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超荒唐的“火牛逆袭”计划惨败,不仅折损了最后一批敢战之兵,更彻底浇灭了广固城内残存的些许士气。北府军趁势推进,清扫了外围所有据点,最终完成了对这座南燕都城的四面合围。
广固城,如同一头巨大的、负伤的困兽,匍匐在齐鲁大地之上。其城郭乃依山势而建,墙体高厚,以青砖巨石垒砌,历经慕容氏多年经营,可谓固若金汤。护城河虽已被北府军土石填平数段,但剩余的河段依旧宽阔,河水浑浊,散发着之前投污留下的淡淡腥臭。城头之上,南燕的龙旗依旧飘荡,却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守军的身影在垛口后隐约可见,透着一股绝望的麻木。
北府军的营垒,则如同不断收紧的铁索,一环套一环,将广固城死死锁在中央。壕沟深挖,栅栏高立,望楼如林,旌旗似海。日夜不休的,是巡营队伍的脚步声、战马的嘶鸣,以及工匠营里传来的、永无止境的打造器械的叮当声。一种沉闷而巨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着孤城。
刘裕骑马,在诸将簇拥下,绕城巡视。他的目光冷静地扫过广固城每一段城墙,每一个角楼,评估着其防御的强弱。
“确是坚城。”刘裕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慕容超若早听人言,据守此城,我要破之,还真需费些周章。可惜,如今他纵有坚城,却已无战心,更失民心。”
话虽如此,攻坚的准备丝毫不敢怠慢。在陈衍的督导下,北府军的攻城能力已远超这个时代的一般水平。
城东,面向较为开阔的平原,是主攻方向。数十架高达数丈的“吕公车”正在加紧赶制,其骨架如山,下装巨轮,内置梯道,外蒙生牛皮,一旦推向城下,便能直接将士兵输送至城头,进行残酷的接舷战。
城西,地势稍高,部署了超过二十架经过改良的“蹶张弩炮车”和十余架传统的重型投石机(配重式)。这些远程利器日夜不停地对着城头、城门楼以及城内疑似粮仓、军营的区域进行间歇性轰击。巨大的石弹和特制弩箭划破长空,带着令人心悸的呼啸,狠狠砸在城墙上,留下一个个瘢痕般的凹坑,或落入城中,引发阵阵骚动和烟尘。
城南,靠近河流(虽被污染,但取土方便),则成了土工作业的重点区域。巨大的“地道掘进”正在秘密进行。士兵和民夫们如同蚂蚁般,将一筐筐泥土从地下运出,堆积成新的土山。陈衍改进了通风和支撑技术,并运用“听瓮”之法,时刻监听城内是否有反掘地道的声音。
城北,也没闲着。大量“巢车”、“望楼车”被树立起来,其高度甚至超过了广固城墙,上面的北府军观测手可以清晰地俯瞰城内布防,指引弩炮射击,并将城内动向尽收眼底。
慕容超站在广固皇宫的最高处,望着城外那如同森林般茂密的攻城器械和连绵不绝的营垒,面色灰败,往日的骄狂早已被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取代。城外每一次投石机的发射轰鸣,都让他心惊肉跳;每一架吕公车的逐渐成型,都让他如芒在背。
他试图组织守军反击,派死士夜间缒城破坏攻城器械,但大多有去无回。北府军的巡逻队和警戒措施极其严密。他也曾试图许以高官厚禄,激励守军士气,但城内粮草日渐短缺的消息早已瞒不住,军心涣散,人人自危。甚至开始出现小股士兵夜间偷越城墙,向北府军投降的事件。
围城,不仅是对城墙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和生存资源的残酷消耗。广固城内的秩序开始崩溃,抢劫、斗殴时有发生,瘟疫的阴影也开始在饥饿的人群中悄然扩散。这座曾经象征慕容鲜卑荣耀的都城,如今已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牢笼和坟墓。
北府军并不急于立刻发动总攻。刘裕采纳的是“困”与“打”结合的策略。不断以远程火力进行骚扰和削弱,以土工作业进行威胁,同时静静等待城内粮尽、疫病蔓延、人心彻底瓦解的那一刻。这样虽耗时稍长,却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终的胜利。
陈衍穿梭在各个攻城阵地之间,检查器械状态,调整攻击参数,解决技术难题。他看着这座被技术和大军重重围困的孤城,心中并无太多波澜。战争的逻辑就是如此,一旦一方犯下致命错误(如慕容超放弃大岘山天险),优势便会像雪球般滚向另一方,直到将其彻底碾碎。
广固城,已是瓮中之鳖。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北府军的兵锋,在经历了大岘山的险隘、临朐的野战、水源的危机和火牛闹剧后,终于牢牢地钉死在了南燕的心脏之上。接下来的,将是最残酷,也最无悬念的收尾阶段。
广固城,如同一头巨大的、负伤的困兽,匍匐在齐鲁大地之上。其城郭乃依山势而建,墙体高厚,以青砖巨石垒砌,历经慕容氏多年经营,可谓固若金汤。护城河虽已被北府军土石填平数段,但剩余的河段依旧宽阔,河水浑浊,散发着之前投污留下的淡淡腥臭。城头之上,南燕的龙旗依旧飘荡,却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守军的身影在垛口后隐约可见,透着一股绝望的麻木。
北府军的营垒,则如同不断收紧的铁索,一环套一环,将广固城死死锁在中央。壕沟深挖,栅栏高立,望楼如林,旌旗似海。日夜不休的,是巡营队伍的脚步声、战马的嘶鸣,以及工匠营里传来的、永无止境的打造器械的叮当声。一种沉闷而巨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着孤城。
刘裕骑马,在诸将簇拥下,绕城巡视。他的目光冷静地扫过广固城每一段城墙,每一个角楼,评估着其防御的强弱。
“确是坚城。”刘裕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慕容超若早听人言,据守此城,我要破之,还真需费些周章。可惜,如今他纵有坚城,却已无战心,更失民心。”
话虽如此,攻坚的准备丝毫不敢怠慢。在陈衍的督导下,北府军的攻城能力已远超这个时代的一般水平。
城东,面向较为开阔的平原,是主攻方向。数十架高达数丈的“吕公车”正在加紧赶制,其骨架如山,下装巨轮,内置梯道,外蒙生牛皮,一旦推向城下,便能直接将士兵输送至城头,进行残酷的接舷战。
城西,地势稍高,部署了超过二十架经过改良的“蹶张弩炮车”和十余架传统的重型投石机(配重式)。这些远程利器日夜不停地对着城头、城门楼以及城内疑似粮仓、军营的区域进行间歇性轰击。巨大的石弹和特制弩箭划破长空,带着令人心悸的呼啸,狠狠砸在城墙上,留下一个个瘢痕般的凹坑,或落入城中,引发阵阵骚动和烟尘。
城南,靠近河流(虽被污染,但取土方便),则成了土工作业的重点区域。巨大的“地道掘进”正在秘密进行。士兵和民夫们如同蚂蚁般,将一筐筐泥土从地下运出,堆积成新的土山。陈衍改进了通风和支撑技术,并运用“听瓮”之法,时刻监听城内是否有反掘地道的声音。
城北,也没闲着。大量“巢车”、“望楼车”被树立起来,其高度甚至超过了广固城墙,上面的北府军观测手可以清晰地俯瞰城内布防,指引弩炮射击,并将城内动向尽收眼底。
慕容超站在广固皇宫的最高处,望着城外那如同森林般茂密的攻城器械和连绵不绝的营垒,面色灰败,往日的骄狂早已被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取代。城外每一次投石机的发射轰鸣,都让他心惊肉跳;每一架吕公车的逐渐成型,都让他如芒在背。
他试图组织守军反击,派死士夜间缒城破坏攻城器械,但大多有去无回。北府军的巡逻队和警戒措施极其严密。他也曾试图许以高官厚禄,激励守军士气,但城内粮草日渐短缺的消息早已瞒不住,军心涣散,人人自危。甚至开始出现小股士兵夜间偷越城墙,向北府军投降的事件。
围城,不仅是对城墙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和生存资源的残酷消耗。广固城内的秩序开始崩溃,抢劫、斗殴时有发生,瘟疫的阴影也开始在饥饿的人群中悄然扩散。这座曾经象征慕容鲜卑荣耀的都城,如今已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牢笼和坟墓。
北府军并不急于立刻发动总攻。刘裕采纳的是“困”与“打”结合的策略。不断以远程火力进行骚扰和削弱,以土工作业进行威胁,同时静静等待城内粮尽、疫病蔓延、人心彻底瓦解的那一刻。这样虽耗时稍长,却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终的胜利。
陈衍穿梭在各个攻城阵地之间,检查器械状态,调整攻击参数,解决技术难题。他看着这座被技术和大军重重围困的孤城,心中并无太多波澜。战争的逻辑就是如此,一旦一方犯下致命错误(如慕容超放弃大岘山天险),优势便会像雪球般滚向另一方,直到将其彻底碾碎。
广固城,已是瓮中之鳖。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北府军的兵锋,在经历了大岘山的险隘、临朐的野战、水源的危机和火牛闹剧后,终于牢牢地钉死在了南燕的心脏之上。接下来的,将是最残酷,也最无悬念的收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