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机遇-《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

  余庆林去大队部找他爹吃饭,顺便喊了高大军过来端饺子,刚才出来前,他在后院喊了杨树了来家里端饺子了。

  余队长呢,刚接完二儿子的电话,满脸沉重。

  “爹,吃饭了。”

  “嗯,这就回。”

  心事重重的余队长锁好大队部的门,跟着余庆林往他家去了。

  “爹,发生啥事了?”

  余队长看了一眼小儿子,他怎么知道自己心里有事。

  “别这么看我,你那一脸深沉的样子,我还能看不出来?我又不是傻子!”

  “唉,一会再说。”

  有些事不适合在外面说,隔墙有耳。

  “庆哥,余叔,我先回去了,朵朵在家等着我呢。”

  高大军乐癫癫的端了一盘子饺子往外走,他庆哥和嫂子就是讲究,有好吃的,从来不会忘了他们。

  “赶紧回去吧,饺子还是趁热好吃。”

  余队长见怪不怪,庆林和大军他们处的好。

  “志林他爹,赶紧洗手吃饭,饺子都煮好了。

  你这一天到晚的待在大队部,大队部都快成你家了。”

  余母边捞饺子边唠叨,余队长也不吱声。

  大伙见怪不怪,习惯了。

  余庆林往筐里装了三盘饺子,给钟大夫还有大哥,三哥家送过去。

  等余庆林回来,饭菜已经摆上桌了。

  饺子,酱焖杂鱼,蘸酱菜,鸡蛋酱,很丰富的农家饭菜。

  “清妍,你让毛蛋自己吃,你也赶紧吃饭,怀孕肚子饿的快。”

  余母招呼清妍先吃,毛蛋可以自己吃饭了。

  “行,我把饺子吹吹,太烫了。”

  清妍看着乖乖坐在自己旁边的小不点,真的很招人稀罕。

  “爷,我给你倒一小杯,饺子就酒正合适。”

  余庆林用家里的小杯子倒了一两多酒,他爷爱喝,但是酒量不大。

  “爹,你来不来点?”

  “不来,你也别喝了,有事和你说。”

  余庆林难得看他爹这么心平气和的要和他说事,还有点不太习惯。

  “啥事啊?”

  “你二哥打电话回来,过几天,有几个孩子会跟着今年的新知青一起过来,让咱们帮着照顾一下。”

  余队长想起儿子的话,心里也是矛盾的。

  “啥孩子啊?”

  余庆林倒是没瞎想,怎么也不可能是他二哥在外面偷生的孩子。

  “你二哥部队首长的老首长被带去学习了,家里弄的四分五裂的。

  有几个年岁小的孩子,之前托付给人照顾。现在,两个大的孩子出了点事,那边待不了了。

  你二哥的老丈人就想到了你二哥,想着咱们大队比较偏,想把孩子送过来,省的出事。”

  老二在电话里也没说得太多,大体意思就是家里大人遇到事了,几个孩子没人照顾,想来这里躲几年。

  “爹,你问明白了吗,那个什么首长什么情况,会不会连累咱们?”

  余庆林现在有媳妇,媳妇肚子里还有孩子,他不想冒险。

  这件事,做好了,对他二哥以后的仕途有帮助。做不好,他们要受牵连。

  好处没他们的份,坏处却跑不了。而且,这时期,他可没想过干什么大事,平安是福。

  “你二哥说了,老首长已经被秘密保护了,几个孩子已经辗转多处,名字都换了,追查不到。

  这次,要不是当地的大队长的儿子老人家姑娘长得好,想要强娶,也不会闹出事。

  那边的事情有人帮着处理了,不会追查到咱们这边。

  两个大的是以知青的身份过来的,两个小的七八岁,以你二哥战友遗孤的身份过来的。

  你二哥的老丈人本来想把两个小的留下,让你二嫂带着。

  但是,你二嫂怀孕反应挺大,都五六个月了,还吐个不停。

  而且,你二哥他们军区也不是铁板一块,害怕有些人打听出些事情。”

  余队长把二儿子说的情况都说了,他觉得,参加过革命的老同志,不应该被这么对待,更不应该祸及家人。

  他们家,目前最有出息的就是老二,他现在在京都进修,以后发展的会更好。

  庆林他们几个兄弟大了,老二能帮助的不多。

  但是,家里还有小的呢。

  以后,小一辈的长大了,老二有能力,就能多照顾一些。

  他们一辈子生活在这片林区,心里当然希望子孙后辈能走出去。

  “爹你是怎么打算的,两个大的,住在知青点,咱们偶尔照顾一下就行。

  那两个小的呢,七八岁的年纪,还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呢吧?”

  “我忘记说了,你二哥的首长帮你大嫂解决了工作的问题,你大嫂马上要带着孩子去你大哥那了。

  两个小的和我们住一起,住你二他们的房间或者跟我们住一屋就行。

  七八岁的孩子,到时候跟着队上的孩子去学校念书。

  平时,你娘给做点饭,洗洗衣服。”

  余队长已经想好了,余婶子没什么意见,这事,虽然有些麻烦,但是,她们家也是得了实惠的。

  老二先不说,走了这份情,以后在部队也算有人照顾了。

  老大媳妇得了工作,户口能调到城里,孩子的户口也能跟着调过去吃商品粮,以后不用在地里刨食了。

  “既然答应了,就照顾好人家的孩子,别出什么意外。到时候,功劳没有倒弄出一身不是。”

  余爷爷咂了一口酒,慢悠悠的说道。

  “知道了,爹。”

  余队长心里有事,饺子都吃的囫囵个似的,没尝出啥味。

  “既然你们决定了,我没什么意见。”

  余庆林看了一眼自己媳妇,他只照顾好自己媳妇孩子就行。

  至于那些大人物,和他没什么关系。

  这件事和钟大夫的事又不一样,钟大夫就是一个大夫,没有太大的利益牵扯,尤其是权力牵扯。

  但是,这几个孩子不一样,他们的身后可是有部队关系的。

  既然二哥和他爹说好了,应该没什么大事。

  照顾孩子,用不到他们,和他们关系不大。

  事情说完了,余队长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他才意识到,现在,家里的主力已经不是几个大的了,而是最小的庆林了。

  之前,他总怕这孩子学坏,他和那个老猎人学了太多的东西,就怕他一不留神走错路。

  现在好了,他娶媳妇了,即将有孩子出生。有了牵挂,做事就会三思而后行,不会冲动行事。

  “婶,饱。”

  “毛蛋吃饱了,走,婶婶带你去洗手。”

  孩子的话打破了屋里沉闷的气氛。

  “爹,这次要来多少知青?”

  “还不知道,去年没有安排知青过来,今年不能少了。

  咱们大队知青点的人不算多,比其他大队少多了。

  只希望这次安排过来的人都老实一些,别弄什么幺蛾子。”

  对知青,余队长的要求真的很简单,好好上工,别上蹿下跳就行。

  “不老实的就送走,别一条鱼腥了一锅汤。”

  余庆林现在和知青点的人处的不错,尤其是贺建国他们几个。

  “嗯,是不能留不老实的。”

  余队长也不希望队上有人带头闹事,一天到晚的活已经很辛苦了,谁也不想好好的生活被打破。

  事情说完了,饺子也吃好了,余母帮着收拾完,他们抱着毛蛋就回去了。

  至于即将到来的人,既来之,则安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