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事。清晨七点整,酒店门口的车已经等好。
沈微澜披上外套,指尖在袖口顿了顿——昨晚那封信还在内袋里,纸边毛糙,是普通打印纸裁剪而成。
“人齐了。”夏蝉从后座下来,替她拉开车门。风把她的发带吹歪了,她没管,只低声说:“路上查过,今天会场三个出入口,我都安排了人。”
沈微澜点头,坐进车里。春棠正在核对合同最后一页,头也没抬:“东南亚那边刚回签,文件已归档。中东首批设备生产排期也确认了,下周一动工。”
冬珞抱着平板,屏幕亮着全球合作热力图:“北欧三地运行数据稳定,南洋湿度调整方案已同步到新批次设备。另外,峰会直播通道开了,后台在线人数破十万了。”
沈微澜靠在椅背上,闭了下眼。再睁眼时,车正驶入会展中心地下车库。头顶的灯一盏接一盏滑过,连成流动的光带。
电梯升到三楼,迎面就是红毯。记者围在两侧,闪光灯噼啪响。她没停,一步步走过去。春棠跟在右边,手里捏着发言稿;冬珞落后半步,眼睛扫着人群。
签名墙前站了几个熟面孔。斯德哥尔摩环保署的那位女士看见她,笑着招手:“我就知道你会来领奖。”
“还没上台呢。”沈微澜提笔,在墙上写下名字。
“你早就是了。”对方拍拍她肩膀,“我们实验室那台机器,净化效率比本地设备高四成。孩子们现在敢在操场上跑步了。”
她笑了笑,没接话。往前走了几步,看见展位上的设备外壳擦得发亮,标签是新的,编号也重排过。夏蝉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低声道:“昨晚运回来的,每台都拆检过,没问题。”
“嗯。”她伸手摸了下机壳边缘,手指干净。
典礼八点开始。主持人念到她名字时,全场安静了一瞬。
她走上台,灯光洒下,温和而不刺目。 奖杯摆在中央,水晶质地,刻着“年度创新领袖”六个字。
“谢谢。”她拿起话筒,声音不大,但传得很清,“这个奖,不是给我一个人的。”
她目光扫过台下,忽然轻声道:‘这个奖,不是给我一个人的。’ 台下有人抬头看大屏。画面切到了团队照片:春棠在算账,冬珞盯着屏幕,秋蘅低头调配试剂,夏蝉站在厂房门口望远处。
“是她们撑起了这些事。”她说。
掌声响起来。她等了几秒才继续:“技术不是谁的私产。它该做的事,是让人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干净的空气。别的,都是次要的。”
台下有记者举手:“您觉得现在的成功,会不会引来更多竞争?”
“欢迎竞争。”她看着那人,“只要是为了让环境变好,怎么争都行。”
那人愣了下,放下手。
颁奖完是签约环节。三家外企代表坐在长桌对面,合同摊开,笔搁在旁边。
春棠坐她左手边,翻开条款本。第二页写着“技术支持响应时间”,原本是七十二小时,对方想压到四十八。
“可以。”沈微澜说,“但我们加一条——若因设备问题导致污染事故,我方承担全部维修及赔偿责任。”
桌上的人互看一眼。其中一个推了推眼镜:“您不怕风险太大?”
“怕。”她坦然道,“但更怕说了做不到。”
那人神色微动,随即一笑,在合同上签下名字。
签完第三份合同时,冬珞忽然轻咳一声。沈微澜侧头,见她眼神往右前方偏了偏。
顺着看去,一个穿灰色工作服的男人站在演示区角落,手里拿着检测仪,正对着主电源箱操作。
“不是我们的人。”冬珞低声说。
沈微澜不动声色,转头对春棠说:“把备用线路启动指令发给技术组。”
春棠立刻低头敲手机。几秒后,她点头:“发了。”
台上灯光忽闪了一下,又稳住。
那个灰衣人收起仪器,转身要走。夏蝉起身,绕过座椅往外走。那人脚步快了些,拐进侧廊。
“别追。”沈微澜轻轻按住春棠的手腕,“拍下脸就行。”
冬珞迅速调出走廊监控画面,锁定其行踪。
春棠僵住,没动。
大屏切换到实时运行图,绿线平稳上升。台下响起议论声。
“他们刚才想断电?”春棠咬牙。
“试一下底线。”沈微澜看着屏幕,“看我们慌不慌。”
“那信……”春棠犹豫,“是不是也是他们?”
沈微澜没答。她从袖中取出那封信,放在掌心看了两秒,递给冬珞:“拿去化验,看纸上有没有标记物。”
冬珞接过,用布包好,塞进随身箱。
典礼接近尾声。主办方请她做闭幕致辞。
她重新站上台,话筒换了位置,偏左一点。她调整了一下,开口:“今天很多人问我,下一步要去哪儿。”
台下安静。
“我想去的地方,是那些没有自来水的小村子。”她说,“是孩子喝了井水会肚子疼的地方。是工厂排出来的水,连鱼都不敢游的地方。”
前排一位老专家微微仰头。
“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她声音沉了些,“不是为了拿奖,也不是为了被记住。是因为有人需要。”
说完,她鞠了一躬,走下台。
外面天还没黑透。走廊尽头摆着茶点桌,不少人聚在那里说话。她刚走近,一个服务生模样的人递来一封信,和早上那封一样大小。
“有人让我交给您的。”那人说完就走。
冬珞上前一步,拦住他:“等等。”
那人站住,回头。
冬珞盯着他手腕内侧,那里有一小块墨迹,像是印泥蹭的。“你刚才在哪个区域工作?”
“b区配电间。”他说,“只负责送东西。”
冬珞点头,接过信,没急着打开。那人转身离开,背影笔直。
“查他。”沈微澜轻声说。
“已经在调监控。”冬珞应道。
春棠走过来,手里端着杯茶:“喝点热水吧,说了这么久的话。”
杯壁烫手,她吹了口气,却终究没喝。
“中东那边催进度。”春棠说,“他们希望提前十天下线。”
“能办到吗?”
“压缩测试流程,可以。但风险在后期运行。”
沈微澜沉默几秒:“不压。让他们等。”
春棠点头,记下。
夏蝉从另一边靠近:“侧门发现一辆没登记的车,车牌遮了泥,司机不在。”
“报警了吗?”
“报了。警察说半小时到。”
沈微澜看着窗外。楼下停车场灯光昏黄,那辆车停在角落,像一块没融化的冰。
她收回视线,对冬珞说:“把今天所有陌生接触过的物品列个清单,全部隔离检测。”
“包括这封信。”冬珞举起手中的信封。
“还有。”她顿了顿,“让秋蘅准备应急药剂,剂量按应急预案最高等级配置。”
春棠抬眼:“真会有事?”
“不怕一万。”她把茶杯放在桌上,“就怕万一。”
话音落下,主控大屏忽然跳出红色警报框。 冬珞低头看平板,脸色微变:“国内主控系统收到异常登录请求,Ip来自境外,正在尝试破解权限。”
“拦截程序启动了吗?”
“启了。但对方用了伪装协议,像是内部人员操作路径。”
沈微澜眼神沉下来:“通知技术组,切断所有远程接口,改成本地授权模式。”
“已经下了指令。”冬珞手指飞快滑动,“另外,刚刚查到,那辆无牌车的登记信息是伪造的,真实车主上周报失。”
“人呢?”
“失踪。”
空气静了一瞬。
夏蝉把手按在腰侧,那里软剑贴着身体盘着。
“他们盯上来了。”春棠声音有点抖。
“本来就在。”沈微澜看着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只是现在,不想藏了。”
她转身走向休息室方向:“我去换件衣服。待会儿还有媒体群访,别让他们看出乱子。”
推开休息室门时,她脚步慢了半拍。
镜子里映出她的脸,很平静。可眼角有一丝细微抽动,那是长期紧绷留下的痕迹。
她抬手,轻轻按了一下。
沈微澜披上外套,指尖在袖口顿了顿——昨晚那封信还在内袋里,纸边毛糙,是普通打印纸裁剪而成。
“人齐了。”夏蝉从后座下来,替她拉开车门。风把她的发带吹歪了,她没管,只低声说:“路上查过,今天会场三个出入口,我都安排了人。”
沈微澜点头,坐进车里。春棠正在核对合同最后一页,头也没抬:“东南亚那边刚回签,文件已归档。中东首批设备生产排期也确认了,下周一动工。”
冬珞抱着平板,屏幕亮着全球合作热力图:“北欧三地运行数据稳定,南洋湿度调整方案已同步到新批次设备。另外,峰会直播通道开了,后台在线人数破十万了。”
沈微澜靠在椅背上,闭了下眼。再睁眼时,车正驶入会展中心地下车库。头顶的灯一盏接一盏滑过,连成流动的光带。
电梯升到三楼,迎面就是红毯。记者围在两侧,闪光灯噼啪响。她没停,一步步走过去。春棠跟在右边,手里捏着发言稿;冬珞落后半步,眼睛扫着人群。
签名墙前站了几个熟面孔。斯德哥尔摩环保署的那位女士看见她,笑着招手:“我就知道你会来领奖。”
“还没上台呢。”沈微澜提笔,在墙上写下名字。
“你早就是了。”对方拍拍她肩膀,“我们实验室那台机器,净化效率比本地设备高四成。孩子们现在敢在操场上跑步了。”
她笑了笑,没接话。往前走了几步,看见展位上的设备外壳擦得发亮,标签是新的,编号也重排过。夏蝉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低声道:“昨晚运回来的,每台都拆检过,没问题。”
“嗯。”她伸手摸了下机壳边缘,手指干净。
典礼八点开始。主持人念到她名字时,全场安静了一瞬。
她走上台,灯光洒下,温和而不刺目。 奖杯摆在中央,水晶质地,刻着“年度创新领袖”六个字。
“谢谢。”她拿起话筒,声音不大,但传得很清,“这个奖,不是给我一个人的。”
她目光扫过台下,忽然轻声道:‘这个奖,不是给我一个人的。’ 台下有人抬头看大屏。画面切到了团队照片:春棠在算账,冬珞盯着屏幕,秋蘅低头调配试剂,夏蝉站在厂房门口望远处。
“是她们撑起了这些事。”她说。
掌声响起来。她等了几秒才继续:“技术不是谁的私产。它该做的事,是让人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干净的空气。别的,都是次要的。”
台下有记者举手:“您觉得现在的成功,会不会引来更多竞争?”
“欢迎竞争。”她看着那人,“只要是为了让环境变好,怎么争都行。”
那人愣了下,放下手。
颁奖完是签约环节。三家外企代表坐在长桌对面,合同摊开,笔搁在旁边。
春棠坐她左手边,翻开条款本。第二页写着“技术支持响应时间”,原本是七十二小时,对方想压到四十八。
“可以。”沈微澜说,“但我们加一条——若因设备问题导致污染事故,我方承担全部维修及赔偿责任。”
桌上的人互看一眼。其中一个推了推眼镜:“您不怕风险太大?”
“怕。”她坦然道,“但更怕说了做不到。”
那人神色微动,随即一笑,在合同上签下名字。
签完第三份合同时,冬珞忽然轻咳一声。沈微澜侧头,见她眼神往右前方偏了偏。
顺着看去,一个穿灰色工作服的男人站在演示区角落,手里拿着检测仪,正对着主电源箱操作。
“不是我们的人。”冬珞低声说。
沈微澜不动声色,转头对春棠说:“把备用线路启动指令发给技术组。”
春棠立刻低头敲手机。几秒后,她点头:“发了。”
台上灯光忽闪了一下,又稳住。
那个灰衣人收起仪器,转身要走。夏蝉起身,绕过座椅往外走。那人脚步快了些,拐进侧廊。
“别追。”沈微澜轻轻按住春棠的手腕,“拍下脸就行。”
冬珞迅速调出走廊监控画面,锁定其行踪。
春棠僵住,没动。
大屏切换到实时运行图,绿线平稳上升。台下响起议论声。
“他们刚才想断电?”春棠咬牙。
“试一下底线。”沈微澜看着屏幕,“看我们慌不慌。”
“那信……”春棠犹豫,“是不是也是他们?”
沈微澜没答。她从袖中取出那封信,放在掌心看了两秒,递给冬珞:“拿去化验,看纸上有没有标记物。”
冬珞接过,用布包好,塞进随身箱。
典礼接近尾声。主办方请她做闭幕致辞。
她重新站上台,话筒换了位置,偏左一点。她调整了一下,开口:“今天很多人问我,下一步要去哪儿。”
台下安静。
“我想去的地方,是那些没有自来水的小村子。”她说,“是孩子喝了井水会肚子疼的地方。是工厂排出来的水,连鱼都不敢游的地方。”
前排一位老专家微微仰头。
“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她声音沉了些,“不是为了拿奖,也不是为了被记住。是因为有人需要。”
说完,她鞠了一躬,走下台。
外面天还没黑透。走廊尽头摆着茶点桌,不少人聚在那里说话。她刚走近,一个服务生模样的人递来一封信,和早上那封一样大小。
“有人让我交给您的。”那人说完就走。
冬珞上前一步,拦住他:“等等。”
那人站住,回头。
冬珞盯着他手腕内侧,那里有一小块墨迹,像是印泥蹭的。“你刚才在哪个区域工作?”
“b区配电间。”他说,“只负责送东西。”
冬珞点头,接过信,没急着打开。那人转身离开,背影笔直。
“查他。”沈微澜轻声说。
“已经在调监控。”冬珞应道。
春棠走过来,手里端着杯茶:“喝点热水吧,说了这么久的话。”
杯壁烫手,她吹了口气,却终究没喝。
“中东那边催进度。”春棠说,“他们希望提前十天下线。”
“能办到吗?”
“压缩测试流程,可以。但风险在后期运行。”
沈微澜沉默几秒:“不压。让他们等。”
春棠点头,记下。
夏蝉从另一边靠近:“侧门发现一辆没登记的车,车牌遮了泥,司机不在。”
“报警了吗?”
“报了。警察说半小时到。”
沈微澜看着窗外。楼下停车场灯光昏黄,那辆车停在角落,像一块没融化的冰。
她收回视线,对冬珞说:“把今天所有陌生接触过的物品列个清单,全部隔离检测。”
“包括这封信。”冬珞举起手中的信封。
“还有。”她顿了顿,“让秋蘅准备应急药剂,剂量按应急预案最高等级配置。”
春棠抬眼:“真会有事?”
“不怕一万。”她把茶杯放在桌上,“就怕万一。”
话音落下,主控大屏忽然跳出红色警报框。 冬珞低头看平板,脸色微变:“国内主控系统收到异常登录请求,Ip来自境外,正在尝试破解权限。”
“拦截程序启动了吗?”
“启了。但对方用了伪装协议,像是内部人员操作路径。”
沈微澜眼神沉下来:“通知技术组,切断所有远程接口,改成本地授权模式。”
“已经下了指令。”冬珞手指飞快滑动,“另外,刚刚查到,那辆无牌车的登记信息是伪造的,真实车主上周报失。”
“人呢?”
“失踪。”
空气静了一瞬。
夏蝉把手按在腰侧,那里软剑贴着身体盘着。
“他们盯上来了。”春棠声音有点抖。
“本来就在。”沈微澜看着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只是现在,不想藏了。”
她转身走向休息室方向:“我去换件衣服。待会儿还有媒体群访,别让他们看出乱子。”
推开休息室门时,她脚步慢了半拍。
镜子里映出她的脸,很平静。可眼角有一丝细微抽动,那是长期紧绷留下的痕迹。
她抬手,轻轻按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