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父母安顿好后,秦念给他们倒上温水,稍作思忖,便决定带他们去见苏清河。
她知道,有些历史的尘埃,需要阳光和坦诚来拂去;
有些心结,需要在故人重逢的语境下才能真正化解。
苏清河的住处兼办公室,位于研究所一片相对安静的平房区,门前有一小片他自己开垦的菜地,长着些水灵灵的小葱和韭菜。
房间里除了那张吱呀作响的木床、一张堆满书籍的旧书桌和两个顶天立地的书架,几乎被各种摊开的书籍、写满复杂公式的绘图纸和散乱的稿纸所淹没,唯一的亮色是窗台上那几盆在西南充沛雨水中长势异常旺盛的蒜苗和小葱,绿得晃眼。
他们进去时,苏清河正戴着那副老花镜腿用胶布缠了又缠的老花镜,几乎将脸埋在一张巨大的、画满了电路符号和逻辑框图的绘图纸上,
右手拿着计算尺,左手握着铅笔,专注地演算着什么,嘴里还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听到脚步声,他有些茫然地抬起头,逆着光眯着眼看了好一会儿,布满皱纹的脸上才逐渐显露出恍然和惊喜的神情。
他愣了一下,随即放下笔和计算尺,小心地摘掉老花镜,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温和而豁达的笑容,带着历经风霜后的通透与宁静:“卫国,小静?是你们啊!
快,快进来坐!屋里乱,别介意,随便找个能下脚的地方。”
他用的是旧时的、带着长辈亲切的称呼,自然而熟稔,仿佛那些年的风雨飘摇、隔阂猜忌与不堪回首的磨难,都已被岁月的河流冲刷得模糊不清,只剩下沉淀下来的、未被磨灭的旧日情谊。
这一声久违的“卫国、小静”,如同打开了某个闸门,让林静的眼泪瞬间决堤,她上前一步,声音颤抖得几乎不成调:“苏大哥……你,你受苦了……当年,我们没能……我们心里一直……”
苏清河摆了摆手,动作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看透世事的豁达力量,打断了她哽咽的话语。
他走到桌角,提起那个印着“先进生产者”红字的、磕碰掉不少瓷的旧搪瓷缸子,给两人倒了白开水,语气平和得像是在谈论窗外的天气:
“过去的事,就让它随风去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谁不是洪流中的一叶扁舟,身不由己?
你们有你们的岗位和职责,有家庭的牵绊,能做到不落井下石,暗中托人往农场送过几次救命的粮票和药,我和老王、老陈心里都明白,都记着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
他的目光越过他们,落在正在一旁自然地帮他整理散乱稿纸的秦念身上,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慰与骄傲,那光芒甚至比他伏案工作时更加炽亮:“反倒是念念这孩子,了不起啊!
真是不得了!冒着天大的风险,顶着重重的压力,把我们这几个半截身子都入了土、被人遗忘在西北那个鬼地方的老骨头给捞了出来,硬是从阎王爷手里把我们抢了回来,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这还不算,更难得的是,她给我们搭了这个台子,让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有机会,亲眼看着、亲手参与着,咱们国家自己的芯片是怎么一个晶体管一个晶体管造出来的,自己的巨型计算机是怎么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搭建起来的!
这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远处那高耸的、正在安装新设备的厂房和远处山坡上如同蚂蚁般忙碌的、铺设新管线的人群,声音陡然变得深沉而充满力量,仿佛在与一个伟大的时代对话:
“现在啊,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和我们这些老家伙拧成一股绳,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日没夜地拼命,
看着图纸上那些冰冷的线条和符号变成车间里轰鸣的机器,听着它们稳定运行发出的嗡嗡声,我心里头就一个念头——踏实!前所未有的踏实!
恨不得把那些年被耽误、被偷走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抢回来!
能多算一道关键算式,多优化一行核心代码,多带出一个能挑大梁的学生,就是为国家、为咱们民族的未来,多攒下一分实实在在的底气!
个人那点委屈得失,不算什么?
与眼前这煌煌大势、与脚下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的生机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罢了。”
这番话,如同黄钟大吕,带着千钧的重量和穿透岁月的智慧,重重地敲在秦卫国和林静的心上。
他们看着苏清河那洗得发白、袖口已经磨出毛边的衣袖下枯瘦却异常稳定的手,看着他眼中那纯粹、炽热、仿佛能燃尽一切过往阴霾的明亮光芒,再看向旁边沉静从容、眼神坚定、
已然成为这股“煌煌大势”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的女儿,心中的愧疚、震撼、欣慰、自豪……种种复杂的情绪如同沸水般翻滚交织,几乎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秦卫国深深地、几乎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吸了一口气,胸腔剧烈地起伏着,仿佛直到此刻,才真正卸下了背负多年的、名为“遗憾”与“无力”的沉重枷锁,
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触摸到“科技报国”这四个字背后,那如山岳般沉重的责任与如星河般璀璨的希望。
她知道,有些历史的尘埃,需要阳光和坦诚来拂去;
有些心结,需要在故人重逢的语境下才能真正化解。
苏清河的住处兼办公室,位于研究所一片相对安静的平房区,门前有一小片他自己开垦的菜地,长着些水灵灵的小葱和韭菜。
房间里除了那张吱呀作响的木床、一张堆满书籍的旧书桌和两个顶天立地的书架,几乎被各种摊开的书籍、写满复杂公式的绘图纸和散乱的稿纸所淹没,唯一的亮色是窗台上那几盆在西南充沛雨水中长势异常旺盛的蒜苗和小葱,绿得晃眼。
他们进去时,苏清河正戴着那副老花镜腿用胶布缠了又缠的老花镜,几乎将脸埋在一张巨大的、画满了电路符号和逻辑框图的绘图纸上,
右手拿着计算尺,左手握着铅笔,专注地演算着什么,嘴里还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听到脚步声,他有些茫然地抬起头,逆着光眯着眼看了好一会儿,布满皱纹的脸上才逐渐显露出恍然和惊喜的神情。
他愣了一下,随即放下笔和计算尺,小心地摘掉老花镜,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温和而豁达的笑容,带着历经风霜后的通透与宁静:“卫国,小静?是你们啊!
快,快进来坐!屋里乱,别介意,随便找个能下脚的地方。”
他用的是旧时的、带着长辈亲切的称呼,自然而熟稔,仿佛那些年的风雨飘摇、隔阂猜忌与不堪回首的磨难,都已被岁月的河流冲刷得模糊不清,只剩下沉淀下来的、未被磨灭的旧日情谊。
这一声久违的“卫国、小静”,如同打开了某个闸门,让林静的眼泪瞬间决堤,她上前一步,声音颤抖得几乎不成调:“苏大哥……你,你受苦了……当年,我们没能……我们心里一直……”
苏清河摆了摆手,动作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看透世事的豁达力量,打断了她哽咽的话语。
他走到桌角,提起那个印着“先进生产者”红字的、磕碰掉不少瓷的旧搪瓷缸子,给两人倒了白开水,语气平和得像是在谈论窗外的天气:
“过去的事,就让它随风去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谁不是洪流中的一叶扁舟,身不由己?
你们有你们的岗位和职责,有家庭的牵绊,能做到不落井下石,暗中托人往农场送过几次救命的粮票和药,我和老王、老陈心里都明白,都记着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
他的目光越过他们,落在正在一旁自然地帮他整理散乱稿纸的秦念身上,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慰与骄傲,那光芒甚至比他伏案工作时更加炽亮:“反倒是念念这孩子,了不起啊!
真是不得了!冒着天大的风险,顶着重重的压力,把我们这几个半截身子都入了土、被人遗忘在西北那个鬼地方的老骨头给捞了出来,硬是从阎王爷手里把我们抢了回来,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这还不算,更难得的是,她给我们搭了这个台子,让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有机会,亲眼看着、亲手参与着,咱们国家自己的芯片是怎么一个晶体管一个晶体管造出来的,自己的巨型计算机是怎么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搭建起来的!
这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远处那高耸的、正在安装新设备的厂房和远处山坡上如同蚂蚁般忙碌的、铺设新管线的人群,声音陡然变得深沉而充满力量,仿佛在与一个伟大的时代对话:
“现在啊,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和我们这些老家伙拧成一股绳,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日没夜地拼命,
看着图纸上那些冰冷的线条和符号变成车间里轰鸣的机器,听着它们稳定运行发出的嗡嗡声,我心里头就一个念头——踏实!前所未有的踏实!
恨不得把那些年被耽误、被偷走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抢回来!
能多算一道关键算式,多优化一行核心代码,多带出一个能挑大梁的学生,就是为国家、为咱们民族的未来,多攒下一分实实在在的底气!
个人那点委屈得失,不算什么?
与眼前这煌煌大势、与脚下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的生机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罢了。”
这番话,如同黄钟大吕,带着千钧的重量和穿透岁月的智慧,重重地敲在秦卫国和林静的心上。
他们看着苏清河那洗得发白、袖口已经磨出毛边的衣袖下枯瘦却异常稳定的手,看着他眼中那纯粹、炽热、仿佛能燃尽一切过往阴霾的明亮光芒,再看向旁边沉静从容、眼神坚定、
已然成为这股“煌煌大势”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的女儿,心中的愧疚、震撼、欣慰、自豪……种种复杂的情绪如同沸水般翻滚交织,几乎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秦卫国深深地、几乎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吸了一口气,胸腔剧烈地起伏着,仿佛直到此刻,才真正卸下了背负多年的、名为“遗憾”与“无力”的沉重枷锁,
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触摸到“科技报国”这四个字背后,那如山岳般沉重的责任与如星河般璀璨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