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处颁发的“编外技术顾问”聘书和工作证,像一把钥匙,为秦念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不仅行动更加自由,也更名正言顺了。
她没有耽搁,很快找到后勤处的王处长,提出了一个想法:在家属院角落那个闲置的旧工具棚,办一个小型便民维修点。
每周固定时间开放,专门处理家属院和附近村民送来修理的小件物品。这样一来,既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影响大院环境,也让大家送修更方便。
她还特意补充,要是有些军嫂感兴趣,也可以顺便了解些基础操作,哪怕认认螺丝零件,将来也许都能用得上。
王处长一听,大为赞同:“好!秦念同志,这个想法非常好!既发挥你的专长,又方便大伙儿,还能给后勤维修班减轻压力,甚至带动学习!秦顾问,考虑得很周到!我支持!”
他当场拍板:“那个旧工具棚我马上安排人去清理,桌椅工具这些,你需要什么,直接跟后勤科说,我让他们配合!
开放时间你定,自己方便就好,挂个牌子写清楚。紧急维修还是让他们找后勤维修班,不能都堆给你。”
有了后勤处的正式支持和明确批示,事情推进得出奇顺利。
第二天,原本堆满杂物的旧工具棚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后勤战士搬来一张旧木桌、两把椅子、一个工具箱、一个储物柜,还拉了一盏临时电灯。
秦念自己也没闲着,把之前攒的常用小零件——电阻、电容、小齿轮、螺丝螺母什么的——分门别类整理好,整齐收进抽屉和柜子里。
她找来一块木板,请王秀芬家正读小学的铁蛋用毛笔工工整整写上“便民维修点”五个大字,挂在棚子外边。
旁边贴了张手写说明,写清楚了能修什么、什么时间开放、怎么收费、哪些情况找后勤处……条条框框,清清楚楚。
开业那个周六上午,维修点一下子热闹起来。
李桂兰和赵小梅是最早过来围观的,她们看着桌上那些闪着银光的工具,一样样拿起来端详,满脸都是新奇。
“念念,你这摊子一摆,真有模有样!”李桂兰拿起一盒螺丝刀头,啧啧称奇。
赵小梅则对一把小镊子和放大镜格外感兴趣:“修手表就要用这么精细的家伙呀?”
没多会儿,王秀芬也来了。她一看秦念准备的登记本和标签纸,立马主动揽活:“念念,你这以后人来人往的,又要修东西又要登记,一个人哪忙得过来?嫂子白天没事,平时谁要修东西,可以先放我这儿登记,周六我再帮你一块张罗!”
秦念正需要个细心又靠谱的人帮忙,笑着应下来:“那太好了,秀芬姐!有您帮忙我可省心多了。”
消息一传开,院里看热闹的军嫂、孩子越来越多,维修棚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一边打量工具,一边议论谁家有什么可以拿来修。
第一位正式顾客是院里的张奶奶,她拄着拐杖拿来一个不亮了的手电筒。秦念接过来,打开后盖一看,是电池漏液导致接触不良。她刮掉锈迹,换节新电池,手电筒立马亮了。
“哎呀!真亮了!谢谢秦顾问!多少钱呀?”张奶奶连连道谢。
“就收您五分电池钱,手工不算啥。”秦念笑着回答。
王秀芬已经利落地登记好,劝道:“张婶,念念的心意,您就拿着用!”
接着,有人拿来接触不良的收音机、不走字的老怀表、卡线的缝纫机……秦念一件件接手,检测、拆卸、清理、修理、组装,动作又快又稳。
李桂兰和赵小梅看得尤其入神。秦念换电容的时候,用电烙铁蘸松香、熔焊点、装新件、再焊接……一气呵成,冷静利落。
“念念姐,你焊这个不怕烫吗?还这么准?”赵小梅忍不住问。
“多练几次,手就稳了。就像用筷子,找准位置,又稳又快就行。”秦念边说边放慢动作给她看,“想试试吗?以后周六上午有空都可以过来,从简单的开始学。”
李桂兰胆子大,接过小钳子和旧线圈,小心翼翼地拆了起来。虽然动作生疏,却格外专注。
“对,慢点,别扯断线……很好,桂兰姐手还挺巧。”
被夸了的李桂兰有点不好意思,但眼里闪着光:“嘿!还真让俺拆下来了!这玩意儿以前看着就晕,现在弄弄还挺有意思!”
王秀芬一边登记一边笑:“挺好挺好,咱们每周六上午就当来个兴趣小组,多懂点东西总没坏处。”
其他几位军嫂也被带动,围上来问这问那。秦念也不藏私,碰到简单的活儿,比如加固椅子腿、给剪刀上油,就鼓励她们自己动手,她在旁边指导。
小小的维修棚,一下子成了技术启蒙的小课堂。最基础的东西,却像颗石子投入水中,在不少人心里漾开了波纹。
当然,也有人远远看着不吭声。比如刘美丽,撇撇嘴低声道:“瞎显摆……”但看见王秀芬在那儿张罗,越来越多人聚过去,牌子也明明白白写着“每周六上午”,她嘀咕了句“还算有点分寸”,也没好多说,转身回家了。
一上午很快过去,到了收工时间。王秀芬把维修顺序理得清清楚楚,谁修了什么、收了多少钱、何时取件,都记得明明白白。
她还大声招呼:“今天的就到这儿了,没修上的平时可以送到我家登记;紧急的麻烦直接去后勤处啊!”
秦念看在眼里,心里踏实——秀芬姐确实是块料,有她在,自己能省心太多。
日近中午,维修点暂告一段落。
王秀芬收好了登记本,确定秦念这边不需要帮忙后,跟李桂兰还有赵小梅一起兴奋地讨论等下回去怎么给剪刀上油。
秦念看着军嫂们拿着修好的物品高兴离开……心里泛起一阵温热的踏实感。这种感受不同于独自完成精密维修时的成就感,而是一种更宽阔、更沉静的满足。
就在这时,她脑海中轻轻响起提示:
【认知传播确认:成功设立定期技术服务平台,以实践方式向周围人群进行最基础的技术展示与引导,激发部分个体对技术操作的兴趣与信心】
【管理人才发现与启用:王秀芬展现出潜在的基层协调与管理才能,并已有效融入运维体系】
【影响力微扩:技术便民与有序形象深入军属群体,社区凝聚力小幅提升】
【能源汲取:空间经验 3%】
空间等级:Lv5 (65%) → Lv5 (68%)
秦念收拾好工具,锁上维修棚的门。回家的路上,她的脚步轻快而坚定。她深知这个小小的维修点,不仅是服务大家的窗口,更是秦念收集这个时代工业产品信息、了解材料特性的‘前沿观察站。每一件送修的物品,都是她了解当前技术水平的活教材。
她没有耽搁,很快找到后勤处的王处长,提出了一个想法:在家属院角落那个闲置的旧工具棚,办一个小型便民维修点。
每周固定时间开放,专门处理家属院和附近村民送来修理的小件物品。这样一来,既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影响大院环境,也让大家送修更方便。
她还特意补充,要是有些军嫂感兴趣,也可以顺便了解些基础操作,哪怕认认螺丝零件,将来也许都能用得上。
王处长一听,大为赞同:“好!秦念同志,这个想法非常好!既发挥你的专长,又方便大伙儿,还能给后勤维修班减轻压力,甚至带动学习!秦顾问,考虑得很周到!我支持!”
他当场拍板:“那个旧工具棚我马上安排人去清理,桌椅工具这些,你需要什么,直接跟后勤科说,我让他们配合!
开放时间你定,自己方便就好,挂个牌子写清楚。紧急维修还是让他们找后勤维修班,不能都堆给你。”
有了后勤处的正式支持和明确批示,事情推进得出奇顺利。
第二天,原本堆满杂物的旧工具棚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后勤战士搬来一张旧木桌、两把椅子、一个工具箱、一个储物柜,还拉了一盏临时电灯。
秦念自己也没闲着,把之前攒的常用小零件——电阻、电容、小齿轮、螺丝螺母什么的——分门别类整理好,整齐收进抽屉和柜子里。
她找来一块木板,请王秀芬家正读小学的铁蛋用毛笔工工整整写上“便民维修点”五个大字,挂在棚子外边。
旁边贴了张手写说明,写清楚了能修什么、什么时间开放、怎么收费、哪些情况找后勤处……条条框框,清清楚楚。
开业那个周六上午,维修点一下子热闹起来。
李桂兰和赵小梅是最早过来围观的,她们看着桌上那些闪着银光的工具,一样样拿起来端详,满脸都是新奇。
“念念,你这摊子一摆,真有模有样!”李桂兰拿起一盒螺丝刀头,啧啧称奇。
赵小梅则对一把小镊子和放大镜格外感兴趣:“修手表就要用这么精细的家伙呀?”
没多会儿,王秀芬也来了。她一看秦念准备的登记本和标签纸,立马主动揽活:“念念,你这以后人来人往的,又要修东西又要登记,一个人哪忙得过来?嫂子白天没事,平时谁要修东西,可以先放我这儿登记,周六我再帮你一块张罗!”
秦念正需要个细心又靠谱的人帮忙,笑着应下来:“那太好了,秀芬姐!有您帮忙我可省心多了。”
消息一传开,院里看热闹的军嫂、孩子越来越多,维修棚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一边打量工具,一边议论谁家有什么可以拿来修。
第一位正式顾客是院里的张奶奶,她拄着拐杖拿来一个不亮了的手电筒。秦念接过来,打开后盖一看,是电池漏液导致接触不良。她刮掉锈迹,换节新电池,手电筒立马亮了。
“哎呀!真亮了!谢谢秦顾问!多少钱呀?”张奶奶连连道谢。
“就收您五分电池钱,手工不算啥。”秦念笑着回答。
王秀芬已经利落地登记好,劝道:“张婶,念念的心意,您就拿着用!”
接着,有人拿来接触不良的收音机、不走字的老怀表、卡线的缝纫机……秦念一件件接手,检测、拆卸、清理、修理、组装,动作又快又稳。
李桂兰和赵小梅看得尤其入神。秦念换电容的时候,用电烙铁蘸松香、熔焊点、装新件、再焊接……一气呵成,冷静利落。
“念念姐,你焊这个不怕烫吗?还这么准?”赵小梅忍不住问。
“多练几次,手就稳了。就像用筷子,找准位置,又稳又快就行。”秦念边说边放慢动作给她看,“想试试吗?以后周六上午有空都可以过来,从简单的开始学。”
李桂兰胆子大,接过小钳子和旧线圈,小心翼翼地拆了起来。虽然动作生疏,却格外专注。
“对,慢点,别扯断线……很好,桂兰姐手还挺巧。”
被夸了的李桂兰有点不好意思,但眼里闪着光:“嘿!还真让俺拆下来了!这玩意儿以前看着就晕,现在弄弄还挺有意思!”
王秀芬一边登记一边笑:“挺好挺好,咱们每周六上午就当来个兴趣小组,多懂点东西总没坏处。”
其他几位军嫂也被带动,围上来问这问那。秦念也不藏私,碰到简单的活儿,比如加固椅子腿、给剪刀上油,就鼓励她们自己动手,她在旁边指导。
小小的维修棚,一下子成了技术启蒙的小课堂。最基础的东西,却像颗石子投入水中,在不少人心里漾开了波纹。
当然,也有人远远看着不吭声。比如刘美丽,撇撇嘴低声道:“瞎显摆……”但看见王秀芬在那儿张罗,越来越多人聚过去,牌子也明明白白写着“每周六上午”,她嘀咕了句“还算有点分寸”,也没好多说,转身回家了。
一上午很快过去,到了收工时间。王秀芬把维修顺序理得清清楚楚,谁修了什么、收了多少钱、何时取件,都记得明明白白。
她还大声招呼:“今天的就到这儿了,没修上的平时可以送到我家登记;紧急的麻烦直接去后勤处啊!”
秦念看在眼里,心里踏实——秀芬姐确实是块料,有她在,自己能省心太多。
日近中午,维修点暂告一段落。
王秀芬收好了登记本,确定秦念这边不需要帮忙后,跟李桂兰还有赵小梅一起兴奋地讨论等下回去怎么给剪刀上油。
秦念看着军嫂们拿着修好的物品高兴离开……心里泛起一阵温热的踏实感。这种感受不同于独自完成精密维修时的成就感,而是一种更宽阔、更沉静的满足。
就在这时,她脑海中轻轻响起提示:
【认知传播确认:成功设立定期技术服务平台,以实践方式向周围人群进行最基础的技术展示与引导,激发部分个体对技术操作的兴趣与信心】
【管理人才发现与启用:王秀芬展现出潜在的基层协调与管理才能,并已有效融入运维体系】
【影响力微扩:技术便民与有序形象深入军属群体,社区凝聚力小幅提升】
【能源汲取:空间经验 3%】
空间等级:Lv5 (65%) → Lv5 (68%)
秦念收拾好工具,锁上维修棚的门。回家的路上,她的脚步轻快而坚定。她深知这个小小的维修点,不仅是服务大家的窗口,更是秦念收集这个时代工业产品信息、了解材料特性的‘前沿观察站。每一件送修的物品,都是她了解当前技术水平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