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胜利背后的阴影-《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随着红军凭借“蜂鸟”系统在强电磁干扰下重新织起的通讯网络,以及“鹰眼”(尽管有瑕疵)在某些关键节点提供的侦察优势,战场态势逐渐逆转。红军指挥部得以更有效地调动兵力,对蓝军突入纵深的孤军进行了有效分割和反击。

  蓝军在尝试了多种电子对抗手段,均无法有效压制“蜂鸟”后,其战术突然性已失,预设的“打瞎”红军指挥体系的战略目标宣告破产。蓝军最终因“核心指挥节点被毁,后续攻击效能显着低于预期”而被迫认输。

  “雷霆-78”演习,以红军的艰难胜利告终。

  红军指挥部,此刻的气氛与几小时前的凝重绝望判若两地。

  “打得好!打得太好了!”一位头发花白的首长用力拍着作战地图,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光,“在那种极端恶劣的电磁环境下,能精准锁定并摧毁蓝军的指挥枢纽,这是决定性的!‘蜂鸟’系统,功不可没!秦念同志,和‘星火’所的全体科研人员,是我们的功臣!”

  欢呼声、掌声雷动。参谋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连日鏖战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另一名首长笑着补充:“老陈(陈大山)刚才还抢着要第一批列装,我看啊,这回谁都别想跟他抢了!这东西,必须尽快配发到所有一线尖刀部队!”

  “星火”所的声望,在这场实兵对抗的淬炼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指挥部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黑风岭深处那片刚刚结束战斗的林区。

  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和泥土的腥气。陆野面沉如水,指挥着“暗影”分队的队员,动作迅速而专业地将三名被捕的“夜鸦”小队成员分别押上覆盖着伪装网的军用越野车。

  与此同时,另一组队员正小心翼翼地将那套被完整缴获的“灵雀”电子战系统封装进特制的防震箱内,这批至关重要的战利品将以最高保密等级,连夜送往首都一个由顶尖电子专家组成的专项研究小组。

  “暗影”卡尔·霍夫曼,此刻褪去了所有的危险气息,双手被反铐,眼神空洞,如同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空壳,在被推上车前,他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那片他们试图渗透的护林站,眼中残留着一丝无法理解的震撼。

  “猎犬”的情况最糟,右肩的枪伤经过了简单的止血包扎,但剧痛让他脸色惨白,冷汗淋漓,每一次轻微的颠簸都让他倒吸一口冷气,眼神中除了痛苦,更多的是技术被彻底碾压后的茫然。

  “铁砧”则低垂着头,试图掩盖眼神中的凶悍与不甘,但他微微颤抖的身体和紧抿的嘴唇,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严加看管,分开关押。安全部门的同志已经在路上,直接移交。”陆野对负责押运的小组长低声吩咐,语气不容置疑。

  “是!”

  车辆悄无声息地驶离,融入黎明后更深沉的林荫道中。

  ……

  临时指挥点内,李文军、张海洋等人忍不住击掌相庆,年轻的技术员们更是兴奋地跳了起来。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秦工!”李文军激动地扶了扶眼镜,眼眶有些湿润。

  张海洋狠狠抹了把脸,咧开大嘴,想笑,却又想起“鹰眼”的失利,笑容变得有些复杂,最终化作一声重重的叹息,随即又用力挥了挥拳头:“妈的,总算没白熬!”

  然而,处于欢呼中心的秦念,却在最初的松了口气后,迅速平静下来。她走到工作台前,摊开了那个陪伴她度过无数个日夜的笔记本。耳旁还陆续传来大家对“蜂鸟”的赞誉之词,而她的笔尖,却已经在崭新的一页上,落下了清晰的标题:

  【“雷霆-78”演习装备暴露问题紧急复盘】

  其下,一行行字迹工整而冷峻:

  “鹰眼-1A”结构性缺陷:

  光路系统抗冲击性严重不足(核心镜组固定方式需彻底革新)。

  携行箱缓冲设计存在盲区,未能应对复杂战场意外磕碰。

  缺乏有效的野战快速校准手段与工具。

  “蜂鸟-丙型”极限压力测试反馈:

  高强度持续工作时,电池续航仍显吃力,低于理论最优值。

  ……

  她写得极其专注,仿佛周围的欢呼都与她无关。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些用“失败”和“风险”换来的教训,胜利才真正具有价值。

  不知何时,陆野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卸下了部分装备,但作训服上依旧带着山林间的寒气与尘土。他没有打扰正在庆祝的其他人,目光直接落在了角落里的秦念身上。

  他看到她微微蹙起的眉头,看到她笔下那密密麻麻的记录,也看到了她脸上那混合着疲惫、冷静与不容动摇的坚定的独特光彩。

  四目相对,秦念停下了笔。

  陆野走到她身边,没有说话,只是拿起她桌上那个已经冷掉的军用水壶,走到一旁续上热水,再轻轻放回她手边。

  “都安排好了?”秦念轻声问。

  “嗯,安全部门接手了。”陆野的声音低沉,“你这边?”

  秦念将笔记本转向他,指尖点在那几条问题上:“暴露得很彻底,但也……很及时。”

  陆野的目光扫过那些字句,点了点头。他完全理解她的意思。战场,才是最苛刻、最真实的检验场。

  就在这时,专线电话响起。一名参谋接听后,立刻神色一正:“首长,是军区一号线!”

  整个指挥点瞬间安静下来。

  电话那头传来了军区首长沉稳而有力的声音,首先高度赞扬了参演部队的英勇顽强和“星火”团队的重大贡献,尤其肯定了“蜂鸟”在极端条件下的卓越表现。随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

  “演习虽胜,但问题不容忽视。‘鹰眼’的失利,新型装备在极限压力下的不稳定,以及此次敌特分子的渗透,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经研究决定:‘雷霆-78’演习提前进入收官总结阶段;由军区安全部、装备部、‘星火’研究所及‘暗影’所属部队,立即成立联合专案组,对被捕敌特进行深入审讯,务必挖出其背后网络;

  ‘星火’所要全面总结演习经验教训,限期内提交装备改进方案,加速定型列装!”

  “同志们,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切不可因一时之胜,而懈怠轻敌!”

  电话挂断,指挥点内一片肃然。

  首长的指示如同冷水,浇灭了刚刚燃起的过度喜悦,让所有人的头脑都冷静下来。

  秦念与陆野再次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相同的决心。

  数日后,首都,某绝密级电子技术实验室。

  那套被完整缴获的“灵雀”电子战系统静静地放置在防静电工作台上。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专家,在初步查看了“灵雀”系统后,激动得双手都有些颤抖。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他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灵雀”主机的外壳,“这套系统的集成度、信号处理能力、还有这个天线设计……至少比我们现役的同类型装备领先五年!不,可能更长!”

  他看向陪同护送设备而来的总装领导和安全部门同志,语气斩钉截铁:“请组织放心!我们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把这套‘灵雀’里里外外吃透!

  把它所有的技术秘密都挖出来!这对我们发展自己的新一代电子战装备,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这是那些俘虏交代一百次情报都换不来的硬家伙!”

  领导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次行动,不仅粉碎了敌人的渗透破坏,更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技术样本,可谓是一箭双雕,战果辉煌。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星火”研究所。秦念虽然未能直接参与对“灵雀”的解析,但她前期通过信号监测记录下的数据,以及她对“灵雀”工作模式的分析报告,被作为重要参考资料一并提交给了研究小组。

  郑文渊老先生特意打来了加密电话。

  “小秦啊,干得漂亮!”郑老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不仅守住了咱们的成果,还反过来缴获了这么一条‘大鱼’!‘灵雀’系统……嘿嘿,够那帮老家伙们忙活一阵子了!

  这对我们理解国外电子战技术发展水平,找准自身研发方向,意义重大!你功不可没!”

  秦念谦逊地回应:“郑老,您过奖了。这都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也是前线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战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不骄不躁,好!”郑老越发欣赏,“等这边对‘灵雀’的初步分析报告出来,我会想办法让你也看看。你的眼光独到,说不定能从中看出些我们忽略的东西。

  接下来,所里要好好总结这次演习和反间谍斗争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蜂鸟’和‘鹰眼’暴露出的问题,要尽快拿出改进方案。”

  “是,郑老,我们已经在着手进行了。”秦念认真地回答。

  挂断电话,秦念走到窗前。夜色已然降临,研究所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在山间的星辰。她想起那台被送走的“灵雀”,心中充满了期待。

  对手的先进技术,既是威胁,也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灵雀”的剖析,必将能极大地促进国内相关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胜利的帷幕落下,而更深、更暗的棋局,已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