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在书房里翻阅账册,烛火跳动,映得她的影子斜斜地落在墙上。
门外传来春棠低声道:“小姐,绣坊那边已经清点完毕,能调用的绣娘共一百二十六人。”
“三日之内,三百套防寒护甲。”沈微澜将笔搁下,“内衬要绣上止血穴位图,外层加夹棉絮,务必轻便保暖。”
春棠点头:“我已经让人把图纸简化成七针要诀,分发下去了。只是……布料出了些问题。”
沈微澜抬眸。
“柳家余党不知从哪混进来的,好几匹红绸被换成了劣质布料,摸上去像是掺了麻丝。”
沈微澜沉吟片刻,道:“把账册拿来,我要看看沈家旧日帮过哪些布商。”
春棠应声而去,不多时抱来一摞泛黄的账本。
沈微澜翻到一页,指尖停在一处墨迹斑驳的字迹上:“陈氏布庄,曾因遭贼被烧铺面,是父亲出银子助其重建。”
她提笔写下一行字,递与春棠:“即刻派人送去信函,请他们速送三十匹上等细绸。”
春棠接过,转身离去。
夜色渐深,绣坊灯火通明。
一百多名绣娘围坐在长案前,手中银针飞舞,线头如流萤闪烁。
春棠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这是为前线将士赶制的护甲,每一件都关乎性命。大家辛苦些,三日后交货。”
话音未落,一名绣娘忽然惊呼:“这匹红绸上有侯府徽记!”
春棠皱眉走过去,果然见那匹红绸边缘缝着一枚小小的镇国侯府徽章。
她不动声色地扯下来,低声对身旁管事道:“换掉,别让其他人看见。”
绣娘们继续埋头刺绣,谁也没注意到,那一枚徽记已被悄悄收起。
与此同时,夏蝉正带着一支伪装成商队的队伍,押运第一批护甲北上。
马车辘辘碾过官道,夜风卷着尘土扑在脸上。
夏蝉骑在马上,一手执缰,一手搭在剑柄上,眼神警觉。
副手策马靠近,压低声音:“前方五里有座废弃驿站,要不要歇歇脚?”
夏蝉摇头:“不歇,今晚必须赶到接应点。”
话音刚落,前方林中忽地窜出数道黑影,刀光一闪,直扑而来!
“敌袭!”夏蝉大喝一声,拔剑迎上。
对方人数远超预期,至少有四十人,个个身手矫健,刀法狠辣。
夏蝉心中一凛,这些人不是寻常盗匪,而是训练有素的杀手。
她挥剑格挡,身形灵动如燕,避开一刀后反手一刺,挑断一人手腕。
“散开!”她厉声下令,商队护卫迅速分散入林。
夏蝉跃上树枝,借力腾空,手中软剑如流萤划破夜幕,连斩三人兵器。
敌人攻势稍缓,她趁机观察地形,发现左侧山势陡峭,右侧则是密林。
“往左!”她大喊一声,率先冲去。
敌人紧追不舍,却被狭窄山道所限,无法形成合围。
夏蝉一边引路,一边暗自思忖:这些人是谁派来的?目标又是谁?
她猛然想到什么,脸色一沉——莫非是冲着这批护甲来的?
就在她思索间,一名敌人突袭而至,刀锋直取她咽喉。
夏蝉侧身避让,左手扣住对方手腕,右手剑尖一点,刺入他腋下动脉。
那人闷哼一声,倒地不起。
她低头一看,那人袖口竟藏着一枚短刃,刃身上赫然刻着镇国侯府的徽记。
夏蝉瞳孔微缩,心头一震。
她没有多言,只将那枚短刃收入怀中,继续带队前行。
三更天,谢云峥率军抵达峡谷入口。
斥候回报:“前方十里无异动。”
他却总觉得不安,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谢云峥抬眼望去,只见一支队伍从林中疾驰而出,正是夏蝉所领的商队。
他立刻下令:“列阵接应!”
敌军也已追至,双方在峡谷口展开激战。
谢云峥手持长枪,冲入敌阵,招式凌厉,所向披靡。
夏蝉见状,亦回身加入战斗。
两方人马混战一团,喊杀声震天。
谢云峥一枪挑翻一名敌将,余光瞥见地上掉落的一件物品——一件破损的护甲。
他弯腰捡起,仔细端详。
护甲内衬绣着清晰的止血穴位图,外层则是一片熟悉的花纹。
棠梨花。
他心头一震。
这不是普通的装饰纹样,而是沈微澜府中常用的标记之一。
他曾见过一次,在密室壁画上,那幅画描绘的是一座古宅,门前种着一棵棠梨树,枝叶繁茂,花瓣飘落。
如今,这护甲上的花纹,竟与那壁画上的图案惊人相似。
谢云峥握紧护甲,抬头望向前方战场。
夏蝉正在人群中穿梭,剑光如电,每一次出手都精准无比。
他忽然意识到,这支所谓的“商队”,恐怕并不简单。
而这批护甲,也不仅仅是普通军需。
它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更大的布局。
战局渐渐明朗,敌军见势不妙,开始撤退。
谢云峥没有追击,而是命人清理战场,收集残物。
他拿着那件护甲,走到夏蝉面前,语气平静:“这批护甲,是谁做的?”
夏蝉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淡淡道:“主子的手笔。”
谢云峥沉默片刻,又问:“她为何要帮我?”
夏蝉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扬起:“将军真以为,她是为你?”
谢云峥神色一滞。
夏蝉不再多言,转身走向营地。
夜色如墨,星光稀疏。
谢云峥站在营帐前,望着手中的护甲,脑海中浮现出沈微澜的身影。
那个温婉如兰的女子,如今竟已能亲手织就战甲,布局千里之外。
他轻轻摩挲着那朵棠梨花,仿佛触到了时光深处的一缕温柔。
而在千里之外,沈微澜正站在绣坊门口,看着最后一箱护甲装车。
春棠走来,低声禀报:“小姐,有一封密信。”
沈微澜接过,拆开一看,神色微变。
信上只有八个字:
“鹰现,兵行,慎之。”
她将信纸揉成一团,丢入火盆。
火焰舔舐着纸张,转瞬化作灰烬。
门外传来春棠低声道:“小姐,绣坊那边已经清点完毕,能调用的绣娘共一百二十六人。”
“三日之内,三百套防寒护甲。”沈微澜将笔搁下,“内衬要绣上止血穴位图,外层加夹棉絮,务必轻便保暖。”
春棠点头:“我已经让人把图纸简化成七针要诀,分发下去了。只是……布料出了些问题。”
沈微澜抬眸。
“柳家余党不知从哪混进来的,好几匹红绸被换成了劣质布料,摸上去像是掺了麻丝。”
沈微澜沉吟片刻,道:“把账册拿来,我要看看沈家旧日帮过哪些布商。”
春棠应声而去,不多时抱来一摞泛黄的账本。
沈微澜翻到一页,指尖停在一处墨迹斑驳的字迹上:“陈氏布庄,曾因遭贼被烧铺面,是父亲出银子助其重建。”
她提笔写下一行字,递与春棠:“即刻派人送去信函,请他们速送三十匹上等细绸。”
春棠接过,转身离去。
夜色渐深,绣坊灯火通明。
一百多名绣娘围坐在长案前,手中银针飞舞,线头如流萤闪烁。
春棠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这是为前线将士赶制的护甲,每一件都关乎性命。大家辛苦些,三日后交货。”
话音未落,一名绣娘忽然惊呼:“这匹红绸上有侯府徽记!”
春棠皱眉走过去,果然见那匹红绸边缘缝着一枚小小的镇国侯府徽章。
她不动声色地扯下来,低声对身旁管事道:“换掉,别让其他人看见。”
绣娘们继续埋头刺绣,谁也没注意到,那一枚徽记已被悄悄收起。
与此同时,夏蝉正带着一支伪装成商队的队伍,押运第一批护甲北上。
马车辘辘碾过官道,夜风卷着尘土扑在脸上。
夏蝉骑在马上,一手执缰,一手搭在剑柄上,眼神警觉。
副手策马靠近,压低声音:“前方五里有座废弃驿站,要不要歇歇脚?”
夏蝉摇头:“不歇,今晚必须赶到接应点。”
话音刚落,前方林中忽地窜出数道黑影,刀光一闪,直扑而来!
“敌袭!”夏蝉大喝一声,拔剑迎上。
对方人数远超预期,至少有四十人,个个身手矫健,刀法狠辣。
夏蝉心中一凛,这些人不是寻常盗匪,而是训练有素的杀手。
她挥剑格挡,身形灵动如燕,避开一刀后反手一刺,挑断一人手腕。
“散开!”她厉声下令,商队护卫迅速分散入林。
夏蝉跃上树枝,借力腾空,手中软剑如流萤划破夜幕,连斩三人兵器。
敌人攻势稍缓,她趁机观察地形,发现左侧山势陡峭,右侧则是密林。
“往左!”她大喊一声,率先冲去。
敌人紧追不舍,却被狭窄山道所限,无法形成合围。
夏蝉一边引路,一边暗自思忖:这些人是谁派来的?目标又是谁?
她猛然想到什么,脸色一沉——莫非是冲着这批护甲来的?
就在她思索间,一名敌人突袭而至,刀锋直取她咽喉。
夏蝉侧身避让,左手扣住对方手腕,右手剑尖一点,刺入他腋下动脉。
那人闷哼一声,倒地不起。
她低头一看,那人袖口竟藏着一枚短刃,刃身上赫然刻着镇国侯府的徽记。
夏蝉瞳孔微缩,心头一震。
她没有多言,只将那枚短刃收入怀中,继续带队前行。
三更天,谢云峥率军抵达峡谷入口。
斥候回报:“前方十里无异动。”
他却总觉得不安,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谢云峥抬眼望去,只见一支队伍从林中疾驰而出,正是夏蝉所领的商队。
他立刻下令:“列阵接应!”
敌军也已追至,双方在峡谷口展开激战。
谢云峥手持长枪,冲入敌阵,招式凌厉,所向披靡。
夏蝉见状,亦回身加入战斗。
两方人马混战一团,喊杀声震天。
谢云峥一枪挑翻一名敌将,余光瞥见地上掉落的一件物品——一件破损的护甲。
他弯腰捡起,仔细端详。
护甲内衬绣着清晰的止血穴位图,外层则是一片熟悉的花纹。
棠梨花。
他心头一震。
这不是普通的装饰纹样,而是沈微澜府中常用的标记之一。
他曾见过一次,在密室壁画上,那幅画描绘的是一座古宅,门前种着一棵棠梨树,枝叶繁茂,花瓣飘落。
如今,这护甲上的花纹,竟与那壁画上的图案惊人相似。
谢云峥握紧护甲,抬头望向前方战场。
夏蝉正在人群中穿梭,剑光如电,每一次出手都精准无比。
他忽然意识到,这支所谓的“商队”,恐怕并不简单。
而这批护甲,也不仅仅是普通军需。
它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更大的布局。
战局渐渐明朗,敌军见势不妙,开始撤退。
谢云峥没有追击,而是命人清理战场,收集残物。
他拿着那件护甲,走到夏蝉面前,语气平静:“这批护甲,是谁做的?”
夏蝉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淡淡道:“主子的手笔。”
谢云峥沉默片刻,又问:“她为何要帮我?”
夏蝉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扬起:“将军真以为,她是为你?”
谢云峥神色一滞。
夏蝉不再多言,转身走向营地。
夜色如墨,星光稀疏。
谢云峥站在营帐前,望着手中的护甲,脑海中浮现出沈微澜的身影。
那个温婉如兰的女子,如今竟已能亲手织就战甲,布局千里之外。
他轻轻摩挲着那朵棠梨花,仿佛触到了时光深处的一缕温柔。
而在千里之外,沈微澜正站在绣坊门口,看着最后一箱护甲装车。
春棠走来,低声禀报:“小姐,有一封密信。”
沈微澜接过,拆开一看,神色微变。
信上只有八个字:
“鹰现,兵行,慎之。”
她将信纸揉成一团,丢入火盆。
火焰舔舐着纸张,转瞬化作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