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卷着碎雪扑进冰窟,火堆被吹得一斜,火星溅上沈微澜的袖口,焦味轻起。她不动,只指尖微颤,一缕红莲火焰从肩头胎记游出,顺着血脉蜿蜒而下,没入谢云峥掌心。
他躺在铺了狼皮的石台上,脸色青灰,唇色发紫,呼吸浅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玉佩还贴在他心口,裂了一道细纹,渗着暗红血丝。方才那一箭,耗尽了他最后一点精元。
“他撑不住了。”冬珞蹲在火堆边,炭笔在雪地上划出几道脉络,指尖微抖,“兵符残灵在啃他的识海,再不导出来,人就废了。”
沈微澜点头,指尖再次割破,血珠滴入谢云峥唇缝。血一入喉,他喉结猛地一动,随即身体剧烈一震,像是被什么狠狠刺穿。
火焰顺着他的经脉游走,映出识海深处的画面——孤岛祭坛崩塌前,她凝视玉符,眼神沉静如深潭,仿佛早已知晓一切。那一瞬的决然,像刀刻进他神识。
“你……早知道……”他忽然开口,声音嘶哑如磨石,“为何不说?”
沈微澜手指一僵。
“你早知道……自己是谁……却不说……”他眼睫剧烈颤动,额上青筋暴起,像是被什么死死压住,“为何……要我亲手……揭开……”
冬珞迅速将曼陀罗花粉混入雪水,用银匙轻轻洒在他额上。花粉微光浮动,如萤火盘旋。他抽搐渐缓,可嘴唇仍在动,低语不断:“若你早说……我何至于……亲手将你推入火中……”
沈微澜垂眸,指尖血又渗出一滴,落在他手背。火焰微闪,映出她眼底一丝痛色。
“他识海里有你的影子。”冬珞低声,“不止一次。每一次你沉默,他都记下了。”
沈微澜没应,只将掌心覆上他心口,红莲火焰缓缓渗入。她知道他在痛什么——不是伤,是悔。悔自己曾信了柳若蘅的诗,信了谢老夫人的命,信了那套“嫡女无用”的规矩,亲手将她冷落在侯府十年。
火焰深入,忽然一滞。
“他在抗拒。”秋蘅从药箱取出银针,三针扎入沈微澜手腕、肩井、膻中,“他的心不愿看。”
夏蝉拔出蝉翼剑,剑尖划地,一道银痕围成圆阵。她将剑插在谢云峥头前,低声道:“我守着,你进去。”
沈微澜闭眼,默诵《蘅芜悼亡辞》。声未落,火焰已在她掌心凝成一面光镜。她指尖轻点镜面,火焰如水波荡开,映出二十年前的雪夜——
烛火摇曳,产房内血腥气浓重。谢老夫人披着墨色斗篷,立在床前,手中抱着一个襁褓。稳婆跪在角落,头垂得极低。
“沈家嫡女已死。”谢老夫人声音冷得像冰,“此子为侯府新嗣,记入族谱,不得外传。”
她将襁褓递出,接应的嬷嬷双手接过,转身欲走。火光一闪,襁褓一角滑开,露出绣纹——蘅芜水榭,四角垂莲,是沈府嫡女出生时才绣的图样。
沈微澜呼吸一滞。
火焰继续流转,画面再变——另一间偏房,一名小厮模样的人抱着另一个婴儿,匆匆奔出后门。那孩子脸上有块红痕,像极了谢云峥幼时的胎记。
“原来……”她声音极轻,“从一开始,你们就知道我是谁。”
火焰骤然一震,谢云峥识海深处传来一声闷响,像是某种封印被撞开。他猛地睁眼,瞳孔涣散,直勾勾盯着她:“你看见了?”
沈微澜没答,只将火焰收归掌心。胎记灼痛,她额角渗出冷汗,却被她抬袖抹去。
“你恨我吗?”他忽然问。
她抬眼,对上他浑浊的视线。
“我该恨你。”她声音平稳,“你信柳若蘅的诗,不信我的药;你听谢老夫人的话,不问我一句冷暖;你让我在侯府十年如影子,连一碗安胎药都要被换。”
他喉头滚动,想说什么,却咳出一口黑血。
“可我不恨。”她继续道,“因为你也是局中人。你被养大,就是为了信那些话,守那些规矩,亲手维护这个换子的天下。”
他闭眼,一滴泪从眼角滑下。
火堆噼啪一声,火星四溅。风从窟外灌入,吹得火光忽明忽暗。
就在这时,一缕歌声随风飘来。
清、冷、远,像从雪坡尽头浮起。
“月照蘅芜,风过空庭……”
沈微澜猛地抬头。
那声音极轻,却字字入耳,是《蘅芜谣》——沈府嫡女出生时,乳母必唱的安魂曲。她幼时听过,后来在侯府,再无人敢提。
“月照蘅芜,风过空庭,孤女不归……”
春棠忽然从箱笼边起身,轻声应和:“……夜雨敲窗,烛泪成冰。”
夏蝉剑尖轻点石地,打出节拍。秋蘅从药瓶中倒出几粒药丸,以瓶身轻摇,如铃作响。
冬珞推窗,冷风卷着棠梨香涌入。雪坡下,一道素纱身影立于月下,披发赤足,歌声未断。
“……红莲燃尽,魂归故里。”
四婢齐声唱起最后一句,声落时,沈微澜掌心火焰骤然一暖,不再灼人,如初春之阳,静静流淌。
她低头,指尖血已止。胎记微光流转,温润如玉。
谢云峥望着她,嘴唇动了动:“你……不怕我了吗?”
她抬眼,目光清澈如洗:“我不是不怕你。我是终于信了——信这世间,有人愿为我逆天改命。”
他想抬手,却无力。她却俯身,将掌心覆上他心口。火焰缓缓渗入,不再抗拒,如溪流归海。
“小姐。”春棠忽然轻声道,“火堆快灭了。”
沈微澜点头,正欲起身添柴,忽听雪坡下那素纱女子歌声一转,唱的不再是《蘅芜谣》,而是一句极轻的词:
“玉符成双,血契未销……”
她猛地回头。
谢云峥盯着她,声音沙哑:“你娘……是不是早就知道,你会回来?”
她没答。
风卷残雪,扑入窗棂。火堆最后一簇光,映在她眼中,如月照寒江。
他躺在铺了狼皮的石台上,脸色青灰,唇色发紫,呼吸浅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玉佩还贴在他心口,裂了一道细纹,渗着暗红血丝。方才那一箭,耗尽了他最后一点精元。
“他撑不住了。”冬珞蹲在火堆边,炭笔在雪地上划出几道脉络,指尖微抖,“兵符残灵在啃他的识海,再不导出来,人就废了。”
沈微澜点头,指尖再次割破,血珠滴入谢云峥唇缝。血一入喉,他喉结猛地一动,随即身体剧烈一震,像是被什么狠狠刺穿。
火焰顺着他的经脉游走,映出识海深处的画面——孤岛祭坛崩塌前,她凝视玉符,眼神沉静如深潭,仿佛早已知晓一切。那一瞬的决然,像刀刻进他神识。
“你……早知道……”他忽然开口,声音嘶哑如磨石,“为何不说?”
沈微澜手指一僵。
“你早知道……自己是谁……却不说……”他眼睫剧烈颤动,额上青筋暴起,像是被什么死死压住,“为何……要我亲手……揭开……”
冬珞迅速将曼陀罗花粉混入雪水,用银匙轻轻洒在他额上。花粉微光浮动,如萤火盘旋。他抽搐渐缓,可嘴唇仍在动,低语不断:“若你早说……我何至于……亲手将你推入火中……”
沈微澜垂眸,指尖血又渗出一滴,落在他手背。火焰微闪,映出她眼底一丝痛色。
“他识海里有你的影子。”冬珞低声,“不止一次。每一次你沉默,他都记下了。”
沈微澜没应,只将掌心覆上他心口,红莲火焰缓缓渗入。她知道他在痛什么——不是伤,是悔。悔自己曾信了柳若蘅的诗,信了谢老夫人的命,信了那套“嫡女无用”的规矩,亲手将她冷落在侯府十年。
火焰深入,忽然一滞。
“他在抗拒。”秋蘅从药箱取出银针,三针扎入沈微澜手腕、肩井、膻中,“他的心不愿看。”
夏蝉拔出蝉翼剑,剑尖划地,一道银痕围成圆阵。她将剑插在谢云峥头前,低声道:“我守着,你进去。”
沈微澜闭眼,默诵《蘅芜悼亡辞》。声未落,火焰已在她掌心凝成一面光镜。她指尖轻点镜面,火焰如水波荡开,映出二十年前的雪夜——
烛火摇曳,产房内血腥气浓重。谢老夫人披着墨色斗篷,立在床前,手中抱着一个襁褓。稳婆跪在角落,头垂得极低。
“沈家嫡女已死。”谢老夫人声音冷得像冰,“此子为侯府新嗣,记入族谱,不得外传。”
她将襁褓递出,接应的嬷嬷双手接过,转身欲走。火光一闪,襁褓一角滑开,露出绣纹——蘅芜水榭,四角垂莲,是沈府嫡女出生时才绣的图样。
沈微澜呼吸一滞。
火焰继续流转,画面再变——另一间偏房,一名小厮模样的人抱着另一个婴儿,匆匆奔出后门。那孩子脸上有块红痕,像极了谢云峥幼时的胎记。
“原来……”她声音极轻,“从一开始,你们就知道我是谁。”
火焰骤然一震,谢云峥识海深处传来一声闷响,像是某种封印被撞开。他猛地睁眼,瞳孔涣散,直勾勾盯着她:“你看见了?”
沈微澜没答,只将火焰收归掌心。胎记灼痛,她额角渗出冷汗,却被她抬袖抹去。
“你恨我吗?”他忽然问。
她抬眼,对上他浑浊的视线。
“我该恨你。”她声音平稳,“你信柳若蘅的诗,不信我的药;你听谢老夫人的话,不问我一句冷暖;你让我在侯府十年如影子,连一碗安胎药都要被换。”
他喉头滚动,想说什么,却咳出一口黑血。
“可我不恨。”她继续道,“因为你也是局中人。你被养大,就是为了信那些话,守那些规矩,亲手维护这个换子的天下。”
他闭眼,一滴泪从眼角滑下。
火堆噼啪一声,火星四溅。风从窟外灌入,吹得火光忽明忽暗。
就在这时,一缕歌声随风飘来。
清、冷、远,像从雪坡尽头浮起。
“月照蘅芜,风过空庭……”
沈微澜猛地抬头。
那声音极轻,却字字入耳,是《蘅芜谣》——沈府嫡女出生时,乳母必唱的安魂曲。她幼时听过,后来在侯府,再无人敢提。
“月照蘅芜,风过空庭,孤女不归……”
春棠忽然从箱笼边起身,轻声应和:“……夜雨敲窗,烛泪成冰。”
夏蝉剑尖轻点石地,打出节拍。秋蘅从药瓶中倒出几粒药丸,以瓶身轻摇,如铃作响。
冬珞推窗,冷风卷着棠梨香涌入。雪坡下,一道素纱身影立于月下,披发赤足,歌声未断。
“……红莲燃尽,魂归故里。”
四婢齐声唱起最后一句,声落时,沈微澜掌心火焰骤然一暖,不再灼人,如初春之阳,静静流淌。
她低头,指尖血已止。胎记微光流转,温润如玉。
谢云峥望着她,嘴唇动了动:“你……不怕我了吗?”
她抬眼,目光清澈如洗:“我不是不怕你。我是终于信了——信这世间,有人愿为我逆天改命。”
他想抬手,却无力。她却俯身,将掌心覆上他心口。火焰缓缓渗入,不再抗拒,如溪流归海。
“小姐。”春棠忽然轻声道,“火堆快灭了。”
沈微澜点头,正欲起身添柴,忽听雪坡下那素纱女子歌声一转,唱的不再是《蘅芜谣》,而是一句极轻的词:
“玉符成双,血契未销……”
她猛地回头。
谢云峥盯着她,声音沙哑:“你娘……是不是早就知道,你会回来?”
她没答。
风卷残雪,扑入窗棂。火堆最后一簇光,映在她眼中,如月照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