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名为人心的风暴1-《三国:大汉第一毒》

  襄阳城,天牢。

  这里阴暗,潮湿。

  文聘披头散发,身上只剩一件脏污的囚衣。

  手腕脚踝上,是沉重到磨烂皮肉的镣铐。

  他背靠着长满滑腻青苔的石墙,静坐在肮脏的草堆上,一双虎目,失神地望着墙角能透入微光的小窗。

  当蔡瑁的亲兵冲入他的府邸,当着他妻儿老小的面,将他像一条死狗般拖出来时,他就知道,一切都完了。

  他想不明白。

  他为刘景升镇守北境,多年如一日,挡了多少外敌,流了多少血汗。

  他想的,也只是为刘表保住荆州这份基业,护住这一方百姓。

  断龙坡的惨败,根本不是战之罪!

  是李珪的愚蠢冒进,是蔡瑁的刚愎自用!

  可到头来,所有的罪责,所有的脏水,都泼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替罪羊……”

  文聘的嘴角扯出比哭还难看的弧度。

  沈潇那封信里面写的,哪里是什么劝降信,分明是一纸谶言。

  一阵脚步声在牢房外响起,由远及近。

  狱卒端着一碗已经馊掉的饭,从栏杆的缝隙里重重地塞了进来,转身便要离开。

  “等等。”

  文聘开口,声音干涩而嘶哑。

  狱卒停下脚,极不耐烦地回头:“喊什么?”

  “外面……怎么样了?”

  “什么怎么样?”狱卒的眼神里满是毫不掩饰的鄙夷和轻蔑,“还真当自己是那个威风八面的文将军?告诉你也无妨,蔡瑁将军已下令全军戒严,准备再次兴兵,讨伐当阳!”

  “不过嘛,”狱卒左右张望了一下,压低了声音,脸上是藏不住的幸灾乐祸,“现在军中都传遍了,说你文仲业暗通反贼,故意输了断龙坡,才害得蔡和、蔡中两位将军被俘受辱。如今,那些平日里与你走得近的校尉,个个自危,好几个已经被夺了兵权,回家去了!”

  说完,狱卒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心满意足地走远了。

  咔嚓。

  文聘的拳头攥紧,指节根根泛白。

  他这只“猎犬”还没死,甚至还没老,他的主人就要亲手宰了他,炖一锅肉汤来犒赏别人!

  蔡瑁,你好狠的心!

  就在他万念俱灰,只觉眼前一片漆黑之际。

  另一名始终沉默的老狱卒端着水盆路过,脚下似乎不经意地绊了一下,一个东西从他宽大的袖口里滚出,悄无声息地落到文聘的脚边。

  是一小块用油布紧紧包裹的干粮。

  老狱卒像是受了惊,慌忙蹲下捡起,在他将东西塞回袖口,与文聘视线交错的一刹那,嘴唇极快地动了动。

  没有声音,只有口型。

  “玄德公,虚位以待。”

  随即,他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去,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错觉。

  文聘的整个身体都僵住了。

  短短七个字,在他死寂的内心打开了一扇门!

  这不是劝降,更不是招揽。

  这是尊重,是认可!

  在你被自己人当成弃子,被自己人踩进最肮脏的泥潭里时,你的敌人却告诉你,他那里有你的位置,并且,一直在为你留着。

  文聘缓缓低下头,看着自己身上冰冷的镣铐。

  良久,他那双黯淡无神的虎目之中,重新燃起了一粒火星。

  那火星,名为不甘。

  名为……希望!

  ……

  自当阳向西,官道之上。

  一支队伍,正迎着冬日暖阳,向着关中方向行进。

  “痛快!他娘的实在是痛快!”

  马超骑在马上,一想起蔡和、蔡中那两个草包被吓得屁滚尿流的模样,就忍不住放声大笑。

  “主簿,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就动了动嘴皮子,兵不血刃,就把蔡瑁手下最能打的一员大将给废了!这可比在战场上砍一万个脑袋还过瘾!”

  一旁的甘宁和周泰也是满脸的钦佩。

  他们是刀口舔血的汉子,平生最敬佩的就是真本事。

  沈潇的运筹帷幄,诸葛亮的鬼神之智,赵云马超的万夫不当之勇,还有黄月英那些闻所未闻的奇械……这个团队,强得简直像个怪物!

  “主簿,”徐庶催马赶到沈潇身边,看着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许多的青年,由衷感慨,“庶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能追随主簿与玄德公,实乃三生有幸。”

  庞统则在一旁摇着他那颗大脑袋,一双小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看看沈潇,又看看诸葛亮,啧啧有声:“一个子明,一个孔明,你们俩凑到一块儿,简直不给天下谋士留活路啊!我庞士元自诩不凡,如今看来,还得跟你们多学学怎么‘坑人’,哦不,是怎么用计!”

  众人闻言,皆是哄堂大笑。

  连日的奔波、厮杀、算计,所积攒的疲惫与压力,此刻都化作了劫后余生的轻松,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沈潇看着身边这些鲜活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支队伍,才算真正拧成了一股绳。

  他清了清嗓子,对身边的亲卫吩咐道:“派几个机灵的,快马去一趟新野。找到一个叫邓范的庄稼汉,务必客客气气地把他和他婆娘请到长安,好吃好喝地供着,就说,是我沈潇请的贵客。”

  “啊?”亲卫满脸不解。

  庞统也好奇地凑了过来:“主簿,这邓范是何许人也?莫非又是一位隐于乡野的当世高人?”

  沈潇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算不上高人,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不过嘛,他家祖坟的位置不错,风水极佳,将来有大用。”

  庞统和徐庶面面相觑,只觉得这位主簿的行事,总是这般天马行空,令人捉摸不透。

  队伍一路向西,穿州过郡。

  归心似箭。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去长安的喜悦。

  然而,就在此时!

  “驾!驾!驾——!”

  一阵疯狂到极致的马蹄声,从官道尽头炸响!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骑快马,正以一种不要命的速度,卷起漫天烟尘,朝着他们狂奔而来!

  马上骑士的背后,赫然插着代表八百里加急的赤红翎羽!

  关羽和赵云的面色瞬间凝重,立刻催马上前,准备拦截。

  那骑士显然已到了极限,胯下战马发出一声悲鸣,前蹄一软,轰然跪倒在地,将他狠狠地掀飞了出去!

  “主簿!主簿在哪?!”

  骑士在地上翻滚了好几圈,却顾不上满身的伤痛和血污,挣扎着爬起,用嘶哑到破音的嗓子狂喊。

  沈潇立刻上前:“我就是沈潇!长安出了何事?!”

  那骑士看到沈潇,用尽最后的力气,从怀中掏出一封被汗水蜡封密信,用颤抖到不成样子的手递了过来。

  他的声音,是恐惧和疲惫共同扭曲成的残骸。

  “主簿……出……出大事了!”

  “袁绍的邺城……有变!”

  他大口喘着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董承的‘衣带诏’……”

  “事发了!!”

  轰——!

  短短两句话,像是一盆冰水,浇灭了在场所有人的喜悦与憧憬。

  马超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庞统和诸葛亮脸上的从容与潇洒,瞬间荡然无存。

  衣带诏!

  这三个字,是当今天子最后的挣扎,是天下所谓的汉室忠臣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