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终局·灯火归处-《归处是长安》

  金十三的消息像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短暂的宁静。林薇失踪,方向秦岭。这两个信息组合在一起,透出一股令人不安的决绝与疯狂。秦岭,那座横亘于关中平原南缘的苍茫山脉,可以藏匿一切,也可以吞噬一切。

  贾长安立刻将消息告知了苏青瓷和团队核心成员,同时第一时间通知了警方。一种新的、不同性质的紧张感弥漫开来。林薇不再是那个在商业和法律规则内博弈的对手,她成了一个失控的、可能造成不可预测伤害的变量。

  警方迅速调取了相关路段的监控,确认林薇的车辆确实在一天前驶入了通往秦岭的主干道,随后在一个岔路口转向了通往深山、监控稀少的县道,之后便失去了踪迹。结合她目前的精神状态和处境,警方判断其存在极高风险,立即组织了搜救和搜寻力量进山。

  贾长安坚持要一同前往。于公,他是重要关联人;于私,他需要亲眼看到这场漫长噩梦的终结,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为了他自己,也为了所有被林薇伤害过的人。苏青瓷放心不下,想要同行,但被贾长安坚决阻止。

  “山里情况复杂,你不能去冒险。”贾长安握住她的手,眼神不容置疑,“留在‘归处’,这里需要你坐镇。等我回来。”

  苏青瓷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决,知道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只能用力回握他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一定……要小心。我等你。”

  深山寻踪

  跟随警方的搜救队伍,贾长安再次踏入了秦岭的怀抱。与上次和苏青瓷同游的心境截然不同,此刻的他,心情沉重而复杂。茂密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山路崎岖难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腐殖质的潮湿气息。警犬的吠声、搜救队员的呼喊声在山谷间回荡,更添几分肃杀。

  搜寻持续了大半天,范围不断扩大。贾长安跟着一组队员,沿着一条几乎被杂草淹没的废弃猎道艰难前行。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周围的每一处异常,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林薇不是一个会坐以待毙的人,她选择这里,绝不仅仅是为了藏匿。

  就在夕阳开始西沉,给连绵的山峦镀上一层血色金边时,前方负责探路的警犬突然发出了急促的吠叫。所有人精神一振,迅速向那个方向靠拢。

  那是一片位于山腰相对平坦的林地,旁边是一条因为前几日暴雨而水量充沛、奔腾咆哮的山涧。林薇那辆沾满泥泞的豪华越野车,就停在一片空地上,车门开着,里面空无一人。

  而在靠近悬崖边缘的一块巨大岩石上,一个熟悉的身影背对着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西装在山风中猎猎作响,身形单薄得仿佛随时会被风吹走。正是林薇。

  她似乎听到了身后的动静,缓缓地转过身来。多日不见,她憔悴得几乎脱了形,曾经精致的面容失去了所有光彩,只剩下一种灰败的死气,但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里面燃烧着一种近乎涅盘的疯狂与平静,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诡异交织,令人心悸。

  她的目光越过持枪警惕的警察,直接落在了贾长安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奇异而复杂的笑容,带着嘲讽,带着解脱,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凉。

  “你来了。”她的声音在山风中有些飘忽,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就知道,你会来。来看我的笑话?还是来送我最后一程?”

  贾长安排开众人,走上前几步,与她对视,心情复杂到了极点。恨吗?当然。但此刻,更多的是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哀。“林薇,下来吧,一切都结束了。法律会给你公正的审判。”

  “公正?审判?”林薇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山谷里显得格外瘆人,“这世上哪有真正的公正?成王败寇而已。贾长安,你赢了,赢得漂亮。用我教你的手段,把我送进了地狱。”

  她不等贾长安回答,目光投向远处沉入暮色的群山,语气变得飘渺:“还记得吗?当年在学校,我们也曾一起爬过山,说过要一起看遍这世上的风景……可惜,路走岔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恍惚,仿佛穿透了时光,看到了那个曾经同样满怀梦想、尚未被欲望扭曲的自己。但只是一瞬,那丝恍惚便被彻底的疯狂和绝望取代。

  “我林薇这一生,轰轰烈烈地活过,也够了!我不要在冰冷的监狱里苟延残喘,不要看着你们这些人假惺惺的同情和唾弃!”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歇斯底里的决绝,“我的结局,由我自己来写!”

  话音未落,她猛地向后一仰,如同断线的风筝,直直地坠向身后那深不见底、水声轰鸣的悬崖!

  “不要!”

  贾长安和几名警察同时惊呼,猛扑过去,却只抓到了一把冰凉的空气。

  那道黑色的身影,瞬间被悬崖下的雾气与奔腾的涧水吞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那凄厉决绝的话语,还在山谷间隐隐回荡。

  一切发生得太快,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

  贾长安僵立在悬崖边,望着下方翻滚的云雾和隐约传来的水声,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几乎无法呼吸。他终究……还是亲眼目睹了她的毁灭。以一种如此惨烈、如此彻底的方式。

  灯火归处

  搜救队后续在涧水下游进行了长时间的搜寻,但最终只找到了林薇那件被岩石和树枝撕扯得破烂不堪的黑色西装外套。奔腾的涧水和复杂的地形,几乎确定了她没有生还的可能。警方最终以坠崖失踪结案,一个曾经风光无限、搅动风云的女人,就这样以一种充满争议和悲剧色彩的方式,结束了她的一生。

  几天后,贾长安回到了“归处”。民宿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温馨,破损的门窗修缮完毕,污渍清理干净,庭院里的花草在苏青瓷的悉心照料下,焕发着勃勃生机。

  团队成员们默契地没有过多追问细节,只是用温暖的笑容和无声的支持迎接他归来。唐乐知似乎也终于从父亲死亡的阴影中走出了一些,脸上有了些许真正轻松的神色。秦望舒的学术声誉得以彻底恢复,甚至因为在此次事件中展现出的风骨和智慧,赢得了更多尊重。

  夜晚,贾长安和苏青瓷再次坐在了庭院的那张石桌旁。月色如水,倾泻在两人身上。桌上摆着那套他珍爱的青瓷茶具,苏青瓷正专注地沏茶,动作优雅而宁静。

  “都……结束了?”苏青瓷将一杯沏好的茶推到他面前,轻声问。

  贾长安端起那温润的茶杯,感受着瓷壁传来的暖意,看着茶汤中倒映的月光和自己疲惫的面容,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

  “嗯,结束了。”

  他没有详细描述林薇坠崖的细节,那画面将成为他记忆中一道永久的、沉重的刻痕。但他知道,生活还要继续,他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他抬头,望向苏青瓷。月光下,她的侧脸线条柔和,眼神清澈而坚定,如同他手中这盏青瓷,历经窑火淬炼,愈发温润坚韧,散发着内在的光芒。正是这份光芒,在他最黑暗的时刻,一次次指引着他,支撑着他。

  “青瓷,”他放下茶杯,伸手握住了她放在石桌上的手,目光深沉而真挚,“谢谢你。谢谢你一直都在。”

  苏青瓷回握住他,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冲破乌云的月光,温暖而明亮:“这里就是你的归处,也是我的归处。我们,一直都在。”

  是的,这里就是归处。不是一座城,不是一间民宿,而是心之所安,是历经劫波后依然能相互扶持、共同守护的所在。是风雨过后,依然亮着的那盏温暖的灯火。

  贾长安紧紧握着她的手,感受着那真实的温度和力量。所有的惊心动魄、所有的挣扎与抉择,仿佛都在这宁静的月色和掌心的温暖中,缓缓沉淀下来。

  窗外,西安古城墙的轮廓在夜色中巍然屹立,千年不变。而城墙之下,“归处”的灯火,温暖而坚定地亮着,照亮了归来之路,也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第二卷 《风起曲江池》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