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这才是真正的领导之道-《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贺朝琼没想到,秦迪竟然想让她做他的女伴去参加这场酒会!

  她巴不得呢!

  天天往他那里跑,还刻意和陆鸿璇拉近关系,

  不就是等这一天吗?

  聪明又爱算计的小富婆,

  脸红着,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这样……合适吗?你不是有璇姐吗?她知道了,会不会不开心?”

  “阿璇在米国,总不能让她飞回来吧?你要是不愿意,那我就找傅捷娴好了。”秦迪故意说。

  “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去我去!别找她!”

  “哈哈~”

  秦迪笑了。

  送走激动得差点蹦起来的贺朝琼,

  下午,他让人通知了韦建邦。

  韦建邦是晨星中环大厦40层的华·夏星传媒负责人。

  接到通知,立刻赶来。

  “老板,下午好。”

  寒暄过后,秦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再办一本财经杂志。

  韦建邦听完,眼珠一转,

  马上兴奋起来:“老板,这事靠谱!港岛人最爱看富豪八卦,要是能搞个富豪榜出来,肯定火遍全城。”

  这家伙脑子灵光得很,还能顺着思路往下想:

  “老板,这杂志刚起步,影响力还不够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大亨专访’栏目!”

  “港岛的各个行业里,藏着不少传奇人物。大家喜欢看他们发家的经历,也爱听他们的趣闻。我想这些人本身也愿意被包装一下,让自己的故事更精彩些。”

  “这么做,应该能拉动销量。”

  “再找些经济领域的专家,或者您亲自写点深度内容,吸引那些有实力的读者。”

  “多点开花。我有信心,这会很成功。”

  ……

  这个“传奇人物”系列,韦建邦不说,秦迪自己也没往这方面想。

  他原本的思路,是参照《福布斯》《财富》《时代周刊》这样的财经杂志,走专业路线。

  他没走偏。

  但韦建邦的思路也完全没错。

  港岛确实有太多响当当的“人物”,不管是媒体还是大众,都爱看他们的故事。

  这种本地独有的文化,在杂志初期,对于打开市场很有帮助。

  就算将来走向国际,这类专访也依然可以保留。

  未来,《秦迪》杂志可以开辟一个“传奇人物”栏目,专门采访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

  初期,可以聚焦港岛本地的各路“传奇”。

  将来,可以把镜头对准国际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比如奥运冠军,跳水项目就是一个例子。

  女的可以称“跳水女王”,男的如果外形出众,可以叫“跳水王子”;就算颜值一般,也可以称一声“跳水大王”。

  越想越觉得,韦建邦的建议挺有前瞻性。

  不愧是报业里公认的高手,也是系统认证的S级人才。

  在内容策划这方面,他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好,就这么定了。前期筹备,我交给你。”

  “没问题!”韦建邦郑重表态,“一定完成任务。”

  他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

  面对秦迪时,他始终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在他心里,秦迪就是那个赏识自己的人。

  当年他只是个普通编辑,是秦迪把他提拔成《天天日报》的主编兼总经理。

  更关键的是,在他被人重伤之后,是秦迪动用了某些神秘关系,为他出了那口恶气。

  秦迪不仅是个传奇商人,更是个值得追随的人。

  这样的人,值得他紧紧追随。

  借着这个机会,秦迪也向他了解了一些华夏星传媒目前的状况。

  “老板,目前港岛总部的运营已经完全稳住了。”

  “分部的筹建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各地负责人全部到位。”

  “他们由我直接沟通,而分部内部其他部门除了向当地负责人汇报之外,也会同步对接总部的各大部门负责人。”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我们收购了当地的印刷厂,目前都已投入运营。”

  “这意味着我们的报纸可以实现本地印刷,不再依赖港岛运输,大幅降低了成本,也提升了效率。”

  “我已安排人手进行市场调研,接下来各大分部将全面发力,推动《天天日报》和《漫威日报》的本地化发行,扩大市场覆盖面。”

  “台湾方面也设立了分部,但新闻审核极为严格,推进难度较大。”

  “……”

  这些是关于报业的进展汇报。

  秦迪早已安排韦建邦,在华夏星传媒公司内部组建电影与电视剧两大部门。

  接下来,丽的电视也将被纳入旗下,影视制作工作将迅速启动。

  一个完整的传媒集团架构,即将成型。

  韦建邦这位在报业领域的天才,也将正式迈向传媒巨头的行列。

  这一切,秦迪并未隐瞒,而是全部向韦建邦坦诚相告。

  一想到未来自己将执掌一家庞大传媒帝国,韦建邦内心就充满期待。

  但秦迪必须让他保持清醒。

  韦建邦虽然是报业领域的S级人才,但在整个传媒行业,他还算不上顶尖。

  管理一份报纸,甚至发展一家报社,他完全胜任。

  但若要掌控一个庞大的传媒集团,他的能力还有差距。

  因此,秦迪鼓励他不断学习,持续提升。

  “建邦啊。”秦迪语气沉稳,“你是我第三个直呼其名的员工,前面两位是梁安德和林国栋。”

  “我对你的期待很高,你将是未来整个传媒集团的掌舵者,必须去研究国际传媒集团的运营模式,不断学习和思考。”

  “不能停滞不前。”

  “如果你做不好,我会立刻换人。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信任可以给,权力也可以放。

  但必要的提醒和鞭策,同样不可少。

  这才是真正的领导之道。

  “我明白!老板,我一直都在努力。”韦建邦回应,“我已经报名了港岛中文大学传媒系和管理系的成人夜校课程,每天下班后都在坚持学习。”

  “请您放心,我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他语气坚定,充满决心。

  如今他每天几乎全身心扑在公司。

  晚上则投入学习,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只为让自己更强大。

  要追上老板那惊人的节奏和步伐,只能拼命让自己更快才行!

  韦建邦心里清楚得很。

  秦迪满意地笑了笑。

  随后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