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秋夜星火与暗潮将至-《归处是长安》

  苏青瓷那个看似不经意却切中要害的建议,像在黑夜里划亮的一根火柴,瞬间照亮了贾长安应对困局的思路。他立刻与秦望舒通了电话,两人一致认为,将“德庆班”项目的核心定位从单纯的“非遗创新”拔高到“匠心守护”与“古法传承”,是应对“墨韵坊”投机取巧行为最有力、也最高明的反击。这不仅契合老韩他们的实际情况,更能唤起文化界和潜在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秦望舒雷厉风行,当即开始着手调整宣传方案的基调,并联系相熟的媒体人,准备释放一些关于“德庆班”老师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手工雕刻的深度故事。贾长安则负责与老韩沟通,希望他能配合拍摄一些记录日常创作过程的影像素材。老韩得知有人想用机器糟蹋老祖宗的手艺,本就气愤不已,对贾长安的计划自然是全力支持。

  接下来的几天,贾长安异常忙碌,频繁往返于市区、“德庆班”新工作室和秦望舒的研究所之间。苏青瓷则一如既往地守着“归处”,将民宿打理得井井有条,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这片小天地无关。但贾长安能感觉到,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每天无论多晚回来,客厅的灯总是亮着,茶几上总会有一杯温热的茶水或一碗简单的夜宵。有时是一盅冰糖炖梨,有时是一碗小馄饨,有时只是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没有多余的言语,却是一种无声而坚定的支持。两人之间的交流依旧不算多,但眼神交汇时,那种默契与暖意,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浓。

  这天晚上,贾长安终于将初步成型的、突出“匠心”主题的宣传方案框架整理完毕,发给秦望舒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连续数日的高强度工作让他身心俱疲,但看到清晰的成果,心中又充满了成就感。他推开椅子,走到二楼的回廊上,想透透气。

  夜色已深,月朗星稀。秋夜的凉意沁人心脾,却也带着一种清爽。天井里,苏青瓷竟然也没睡,她披着一件厚厚的披肩,正坐在石凳上,仰头望着星空。月光如水,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安静美好的轮廓。石桌上放着一把小巧的紫砂壶和两个茶杯。

  听到脚步声,她转过头,脸上带着恬淡的笑意:“忙完了?”

  “嗯,告一段落。”贾长安走下楼梯,来到她身边坐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是上好的普洱熟茶,醇厚温润。

  苏青瓷拿起紫砂壶,为他斟了一杯茶,动作行云流水。“喝杯茶,暖暖身子,也定定神。”

  贾长安接过茶杯,指尖触碰到她微凉的手指,两人都微微一顿。茶汤红浓明亮,在月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他呷了一口,温热的茶液顺喉而下,暖意迅速扩散到四肢百骸,连日的疲惫似乎都被这杯茶熨帖了不少。

  “谢谢。”他低声说,目光落在她被月光镀上一层银边的侧脸上,“这几天,也多亏了你。”

  苏青瓷轻轻摇头,目光依旧望着星空:“我没做什么。倒是你,很辛苦。”她的声音很轻,像夜风一样拂过贾长安的心田。

  两人一时无话,只是静静地坐着,喝着茶,听着秋虫最后的鸣叫。气氛安宁而美好,仿佛白日的所有忙碌与焦躁,都被这静谧的夜色稀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情在空气中流淌,比月色更醉人。

  贾长安看着身边的女子,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满足。他忽然觉得,从上海逃离到西安,或许是他人生中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不是因为事业出现了转机,而是因为他在这里,遇到了一个能让他心安的人。

  “青瓷,”他放下茶杯,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和郑重,“等‘德庆班’这件事过去,一切稳定下来,我想……”

  他想说什么?是想正式地表达自己的心意?还是想规划一个更清晰的未来?话到嘴边,他却有些犹豫了。现在的他,事业刚有起色,还面临着不确定的挑战,是否有资格去承诺什么?

  苏青瓷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犹豫,她转过头,清澈的目光直视着他,没有催促,没有回避,只是安静地等待着,眼神里带着一种理解和鼓励。

  在她目光的注视下,贾长安鼓起了勇气:“我想,好好在西安发展下去。这里……有我想珍惜的人和事。”他没有直接点明,但话语中的含义,两人心照不宣。

  苏青瓷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脸颊在月光下泛起一层薄薄的红晕。她没有立刻回应,只是低下头,用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良久,她才用几乎细不可闻的声音说:“西安……是个适合长久生活的地方。”

  这句话,像是一句默认,更像是一种承诺。贾长安的心中瞬间被巨大的喜悦填满。他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覆盖在她放在石桌的手背上。她的手指微凉,轻轻颤了一下,却没有抽走。

  指尖传来的细腻触感和微微的凉意,像电流一样窜过贾长安的全身。他小心翼翼地收拢手指,将她的手轻轻握在掌心。她的手很小,很软,带着一丝常年接触水墨和草木的清雅气息。

  苏青瓷的身体僵硬了一瞬,随即慢慢放松下来,任由他握着。她依旧低着头,但耳根的红晕却蔓延到了脖颈。月光下,她这副含羞带怯的模样,美得惊心动魄。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享受着这无声胜有声的时刻。手心的温度互相传递,心跳声在寂静的夜里仿佛清晰可闻。夜空中的繁星仿佛也识趣地眨着眼睛,为这对刚刚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的男女闪烁着祝福的光芒。

  这一刻,什么“墨韵坊”,什么林薇,什么商业竞争,似乎都变得遥远而不重要了。贾长安只觉得,只要能握住这只手,拥有这份安宁,他便有了面对一切风浪的勇气。

  然而,现实的警钟总会在最甜蜜的时刻敲响。就在贾长安沉浸在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情中时,他放在口袋里的手机,不合时宜地震动起来,打破了夜的宁静。

  他有些不舍地松开苏青瓷的手,掏出手机。是赵安邦发来的语音消息。他点开播放,赵安邦压低了嗓门、却难掩急切的声音传了出来:

  “长安老弟!睡了没?有个紧急情况!我刚得到消息,‘墨韵坊’那边不知道从哪儿搞到了一批质量不错的皮料,而且听说他们准备提前搞个内部品鉴会,就在这个周末!邀请了不少本地媒体和渠道商!妈的,这是要抢跑啊!”

  贾长安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刚刚升起的暖意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散了大半。苏青瓷也抬起头,关切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温馨的秋夜,瞬间被看不见的硝烟笼罩。刚刚确认心意的喜悦,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必须立刻投入到更激烈的战斗中去。贾长安握紧了手机,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如刀。

  “我知道了,赵哥。谢谢,我马上处理。”他回复完消息,深吸一口气,看向苏青瓷,脸上带着歉意,“看来,今晚不能陪你赏月了。”

  苏青瓷理解地点点头:“正事要紧。需要我做什么吗?”

  “不用,”贾长安站起身,努力对她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你先休息。我去给秦小姐打个电话,商量一下对策。”

  他转身快步走上楼,背影坚定而匆忙。苏青瓷独自坐在天井里,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又抬头望了望天上的明月,轻轻叹了口气。月色依旧温柔,但她的心中,却为那个刚刚握住她手的男人,牵起了一丝淡淡的忧愁。

  平静的“归处”,终究无法完全隔绝外界的风雨。而她和贾长安这株刚刚萌芽的情感幼苗,能否经受住即将到来的疾风骤雨?她端起已经微凉的茶,轻轻呷了一口,滋味苦涩中,又带着一丝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