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洋的报告,让秦念刚刚稍缓的心神再次紧绷起来。
b方案陶瓷基板是“星河二号”测试芯片封装的关键过渡材料,它的性能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项目初期的进度。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续的流片和测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她立刻跟着张海洋来到了弥漫着窑火气和研磨噪音的材料实验室。
几位老师傅正围着最新一批失败的样品愁眉不展,看到秦念进来,像是看到了主心骨。
“秦工,您快给瞧瞧!这到底是咋回事?”
一位老师傅指着工作台上几片颜色和光泽似乎与成功批次无异的陶瓷基板,“俺们都是按之前成功的记录,一步一步来的,分毫不差!
可这出来的东西,它就是不行!”
秦念没有说话,拿起一片失败品,入手的感觉似乎……比成功的样品略微轻了一点点?
这种差异极其细微,若非她感知敏锐,几乎无法察觉。
她立刻启动了【微观结构洞察】能力。
在她的视野中,陶瓷基板的微观结构被急剧放大。
成功的样品内部,晶粒排列致密均匀,孔隙极少。
而手中的失败品,虽然宏观上看不出差别,但在微观层面,却存在着大量亚微米级别的、极其细微的封闭孔洞,并且晶粒的边界处存在一种非晶态的、成分不明的杂质薄膜!
这些亚微米孔洞严重破坏了材料的热传导路径,而那层杂质薄膜则像绝缘层一样,进一步阻碍了热量的传递。这就是性能骤降的根本原因!
“问题不在宏观工艺。”
秦念放下样品,语气肯定,“是原材料或者某个我们未监控的环节被污染了。
有极其微量的、能导致晶界劣化和微气孔生成的杂质混了进来。”
“污染?”张海洋瞪大了眼睛,
“不可能啊!俺们的原料进场都经过严格检验的!制备过程也是在净化环境下……”
“查最近所有批次的原料来源,特别是那些用量不大、但可能接触到的辅助材料,
比如研磨剂、粘结剂,甚至是清洗用的溶剂。”秦念打断他,思路清晰,“还有,制备环境的空气微粒监测记录,以及……水源。”
她怀疑,有一只隐形的手,用一种极其高明且难以察觉的方式,
对他们的材料制备环节进行了破坏。
这种方式,不是粗暴的盗窃或直接的物理破坏,而是精准的、微量的污染,旨在拖延他们的研发进度,却又让人难以追查。
实验室立刻行动起来,对所有环节进行回溯性排查。
与此同时,秦念也没有完全依赖常规手段。
她再次动用了一次宝贵的【虚境实验室】机会,将目标锁定在“查找导致b方案陶瓷基板性能衰减的污染源引入路径”上。
虚境之中,信息洪流奔涌。原料矿石的开采、运输、粉碎;
各种化学试剂的合成、分装、储存;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水循环系统……无数画面和数据碎片闪烁、碰撞。
【推演中……关联性微弱……引入量级低于常规检测下限……路径隐匿……】
【发现异常能量残留模式……与已知“猫头鹰”活动特征部分吻合……疑似采用“种子催化”污染法……】
【高概率污染载体:xx化工厂批次No.7xxx工业级草酸二乙酯(用于清洗)……或……第三水厂近期供水(微量元素异常波动)……】
“种子催化”污染法?秦念心中凛然。
这是一种极其阴损的手段,只需要在原材料或某个环节引入极其微量的、特定的“种子”物质,这些物质本身可能无害,但在后续的高温烧结或特定工艺条件下,会像催化剂一样,
引发材料内部产生缺陷或生成有害杂质。
因为引入量极少,常规质检根本无法发现!
虚境给出了两个可能的方向:特定批次的清洗溶剂,或者城市供水。
排查重点立刻集中到这两个方向上。
对库存的草酸二乙酯进行超精细色谱分析,同时对实验室内部供水点取样,送往拥有更精密仪器、曾承担过国防科研分析任务的国家级材料分析中心进行深度检测。
两天后,结果几乎同时反馈回来。
草酸二乙酯样本未发现明显异常。
而来自实验室一个偏僻角落的、用于初次清洗陶瓷胚体的水龙头取样水中,检测出了极其微量的一种稀有金属络合物离子!
这种离子本身稳定,但在陶瓷烧结的高温还原气氛下,会分解并迁移到晶界,形成那种阻碍热传导的杂质薄膜,同时会促进微气孔的形成!
问题出在水源!
保卫科和后勤部门立刻介入,顺着供水管道反向排查。
最终,在研究所外部接入市政管网的前端,一个负责调节水压的、平时无人注意的老旧阀门井内,发现了一个伪装成锈蚀螺栓的、缓慢释放上述稀有金属络合物的微型渗透装置!
这个装置设计极其精巧,利用水压差和特殊的半透膜结构,以极其缓慢的速度释放污染物,足以在数月内对下游水质造成难以察觉却又影响深远的影响。
安装位置选择在水压调节阀处,确保了污染物能充分混合并进入研究所的供水系统。
又是一次专业的、针对内部的、极其隐蔽的破坏!
“猫头鹰”或者“教授”的触手,竟然已经伸到了研究所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层面!这种无孔不入的渗透能力,让人不寒而栗。
虽然这个渗透装置被及时清除了,但它带来的警示是巨大的。
敌人的手段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情报窃取和物理破坏,上升到了“超限战”的层面,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悄无声息的战略干扰。
秦念看着那个被拆解下来的、如同艺术品般精密的渗透装置,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冰冷的愤怒和更加坚定的决心。
“通知所有部门,立刻对全所所有供水、供电、通风等关键基础设施节点进行拉网式排查!
升级安防标准,引入更精密的在线监测设备!”
“另外,”她看向陆野和赵康所长,“我们需要一次彻底的、由外而内的安全评估和加固。
敌人能在我们的水管上做手脚,就能在其他我们想不到的地方下手。”
b方案陶瓷基板是“星河二号”测试芯片封装的关键过渡材料,它的性能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项目初期的进度。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续的流片和测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她立刻跟着张海洋来到了弥漫着窑火气和研磨噪音的材料实验室。
几位老师傅正围着最新一批失败的样品愁眉不展,看到秦念进来,像是看到了主心骨。
“秦工,您快给瞧瞧!这到底是咋回事?”
一位老师傅指着工作台上几片颜色和光泽似乎与成功批次无异的陶瓷基板,“俺们都是按之前成功的记录,一步一步来的,分毫不差!
可这出来的东西,它就是不行!”
秦念没有说话,拿起一片失败品,入手的感觉似乎……比成功的样品略微轻了一点点?
这种差异极其细微,若非她感知敏锐,几乎无法察觉。
她立刻启动了【微观结构洞察】能力。
在她的视野中,陶瓷基板的微观结构被急剧放大。
成功的样品内部,晶粒排列致密均匀,孔隙极少。
而手中的失败品,虽然宏观上看不出差别,但在微观层面,却存在着大量亚微米级别的、极其细微的封闭孔洞,并且晶粒的边界处存在一种非晶态的、成分不明的杂质薄膜!
这些亚微米孔洞严重破坏了材料的热传导路径,而那层杂质薄膜则像绝缘层一样,进一步阻碍了热量的传递。这就是性能骤降的根本原因!
“问题不在宏观工艺。”
秦念放下样品,语气肯定,“是原材料或者某个我们未监控的环节被污染了。
有极其微量的、能导致晶界劣化和微气孔生成的杂质混了进来。”
“污染?”张海洋瞪大了眼睛,
“不可能啊!俺们的原料进场都经过严格检验的!制备过程也是在净化环境下……”
“查最近所有批次的原料来源,特别是那些用量不大、但可能接触到的辅助材料,
比如研磨剂、粘结剂,甚至是清洗用的溶剂。”秦念打断他,思路清晰,“还有,制备环境的空气微粒监测记录,以及……水源。”
她怀疑,有一只隐形的手,用一种极其高明且难以察觉的方式,
对他们的材料制备环节进行了破坏。
这种方式,不是粗暴的盗窃或直接的物理破坏,而是精准的、微量的污染,旨在拖延他们的研发进度,却又让人难以追查。
实验室立刻行动起来,对所有环节进行回溯性排查。
与此同时,秦念也没有完全依赖常规手段。
她再次动用了一次宝贵的【虚境实验室】机会,将目标锁定在“查找导致b方案陶瓷基板性能衰减的污染源引入路径”上。
虚境之中,信息洪流奔涌。原料矿石的开采、运输、粉碎;
各种化学试剂的合成、分装、储存;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水循环系统……无数画面和数据碎片闪烁、碰撞。
【推演中……关联性微弱……引入量级低于常规检测下限……路径隐匿……】
【发现异常能量残留模式……与已知“猫头鹰”活动特征部分吻合……疑似采用“种子催化”污染法……】
【高概率污染载体:xx化工厂批次No.7xxx工业级草酸二乙酯(用于清洗)……或……第三水厂近期供水(微量元素异常波动)……】
“种子催化”污染法?秦念心中凛然。
这是一种极其阴损的手段,只需要在原材料或某个环节引入极其微量的、特定的“种子”物质,这些物质本身可能无害,但在后续的高温烧结或特定工艺条件下,会像催化剂一样,
引发材料内部产生缺陷或生成有害杂质。
因为引入量极少,常规质检根本无法发现!
虚境给出了两个可能的方向:特定批次的清洗溶剂,或者城市供水。
排查重点立刻集中到这两个方向上。
对库存的草酸二乙酯进行超精细色谱分析,同时对实验室内部供水点取样,送往拥有更精密仪器、曾承担过国防科研分析任务的国家级材料分析中心进行深度检测。
两天后,结果几乎同时反馈回来。
草酸二乙酯样本未发现明显异常。
而来自实验室一个偏僻角落的、用于初次清洗陶瓷胚体的水龙头取样水中,检测出了极其微量的一种稀有金属络合物离子!
这种离子本身稳定,但在陶瓷烧结的高温还原气氛下,会分解并迁移到晶界,形成那种阻碍热传导的杂质薄膜,同时会促进微气孔的形成!
问题出在水源!
保卫科和后勤部门立刻介入,顺着供水管道反向排查。
最终,在研究所外部接入市政管网的前端,一个负责调节水压的、平时无人注意的老旧阀门井内,发现了一个伪装成锈蚀螺栓的、缓慢释放上述稀有金属络合物的微型渗透装置!
这个装置设计极其精巧,利用水压差和特殊的半透膜结构,以极其缓慢的速度释放污染物,足以在数月内对下游水质造成难以察觉却又影响深远的影响。
安装位置选择在水压调节阀处,确保了污染物能充分混合并进入研究所的供水系统。
又是一次专业的、针对内部的、极其隐蔽的破坏!
“猫头鹰”或者“教授”的触手,竟然已经伸到了研究所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层面!这种无孔不入的渗透能力,让人不寒而栗。
虽然这个渗透装置被及时清除了,但它带来的警示是巨大的。
敌人的手段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情报窃取和物理破坏,上升到了“超限战”的层面,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悄无声息的战略干扰。
秦念看着那个被拆解下来的、如同艺术品般精密的渗透装置,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冰冷的愤怒和更加坚定的决心。
“通知所有部门,立刻对全所所有供水、供电、通风等关键基础设施节点进行拉网式排查!
升级安防标准,引入更精密的在线监测设备!”
“另外,”她看向陆野和赵康所长,“我们需要一次彻底的、由外而内的安全评估和加固。
敌人能在我们的水管上做手脚,就能在其他我们想不到的地方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