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浮桥飞渡-《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黄河的咆哮,此刻已被另一种更加震耳欲聋的轰鸣所掩盖——那是无数脚步、车轮、马蹄踏过木质桥面发出的巨大声响,混合着绞盘转动、号令呼喊、以及远处持续不断的厮杀声,汇聚成一股象征死亡与征服的洪流。

  在付出了滩头阵地惨烈争夺的代价后,大秦军强大的工程能力和组织能力,终于开始显现出其决定性的作用。那几条用生命和鲜血护卫下的、最初仅能容数人并行的小小登陆通道,正以惊人的速度,被拓宽、加固、连接,演变为一条条能够通行千军万马的钢铁动脉!

  最初的简易栈桥和浮筏被更大、更坚固的预制构件快速替换。来自北岸的工兵部队,如同高效的工蚁,在大秦水师的拼死掩护下,日夜不息地奋战在波涛之上。

  他们采用了改进后的浮桥技术:巨大的木筏被并排连接,形成宽阔的桥面;关键节点处,并非完全依赖浮力,而是将包铁的巨大木桩,用重锤和简易的水下打桩机,奋力砸入河床深处,作为坚固的桥墩;桥面两侧加设了护栏,甚至预留了用于防御的弩机位置。

  材料通过专门的运输船队,从北岸源源不断运来。力士们喊着震天的号子,将一根根巨木、一块块厚板精准地安装到位。工兵匠师们则在摇晃的浮桥上奔走指挥,确保每一个榫卯、每一道铁箍都牢固无比。他们的效率极高,仿佛不是在建造一座横跨天堑的桥梁,而是在进行一场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组装。

  一座,两座,三座……

  在中路主攻方向,以及东西两翼策应方向,数座大型浮桥,如同一条条巨蟒,顽强地从北岸向南岸延伸,逐渐逼近彼岸那仍在血火中挣扎的滩头阵地。

  这等景象,对南岸的北魏守军而言,无疑是噩梦成真!

  “放箭!瞄准那些工兵!砸烂他们的桥!”北魏军官声嘶力竭地吼叫,眼睛布满血丝。

  更多的箭矢、石弹向着浮桥修建区域倾泻。不时有工兵中箭落水,有桥段被砸得木屑横飞。但北秦工兵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韧性,伤亡者立刻被拖下,替补者迅速跟上,破损处被以最快速度修复。整个建桥过程,竟几乎没有长时间的停顿。

  北魏并非没有尝试更积极的破坏。他们残存的、以及从上游紧急调来的小型战船,组织了几次悲壮的自杀式冲锋。这些船只满载着火油、干柴,甚至只是勇悍的士卒,试图撞向浮桥,或至少冲乱建桥的节奏。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严阵以待的北秦水师主力。

  “敌船来袭!左翼,拦截!”周禄的命令通过旗语迅速传达。

  庞大的五牙战舰如同移动的堡垒,横亘在浮桥与来袭魏船之间。船上的床弩和改良拍竿发出了致命怒吼。

  嘭!一支巨大的床弩箭直接将一艘试图靠近的北魏走舸射穿,木船瞬间解体。

  呼!沉重的拍竿带着风声砸落,将另一艘火船连人带船拍入水底,火焰甚至没来得及完全燃起就被河水吞没。

  更多的艨艟斗舰则如同猎豹般扑出,利用其速度和灵活性,穿插截杀。大秦水卒站在船舷,用强弓硬弩射击魏军船上的操舟手和士兵。接舷战中,大秦兵装备和训练的优势更加明显,往往很快就能将跳帮的魏军清除。

  黄河水面上,上演着一场场激烈而短促的水战。北魏水军本就弱势,在大秦水师有准备的防御下,他们的突袭显得徒劳而悲壮,大多未能靠近浮桥便已船毁人亡,只在河面上留下些许燃烧的碎片和漂浮的尸体。

  除了水攻,北魏还派出了为数不多的敢死队,试图从水下进行破坏。一些水性极好的死士,口衔利刃,潜游至浮桥下方,试图用斧凿破坏桥桩或连接处。

  但大秦工兵对此早有防备。他们在桥桩周围设置了防护网,网上挂满了铁刺。更有专门的小船在桥区巡逻,船上的水手持着长长的竹竿挠钩,不断探入水中搅动。一旦发现水下有异动,或是发现有气泡冒出,立刻便有数支鱼叉般的长矛狠狠扎下去!河水下,不时泛起一团团殷红的血花,随即一具具尸体浮上水面。

  破坏与反破坏,在桥梁上下同时进行着。大秦军凭借着更强的水军力量、更充分的准备和工兵们的舍生忘死,艰难却坚定地守护着这条逐渐成形的生命线。

  终于,在日落时分,伴随着最后一块厚重的桥板被牢牢固定,第一座,也是最关键的一座主干浮桥,成功贯通!

  “通了!桥通了!”北岸等待已久的大秦军民夫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早已在北岸集结待命多时的大秦生力军——精锐的重甲步兵、骑兵预备队、以及沉重的攻城器械部件,开始浩浩荡荡地踏上了浮桥!

  桥身在重压下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但结构无比稳固。士兵们排着严整的队列,步伐铿锵;驮马牵引着辎重车辆,车轮碾过桥面;甚至还有小型化的配重投石机部件,被小心翼翼地运输过河。

  浮桥,不再是脆弱的通道,而成了一条真正的进攻走廊!它将北秦庞大的战争潜力,源源不断地、高效地输送到南岸那个原本狭小局促、岌岌可危的登陆场。

  南岸的北魏守军,绝望地看着这一幕。他们拼死反扑,试图在滩头阵地失守前,摧毁桥头堡,甚至派人冒死向浮桥发射火箭。但在大秦水师和过河部队的联合打击下,这些努力都化为泡影。

  一座浮桥贯通,极大地鼓舞了秦军的士气,也加速了其他浮桥的建设。很快,第二座、第三座浮桥也相继建成。

  黄河天堑,在大秦强大的国力、技术和牺牲精神面前,被硬生生地征服了。

  帝国的重拳,终于可以毫无阻碍地,砸向敌人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