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人性试炼!周晓辉的抉择-《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在“星火”保卫科的安抚与详细指导下,周晓辉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他不再是那个被恐惧和贫穷压垮的可怜人,而是变成了一个肩负着特殊使命的“演员”。

  老李为他分析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教他如何应对盘问,如何表现出一丝贪婪又带着警惕的复杂心态,如何在不引起对方怀疑的前提下,尽量获取更多信息。

  同时,老李也带来了研究所党委的特批文件,一份关于对周晓辉家庭进行特殊困难补助的决定,首批资金立刻到位,用于支付他妻子下一阶段的进口药物费用。

  这份雪中送炭的关怀,彻底赢得了周晓辉的感激和忠诚,让他更加坚定了配合组织、揪出敌人的决心。

  他按照要求,仔细研究了那封匿名信,找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指示——在《日报》

  第三版的某个固定位置,连续三天刊登一则寻物启事,内容有特定格式,以此激活一个死信箱联络方式。

  对方显然极其谨慎,使用了这种单向、延迟、难以追踪的古老手段。

  周晓辉沉着气,按照指示完成了死信箱的激活。他在老李的陪同下,悄悄将一份按照特定格式书写、表示“愿意合作,

  但需要确保资金安全和家人后续保障,并希望先看到部分定金以示诚意”的回应,投入了城东某个老邮局门口一个特定的绿色邮筒。

  这个过程,全程都在陆野安排的远端望远镜监视之下,确认没有可疑人员跟踪或监视周晓辉。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但无形的压力却笼罩在周晓辉家周围所有参与行动的人员心头。

  陆野亲自带领最精锐的侦察小组,化装成电工、环卫工、小贩等各种身份,如同融入环境的变色龙,潜伏在周晓辉家附近的所有关键节点,以及那个死信箱邮筒周围。

  等待着猎物上钩。

  秦念坐镇“星火”指挥中心,面前是连接着几个临时架设的隐蔽监控点的屏幕(信号经过加密和跳转),

  以及与陆野、郑文渊保持联系的加密通讯设备。她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反复推演着接头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方案。

  虚境实验室的每日机会,她甚至用来简单推演了可能被选为接头地点的几个区域的地形、人流和最佳伏击点位,

  将推演出的结果以“直觉判断”和“地形分析建议”的形式,秘密传递给了陆野,为他的布防提供了超越常理的参考。

  陆野收到秦念那细致到令人惊讶的“建议”时,虽然心中诧异于她对城市巷道和潜伏点位的熟悉程度,但基于对妻子能力的绝对信任,

  他毫不犹豫地调整了部分人手部署,在一些他自己都未必能第一时间想到的视觉盲区或潜在逃脱路线上加强了埋伏。

  第三天傍晚,天色将暗未暗,城市被笼罩在一片暧昧的昏黄之中。周晓辉按照“死信箱”回复中收到的指令,前往城西人民公园的烈士纪念碑附近“散步”。

  这是他收到的指令中约定的初次接头地点,对方显然也要进行最后的观察和确认。

  公园里游人稀落,只有几个锻炼的老人和匆匆走过的行人。

  周晓辉的心跳如同擂鼓,手心里全是冷汗,他能感觉到暗处无数双属于自己人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这既让他安心,又平添了几分紧张。

  他强迫自己保持镇定,按照老李的交代,手里拿着一份特定的《红旗》杂志,在纪念碑下的石阶上坐下,看似随意地翻看,实则眼角的余光不断扫视着周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夕阳的余晖彻底消失,公园里的路灯依次亮起,投下昏黄的光晕。就在周晓辉因为长时间的紧张而有些疲惫,以为对方不会出现,

  稍稍松懈的刹那,一个穿着灰色工装、戴着压得很低的鸭舌帽、看不清面容的中年男子,提着一个半旧的帆布包,看似无意地坐到了他旁边的长椅上,与他隔着一个空位。

  男子没有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盒“大前门”香烟,抽出一根,却没有点燃,

  而是用食指和中指夹着烟,在硬质的烟盒上,有节奏地轻轻敲了三下。“笃,笃,笃。”

  暗号!周晓辉的心脏几乎跳出嗓子眼,血液瞬间涌上头顶。他记得老李的交代,努力控制着面部肌肉,不让恐惧流露出来。

  他也掏出自己的烟,是一盒更便宜的“劳动”,同样用手指在烟盒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作为回应。

  他的动作略显僵硬,但在昏暗的光线下,并不算突兀。

  鸭舌帽男子这才微微侧过头,帽檐下露出一双精光闪烁、带着审视和警惕的眼睛,声音低沉沙哑,仿佛很久没喝水:“‘旅人’的‘行李’,带了吗?”(“旅人”指周晓辉,“行李”指情报)

  周晓辉按照预案,咽了口唾沫,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带着一丝紧张和贪婪:“东西……太敏感,我没带在身上。在家里藏着。这里人多眼杂,不安全。你们……答应的钱呢?”他刻意强调了“钱”字。

  鸭舌帽男子似乎并不意外,反而低笑一声,声音干涩:“谨慎是好事。

  钱,自然不会少你的。”他拍了拍身边那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帆布包,“这里是一部分定金,五千块。

  剩下的,看到‘行李’后,自然奉上。”

  他顿了顿,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明天晚上九点,城南废弃的胜利老货栈,三号库房。

  一个人,带上东西。别耍花样,你老婆还等着你呢,算日子,又快到医院去了吧!我们可是知道你老婆在哪家医院的”

  赤裸裸的威胁让周晓辉后背发凉,但他牢记老李的嘱咐,不能示弱,也不能过于强硬,他表现出适度的愤怒和担忧:“你们……!说好了不牵连家人!”

  “只要你合作,她就会很安全。”鸭舌帽男子语气冰冷,“记住,明晚九点,老货栈三号库房。”

  他说完,不等周晓辉再回应,便将帆布包往周晓辉脚边的阴影处一放,站起身,压了压帽檐,快步混入逐渐浓重的夜色和稀疏的树影中,

  几个熟练的拐弯便消失不见,动作干净利落,显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老手。

  周晓辉呆立原地,心脏还在狂跳,直到耳机里传来陆野低声下达的指令“拿起包,

  正常回家,不要东张西望”,他才如梦初醒,弯腰提起那个沉甸甸的帆布包,

  入手的分量让他手心发烫,他强迫自己迈开有些发软的双腿,尽量保持着正常的步速,踉跄着离开公园。

  回到家,在早已守候在此的老李和小王以及技术人员的监视下,他打开那个帆布包。

  里面是整整齐齐的五十沓大团结,整整五千元现金!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几十元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能让人铤而走险的巨款!

  “他们……他们真的给了……”周晓辉声音发颤,既后怕,又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如果他真的被这笔钱诱惑,背叛了国家和组织,此刻恐怕已经踏上了万劫不复的道路。

  组织的及时出现,不仅挽救了他,也挽救了他的家庭。

  陆野仔细检查了现金和帆布包,没有发现追踪器、窃听器或其他特殊标记。

  “对方很谨慎,这只是试探和诱饵,也是为了稳住你。真正的交易在明天。”

  他通过加密步话机,向指挥中心的秦念汇报了接头情况和对方约定的最终交易地点。

  秦念在指挥中心看着地图上标注的“胜利老货栈”,沉吟片刻,大脑飞速分析:“老货栈……区域空旷,厂房破旧,内部结构复杂,通道众多,易于藏匿和逃脱。

  他们选在那里,必然有接应和后手。

  我们需要调整计划,不能只在三号库房内动手,必须在外围布下天罗地网,控制所有可能进出该区域的通道、制高点,确保能抓住接应的人,切断他们所有退路!

  必要时,可以动用非致命性武器和干扰设备。”

  “明白!”陆野眼中寒光一闪,“我亲自带突击组盯三号库房内部和近处接应点。外围封锁和远程支援……交给‘信风’。”

  “信风”?秦念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是郑老协调来的、隶属于更高层级安全部门的特殊行动队伍,专门处理此类棘手的反间谍和抓捕任务。

  他们的介入,意味着上级对此次行动的重视程度提到了最高,也意味着对手的危险性不容小觑。

  “好!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同步信息。注意安全。”秦念叮嘱道,

  “放心。”陆野的回答简短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