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洛阳考试下-《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

  一天的休整时间,让凉州考生们都好生在长安大长见识。

  他们凉州,还有隔壁并州,自古以来就是胡汉杂居之地,民风彪悍,多年以来胡汉相处也还凑和。

  来了长安,发现这里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过去的长安,作为汉家都城,人员构成无需多言。沦陷到刘渊、刘曜手里后,胡汉比例持平。

  可十年前开始,底层汉人大量逃亡到洛阳,留在长安的,都是汉人士族豪强与他们的奴仆了,这座城变得胡多汉少。

  可现在,大量洛阳铁路职工的汉人都跟着过来,洛阳的商会、兑换所、学校、铁路医院在长安建起,长安又变成胡汉比例持平的城市。

  大量底层胡人为了生存,也想方设法要进铁路工作,或者依附铁路和洛阳其他产业工作,依靠劳动力讨生活的三轮车夫就是典型。

  而从洛阳来的铁路职工,哪怕都是干体力活的,大家也是能识字看报的存在。有他们在,杂居的胡人也都能说得一口流利汉话,主动去提升自己,让自己也要能识得几个字。

  哪怕凉州胡汉杂居,且有文化的汉人众多,那也没有如此高的识字率。

  他们出长安站去登记籍贯信息的那个地方,还有识字的胡人办事员工,这如果是在凉州,那工作胡人,至少也得是个在过去汉人朝堂里任职过的贵族家庭出身。

  可在长安,贵族胡人做员工,洛阳不一定收,那天遇见的还真有可能就只是个底层胡人。

  想明白这点后,殷芪等人只觉得自己的大脑被狠狠重创了。

  不考虑这些,只带着单纯的游客眼光,长安在洛阳的建设下,还是很繁华的。

  那些长安权贵们开设的高级商店,各种布料、衣服、点心,都看得人眼花缭乱。而洛阳商会旗下的平民商店,更是便宜量大质量好。

  长安作为周边城市的中心,不断吸引周边城镇的人来此求学、做生意。

  至于长安的政治,这得问洛阳。

  大家即使知道,去了洛阳,好东西会更多,但在长安还是没忍住,花钱买东买西。

  第三天,他们被领队又一次带去了长安站,坐上了真正的火车。

  真正的火车,比他们那天坐的要长的多,也漂亮的多。

  一节节车厢被连接起来,里头干干净净。

  大家按照票自己去找位置,坐下来后人人轮流换着坐车窗,就为了透过玻璃窗子,去看外面的风景。

  如此平稳、安逸,不需要操心喂草料,不怕刮风下雨的出行方式,让这些凉州考生们彻底明白,铁路报纸对火车的赞誉,那是一点都不过分。

  至于他们骑过来的马匹,都花了点钱,放在洛阳邮局寄养,到时候如果都考上了,那就卖了,没考上就再骑回凉州去。

  从长安到洛阳,路上还会经过一些城镇,这些地方的火车站就不如长安站大了。每当车子停下时,外边背着篓子或提着篮子的小商贩就赶紧上来,踮着脚,向窗户里的乘客们兜售各种食物,热闹至极。

  在车上的时光也不都是好好度过的。

  列车上也有要去洛阳考试的长安人,里头就有那吃多了没事干的,站那里大声嘲笑外地人没见过世面,连个火车都没坐过,不像他,经常坐车去洛阳玩……

  虽然挺无语,但这种人,凉州考生们都是一笑而过,并不把他放在眼里。

  列车上午出发,下午他们就到了洛阳。

  作为所有火车出发的源头,洛阳火车站又远比长安站还要高大,气派。

  不止建筑高大宽敞,关键是一出站开始,他们就能时刻感受到充足的照明,哪怕是走地下通道,也一点没影响大家看路。

  这样神奇的事,自然就让大家不由自主去探寻光源,可看来看去,也只看见头顶上那些比夜明珠还要亮的“灯”。

  殷芪和师兄弟们,都对这小小的东西究竟为何能有如此光亮,抓心挠肝一样感到好奇。

  出站的广场上,天下各地的口音与家乡话都能听见,他们环顾四周,就能看见各种不同的人群穿梭其中,揽客的车夫和旅馆是没有,但在这里有预约接人的商务三轮车一样不少。

  一声没听过的声音响起,他们转身,看见巨大的洛阳车站上,一个没见过的圆盘建筑在发出声音。

  边上有人被吓到了,他身边的长辈笑着安抚,说这就是报纸上写过的洛阳钟楼,每天报时很准,不会吃人。

  又来了一阵声音,一辆和火车很相似,但没有火车长,而且上方有长线穿梭的车子,就在他们面前径直跑过,里头坐满也站满了人。

  如他们一般,一看就是来考大学的考生,也不在少数。

  按理来说,同为竞争对手,殷芪他们是应该紧张的,但是看着那些人也和他们也一样,对着偌大的洛阳站无所适从,看什么都新鲜,见什么都吃惊,甚至以为是法宝、妖怪……

  安心了,大家都是土包子。

  这时,那个和他们一个车厢过来的长安人,又摇着扇子,神情傲慢地嘲笑着广场上没见过世面的外地人。

  不出意外的,他被人围住了。

  洛阳以外的地方,大家能念书,能学习,被家里送来洛阳考试,家世在地方都差不到哪里去,谁能让人踩着脸羞辱还不介意?

  由凉州、益州、并州以及西边关中地区的考试,都是统一到长安,坐车来洛阳,其他地方则是辛苦赶路到洛阳周边实控城镇,再从周围坐车过来的。

  这几天洛阳那是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各种身份歧视和地域歧视引起斗殴的案子也层出不穷,给韦和忙坏了,但处理这种案子的经验也十分丰富。

  火车站边上站岗的巡逻队员立刻挑事的人都围起来,带去旁边问话,还不忘警告这些新来的。

  “你们都是来洛阳考试,想学习知识的,要分得清主次。我们洛阳可不是什么其他地方,闹事犯法的人,就是考上了,洛阳也不要!”

  邮局领队到了洛阳,工作就结束了,但还是给殷芪他们说了洛阳的交通线,让他们先去办什么,后去干什么,各种重大设施都在哪里,他们考试去哪儿住宿更近,现在怎么坐电车……

  一个师兄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火车,是电车!”

  与领队道谢辞别后,他们按照引导,坐上电车,先去住宿的旅馆。

  电车座位不多,更多的人都是站着的,从车站上人也十分拥挤,但大家还是透过人影和玻璃,看见了外面洛阳的繁华。

  道路宽敞平整,还一路都被绿树和鲜花点缀,那些大大招牌的商店和城市职能部门,很是吸引人眼光,更不要提那些高高大大,还绿荫葱葱的居民区了,看的他们一直仰起脖子,目不暇接。

  车厢里,来自五湖四海,第一次踏进洛阳的考生们,已经都看痴了。

  有人做起诗文赞颂城市之美,也有人惊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神乎其技。

  火车、电车、高楼、照明,只靠报纸的文字的想象,远不及亲自来一趟洛阳感受的多。

  他们这辆车不去市中心,要去外面洛阳大学附近的街市,行驶了两三站就也到了。

  这里已经有一条全新的街道,街道上旅馆林立,还有兑换所和籍贯管理处,横着的街道对面,写着“洛阳大学”四个大字的石碑横在门口,大气十足。

  也顾不得去休息了,大家都结伴而行,想趁着天黑前,去未来学校看一看。

  奈何兴冲冲地走到门口,发现大门紧闭,外面的告示牌让他们在考试前三天过来,到时候会出考场,可以来看一看。

  这一下,让大家也收了心,看着周围从天下各地而来的英才,也不想着玩了,开始紧张地为半个月后的考试来做准备。

  而这些年随着洛阳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外地来的人也需要洛阳人服务,也已经开始有一部分洛阳人放弃了工作安排,选择自备资金,自负盈亏地做生意。

  大家老早就知道这条学府路是给外来学子们备考的,这条街开始有人了,想挣洛阳币的人就赶紧来这里。

  卖食物、卖学习资料,卖自己给他们干活……各种丰富的交易数不胜数。

  来考试的学生们,不少人本以为自己家里条件不差,所在政权的都城他们都熟得很,结果来了洛阳,才知道什么是城市,什么是贸易。

  想学会洛阳这些神奇的知识,或者想留下来,因而闷头用功读书者很多,但也有一部分人被洛阳的花花世界迷了眼。

  洛阳虽然不能嫖不能赌,但生活水平和各种给他们安排娱乐项目以及城市内的体育项目,还是狠狠地让这些外来权贵子弟们开了眼。

  今天去约着买一身体育装打篮球,明天去踢足球,后天去看球赛,吃饭都是去洛阳的名店,城市里那些名字都念不过来酒水饮料更是狠狠地喝个够。

  他们对考试是无所谓的,就算家长耳提面命让努力,但考得上就考,考不上也有钱在洛阳换洛阳币花,没钱了就写信问家里要。

  只想玩乐的人虽然占比不多,但在考生里头数量不小。这次来洛阳的年轻权贵子弟实在太多,尤其是南边东晋的,大家被压着在家里苦读半年,这会来了洛阳狠狠发泄。

  只要不犯洛阳的法,洛阳也不管他们到底学不学,总归那些有天分的好学生也不会轻易被带坏,能被带坏的算不得人才。

  至于犯了法的,敢在洛阳斗殴甚至试图打砸抢烧,杀人放火,那不管他们到底什么身份,洛阳都会统一按照自己的法律审判用刑,回头登报公示。

  到了日子,考生们按部就班,根据指引进了考场。

  小白人虽然没去考场,但坐在办公室,喝着汽水翻阅这些考生们的资料。

  花费人力去跟踪考生们,是太过于浪费了,因此他看的是系统给的资料。

  不同地域来的人才,都叫什么多大年龄,来了洛阳都住哪里,消费多少,从这里就能看到哪些是上进好学的,哪些是来玩的。

  就比如凉州来的这些考生,清一色的消费记录都在旅馆周边,也就有点电车消费,去神火广场逛了一圈,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埋头苦读。

  难怪凉州在这年头学风最盛,人才就是不一样。

  长安的底层这才开始有意思学习每两年呢,指望他们这代就有人能来考试不现实,等他们的孩子吧。而长安的胡汉贵族,都是被家里提点过的,基本玩,但程度有限,还懂得克制。

  东晋来的权贵子弟那就不一样了,光是购物,什么化妆品、衣服、体育用品、酒水美食,就瞬间带起了洛阳消费。

  来洛阳进货的商人们都没这等的消费能力。

  商人们有钱,但钱自己挣得自己心疼,比不上花家里钱的这些权贵子弟。

  并且他们已经连学府街和神都市场的商品都满足不了了,直接去洛阳城区,要去买洛阳百姓会用的东西,就是觉得洛阳东西最好,卖去外面的都差一等,而他们要用就要用最好的。

  为此,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城内代购业务。

  北边来的考生,汉多胡少,汉人考生基本都老老实实,一心只有考试,胡人考生们那就放肆的很。

  加上还有些人都是石胡亲信的孩子,平时肆意惯了,来洛阳惹事不少,抢小孩的玩具,抢路边扫地大爷的三轮车。

  碰巧抢到了张茂头上,让认出张茂的凉州考生们大怒,也不闷头读书了,回去摇人来和这些人互殴对抗。

  这些主动惹事的基本都被韦和教训一顿,直接扔出城。

  出乎小白的意料,在全部考生里,居然也能有个5%女考生,远高于他的想象。

  后面他一看,果然都是汉人士族出身的,几个姓氏尤其的眼熟。

  他也不是什么斤斤计较的人,只要能考得上,姓什么都收,全都丢去物理化专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