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四十分钟的车程,换成飞行不过十分钟就到了。
悬停在半空往下望,江南春秋博物馆的整体轮廓立刻映入眼帘。
它比江南市历史博物馆更显古朴,深灰色砖石砌成的外墙沉稳厚重。
门口的台阶又高又宽,两侧立着两根刻有饕餮纹的石柱子。
射灯打在上面,纹路瞬间像活了般张牙舞爪,透着股压人的威严。
汪晓深吸一口气,再次化作烟雾顺着门缝钻了进去。
刚入馆,就有一股混杂着青铜锈迹与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凝聚成形,目光刚扫过展柜里陈列的器物,指尖突然泛起一阵细微的麻意。
就在这时,展架上数十件古物竟同时透出极淡的光晕。
青铜的冷光、瓷釉的暖光、玉器的莹光交织在一起,像是有生命般朝着他的方向轻轻颤动。
汪晓心中一动,放缓脚步逐一审视展柜里的藏品。
其中几件只是寻常古物,指尖掠过玻璃时感受不到半点灵力波动,但其余器物或多或少都裹着一层灵韵。
有的藏在青铜纹路里,有的渗在玉石肌理中,哪怕是片残缺的陶片,都透着淡淡的灵气。
这些器物若是落到修士手里,稍加炼化就能成为颇具威力的法器。
只是这些器物,对寻常鬼物而言却成了难以触及之物。
鬼气本就阴寒,与灵器的浩然灵力天生相悖,稍有靠近,都会被灼伤魂体。
不过,汪晓倒没觉得可惜。
对于他而言,只要不是寻常器物,将来总会有用的着的地方。
顺着指引,汪晓先往隋朝展厅走去。
这里展品不多却件件精致。
最显眼的是一件白瓷瓶,瓶身细长,釉色洁白如雪,瓶口绕着一圈淡青色釉边,是典型的隋白瓷风格。
汪晓刚走近展柜,就感受到一股比唐代青瓷更浓郁的灵力。
他精神一振,又查看了几件陶俑和石刻,虽灵力不及白瓷瓶浓郁,却也并非凡品。
到时候拿去送给那些通过灵气修炼的修士,还能拉拉关系。
比如林诗韵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离开隋朝展厅,下一个是东汉展厅,这里的展品多了几分粗犷感。
汪晓的目光很快被角落展柜里的青铜镜勾住。
那镜子嵌在深色绒布底座上,一看便知年代久远。
镜面蒙着层薄如蝉翼的铜锈,模糊得映不出半点影子。
可背面的“四神纹”却刻得入木三分。
青龙鳞爪似要腾云,白虎獠牙宛若啸月,朱雀羽翼似携火焰,玄武龟甲密藏玄奥,透着股穿越千年的威严。
他放轻脚步凑过去,指尖刚触到展柜的玻璃,一股比隋朝白瓷瓶凛冽数倍的灵力瞬间爆发。
那力道直往他指甲里钻,惊得他下意识缩回手。
“好强的灵力……”他咬了咬牙,重新稳住心神,指尖凝聚出更浓郁的鬼气,像细密的网一样裹住玻璃,一点点往青铜镜的方向探。
可刚等鬼气触到镜面,青铜镜突然颤了一下,背面四神纹竟隐隐透出淡金色的光,一股更霸道的灵力反冲回来。
汪晓只觉胸口一闷,整个身体像被无形的手攥住,往后踉跄着撞在身后的展架上。
展架上的陶俑晃了晃,眼看就要落下,他赶紧扶住展架。
他不敢再冒进,退到几步外,盯着青铜镜缓缓调整气息。
他试着分出一缕温和的气息,再次一点点往镜身缠去。
这一次,青铜镜的反抗弱了些,可每当鬼气要触到镜背,四神纹的金光就会再亮一分,将鬼气往外推。
汪晓耐着性子,一边用气息安抚,一边持续输送鬼气,指尖的黑雾缠了断、断了又续。
就这么耗了足足五分钟,直到他指尖的鬼气与镜面的灵力终于达成了一丝微妙的平衡,青铜镜的颤动才渐渐平息,四神纹的金光也淡了下去。
汪晓抓住机会,猛地加大鬼气的牵引力度,青铜镜轻轻浮起,随后被他稳稳收进空间。
稳定了一下体内翻涌的鬼气,他继续往“西汉展厅”走去。
西汉展厅氛围肃穆。
最显眼的是一件高约五十厘米的青铜鼎,鼎身刻着细密云纹。
鼎足呈兽蹄状,底部印着模糊铭文,虽覆着锈迹,却依旧透着王者之气。
汪晓还没靠近,就感受到一股厚重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灵气威压?”他又惊又奇,再次后退两步。
他能察觉这威压并无恶意,更像是青铜鼎对外来者的审视。
他停下动作放低姿态,用意念轻轻传递善意。
片刻后,鼎身上的金光渐渐收敛,威压也随之减弱。
汪晓再次凝聚鬼气,小心翼翼地将青铜鼎牵引进空间。
“西汉的青铜鼎竟有如此能量……那秦朝的器物岂不是更厉害?”他心里愈发期待。
秦朝展厅在博物馆最深处,光线最暗,展品不多却件件震撼。
最左侧立着一把青铜剑,剑身长约三尺。
剑鞘是暗褐色的鲛鱼皮所制,虽已斑驳却仍紧紧裹着剑身。
那不是普通铜锈的暗沉,而是像淬了千年寒星,即便隔着数米,也能感受到剑刃隐隐散出的凌厉气劲。
剑柄缠着褪色的朱红绳结,绳结末端缀着一枚小小的青铜环,环上刻着极小的“秦”字,透着股铁血杀伐的气息。
剑旁的展柜里,一组度量衡器具整齐排列,呈覆斗形,表面刻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铭文。
器壁上的刻度深而清晰,凑近时竟能看到刻度线里泛着淡金色的光。
那是法器特有的灵光,显然是当年权臣持有的重器,寻常修士若能炼化,足以稳固自身修为。
展厅角落立着一件缩小版的陶制兵马俑。
高约半米,通体呈青灰色,铠甲上的甲片、腰间的革带、甚至发丝的纹路都刻画得毫厘毕现。
最惊人的是它的双眼,并非普通陶俑的空洞,而是嵌着两颗暗黄色的玉石。
玉石里藏着微弱的灵力波动,透着股不容侵犯的肃穆。
而整个展厅的核心,无疑是展柜中央的青铜权杖。
杖身约一米长,通体泛着青黑色的锈迹,却丝毫不显破败。
杖首是镂空的龙纹造型,龙首衔着一颗早已失去光泽的宝珠。
杖身上刻满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的铭文,每一个字都深刻入骨。
汪晓刚站定,一股远超西汉青铜鼎的灵力就迎面涌来。
不像白瓷瓶的冷冽、青铜镜的霸道,而是像奔腾的黄河长江,裹挟着秦始皇扫六合、定天下的霸气。
他甚至不用靠近,就能清晰感受到灵力在权杖内部缓缓流动,像脉搏般起伏,带着鲜活的生命力。
他激动得微微颤抖,目光掠过青铜权杖,又快速扫过整个秦朝展厅。
从青铜剑的鲛鱼皮剑鞘,到度量衡器具上泛着金光的刻度,再到兵马俑眼中嵌着的暗黄色玉石,每一件带着灵力波动的器物,都成了他的目标。
但汪晓没急着动手,而是先在展厅里绕了一圈,指尖轻轻拂过展柜玻璃,逐一感受每件器物的灵力强度。
他心里算得清楚:
储物空间就这么大,要是贪多收了大件,反而装不下更多小件灵器。
于是,他将那组体积小巧的度量衡铜权、铜量小心收进空间。
这些器物灵力醇厚,体积却只比拳头大一点,正好节省空间。
接着他走到青铜剑旁,没有直接收剑鞘,而是先凝聚鬼气,小心翼翼地将剑鞘上缀着的青铜环摘了下来。
那枚刻着“秦”字的铜环虽小,却裹着与剑身同源的杀伐之气,收进空间时,还能省下剑鞘占据的地方。
然后是兵马俑眼中的玉石。
他用鬼气化作细针,轻轻将两颗玉石从陶俑眼眶里挑出,指尖刚碰到玉石,连忙裹紧黑雾收进空间。
最后才轮到那柄青铜权杖。
汪晓知道权杖体积不小,特意先将空间里几件灵力较弱的隋代陶俑挪到角落,腾出足够位置。
再凝聚全身鬼气,像托着易碎的珍宝般,慢慢将权杖从展柜里牵引出来。
等他走出秦朝展厅时,双手已经空无一物,但储物空间里却塞满了收获。
他并不贪心,只挑些实用的小件,既没浪费空间,又收齐了所有有用的器物。
隋朝的白瓷瓶、东汉的四神纹青铜镜、西汉的青铜鼎,再加上秦朝的青铜环、玉石、度量衡与青铜权杖,凡是博物馆里能与灵力、鬼气沾边的器物,只要体积合适,他一个也没放过。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汪晓立刻隐在展厅入口的立柱后。
两道手电筒的光柱晃悠悠扫了过来,看样子是博物馆的夜间巡逻人员。
“今天怎么总觉得馆里不对劲……我们进去看看吧。”其中一人嘀咕着推开秦朝展厅的门,手电筒的光瞬间扫过展柜。
下一秒,传来一声急促的惊叫:“卧槽,文物呢?”
电筒的光柱疯狂在展柜间游走,原本摆着青铜剑的展柜空了大半,只剩斑驳的剑鞘孤零零躺在绒布上。
度量衡的展柜里,铜权、铜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几道压痕。
连角落里的陶制兵马俑,眼眶都成了两个空洞。
数十个展柜里,只剩下零散的几件文物,大部分文物都不翼而飞了。
“文……文物被盗了?快联系执法队!”另一人声音发颤,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滑得慌乱,连带着呼吸都急促起来。
隐在展厅阴影里的汪晓,魂手攥着刚取出来的文物,听见“执法队”三个字时,眉梢轻轻一挑:“枝枝,他们要报执法队了。”
枝枝的声音立刻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报就报呗。宿主,你得先想明白,人类法律当中的盗窃罪,管的是‘占有牟利’的活人,你是鬼,要的从不是文物本身,而是它承载的千年气韵,这根本不在凡人的规制里。你见过哪条律法,会管‘魂体借气韵行好事’?”
汪晓指尖顿了顿,眼神里掠过一丝沉吟,却没立刻接话。
枝枝又接着说:“你再想,这文物在展柜中,不过是件供人隔窗观赏、凭展签追溯过往的‘旧物’。它身上凝敛的千年灵韵,只能在玻璃柜中慢慢耗散,连半分实际用处都无从施展。可到了你手中,情形便全然不同。你能借它的灵韵,为隐于深山的修士洗练灵脉,助他们突破修行瓶颈,守护华夏大地的山河气运;能以灵韵为那些镇守边疆的战士滋养心神,让他们在风雪戍边时少些疲惫、多份坚韧;即便对那些因经期腹痛蜷在床上的姑娘,你悄悄渡去一缕灵韵温养小腹,也能让她们少些冷汗浸衫的苦楚、少些蹙眉忍痛的煎熬。这些,都是它困在展柜里永远无法实现的价值。”
汪晓的魂体渐渐舒展,之前那点若有似无的犹疑,慢慢淡了下去。
他垂眸望着手中的文物,指尖轻轻拂过其上的纹路,声音沉稳地在脑海中回应:“你的意思是,我并非在窃取,而是帮这千年器物挣脱展柜的束缚,让它本该有的灵韵价值,真正落到实处?”
“正是如此!”枝枝的声音里添了几分清亮的雀跃,“凡人将它锁在展柜中,不过是让它作为‘展品’沉睡,徒留岁月痕迹供人观赏;你带它离开,却是让它从沉睡中苏醒,以灵韵践行真正的价值。你既未损毁它分毫,也未将它用作牟利之物,反倒让它的灵韵越过冰冷的玻璃,落到了修士、戍边人、寻常百姓这些真正需要的人身上——这哪里是‘盗窃’?这是‘千年器物遇识主’,是让沉淀的华夏气韵真正‘发光发热’的幸事!”
这话像道光,彻底照进汪晓魂核。
他眼神里没了半分犹疑,只剩坦然:“这么说,我做的,反倒是件功德事?”
“对,这就是实打实的功德事!”枝枝的声音格外响亮,带着几分雀跃的笃定,“等你用它的灵韵帮完那些需要的人,再给它送回展厅,它还是那件承载千年岁月的文物,可身上却多了‘助人渡难’的温度。这份温度,是锁在玻璃柜里永远捂不出来的。你现在再想想,还觉得自己是在‘偷’吗?”
汪晓嘴角渐渐勾起一抹淡笑,语气里满是释然:“早就不觉得了。我这哪是偷,分明是帮它们从方寸展柜里走出来,发挥本该有的最大价值。”
说着,他话锋微转,带了点打趣的意味,“不过枝枝,你这话说得透彻。被你这么一说,反倒觉得这事做得理直气壮了。”
枝枝的声音里透着几分得意的傲娇,“那当然!本系统掌着万千信息,要论帮你捋顺道理、解开心结,本就不是难事。”
得到系统的肯定,汪晓嘴角重新扬起来。
他最后扫了眼混乱的展厅,没再停留,化作一缕轻烟悄无声息地飘出博物馆大门。
“既然这里有价值的东西不多了,那接下来,就该去下一个目标看看了!”他在心里盘算着,速度又快了几分,只留下身后博物馆里还在持续的慌乱。
雾气还没褪尽,汪晓化作黑烟飘进江南商周博物馆。
悬停在半空往下望,江南春秋博物馆的整体轮廓立刻映入眼帘。
它比江南市历史博物馆更显古朴,深灰色砖石砌成的外墙沉稳厚重。
门口的台阶又高又宽,两侧立着两根刻有饕餮纹的石柱子。
射灯打在上面,纹路瞬间像活了般张牙舞爪,透着股压人的威严。
汪晓深吸一口气,再次化作烟雾顺着门缝钻了进去。
刚入馆,就有一股混杂着青铜锈迹与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凝聚成形,目光刚扫过展柜里陈列的器物,指尖突然泛起一阵细微的麻意。
就在这时,展架上数十件古物竟同时透出极淡的光晕。
青铜的冷光、瓷釉的暖光、玉器的莹光交织在一起,像是有生命般朝着他的方向轻轻颤动。
汪晓心中一动,放缓脚步逐一审视展柜里的藏品。
其中几件只是寻常古物,指尖掠过玻璃时感受不到半点灵力波动,但其余器物或多或少都裹着一层灵韵。
有的藏在青铜纹路里,有的渗在玉石肌理中,哪怕是片残缺的陶片,都透着淡淡的灵气。
这些器物若是落到修士手里,稍加炼化就能成为颇具威力的法器。
只是这些器物,对寻常鬼物而言却成了难以触及之物。
鬼气本就阴寒,与灵器的浩然灵力天生相悖,稍有靠近,都会被灼伤魂体。
不过,汪晓倒没觉得可惜。
对于他而言,只要不是寻常器物,将来总会有用的着的地方。
顺着指引,汪晓先往隋朝展厅走去。
这里展品不多却件件精致。
最显眼的是一件白瓷瓶,瓶身细长,釉色洁白如雪,瓶口绕着一圈淡青色釉边,是典型的隋白瓷风格。
汪晓刚走近展柜,就感受到一股比唐代青瓷更浓郁的灵力。
他精神一振,又查看了几件陶俑和石刻,虽灵力不及白瓷瓶浓郁,却也并非凡品。
到时候拿去送给那些通过灵气修炼的修士,还能拉拉关系。
比如林诗韵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离开隋朝展厅,下一个是东汉展厅,这里的展品多了几分粗犷感。
汪晓的目光很快被角落展柜里的青铜镜勾住。
那镜子嵌在深色绒布底座上,一看便知年代久远。
镜面蒙着层薄如蝉翼的铜锈,模糊得映不出半点影子。
可背面的“四神纹”却刻得入木三分。
青龙鳞爪似要腾云,白虎獠牙宛若啸月,朱雀羽翼似携火焰,玄武龟甲密藏玄奥,透着股穿越千年的威严。
他放轻脚步凑过去,指尖刚触到展柜的玻璃,一股比隋朝白瓷瓶凛冽数倍的灵力瞬间爆发。
那力道直往他指甲里钻,惊得他下意识缩回手。
“好强的灵力……”他咬了咬牙,重新稳住心神,指尖凝聚出更浓郁的鬼气,像细密的网一样裹住玻璃,一点点往青铜镜的方向探。
可刚等鬼气触到镜面,青铜镜突然颤了一下,背面四神纹竟隐隐透出淡金色的光,一股更霸道的灵力反冲回来。
汪晓只觉胸口一闷,整个身体像被无形的手攥住,往后踉跄着撞在身后的展架上。
展架上的陶俑晃了晃,眼看就要落下,他赶紧扶住展架。
他不敢再冒进,退到几步外,盯着青铜镜缓缓调整气息。
他试着分出一缕温和的气息,再次一点点往镜身缠去。
这一次,青铜镜的反抗弱了些,可每当鬼气要触到镜背,四神纹的金光就会再亮一分,将鬼气往外推。
汪晓耐着性子,一边用气息安抚,一边持续输送鬼气,指尖的黑雾缠了断、断了又续。
就这么耗了足足五分钟,直到他指尖的鬼气与镜面的灵力终于达成了一丝微妙的平衡,青铜镜的颤动才渐渐平息,四神纹的金光也淡了下去。
汪晓抓住机会,猛地加大鬼气的牵引力度,青铜镜轻轻浮起,随后被他稳稳收进空间。
稳定了一下体内翻涌的鬼气,他继续往“西汉展厅”走去。
西汉展厅氛围肃穆。
最显眼的是一件高约五十厘米的青铜鼎,鼎身刻着细密云纹。
鼎足呈兽蹄状,底部印着模糊铭文,虽覆着锈迹,却依旧透着王者之气。
汪晓还没靠近,就感受到一股厚重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灵气威压?”他又惊又奇,再次后退两步。
他能察觉这威压并无恶意,更像是青铜鼎对外来者的审视。
他停下动作放低姿态,用意念轻轻传递善意。
片刻后,鼎身上的金光渐渐收敛,威压也随之减弱。
汪晓再次凝聚鬼气,小心翼翼地将青铜鼎牵引进空间。
“西汉的青铜鼎竟有如此能量……那秦朝的器物岂不是更厉害?”他心里愈发期待。
秦朝展厅在博物馆最深处,光线最暗,展品不多却件件震撼。
最左侧立着一把青铜剑,剑身长约三尺。
剑鞘是暗褐色的鲛鱼皮所制,虽已斑驳却仍紧紧裹着剑身。
那不是普通铜锈的暗沉,而是像淬了千年寒星,即便隔着数米,也能感受到剑刃隐隐散出的凌厉气劲。
剑柄缠着褪色的朱红绳结,绳结末端缀着一枚小小的青铜环,环上刻着极小的“秦”字,透着股铁血杀伐的气息。
剑旁的展柜里,一组度量衡器具整齐排列,呈覆斗形,表面刻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铭文。
器壁上的刻度深而清晰,凑近时竟能看到刻度线里泛着淡金色的光。
那是法器特有的灵光,显然是当年权臣持有的重器,寻常修士若能炼化,足以稳固自身修为。
展厅角落立着一件缩小版的陶制兵马俑。
高约半米,通体呈青灰色,铠甲上的甲片、腰间的革带、甚至发丝的纹路都刻画得毫厘毕现。
最惊人的是它的双眼,并非普通陶俑的空洞,而是嵌着两颗暗黄色的玉石。
玉石里藏着微弱的灵力波动,透着股不容侵犯的肃穆。
而整个展厅的核心,无疑是展柜中央的青铜权杖。
杖身约一米长,通体泛着青黑色的锈迹,却丝毫不显破败。
杖首是镂空的龙纹造型,龙首衔着一颗早已失去光泽的宝珠。
杖身上刻满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的铭文,每一个字都深刻入骨。
汪晓刚站定,一股远超西汉青铜鼎的灵力就迎面涌来。
不像白瓷瓶的冷冽、青铜镜的霸道,而是像奔腾的黄河长江,裹挟着秦始皇扫六合、定天下的霸气。
他甚至不用靠近,就能清晰感受到灵力在权杖内部缓缓流动,像脉搏般起伏,带着鲜活的生命力。
他激动得微微颤抖,目光掠过青铜权杖,又快速扫过整个秦朝展厅。
从青铜剑的鲛鱼皮剑鞘,到度量衡器具上泛着金光的刻度,再到兵马俑眼中嵌着的暗黄色玉石,每一件带着灵力波动的器物,都成了他的目标。
但汪晓没急着动手,而是先在展厅里绕了一圈,指尖轻轻拂过展柜玻璃,逐一感受每件器物的灵力强度。
他心里算得清楚:
储物空间就这么大,要是贪多收了大件,反而装不下更多小件灵器。
于是,他将那组体积小巧的度量衡铜权、铜量小心收进空间。
这些器物灵力醇厚,体积却只比拳头大一点,正好节省空间。
接着他走到青铜剑旁,没有直接收剑鞘,而是先凝聚鬼气,小心翼翼地将剑鞘上缀着的青铜环摘了下来。
那枚刻着“秦”字的铜环虽小,却裹着与剑身同源的杀伐之气,收进空间时,还能省下剑鞘占据的地方。
然后是兵马俑眼中的玉石。
他用鬼气化作细针,轻轻将两颗玉石从陶俑眼眶里挑出,指尖刚碰到玉石,连忙裹紧黑雾收进空间。
最后才轮到那柄青铜权杖。
汪晓知道权杖体积不小,特意先将空间里几件灵力较弱的隋代陶俑挪到角落,腾出足够位置。
再凝聚全身鬼气,像托着易碎的珍宝般,慢慢将权杖从展柜里牵引出来。
等他走出秦朝展厅时,双手已经空无一物,但储物空间里却塞满了收获。
他并不贪心,只挑些实用的小件,既没浪费空间,又收齐了所有有用的器物。
隋朝的白瓷瓶、东汉的四神纹青铜镜、西汉的青铜鼎,再加上秦朝的青铜环、玉石、度量衡与青铜权杖,凡是博物馆里能与灵力、鬼气沾边的器物,只要体积合适,他一个也没放过。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汪晓立刻隐在展厅入口的立柱后。
两道手电筒的光柱晃悠悠扫了过来,看样子是博物馆的夜间巡逻人员。
“今天怎么总觉得馆里不对劲……我们进去看看吧。”其中一人嘀咕着推开秦朝展厅的门,手电筒的光瞬间扫过展柜。
下一秒,传来一声急促的惊叫:“卧槽,文物呢?”
电筒的光柱疯狂在展柜间游走,原本摆着青铜剑的展柜空了大半,只剩斑驳的剑鞘孤零零躺在绒布上。
度量衡的展柜里,铜权、铜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几道压痕。
连角落里的陶制兵马俑,眼眶都成了两个空洞。
数十个展柜里,只剩下零散的几件文物,大部分文物都不翼而飞了。
“文……文物被盗了?快联系执法队!”另一人声音发颤,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滑得慌乱,连带着呼吸都急促起来。
隐在展厅阴影里的汪晓,魂手攥着刚取出来的文物,听见“执法队”三个字时,眉梢轻轻一挑:“枝枝,他们要报执法队了。”
枝枝的声音立刻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报就报呗。宿主,你得先想明白,人类法律当中的盗窃罪,管的是‘占有牟利’的活人,你是鬼,要的从不是文物本身,而是它承载的千年气韵,这根本不在凡人的规制里。你见过哪条律法,会管‘魂体借气韵行好事’?”
汪晓指尖顿了顿,眼神里掠过一丝沉吟,却没立刻接话。
枝枝又接着说:“你再想,这文物在展柜中,不过是件供人隔窗观赏、凭展签追溯过往的‘旧物’。它身上凝敛的千年灵韵,只能在玻璃柜中慢慢耗散,连半分实际用处都无从施展。可到了你手中,情形便全然不同。你能借它的灵韵,为隐于深山的修士洗练灵脉,助他们突破修行瓶颈,守护华夏大地的山河气运;能以灵韵为那些镇守边疆的战士滋养心神,让他们在风雪戍边时少些疲惫、多份坚韧;即便对那些因经期腹痛蜷在床上的姑娘,你悄悄渡去一缕灵韵温养小腹,也能让她们少些冷汗浸衫的苦楚、少些蹙眉忍痛的煎熬。这些,都是它困在展柜里永远无法实现的价值。”
汪晓的魂体渐渐舒展,之前那点若有似无的犹疑,慢慢淡了下去。
他垂眸望着手中的文物,指尖轻轻拂过其上的纹路,声音沉稳地在脑海中回应:“你的意思是,我并非在窃取,而是帮这千年器物挣脱展柜的束缚,让它本该有的灵韵价值,真正落到实处?”
“正是如此!”枝枝的声音里添了几分清亮的雀跃,“凡人将它锁在展柜中,不过是让它作为‘展品’沉睡,徒留岁月痕迹供人观赏;你带它离开,却是让它从沉睡中苏醒,以灵韵践行真正的价值。你既未损毁它分毫,也未将它用作牟利之物,反倒让它的灵韵越过冰冷的玻璃,落到了修士、戍边人、寻常百姓这些真正需要的人身上——这哪里是‘盗窃’?这是‘千年器物遇识主’,是让沉淀的华夏气韵真正‘发光发热’的幸事!”
这话像道光,彻底照进汪晓魂核。
他眼神里没了半分犹疑,只剩坦然:“这么说,我做的,反倒是件功德事?”
“对,这就是实打实的功德事!”枝枝的声音格外响亮,带着几分雀跃的笃定,“等你用它的灵韵帮完那些需要的人,再给它送回展厅,它还是那件承载千年岁月的文物,可身上却多了‘助人渡难’的温度。这份温度,是锁在玻璃柜里永远捂不出来的。你现在再想想,还觉得自己是在‘偷’吗?”
汪晓嘴角渐渐勾起一抹淡笑,语气里满是释然:“早就不觉得了。我这哪是偷,分明是帮它们从方寸展柜里走出来,发挥本该有的最大价值。”
说着,他话锋微转,带了点打趣的意味,“不过枝枝,你这话说得透彻。被你这么一说,反倒觉得这事做得理直气壮了。”
枝枝的声音里透着几分得意的傲娇,“那当然!本系统掌着万千信息,要论帮你捋顺道理、解开心结,本就不是难事。”
得到系统的肯定,汪晓嘴角重新扬起来。
他最后扫了眼混乱的展厅,没再停留,化作一缕轻烟悄无声息地飘出博物馆大门。
“既然这里有价值的东西不多了,那接下来,就该去下一个目标看看了!”他在心里盘算着,速度又快了几分,只留下身后博物馆里还在持续的慌乱。
雾气还没褪尽,汪晓化作黑烟飘进江南商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