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十分钟都没有的洛阳陨星,已经叫天下所有人都有了共识:洛阳,是神明之地。
手里有兵的胡人和汉人心虚,不敢再把目光放在洛阳,恨不得自己离洛阳越远越好,而更多的百姓和心有抱负之人,则是对洛阳充满渴望。
难怪那里所有的人都能有食物,有衣服,身份再低贱的亡魂也能得到祭祀,因为那位圣王,不是凡俗世间的贵族老爷,是凡俗之上的神明仙人!
有理想要抱负之人,想要去洛阳,投奔这位天赐之君,跟着他一起驱除胡虏,消灭名不正言不顺的司马家,清扫所有神州大地的军阀势力,重建汉家新朝。
没抱负的广大百姓只有一个理想:去洛阳,吃饱饭,活下去。
所有人都仰起头,安安静静,听着有关洛阳的一切。
【“工分系统,是圣王为了养活三千人,建设新洛阳城,从而设置的一套运行体系。
其目的,是为集中洛阳有限力量,将每个人的劳动价值发挥到最大,鼓励他们建设劳动的同时,给予他们应得的报酬。”】
凉州的汉人村落,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明白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过路的客人也在村中磨盘边上和村民们一起抬头听着,见村民们神色疑惑,他思索一番,试着解释道:“意思就是为了要让所有人都干活,所以给他们酬劳。”
一个村民明白了:“意思是干活还给钱!”
边上村民更不理解了:“洛阳的神仙都已经又管饭,又给看病,还建澡堂子让洗澡,发衣服,这还需要再给什么钱?”
在他们固有的认知之中,那些人投奔了洛阳的神仙,便都是神仙的奴仆了。神仙已经给了他们那么多的东西,管吃喝管治病的,在要钱那都是下面人不对了。
客人一时也不知怎么回答,只能隐晦道:“神仙不是贵族,不需要凡人为奴为仆,给钱是为了让大家干活更有劲。”
不给钱的,那是奴仆,给了钱的,那叫雇佣,两者的法律关系和世俗认知都完全不一样。
村民们还是不太能理解。
【老蔡严肃的声音说道:“新洛阳,每个人可以有个人财产,但没有私产。从土地到房屋,各种建筑设施,大型工程,都是属于新洛阳的。”】
广大私产拥有者们一惊。
老蔡,话说清楚,你这是什么意思?
【“在新洛阳初建时候,城内是直接废弃了旧有的货币系统,所有金银铜钱,还有布帛、粮食,都失去了可交易属性。
原因很简单,这些物资圣王都不缺,但是百姓几乎都是极度贫困户,他们也掏不出来。”
“只提供每日口粮,在乱世中,已经能让百姓很满足地为之劳动,但劳动积极性肯定是不足,需要再度激励的。”
天幕上的画面变作一个表格,上面排列着不同姓名之人,在一个月内,每天的工作和获得的不同工分。
“洛阳城的工分系统,就是为了鼓励百姓们的劳动积极性而生的。
洛阳没有主仆关系,所有人进入洛阳以后,都只会有一个身份,洛阳城的居民。士兵、老师、农民、工人、手工业者、服务业者,所有人都是劳动者,只是劳动岗位不同。
每天晚上实时更新结算,每日大家做了什么活,监测范围是全洛阳的工分系统都一清二楚。
举个例子,今天你第一天搬砖,不熟练,时不时也会累了歇一歇,一天搬的砖块只有两千块,得到了28工分。
第二天,你熟练了,一天搬了三千块,得到了42工分。”
“在新洛阳,耕作也是算工分的,每人每天做了什么事,范围面积是多少,就会得到相应的工分。”
“体力活直接根据工作量来算,技术活会难一些。
比如医生,每天又要学,又要治病救人,有个基础15分,来一个小病人算5分,大病人算10人,病人多工作量就多。”
“最苦最累的那些活,比如掏粪工,虽然每天干的活可能量不大,但因为这份工作强度太高,每时每刻都考验人的生理反应,获得的报酬也不会很低。”
“不参与搬砖、务农这些体力劳动,也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管理岗位,每日只安排人,每日也有个饿不死的基础工资,忙碌起来才会公分多。”
“上述表达,就显而易见地显示出了新洛阳工分系统和过往所有制度的不同。
在这里,就算你作为城市的管理者,职能和过往的地方官僚类似,但你得到的俸禄,那也是根据你的劳动强度和劳动内容来发放,不是职级高,离圣王越近,就越有分。
哪怕你是洛阳副市长,负责洛阳民生,可能忙的时候能挣得比所有人都多,不忙的时候还不如掏粪工有工分。”】
如此清晰易懂的规则,让新洛阳之外听到这话的所有人,都仿佛被人直接暴打了一顿。
他们想过神仙所设的城池,定然规则与凡俗会有区别,不能以凡人之想揣度仙神。可这工分制度,给他们的震撼不亚于五分钟之前看到的洛阳群星坠落。
不论是胡人军阀、汉人士族、还是大量不同地方不同种族的底层百姓,大家都习惯了弱肉强食,更习惯了人人生而不同。
官是官,吏是吏,民是民,贵族是贵族,奴仆是奴仆,奴隶是奴隶。
个人当然也有奋斗途径,虽然奋斗渠道极其狭窄,但是奋斗上去的就能享受到不一样的风景了。
但是天幕所说的新洛阳,却和他们固有认知截然不同。
哪怕是管着城市的官员,一天所能得到的报酬可能还比不上一个掏粪工,而每天卖力干活的人,干得多就拿得多。
所有人都在圣王治下被安排工作,以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的不同来获得不同的报酬,没有了主仆之分,也就意味着贵贱不再有别。
“奴隶就是奴隶,贵族就是贵族,奴隶怎么能拿到比贵族还要多的报酬!”
“贵贱有别,如此行事,礼法规矩何在!”
手下有着大量仆人奴隶的胡、汉的贵族们陡然一惊,全然不能接受神仙之地居然如此尊卑不分。
人可以有个人财产,但不能有私产,这话是难懂了些,但无外乎就是能有钱,不能有房不能有地也不能有奴仆。
更别说那很直白的,所有土地房屋都归属洛阳所有了。
有人惊道:“如此蛮横霸道行径,让人如何存活!”
地都不让有,奴也不许蓄,他们这些贵族那要怎么活!
广大的底层听明白后,也全然不敢相信,洛阳居然是如此。
他们想过最好的事情,也是去洛阳,给那位神仙做仆从,能吃饱穿暖已经是一辈子足够幸福了,却没想到神仙根本就不要奴仆。
还不是他自己不用,是整个洛阳城都不能有。
有人道:“所以,那些洛阳的百姓,不是伺候神仙老爷的?反而是神仙来伺候他们?”
神仙给粮给衣给房,还不要人为奴为婢,这是什么样的好神仙啊!
边上立刻有人反驳:“你乱说什么,那位圣王仁慈,建了洛阳收留无处可去无粮可吃的流民百姓,如何是‘伺候’?”
“洛阳的百姓吃着粮,那也是有出工干活的,路不是他们修的?房不是他们建的?地不是他们种的?兵,不也是百姓挑出来当的?”
“百姓出工干活,圣王也给了工分,这两边都不亏欠!”
“可这分,是干啥用的?”
【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出现,镜头扫过一个个商品,从食物到卫生用品,从衣服到生活用具,每一个商品前的工分价格都显示的清清楚楚。
“能在洛阳建立工分体系,得以依赖于圣王自己所拥有的极为充足的物资储备。
洛阳工分具备货币属性,得体现在它能有购买价值。
洛阳商业,一开始完全是圣王一手打造,好让百姓可以在里面用工分购买商品,后来开始逐渐放开。”
随后是一幕慕洛阳百姓的生活场景,有人买了香皂毛巾后,又去澡堂花工分洗澡;有一家人带着孩子,去给孩子买零嘴糖果;也有一对年轻男女去直接去买大量的生活用品,还买了两匹布。
甚至还有人扶着老人,或者夫妻抱着孩子,去卫生所,找一身白衣的医生,给孩子看病拿药。
“从零食点心这样的食物,到各种卫生产品,还有离不开的衣服被子,劳动必备护具……
虽然知足常乐很好,但人都是有需求的,能吃饱穿暖后,就会有人想吃更好吃的东西,穿更好看的衣服,用各种卫生产品让自己更干净。
就算以上需求都没有,所有人在新洛阳都是要强制学习的,纸笔你总得买吧?有了孩子媳妇,卫生巾这样的和糖果小零食总得给媳妇孩子买吧?家里人万一有个头疼脑热,去卫生所拿药的分要存吧?
就是这些对更好生活的期盼,让大家都会愿意干活更努力,好挣更多的工分,让自己和家人能过得更好。”】
看着那天上洛阳百姓们的生活日常,不少人也都认可地点头。
一个远离城池和管道的偏远山里,有村民满脸渴望地看着,说:“工分可以做这样多的事,买到那些漂亮厚实的衣服,我也会天天跟牛一样去干活。”
有家中亲人因病去世的人哭着道:“去那里人人都能挣工分,工分,能看病啊!”
他们这些趁乱逃到山中的人,有普通村庄的百姓,也有大户人家的逃奴,为了躲避外面的日子,一起在这山中生活。
进山以后,生活是困难了些,布匹和盐难得,但好歹没有随时被抢走一切,一家子被杀光的情况。
只是无论进山前还是进山后,他们再怎么劳作,都挣不了什么钱,挣的粮食也不过勉强糊口,别说买什么东西了,家里生了病,那是连大夫都请不起的。
不是天幕,哪里知道,天下还有洛阳这样的地方,百姓干了活就能挣分,分就是换个叫法的钱罢了,干活有了分,能买吃的穿的,能去用热水洗澡,还能碰贵人才能碰的纸笔,敢有底气带家人看病。
一个孩子大叫道:“阿爷,我要去洛阳!我也有力气,我能搬砖!一天搬两千块,就能挣28分,干十天,就能让我和娘都穿上那么厚的衣服,冬天也不怕挨冻了!”
孩子道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渴望。
村中的年轻人都把目光看向那些当机立断,带着他们躲出来的长辈们,眼神中渴望尽显。
躲在山沟沟里,能种粮勉强果腹,但极度缺少食盐,采摘的麻与葛也很有限。
和外面乱世里的百姓比起来,他们至少安全,也不用把辛苦种出的粮食往上纳税,还得免费服徭役。
可清苦也是真的清苦。
看着村子里后辈们的渴望眼神,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也互相对视,大家一起做出了决定。
在大户人家做过奴仆的葛三叔说到:“去洛阳!我以前给洛阳送过东西,我知道洛阳怎么走!”
洛阳的工分制度和琳琅满目的商品震撼了所有人,除了对全新制度的思考,也有不少人有有了新的疑问:这工分,又是如何来算的呢?还能每天盯着看不成?
还真是。
【一晚上给他不知道的观众足够震撼的老蔡,继续拍出下一个震撼。
“在我们的文明还没有迈入下一个阶段时,圣王已经拿出了更先进的工具——工分系统,来为当时的中原文明赋能。”
“被圣王布置在洛阳的系统,会自动追踪所有洛阳记录在案的劳动者,用它高度智能的算法,来为所有的劳动者测算劳动成果。”
画面变成一个一看就很厉害的界面,上面记录着所有人的名字。一个手随意点击一个名字,就自动出现了他的所有信息,什么年龄身高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全都有。
再一点击,就直接出现了这个人干活的画面,到目前干了什么,干了多少,系统算出来有多少分,全都一目了然。
“让人自己来做工分记录员,每几十个人干活都要一个人算工分,太浪费人力了,还得考虑会不会算错、包庇。
系统就不一样了,大数据直接实时追踪。
摸鱼也无所谓,反正干多少拿多少,也没人逼着一定要多干活,但不干活是肯定没有分的。
考虑到系统可能也会出错,甚至洛阳还设立的工分反馈机制,如果觉得自己工分不合理,怀疑系统算错了的,大家可以申诉,工作人员会找系统申请记录来核对。
真的是万中无一的错误,那工分系统直接双倍赔偿,但如果没错就没事,多次故意找茬,工分系统会直接扣分的。”】
先进智能的系统太超前了,让所有只是一窥系统视角的人都瞠目结舌。
“这、这就是神仙法器?”
这样能记录所有人信息,还能自己计算工分,随时让人查看的东西,不慎神仙法器是什么?
认真思考过如此多百姓,如何维护工分准确的人,震撼之余,却是眼前一亮。
不是所有士族和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都醉生梦死,毫无担当,总也有那么一些人怀有抱负。
大家都有理想,只是想走的路线不太相同。
一些甚至想过重走法家路线的人,看到这里,真的是感觉如获至宝。
乱世当用重典,如此神器,配上严刑峻法,一定能让乱世稳定下来!
想走大同路线,但苦于找不到方法的人,看见系统,也是感觉自己找到了救星。
人有感情,有关系,随时都可能不公,但法器不会啊!
手里有兵的胡人和汉人心虚,不敢再把目光放在洛阳,恨不得自己离洛阳越远越好,而更多的百姓和心有抱负之人,则是对洛阳充满渴望。
难怪那里所有的人都能有食物,有衣服,身份再低贱的亡魂也能得到祭祀,因为那位圣王,不是凡俗世间的贵族老爷,是凡俗之上的神明仙人!
有理想要抱负之人,想要去洛阳,投奔这位天赐之君,跟着他一起驱除胡虏,消灭名不正言不顺的司马家,清扫所有神州大地的军阀势力,重建汉家新朝。
没抱负的广大百姓只有一个理想:去洛阳,吃饱饭,活下去。
所有人都仰起头,安安静静,听着有关洛阳的一切。
【“工分系统,是圣王为了养活三千人,建设新洛阳城,从而设置的一套运行体系。
其目的,是为集中洛阳有限力量,将每个人的劳动价值发挥到最大,鼓励他们建设劳动的同时,给予他们应得的报酬。”】
凉州的汉人村落,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明白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过路的客人也在村中磨盘边上和村民们一起抬头听着,见村民们神色疑惑,他思索一番,试着解释道:“意思就是为了要让所有人都干活,所以给他们酬劳。”
一个村民明白了:“意思是干活还给钱!”
边上村民更不理解了:“洛阳的神仙都已经又管饭,又给看病,还建澡堂子让洗澡,发衣服,这还需要再给什么钱?”
在他们固有的认知之中,那些人投奔了洛阳的神仙,便都是神仙的奴仆了。神仙已经给了他们那么多的东西,管吃喝管治病的,在要钱那都是下面人不对了。
客人一时也不知怎么回答,只能隐晦道:“神仙不是贵族,不需要凡人为奴为仆,给钱是为了让大家干活更有劲。”
不给钱的,那是奴仆,给了钱的,那叫雇佣,两者的法律关系和世俗认知都完全不一样。
村民们还是不太能理解。
【老蔡严肃的声音说道:“新洛阳,每个人可以有个人财产,但没有私产。从土地到房屋,各种建筑设施,大型工程,都是属于新洛阳的。”】
广大私产拥有者们一惊。
老蔡,话说清楚,你这是什么意思?
【“在新洛阳初建时候,城内是直接废弃了旧有的货币系统,所有金银铜钱,还有布帛、粮食,都失去了可交易属性。
原因很简单,这些物资圣王都不缺,但是百姓几乎都是极度贫困户,他们也掏不出来。”
“只提供每日口粮,在乱世中,已经能让百姓很满足地为之劳动,但劳动积极性肯定是不足,需要再度激励的。”
天幕上的画面变作一个表格,上面排列着不同姓名之人,在一个月内,每天的工作和获得的不同工分。
“洛阳城的工分系统,就是为了鼓励百姓们的劳动积极性而生的。
洛阳没有主仆关系,所有人进入洛阳以后,都只会有一个身份,洛阳城的居民。士兵、老师、农民、工人、手工业者、服务业者,所有人都是劳动者,只是劳动岗位不同。
每天晚上实时更新结算,每日大家做了什么活,监测范围是全洛阳的工分系统都一清二楚。
举个例子,今天你第一天搬砖,不熟练,时不时也会累了歇一歇,一天搬的砖块只有两千块,得到了28工分。
第二天,你熟练了,一天搬了三千块,得到了42工分。”
“在新洛阳,耕作也是算工分的,每人每天做了什么事,范围面积是多少,就会得到相应的工分。”
“体力活直接根据工作量来算,技术活会难一些。
比如医生,每天又要学,又要治病救人,有个基础15分,来一个小病人算5分,大病人算10人,病人多工作量就多。”
“最苦最累的那些活,比如掏粪工,虽然每天干的活可能量不大,但因为这份工作强度太高,每时每刻都考验人的生理反应,获得的报酬也不会很低。”
“不参与搬砖、务农这些体力劳动,也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管理岗位,每日只安排人,每日也有个饿不死的基础工资,忙碌起来才会公分多。”
“上述表达,就显而易见地显示出了新洛阳工分系统和过往所有制度的不同。
在这里,就算你作为城市的管理者,职能和过往的地方官僚类似,但你得到的俸禄,那也是根据你的劳动强度和劳动内容来发放,不是职级高,离圣王越近,就越有分。
哪怕你是洛阳副市长,负责洛阳民生,可能忙的时候能挣得比所有人都多,不忙的时候还不如掏粪工有工分。”】
如此清晰易懂的规则,让新洛阳之外听到这话的所有人,都仿佛被人直接暴打了一顿。
他们想过神仙所设的城池,定然规则与凡俗会有区别,不能以凡人之想揣度仙神。可这工分制度,给他们的震撼不亚于五分钟之前看到的洛阳群星坠落。
不论是胡人军阀、汉人士族、还是大量不同地方不同种族的底层百姓,大家都习惯了弱肉强食,更习惯了人人生而不同。
官是官,吏是吏,民是民,贵族是贵族,奴仆是奴仆,奴隶是奴隶。
个人当然也有奋斗途径,虽然奋斗渠道极其狭窄,但是奋斗上去的就能享受到不一样的风景了。
但是天幕所说的新洛阳,却和他们固有认知截然不同。
哪怕是管着城市的官员,一天所能得到的报酬可能还比不上一个掏粪工,而每天卖力干活的人,干得多就拿得多。
所有人都在圣王治下被安排工作,以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的不同来获得不同的报酬,没有了主仆之分,也就意味着贵贱不再有别。
“奴隶就是奴隶,贵族就是贵族,奴隶怎么能拿到比贵族还要多的报酬!”
“贵贱有别,如此行事,礼法规矩何在!”
手下有着大量仆人奴隶的胡、汉的贵族们陡然一惊,全然不能接受神仙之地居然如此尊卑不分。
人可以有个人财产,但不能有私产,这话是难懂了些,但无外乎就是能有钱,不能有房不能有地也不能有奴仆。
更别说那很直白的,所有土地房屋都归属洛阳所有了。
有人惊道:“如此蛮横霸道行径,让人如何存活!”
地都不让有,奴也不许蓄,他们这些贵族那要怎么活!
广大的底层听明白后,也全然不敢相信,洛阳居然是如此。
他们想过最好的事情,也是去洛阳,给那位神仙做仆从,能吃饱穿暖已经是一辈子足够幸福了,却没想到神仙根本就不要奴仆。
还不是他自己不用,是整个洛阳城都不能有。
有人道:“所以,那些洛阳的百姓,不是伺候神仙老爷的?反而是神仙来伺候他们?”
神仙给粮给衣给房,还不要人为奴为婢,这是什么样的好神仙啊!
边上立刻有人反驳:“你乱说什么,那位圣王仁慈,建了洛阳收留无处可去无粮可吃的流民百姓,如何是‘伺候’?”
“洛阳的百姓吃着粮,那也是有出工干活的,路不是他们修的?房不是他们建的?地不是他们种的?兵,不也是百姓挑出来当的?”
“百姓出工干活,圣王也给了工分,这两边都不亏欠!”
“可这分,是干啥用的?”
【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出现,镜头扫过一个个商品,从食物到卫生用品,从衣服到生活用具,每一个商品前的工分价格都显示的清清楚楚。
“能在洛阳建立工分体系,得以依赖于圣王自己所拥有的极为充足的物资储备。
洛阳工分具备货币属性,得体现在它能有购买价值。
洛阳商业,一开始完全是圣王一手打造,好让百姓可以在里面用工分购买商品,后来开始逐渐放开。”
随后是一幕慕洛阳百姓的生活场景,有人买了香皂毛巾后,又去澡堂花工分洗澡;有一家人带着孩子,去给孩子买零嘴糖果;也有一对年轻男女去直接去买大量的生活用品,还买了两匹布。
甚至还有人扶着老人,或者夫妻抱着孩子,去卫生所,找一身白衣的医生,给孩子看病拿药。
“从零食点心这样的食物,到各种卫生产品,还有离不开的衣服被子,劳动必备护具……
虽然知足常乐很好,但人都是有需求的,能吃饱穿暖后,就会有人想吃更好吃的东西,穿更好看的衣服,用各种卫生产品让自己更干净。
就算以上需求都没有,所有人在新洛阳都是要强制学习的,纸笔你总得买吧?有了孩子媳妇,卫生巾这样的和糖果小零食总得给媳妇孩子买吧?家里人万一有个头疼脑热,去卫生所拿药的分要存吧?
就是这些对更好生活的期盼,让大家都会愿意干活更努力,好挣更多的工分,让自己和家人能过得更好。”】
看着那天上洛阳百姓们的生活日常,不少人也都认可地点头。
一个远离城池和管道的偏远山里,有村民满脸渴望地看着,说:“工分可以做这样多的事,买到那些漂亮厚实的衣服,我也会天天跟牛一样去干活。”
有家中亲人因病去世的人哭着道:“去那里人人都能挣工分,工分,能看病啊!”
他们这些趁乱逃到山中的人,有普通村庄的百姓,也有大户人家的逃奴,为了躲避外面的日子,一起在这山中生活。
进山以后,生活是困难了些,布匹和盐难得,但好歹没有随时被抢走一切,一家子被杀光的情况。
只是无论进山前还是进山后,他们再怎么劳作,都挣不了什么钱,挣的粮食也不过勉强糊口,别说买什么东西了,家里生了病,那是连大夫都请不起的。
不是天幕,哪里知道,天下还有洛阳这样的地方,百姓干了活就能挣分,分就是换个叫法的钱罢了,干活有了分,能买吃的穿的,能去用热水洗澡,还能碰贵人才能碰的纸笔,敢有底气带家人看病。
一个孩子大叫道:“阿爷,我要去洛阳!我也有力气,我能搬砖!一天搬两千块,就能挣28分,干十天,就能让我和娘都穿上那么厚的衣服,冬天也不怕挨冻了!”
孩子道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渴望。
村中的年轻人都把目光看向那些当机立断,带着他们躲出来的长辈们,眼神中渴望尽显。
躲在山沟沟里,能种粮勉强果腹,但极度缺少食盐,采摘的麻与葛也很有限。
和外面乱世里的百姓比起来,他们至少安全,也不用把辛苦种出的粮食往上纳税,还得免费服徭役。
可清苦也是真的清苦。
看着村子里后辈们的渴望眼神,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也互相对视,大家一起做出了决定。
在大户人家做过奴仆的葛三叔说到:“去洛阳!我以前给洛阳送过东西,我知道洛阳怎么走!”
洛阳的工分制度和琳琅满目的商品震撼了所有人,除了对全新制度的思考,也有不少人有有了新的疑问:这工分,又是如何来算的呢?还能每天盯着看不成?
还真是。
【一晚上给他不知道的观众足够震撼的老蔡,继续拍出下一个震撼。
“在我们的文明还没有迈入下一个阶段时,圣王已经拿出了更先进的工具——工分系统,来为当时的中原文明赋能。”
“被圣王布置在洛阳的系统,会自动追踪所有洛阳记录在案的劳动者,用它高度智能的算法,来为所有的劳动者测算劳动成果。”
画面变成一个一看就很厉害的界面,上面记录着所有人的名字。一个手随意点击一个名字,就自动出现了他的所有信息,什么年龄身高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全都有。
再一点击,就直接出现了这个人干活的画面,到目前干了什么,干了多少,系统算出来有多少分,全都一目了然。
“让人自己来做工分记录员,每几十个人干活都要一个人算工分,太浪费人力了,还得考虑会不会算错、包庇。
系统就不一样了,大数据直接实时追踪。
摸鱼也无所谓,反正干多少拿多少,也没人逼着一定要多干活,但不干活是肯定没有分的。
考虑到系统可能也会出错,甚至洛阳还设立的工分反馈机制,如果觉得自己工分不合理,怀疑系统算错了的,大家可以申诉,工作人员会找系统申请记录来核对。
真的是万中无一的错误,那工分系统直接双倍赔偿,但如果没错就没事,多次故意找茬,工分系统会直接扣分的。”】
先进智能的系统太超前了,让所有只是一窥系统视角的人都瞠目结舌。
“这、这就是神仙法器?”
这样能记录所有人信息,还能自己计算工分,随时让人查看的东西,不慎神仙法器是什么?
认真思考过如此多百姓,如何维护工分准确的人,震撼之余,却是眼前一亮。
不是所有士族和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都醉生梦死,毫无担当,总也有那么一些人怀有抱负。
大家都有理想,只是想走的路线不太相同。
一些甚至想过重走法家路线的人,看到这里,真的是感觉如获至宝。
乱世当用重典,如此神器,配上严刑峻法,一定能让乱世稳定下来!
想走大同路线,但苦于找不到方法的人,看见系统,也是感觉自己找到了救星。
人有感情,有关系,随时都可能不公,但法器不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