间逆转。
五日后。拓跋虔亲率大军,抵达距杀虎口不足三十里的地方,与前方持续“驱赶”秦军的尔朱荣部会师。
“李渊现在何处?距关墙还有多远?”拓跋虔迫不及待地问。
尔朱荣脸色有些怪异,迟疑道:“禀将军…秦军…秦军最后消失在前方那片‘鬼哭林’附近,斥候进去探查,发现…发现林子里到处都是废弃的旗帜、空的营址,还有…很多草人。”
“什么?!”拓跋虔心头猛地一沉,一股极度的不安瞬间攫住了他,“带我去看!”
当他冲入那片阴森的枯木林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浑身血液几乎冻结。林间空地上,密密麻麻插着数百面破烂的北秦旗帜,风吹过,发出呜咽的声响。地上是无数熄灭的篝火堆灰烬,旁边散落着披着破烂军服的草人,有些还被刻意摆出警戒的姿势。
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巨大骗局!他就像个傻子,被这些不会说话的草人和破旗,牵着鼻子在漠南兜了一个大圈子!
“李——渊——!”拓跋虔发出一声受伤野兽般的咆哮,猛地抽出佩刀,疯狂地劈砍着周围的草人,稻草和破布四处飞溅。
“全军后队变前队!立刻回师!快!”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命令,声音因极致的愤怒和恐慌而扭曲。他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后方,那些相对空虚的补给线、那些留守的小股部队、甚至可能包括他出发时占据的几座城池,此刻都暴露在了李渊真正主力的兵锋之下!
然而,漠南太大了。等他重新收拢部队,搞清楚方向,再掉头往回追,至少又是数日之后。这几天的时间差,足够李渊在他的后院做太多事情。
拓跋虔望着西北方那无尽延伸的、仿佛在嘲笑他的苍茫天地,第一次感到了彻骨的寒意和一种被彻底戏耍的无力感。他不仅失去了敌人的踪迹,更可怕的是,他完全猜不透那条滑不留手的泥鳅,下一步究竟会钻向哪里,又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金蝉已然脱壳,留下的,只是一个暴跳如雷、却只能对着虚空挥舞刀剑的捕蝉人。
“李渊狡黠如狐,惯于利用漠南广阔纵深与我周旋。”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的狠厉,“那就把他逼出这片沙海!传令各军,自东、北两个方向逐步压迫,驱赶他们向南,向长城沿线退却!”
一条条军令发出。龙骧军和并州、幽州残部开始像梳子一样,不再追求捕捉飘忽不定的北秦主力,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压缩着李渊的活动空间。一旦秦军被驱赶至长城关隘附近,那些扼守要冲的北魏边军就能凭借坚城地利,完成最后的合围绞杀。
“将军,魏军的动向变了。”王硕拍打着披风上的沙尘,走进临时藏身的岩洞,语气凝重,“他们不再追着我们的屁股跑,而是在东、北两面扎下硬寨,像赶羊一样,慢慢把我们往南边的长城挤。”
李渊正就着一盏昏暗的羊油灯,擦拭着横刀的刀锋。闻言,他动作未停,嘴角却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拓跋虔终于学聪明了点。可惜...”刀身映出他深邃的眼眸,“他以为猎场只有漠南。”
他收起横刀,站起身:“既然拓跋将军盛情相邀,我们岂有不去长城一游的道理?”
命令迅速下达。秦军和高车联军开始“顺从”魏军的意图,主力部队明显向南移动,甚至故意在一些撤退路线上留下清晰的痕迹。
然而,在这支南移的部队中,却充斥着种种“不协调”的迹象。
白日里,队伍中旌旗的数量多得反常,远远超出其应有的编制,仿佛一支兵力雄厚的大军正在转移。那些旗帜新旧不一,有些甚至是拆了帐篷、撕了军服临时赶制的,但在漫天风沙中,远望去足以乱真。
夜晚宿营时,营地点燃的篝火更是密密麻麻,远看如同星河坠地,照亮了半边天。炊烟也远比往常浓烈得多——那是故意燃烧湿柴和牲口粪便的结果。巡营的哨兵身影在火光映照下,来回穿梭,显得戒备森严,兵力充足。
拓跋虔派出的远探斥候,一次次回报着同样的景象:秦军主力正仓皇南窜,旌旗浩荡,夜火通明,目标直指杀虎口关隘!
“好!果然上钩了!”拓跋虔抚掌大笑,多日来的阴郁一扫而空,“传令长孙翰,加强杀虎口防务,多备滚木礌石!尔朱荣,加紧压迫,务必将其主力彻底锁死在关墙之下!”
他仿佛已经看到李渊和他的残军,在坚固的关墙和他麾下大军的夹击下,碰得头破血流的场景。
他却不知道,就在这支“旌旗浩荡”、“夜火通明”的大军队伍里,藏着太多的秘密。
每面多余的旗帜下,可能只有两三个步兵轮流举着。每堆旺盛的篝火旁,可能只有几个老弱残兵在添柴吹火,他们身旁插着的是穿着军服的草人。那些映在帐篷上的“巡哨”身影,不过是被人来回拉扯的皮影。
真正的核心主力,早已在李渊、其格、王硕的率领下,借着一次沙尘天气的掩护,如同水滴渗入沙地,悄然脱离了这支庞大的“疑兵”。
他们轻装简从,只带数日干粮和必备武器,所有战马套上厚厚的皮袜以消除蹄音,沿着一条早已干涸、被风沙几乎掩埋的古老河谷,向着西北方向,也就是拓跋虔大军的来路和后方,进行着一场极其冒险却目标明确的千里大迂回。
这条古道是其格的祖父在一次极偶然的狩猎中发现的,蜿蜒于群山和戈壁的边缘,避开了主要的交通线和部落聚居点,几乎已被世人遗忘。行军异常艰苦,缺水,迷路,毒虫叮咬,时有士卒或战马失足坠入深谷。
但李渊意志如铁。他知道,这是一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棋,一旦成功,战局将瞬间逆转。
五日后。拓跋虔亲率大军,抵达距杀虎口不足三十里的地方,与前方持续“驱赶”秦军的尔朱荣部会师。
“李渊现在何处?距关墙还有多远?”拓跋虔迫不及待地问。
尔朱荣脸色有些怪异,迟疑道:“禀将军…秦军…秦军最后消失在前方那片‘鬼哭林’附近,斥候进去探查,发现…发现林子里到处都是废弃的旗帜、空的营址,还有…很多草人。”
“什么?!”拓跋虔心头猛地一沉,一股极度的不安瞬间攫住了他,“带我去看!”
当他冲入那片阴森的枯木林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浑身血液几乎冻结。林间空地上,密密麻麻插着数百面破烂的北秦旗帜,风吹过,发出呜咽的声响。地上是无数熄灭的篝火堆灰烬,旁边散落着披着破烂军服的草人,有些还被刻意摆出警戒的姿势。
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巨大骗局!他就像个傻子,被这些不会说话的草人和破旗,牵着鼻子在漠南兜了一个大圈子!
“李——渊——!”拓跋虔发出一声受伤野兽般的咆哮,猛地抽出佩刀,疯狂地劈砍着周围的草人,稻草和破布四处飞溅。
“全军后队变前队!立刻回师!快!”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命令,声音因极致的愤怒和恐慌而扭曲。他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后方,那些相对空虚的补给线、那些留守的小股部队、甚至可能包括他出发时占据的几座城池,此刻都暴露在了李渊真正主力的兵锋之下!
然而,漠南太大了。等他重新收拢部队,搞清楚方向,再掉头往回追,至少又是数日之后。这几天的时间差,足够李渊在他的后院做太多事情。
拓跋虔望着西北方那无尽延伸的、仿佛在嘲笑他的苍茫天地,第一次感到了彻骨的寒意和一种被彻底戏耍的无力感。他不仅失去了敌人的踪迹,更可怕的是,他完全猜不透那条滑不留手的泥鳅,下一步究竟会钻向哪里,又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金蝉已然脱壳,留下的,只是一个暴跳如雷、却只能对着虚空挥舞刀剑的捕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