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余波未平·新的信标-《重钓人生路》

  杨振军那句“目标摧毁确认”的余音仿佛还在加密频道里回荡,带来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短暂寂静。陈遇紧绷的神经刚刚有了一丝松弛的迹象,张伟紧随其后的、带着难以置信语气的声音,如同冰锥般瞬间刺穿了这短暂的平静:

  “陈总!不对劲!‘龙涎木’的生物电信号……没有像预期那样衰减或恢复正常!它在持续发出一种……一种全新的、规律性的脉冲信号!强度不高,但非常稳定!波形特征……数据库里没有匹配记录!这不像是对能量场消失的残余反应,更像是一种……主动发出的、重复性的……信号?!”

  “主动发出?重复性信号?”陈遇的心脏猛地一缩,刚刚落下的心又被提了起来,“什么样的规律?能分析出含义吗?”

  “脉冲间隔固定,大约每秒一次,波形结构复杂,包含多个谐波分量……初步判断,这像是一种编码!但使用的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密码体系!”张伟语速极快,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点,“它现在就像……就像一个被触发了某种机制后,自动开始广播的……信标!”

  信标?!

  这个词让陈遇头皮一阵发麻。在摧毁了南北极的装置,以为切断了对方的核心手段之后,他们一直视为“钥匙”和“破译工具”的“龙涎木”,竟然自己变成了一个信标?它在向谁广播?广播什么内容?

  “立刻分析信号特征!尝试所有可能的解码方式!重点比对它与之前截获的‘蓝鹊资本’加密数据中未破解的部分,或者与南海‘圆盘’、北极装置的结构数据是否有隐藏关联!”陈遇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急促,“同时,监测周边电磁环境,看看有没有对应的接收信号!”

  “明白!分析程序已全功率运行!环境监测同步进行!”张伟立刻回应。

  陈遇结束与张伟的通话,立刻又接通了杨振军的线路,语气凝重:“杨大校,我们这边出现新情况。‘龙涎木’在南北极装置被摧毁后,并未停止异常活动,反而开始持续发出一种规律性的、未知编码的信号,疑似某种信标。请求国家层面协调相关技术单位,协助分析此信号,并监测全球范围内是否出现异常响应!”

  杨振军显然也收到了张伟同步过去的数据,沉默了几秒,声音带着冷峻:“收到了。信号特征已转发给国家信号情报总局和最顶尖的密码破译单位。我们会立刻分析。陈总,你们稳住,‘星火惊雷’主计划已被粉碎,这可能是对方的备用方案,或者是……那个‘圆盘’被摧毁后触发的某种我们未知的连锁反应。保持最高警戒,确保‘龙涎木’样本安全,我们需要它来解开这个新谜题!”

  “明白!”陈遇沉声应道。

  放下通讯器,陈遇感觉刚刚消散的疲惫和压力如同潮水般再次涌来,甚至更加沉重。本以为是一场决战的胜利终点,没想到只是一个更复杂局面的起点。这个“环太平洋基金”和背后的“船长”,到底还隐藏着多少后手?那个海底“圆盘”和“龙涎木”,究竟还关联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强迫自己冷静,深吸了几口气。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王小虎。

  “虎子,行动暂时结束,但警戒级别维持最高!对方可能有新的花样,厂区安保绝对不能松!”

  王小虎那边似乎也刚刚从紧张的待命状态中稍微放松,听到陈遇的话,立刻又绷紧了弦:“明白!遇哥!弟兄们都没撤呢!我这就再给大家紧紧螺丝!妈的,还没完没了了!”

  “另外,加强对研发中心,特别是存放‘龙涎木’样本实验室的守卫,没有我和张伟的共同授权,任何人不得接近!”陈遇补充道。

  “放心!那地方现在连只耗子想溜进去都得先过我这关!”王小虎保证。

  安排完安保,陈遇又接通了孙宇和李文博实验室的专线。

  “孙宇,文博,‘龙涎木’样本状态怎么样?持续发出这种信号,对它本身有没有影响?”

  电话那头传来孙宇有些沙哑却兴奋的声音:“遇哥!这木头祖宗真是绝了!能量场都没了,它自己还能‘发电报’!我们监测了它的微观结构和内部温度,目前一切稳定,没有发现明显损伤。就是这信号……太古怪了,文博说这编码方式他都没见过,像是某种……生物逻辑编码?”

  李文博的声音接着响起,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与好奇:“准确来说,其编码规律不符合已知的数学或物理密码模型,更倾向于某种基于生物自身信息处理机制的、非线性的表达方式。如果能破解,或许能揭示这种生物与外界能量场互动,甚至……与其他同类个体沟通的底层逻辑。”

  与其他同类个体沟通?陈遇心中一动。难道这“龙涎木”并非孤例?它在试图联系什么?

  “样本安全第一,监测不能停。有任何变化,立刻通知我和伟哥。”陈遇叮嘱道。

  “明白!”

  结束与实验室的通话,陈遇靠在椅背上,感觉大脑如同被塞进了一团乱麻。信标、生物逻辑编码、可能的同类联系……这些概念远远超出了常规的商业竞争甚至工业间谍范畴,指向了一个更加深邃和未知的领域。

  窗外,夜色深沉,滨城的灯火依旧璀璨,仿佛刚才那场关乎全球秩序的无声惊雷从未发生过。只有旭遇集团内部依旧紧绷的气氛,提示着危机并未真正解除。

  陈遇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袭来。他从凌晨到现在,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此刻松懈下来,才感觉到身体发出的强烈抗议。他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凌晨一点了。

  他拿起私人手机,上面有林莉发来的几条未读信息。

  “孩子们都睡了,希希抱着接力棒睡的,说等你回来开庆功会。安安把你的‘英雄画像’贴床头了。”

  “爸妈也休息了,妈给你留了汤在厨房温着。”

  “你那边……顺利吗?注意身体。”

  看着妻子关切的话语,陈遇心中一暖,又涌起一丝愧疚。他回复道:“暂时告一段落,我处理完手头的事就回去。你们先睡,别等我。”

  信息刚发出去,林莉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喂,莉莉。”陈遇接通电话,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真的……结束了?”林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希冀。

  陈遇沉默了一下,选择了一种相对温和的说法:“主要的威胁解除了,国家出手很成功。不过……我们这边发现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需要连夜处理一下,可能还得忙一会儿。”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林莉轻轻的叹息声:“我就知道没这么简单……你注意安全,累了就歇会儿,别硬撑。家里没事,孩子们都很好。”

  “嗯,我知道。辛苦你了。”陈遇心中柔软,低声道。

  “跟我还客气什么。”林莉顿了顿,声音放得更柔,“早点回来,汤给你留着。”

  结束与林莉的通话,陈遇感觉疲惫似乎减轻了一些。家庭的温暖永远是他最好的充电站。

  他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走到办公室附带的休息间,用冷水洗了把脸。冰冷的水刺激着皮肤,让他精神一振。

  回到办公桌前,他重新接通了张伟的线路。

  “伟哥,有什么进展吗?”

  “信号分析还在进行,难度很大。国家信号情报总局的专家也已经介入,目前还没有突破性发现。”张伟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环境监测方面,暂时没有发现针对该信标的明确接收信号。不过……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什么现象?”

  “这个信标信号的强度,虽然本身稳定,但其在空间中的衰减速率,比理论上要慢得多。”张伟解释道,“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兜着’这个信号,减缓了它的扩散衰弱。我们正在排查是否是实验室环境或者监测设备造成的干扰。”

  信号衰减异常?陈遇皱起了眉头。这又是一个难以用现有物理学完美解释的现象。

  “继续监测,扩大排查范围。”陈遇指示道,“另外,想办法从‘龙涎木’本身入手。既然信号是它发出的,或许它的物质成分、微观结构,甚至……它原本的生长环境,能给我们一些提示。罗老兵当初提到过,‘龙涎木’来自南海某处特定的沉船,对吧?”

  “是的。相关资料已经提交给杨大校,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已经对那片海域展开了更详细的调查。”张伟回答。

  “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陈遇沉吟道。他感觉,解开“龙涎木”秘密的关键,或许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更在于它的来源,那个隐藏在南海深处的、可能与失落文明相关的秘密。

  就在这时,陈遇的加密通讯器上,代表杨振军线路的指示灯闪烁起来。

  陈遇立刻接通:“杨大校!”

  “陈总,两件事。”杨振军的声音传来,带着通宵工作的疲惫,但依旧沉稳,“第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确认,未监测到预期的全球性地磁剧烈扰动。‘星火惊雷’计划已被成功挫败。相关后续评估和舆论引导工作已在有序进行。”

  这是个真正的好消息!陈遇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意味着国家和世界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巨大灾难。

  “第二,”杨振军语气转为凝重,“关于‘龙涎木’发出的异常信号,国家最高级别技术研判小组已经有了初步结论。”

  “什么结论?”陈遇急切地问。

  “专家们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种……定位信标。”杨振军一字一顿地说道,“但其使用的技术原理和编码方式,超出了我们当前的认知体系。更关键的是,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和对比历史监测数据,专家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杨振军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语,然后才缓缓说道:“这个信标信号的某些特征参数,与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多个偏远地区(包括深海、原始森林、极地)偶然监测到、但始终无法解释的少数几例‘未知自然信号’……存在高度相似性!”

  全球?未知自然信号?高度相似?

  陈遇的瞳孔骤然收缩!这意味着,“龙涎木”发出的信号,并非独一无二!在地球上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可能也存在类似的东西,或者……类似的“事件”被触发过?!

  “您的意思是……地球上可能还存在其他类似的‘信标’?或者,这种信标信号,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全球性自然……或非自然现象的组成部分?”陈遇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存在这种可能。”杨振军肯定道,“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么‘环太平洋基金’和‘船长’寻找并试图激活‘圆盘’和‘龙涎木’,其终极目的,可能不仅仅是打开一个‘窗口’那么简单。他们或许是想……加入一个已经存在的、隐藏在全球层面的‘网络’,或者……通过这个‘网络’,达成某个更深远的目标。”

  一个隐藏的全球网络?由未知信标构成?

  这个猜测,让整个事件的深度和广度,再次提升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层面!

  陈遇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困难。他原本以为是在对抗一个跨国资本集团的商业间谍和技术窃取,最多涉及到一些未知的古代科技遗产。可现在,线索却指向了一个可能覆盖全球的、由未知技术或现象构成的隐秘网络!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陈遇的声音干涩。

  “最高层已经知悉,并启动了代号‘溯源’的绝密计划。”杨振军的声音带着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搜寻类似的信号源,并重新核查所有相关的历史记录和异常现象报告。同时,对‘龙涎木’及其来源地的研究,将是重中之重。你们旭遇的任务不变,守护好样本,配合研究。另外……”

  杨振军语气加重:“根据对唐纳德·陈(疑似‘海狐’)及其关联网络的监控,我们判断,对方在‘星火惊雷’计划失败后,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很可能已经知晓‘龙涎木’信标被激活,这会让他们更加疯狂。滨城,尤其是旭遇,面临的潜在风险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可能急剧升高!你们必须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陈遇的心沉了下去。他明白杨振军的意思。原本“龙涎木”可能只是钥匙之一,现在它自己变成了一个持续广播的信标,其价值和对对方的吸引力,呈指数级上升!

  “明白!我们一定守住!”陈遇挺直腰板,对着话筒沉声应道,仿佛在立下军令状。

  结束与杨振军的通话,陈遇感觉办公室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而沉重。他走到窗边,看着远方天际已经隐隐泛起的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来临,但带来的不是曙光般的轻松,而是更深沉的迷雾和更严峻的挑战。

  “信标……全球网络……”他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旭遇和他个人,已经深深地卷入了一场远超想象、关乎国家乃至全球安全格局的巨大漩涡之中。

  他拿起内部电话,再次接通了王小虎的线路,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和不容置疑的坚定:

  “虎子,通知下去,警戒状态无限期延长!告诉兄弟们,真正的硬仗……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