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的朔风如刀,刮过无垠的荒原,卷起漫天黄沙。李渊勒住战马,举起以羊皮包裹的“千里镜”,眯眼望向北方地平线。镜片边缘已磨出细纹,这是陛下特赐的宝物,此刻却难穿透这昏黄天地。
“将军,风向转了。”副将王硕哑声道,嘴唇干裂渗血。他原是独孤信麾下斥候,因精通漠南方言地理,被拨来辅佐李渊。
李渊放下千里镜,任由风沙拍打玄甲。出征时五千精骑,如今仅剩四千三百余——非战之损,全是这漠南吞噬的。昨夜又冻毙十七人,埋骨时竟刨不开冻土,只得堆石为记。
“高车人呢?”李渊问。声音裹在覆面巾里,闷如铜鼓。
王硕啐出口中沙粒:“拔略族长说部众疲乏,要休整半日。”他顿了顿,“已是本月第三次。”
李渊眼底掠过寒芒。这些高车部落归附不久,虽熟悉漠南路径,却惯于保存实力。若非需他们引路避开水源枯竭区,早该...
“报——”一骑自沙丘后奔来,马上骑士几乎鞍坠,“将军!高车人抢了我们的水囊,打伤运卒!”
王硕怒按刀柄,却被李渊抬手止住。年轻的主将抖开玄色披风,露出内衬的北秦军制图——丝帛上朱笔勾画的行军路线已模糊大半。
“带路。”李渊催动战马,蹄铁踏碎地表盐霜。
高车营地乱作一团。数十北秦士卒持弩围住毡帐,外围高车人张弓相对。中间躺着三具尸首:两名北秦运水卒喉插骨箭,一名高车青年胸嵌横刀。
拔略族长挥舞镶宝石的弯刀:“汉狗先动刀!按草原规矩...”
“按大秦军律。”李渊纵马直入战圈,玄甲撞开高车人的弓矢,“抢夺军资者斩,殴伤同袍者绞。”他马鞭指向地上水囊,“谁碰的?”
沉默中,个满脸虬髯的汉子梗颈:“是我!可汉人藏水...”
弦鸣乍响。弩箭洞穿虬髯汉子咽喉,血喷在雪沙上格外刺目。李渊缓缓收弩:“还有谁要讲草原规矩?”
拔略族长刀尖微颤:“李将军!我们可是...”
“降卒。”李渊截断他,“陛下允你们戴罪立功,不是纵容跋扈。”他突然用生硬的高车语喝道,“忘了赫连勃勃怎么拿你们妇孺的头骨砌京观吗?”
高车人阵形骚动。有人低头摩挲皮袍下的断指——那是夏国铁骑的“恩赐”。
李渊甩鞍下马,竟走到尸首前单膝跪地。他亲手合上运水卒怒睁的双眼,解下自己的水囊塞进死者怀中:“兄弟慢行,此去黄泉不渴。”起身时玄甲铿然,“王硕!记下他们籍贯,抚恤加倍。”
大秦士卒纷纷收弩,无声退后三步。高车人却躁动起来——这汉将竟对士卒称兄弟?
拔略族长突然摔刀在地:“是长生天蒙了我的眼!”他捶打胸口,“从今往后,高车人的马刀只砍向拓跋氏!”
李渊扶起他,却看向众人:“大秦不分子汉胡,只论忠奸。”他忽抬高声量,“昨夜冻死的十七人里,有六个是高车儿郎!”
人群死寂。忽然有个高车少年哭出声:“我阿哥...他说汉人将军把皮裘让给他...”
风沙更烈,却吹不散凝滞的血气。李渊解下佩刀掷给拔略:“派百骑往西北探路,遇敌勿战。余者——”他指向沙暴深处,“半时辰后开拔!”
待人群散尽,王硕低语:“将军,方才太险...”
“赌赢了。”李渊抹去睫上冰晶,“高车人慕强重义,压得住才能用得住。”他忽咳嗽起来,指缝渗出血丝——连日军旅劳顿,旧伤复发。
王硕急取药囊,却被推开。李渊望向灰蒙天际:“离平城还有多远?”
“按舆图该剩三百里,但沙暴改道,恐...”
“没有恐。”李渊撕布条缠紧渗血的虎口,“陛下在中路血战,独孤将军在河北死撑,我们晚到一日,要多死多少弟兄?”
暮色四合时,探马带回惊人消息:西北五十里发现北魏税队,押送大批粮车往平城方向!
“天赐良机!”王硕击掌,“劫了这批粮,既能补我军需,又能断敌供给!”
李渊却凝视沙盘良久:“太巧了。漠南广阔,偏让我们撞上运粮队?”他指尖点向税队来处,“这方向是柔然地界。”
帐内骤冷。众人恍然——拓跋焘竟已窘迫到向世仇柔然买粮?
“劫粮队易,惊动柔然难。”李渊突然以刀划地,“王硕带两百人尾随,看清粮车最终去向。余者连夜奔袭,直扑平城!”
“将军三思!”参军急谏,“我军疲敝,若平城有备...”
“就是要打他措手不及。”李渊刀尖钉入平城位置,“拓跋焘既向柔然求粮,说明城中存粮已急!此时不强攻,待柔然粮至,平城更难破!”
子夜,大军顶风出营。李渊令每人马尾缚树枝拖地,以扰敌探。岂料才驰出二十里,天际忽现绿光——极光如妖瞳骤开,照得漠野惨碧!
“长生天发怒了!”高车人惊惶下马跪拜。北秦战马亦人立惊嘶,阵形大乱。
李渊猛然劈断旗杆,将大秦玄旗高擎在手:“看清楚了!”他吼声压过风声,“这是陛下亲赐的战旗!旗在,北秦龙兴之火不灭!”
极光映亮旗上金纹,那蟠龙竟似活过来般游动。士卒渐定,却见主将纵马奔上沙丘,玄旗猎猎如暗夜火炬。
“五十日前,我军中有个高车少年。”李渊声音忽然平静,“他临死前问我,平城的月亮是不是比草原的圆。”他忽拔剑指天,“今日我带你们去亲眼看看——用拓跋贵族的头骨当踏凳!”
暴喝如雷炸响:“大秦——”
“万胜!”四千铁骑齐吼,声浪摧破长风。
黎明前最暗时,大军抵近一片怪石嶙峋的戈壁。王硕突然勒马:“将军听!”
风中飘来细微铃声,似有商队经过。李渊却骤然后仰——一支鸣镝擦着他鼻尖掠过,深深钉入身后巨石!
“敌袭!”警报未落,四面石林中已闪出无数黑影。箭雨倾泻,当即有十余骑中箭落马。
“结圆阵!”李渊挥旗大吼。北秦军迅速收缩,盾牌外层弩箭齐发。高车人则张弓抛射,箭矢划出弧线落入敌群。
偷袭者竟穿着杂色皮袍,战术却极刁钻:专射马腿,掷套索绊骑手。王硕砍翻个敌人,惊呼:“是柔然游骑!”
李渊心一沉。最坏的情况发生了——柔然果然已与北魏勾结!
混战中,拔略族长突然狂吼着冲向敌阵深处——他认出仇敌的狼头纹身!李渊急令弩手掩护,却见老族长连破三骑后,被长矛贯胸挑起。
“爹——”少年其格嘶叫着要冲阵,被李渊一把扯回马背:“想报仇就活着!”
战况胶着时,东方忽现鱼肚白。柔然人吹响牛角号,似要退走。李渊却厉声下令:“轻骑两翼包抄,一个不许放走!”
太阳完全跃出地平线时,战场只剩尸横遍野。清点下来,虽全歼二百柔然骑,北秦也折损近百人,更痛失向导拔略。
其格抱着父亲尸身不语,忽从族长怀中摸出块羊皮:“将军...”羊皮上用血画着歪扭路线,终点标着处泉水符号——竟是拔略临终前绘出的密道!
李渊闭目良久,再睁眼时已沉静如渊:“剥下柔然人的皮袍换上。其格,你来做向导。”
少年猛抬头:“可那是祭祖密道,外人...”
“现在是战争。”李渊割下一缕发丝缠在拔略腕上,“此间事毕,我以血代酒,与你共祭长生天。”
正午,化装成柔然商队的奇兵抵达血泉——处半枯竭的地下水源。其格按父亲所教转动某块怪石,石壁竟轰然洞开!
“这条暗道直通平城西郊猎场。”少年眼赤如血,“但我族发誓永不再用...”
“因为百年前,你们靠此道夜袭平城,却被拓跋氏屠灭三族?”李渊突然道。
其格僵住:“您怎么...”
“陛下遣‘察事听子’潜入漠南七年。”李渊解下玄甲,露出内里柔然服饰,“今日之后,我许你族重返故土。”
幽深暗道前,四千将士默然伫立。李渊最后回望来路——风沙早已掩去足迹,就像历史终将湮没无数无名者的牺牲。
他率先迈入黑暗:“记住,我们不仅是奇兵——”
火把次第亮起,映亮无数坚毅面孔。
“更是拓跋焘的送葬人。”
“将军,风向转了。”副将王硕哑声道,嘴唇干裂渗血。他原是独孤信麾下斥候,因精通漠南方言地理,被拨来辅佐李渊。
李渊放下千里镜,任由风沙拍打玄甲。出征时五千精骑,如今仅剩四千三百余——非战之损,全是这漠南吞噬的。昨夜又冻毙十七人,埋骨时竟刨不开冻土,只得堆石为记。
“高车人呢?”李渊问。声音裹在覆面巾里,闷如铜鼓。
王硕啐出口中沙粒:“拔略族长说部众疲乏,要休整半日。”他顿了顿,“已是本月第三次。”
李渊眼底掠过寒芒。这些高车部落归附不久,虽熟悉漠南路径,却惯于保存实力。若非需他们引路避开水源枯竭区,早该...
“报——”一骑自沙丘后奔来,马上骑士几乎鞍坠,“将军!高车人抢了我们的水囊,打伤运卒!”
王硕怒按刀柄,却被李渊抬手止住。年轻的主将抖开玄色披风,露出内衬的北秦军制图——丝帛上朱笔勾画的行军路线已模糊大半。
“带路。”李渊催动战马,蹄铁踏碎地表盐霜。
高车营地乱作一团。数十北秦士卒持弩围住毡帐,外围高车人张弓相对。中间躺着三具尸首:两名北秦运水卒喉插骨箭,一名高车青年胸嵌横刀。
拔略族长挥舞镶宝石的弯刀:“汉狗先动刀!按草原规矩...”
“按大秦军律。”李渊纵马直入战圈,玄甲撞开高车人的弓矢,“抢夺军资者斩,殴伤同袍者绞。”他马鞭指向地上水囊,“谁碰的?”
沉默中,个满脸虬髯的汉子梗颈:“是我!可汉人藏水...”
弦鸣乍响。弩箭洞穿虬髯汉子咽喉,血喷在雪沙上格外刺目。李渊缓缓收弩:“还有谁要讲草原规矩?”
拔略族长刀尖微颤:“李将军!我们可是...”
“降卒。”李渊截断他,“陛下允你们戴罪立功,不是纵容跋扈。”他突然用生硬的高车语喝道,“忘了赫连勃勃怎么拿你们妇孺的头骨砌京观吗?”
高车人阵形骚动。有人低头摩挲皮袍下的断指——那是夏国铁骑的“恩赐”。
李渊甩鞍下马,竟走到尸首前单膝跪地。他亲手合上运水卒怒睁的双眼,解下自己的水囊塞进死者怀中:“兄弟慢行,此去黄泉不渴。”起身时玄甲铿然,“王硕!记下他们籍贯,抚恤加倍。”
大秦士卒纷纷收弩,无声退后三步。高车人却躁动起来——这汉将竟对士卒称兄弟?
拔略族长突然摔刀在地:“是长生天蒙了我的眼!”他捶打胸口,“从今往后,高车人的马刀只砍向拓跋氏!”
李渊扶起他,却看向众人:“大秦不分子汉胡,只论忠奸。”他忽抬高声量,“昨夜冻死的十七人里,有六个是高车儿郎!”
人群死寂。忽然有个高车少年哭出声:“我阿哥...他说汉人将军把皮裘让给他...”
风沙更烈,却吹不散凝滞的血气。李渊解下佩刀掷给拔略:“派百骑往西北探路,遇敌勿战。余者——”他指向沙暴深处,“半时辰后开拔!”
待人群散尽,王硕低语:“将军,方才太险...”
“赌赢了。”李渊抹去睫上冰晶,“高车人慕强重义,压得住才能用得住。”他忽咳嗽起来,指缝渗出血丝——连日军旅劳顿,旧伤复发。
王硕急取药囊,却被推开。李渊望向灰蒙天际:“离平城还有多远?”
“按舆图该剩三百里,但沙暴改道,恐...”
“没有恐。”李渊撕布条缠紧渗血的虎口,“陛下在中路血战,独孤将军在河北死撑,我们晚到一日,要多死多少弟兄?”
暮色四合时,探马带回惊人消息:西北五十里发现北魏税队,押送大批粮车往平城方向!
“天赐良机!”王硕击掌,“劫了这批粮,既能补我军需,又能断敌供给!”
李渊却凝视沙盘良久:“太巧了。漠南广阔,偏让我们撞上运粮队?”他指尖点向税队来处,“这方向是柔然地界。”
帐内骤冷。众人恍然——拓跋焘竟已窘迫到向世仇柔然买粮?
“劫粮队易,惊动柔然难。”李渊突然以刀划地,“王硕带两百人尾随,看清粮车最终去向。余者连夜奔袭,直扑平城!”
“将军三思!”参军急谏,“我军疲敝,若平城有备...”
“就是要打他措手不及。”李渊刀尖钉入平城位置,“拓跋焘既向柔然求粮,说明城中存粮已急!此时不强攻,待柔然粮至,平城更难破!”
子夜,大军顶风出营。李渊令每人马尾缚树枝拖地,以扰敌探。岂料才驰出二十里,天际忽现绿光——极光如妖瞳骤开,照得漠野惨碧!
“长生天发怒了!”高车人惊惶下马跪拜。北秦战马亦人立惊嘶,阵形大乱。
李渊猛然劈断旗杆,将大秦玄旗高擎在手:“看清楚了!”他吼声压过风声,“这是陛下亲赐的战旗!旗在,北秦龙兴之火不灭!”
极光映亮旗上金纹,那蟠龙竟似活过来般游动。士卒渐定,却见主将纵马奔上沙丘,玄旗猎猎如暗夜火炬。
“五十日前,我军中有个高车少年。”李渊声音忽然平静,“他临死前问我,平城的月亮是不是比草原的圆。”他忽拔剑指天,“今日我带你们去亲眼看看——用拓跋贵族的头骨当踏凳!”
暴喝如雷炸响:“大秦——”
“万胜!”四千铁骑齐吼,声浪摧破长风。
黎明前最暗时,大军抵近一片怪石嶙峋的戈壁。王硕突然勒马:“将军听!”
风中飘来细微铃声,似有商队经过。李渊却骤然后仰——一支鸣镝擦着他鼻尖掠过,深深钉入身后巨石!
“敌袭!”警报未落,四面石林中已闪出无数黑影。箭雨倾泻,当即有十余骑中箭落马。
“结圆阵!”李渊挥旗大吼。北秦军迅速收缩,盾牌外层弩箭齐发。高车人则张弓抛射,箭矢划出弧线落入敌群。
偷袭者竟穿着杂色皮袍,战术却极刁钻:专射马腿,掷套索绊骑手。王硕砍翻个敌人,惊呼:“是柔然游骑!”
李渊心一沉。最坏的情况发生了——柔然果然已与北魏勾结!
混战中,拔略族长突然狂吼着冲向敌阵深处——他认出仇敌的狼头纹身!李渊急令弩手掩护,却见老族长连破三骑后,被长矛贯胸挑起。
“爹——”少年其格嘶叫着要冲阵,被李渊一把扯回马背:“想报仇就活着!”
战况胶着时,东方忽现鱼肚白。柔然人吹响牛角号,似要退走。李渊却厉声下令:“轻骑两翼包抄,一个不许放走!”
太阳完全跃出地平线时,战场只剩尸横遍野。清点下来,虽全歼二百柔然骑,北秦也折损近百人,更痛失向导拔略。
其格抱着父亲尸身不语,忽从族长怀中摸出块羊皮:“将军...”羊皮上用血画着歪扭路线,终点标着处泉水符号——竟是拔略临终前绘出的密道!
李渊闭目良久,再睁眼时已沉静如渊:“剥下柔然人的皮袍换上。其格,你来做向导。”
少年猛抬头:“可那是祭祖密道,外人...”
“现在是战争。”李渊割下一缕发丝缠在拔略腕上,“此间事毕,我以血代酒,与你共祭长生天。”
正午,化装成柔然商队的奇兵抵达血泉——处半枯竭的地下水源。其格按父亲所教转动某块怪石,石壁竟轰然洞开!
“这条暗道直通平城西郊猎场。”少年眼赤如血,“但我族发誓永不再用...”
“因为百年前,你们靠此道夜袭平城,却被拓跋氏屠灭三族?”李渊突然道。
其格僵住:“您怎么...”
“陛下遣‘察事听子’潜入漠南七年。”李渊解下玄甲,露出内里柔然服饰,“今日之后,我许你族重返故土。”
幽深暗道前,四千将士默然伫立。李渊最后回望来路——风沙早已掩去足迹,就像历史终将湮没无数无名者的牺牲。
他率先迈入黑暗:“记住,我们不仅是奇兵——”
火把次第亮起,映亮无数坚毅面孔。
“更是拓跋焘的送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