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回来了-《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

  清妍看着不断倒退的景色,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下来了。

  “媳妇,有时间了,咱们还回来。”

  余庆林手忙脚乱的安慰清妍,他有点慌,自己媳妇很少哭的。

  “我就是心里难受,咱们走的时候,我听见奶奶的哭声了。”

  害怕老太太太伤心,就没让她去车站送。

  “我知道,我知道,等以后,咱们多回来几次,多陪陪奶奶。”

  清妍知道,这是余庆林在哄她。

  以后,至少十年二十年,等到交通发达了,往来才会方便一些。

  还有,她们生了孩子,孩子小的时候不方便出门,孩子大了,能出门了,又要上学,出行也不方便。

  唉,不想那么多了,路,已经选完了,她就不会后悔。

  “庆林,我想睡一会,你看着点东西。”

  清妍昨晚就没睡好,先是和奶奶说话,又给陈清清做了最后的针灸,还被她拉着问了很多处对象的事情。

  她身体好转了,对未来抱有希望,自然会考虑到以后的事情。二十岁的大姑娘了,对男人,对婚姻好奇,很正常。

  清妍从医者的角度和她说了一些两性生活,又从姐妹的角度,和她说了一些夫妻相处之道,还有婆媳,妯娌,姑嫂关系,这些,清妍都有一点经验。

  毕竟,余家人口多,婆婆,妯娌,姑姐,这些她都不缺。

  当然了,她说的只是她的经验,陈清清可以参考,不能照搬全抄。

  每个人遇到的人和事会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总之,姐妹两个,二十来年,第一次这么敞开心扉的聊天,感觉还不错。

  可惜,刚刚亲近了,就分开了。

  雷军帮他们弄到的是两张下铺,清妍刚哭过,眼睛胀胀的,头也有些晕。

  躺在铺上,随着列车运行的节奏,没一会,清妍就睡着了。

  余庆林坐在对面的铺上,看着睡着以后,眉头微皱的清妍,心里也不好受。

  因为知识青年下乡运动,他和清妍才有了交集,有缘分成了夫妻。

  没见识过苏城之前,他还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大城市来的知青,只停留在字面理解上。这次,从北到南,一路走来,亲眼看到什么叫大城市,他才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和清妍之间的差距,生活环境的不一样。

  不过,他并没有打算让清妍离开自己。当时结婚的时候,他问过清妍了,以后可以回城了,她也不能后悔,不能离开他。

  说他自私也好,说他什么都行,他和清妍结婚了,一起过日子了,做了那么亲热的事情,以后还会生孩子。

  他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妈,自己也不想没有媳妇。

  余庆林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了很多,对面的清妍,眉头慢慢舒展开了,也睡熟了。

  这一路,走走停停,倒也顺利,两人平安抵达冰城。

  拎着行李下了车,清妍看着东西,余庆林拿着介绍信去买车票。

  冰城,距离五林公社所在的县还有七八百公里呢。

  这一趟旅程,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路上了。

  等余庆林和清妍到达五林县的时候,已经筋疲力竭了。

  已经没有回五林公社的客车了,两人拿着介绍信,结婚证去招待所开了两个房间。

  是的,开了两间房。

  这个时代,即使是夫妻,在外面,也要保持距离。

  把东西放好,余庆林让清妍在屋里反锁上门,他自己拿着饭盒,去国营饭店买饭。

  一冷一热,清妍这两天有些感冒。

  热乎的吃了一顿晚饭,清妍吃了药。余庆林从水房灌了两壶热水,拧紧,放在被子里,当热水袋用。

  清妍当时从供销社买了好几个磕掉漆,有轻微凹凸的水壶,军绿色的,扁圆型的。

  “媳妇,你把门锁好再睡,有事就大声的喊我。”

  余庆林又摸了摸清妍的额头,没有发热。

  清妍一夜睡的不错,余庆林睡得不踏实,一会一醒,就怕清妍有事喊他。

  吃了早饭,两人也没着急退房,客车要下午才往回返呢。

  清妍吃了药,又睡了一觉,感冒的症状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掐着时间,两人拎着东西去坐客车。

  车上的人不少,余庆林放好东西,和清妍坐在一起。

  客车走的不快,听大伙唠嗑中知道,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道路昨天才通开。

  一路晃悠到了五林公社,余庆林他们拿着东西下车,高大军已经在等着了。

  今天早上,余庆林往大队部打了电话,让高大军赶着牛车来接他们,还让他带上一床棉被。

  “庆哥,嫂子,快上车,我带了两条棉被呢。”

  “辛苦你了,大军。”

  清妍笑着道谢。

  “嫂子跟我客气啥,庆哥,苏城大不大,你在那边都干什么了。”

  高大军把帮着把东西放上牛车,余庆林扶着清妍坐好,用棉被把她包住,就露了一双眼睛。

  “苏城很大,很好,还有很多电车。百货大楼,供销社也很大。

  那边树木还是绿的,不用穿棉袄棉裤……”

  余庆林安顿好媳妇,高大军坐在前面赶车,他在后面说着自己在苏城的见闻。

  “真好,我最远去过五林县,也不知道啥时候也能出去看看。

  我还没坐过火车呢,听说火车上还能躺着睡觉……”

  高大军一脸向往,他这辈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出这座大山,走出这一亩三分地,去外面见见世面。

  他不行,也不知道将来他儿子行不行?

  “会有机会的,以后会越来越好,到时候,咱们去京城,去看看领导人住的地方。

  去看升国旗,去爬长城,去吃烤鸭,还有涮羊肉!”

  余庆林听徐蔚然说过京城的事情,他也很想去看看。

  “庆哥,到时候你不能自己去,你得带着我,带着杨哥,咱们一起去。

  我还要把我媳妇领着,带她去见见世面!”

  “去,一起去。”

  在这条颠簸的山路上,两个人说的热火朝天,感觉用不了多久, 他们就能站在天安门前见证那庄严的时刻了。

  一路上,清妍没怎么说话,听着庆林和大军聊的热火朝天,自己心里的那点难受,慢慢的消散了。

  “汪汪……”

  牛车刚停在自家杖子外,就传来大黑和二黑的叫声。

  “媳妇,咱们到家了。”

  “终于到家了。”

  清妍被余庆林扶着下来,感觉自己屁股都麻了。

  “回来了,冻坏了吧,快进屋上炕,你爷爷把炕烧的可热了。”

  余奶奶听见狗叫,知道庆林他们回来了,赶紧出来。

  “奶奶,你怎么出来了,怪冷的,赶紧进屋。”

  清妍和余庆林拎着东西,高大军也帮着往下拿棉被。

  “不冷,一点都不冷。”

  老太太看见老孙子回来了,心里高兴,真的没觉得冷。

  一行人进了屋,清妍也顾不上收拾东西,先脱鞋上了炕,她觉得自己的脚都没知觉了。

  余庆林倒没觉得冷,把东西放下,先去后院转了一圈。

  明天一早,他要上山,一个月没去了,也不知道他的鸡怎么样了?

  他走的时候,把鸡笼子都绑在大树上了,放了足够的苞米,应该没事吧?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苏城之行,他收获还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