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疫苗与祭祀-《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

  按照小白的吩咐,所有人很快就得排队等着。

  “这边排队等着打,打完去另一个帐篷观察,身体无碍者则去领取一份饺子。”

  被选中的医护人员已经都早早打过,现在,他们则是要在观察一遍小白先生是如何给洛新他们打的,等会也要上手打。

  “洛新,你来。”小白直接点人。

  洛新面无表情最先上去,被小白按着坐下,小白让他脱掉棉衣,撸起手臂衣服,他也乖乖照做。

  韦单他们也不知道疫苗具体是个什么东西,但听先生说是能防病的,一下就来了精神。

  听说过治病,没听说过还能预防,这种神仙手段肯定要看啊。

  然后就看见神仙拿着棉签沾着一个透明的玩意儿在洛新手上擦了擦。然后拿出一个看着就玄乎的玩意儿,包装一拆,露出长长的银色针头。

  银色针头戳进一个小瓶里,把里头的玩意儿提取进管内,随后银白的长针就这么直接戳进洛新的上臂。

  洛新眉头倏然皱起,没喊出声,小白还在教导被选中的医护人员们:“看好了。注射位置通常选择肩峰下2-3横指处,自己根据不同人的年龄和体型调整,要避开神经和血管。”

  疫苗注射很快,完事了小白给洛新两根棉签让他自己用力摁着,去另一个帐子坐着观察,不过洛新面不改色按着棉签,却并不急着过去,站在旁边先等着。

  小白接着喊人:“韦单,你们五个一起坐过来。”

  韦单五个就听话地坐了过来,看洛新就站旁边也不觉得有什么。

  直到他们自己撸起胳膊袖子,被沾着酒精的棉签一擦,冰冷的触感让他们大冬天身体跟着一抖,在看那些正在笨手笨脚拆新注射器的医护者们,忽然就开始感觉有些害怕了。

  在看见要给自己打针的医护者们手持注射器时,害怕达到了顶峰。

  本来人被尖锐的东西刺,就会有人下意识害怕,现在又是要把这一管子东西扎进自己手臂里,而这些打针的还都是新手,这就更让人害怕了。

  害怕也无济于事,在洛阳医疗总负责人微生小白的督促下,医护人员们都先后开始扎针。

  霎时之间,帐子里传来了大小不一的叫声看,洛新的嘴角几不可见上扬了一度。

  小白能理解,但还是得训,因为他的耳朵被吵到了。

  指着旁边乖巧站着的洛新就道:“洛新才十二岁,打个针都面不改色,你们最小的也十五了,嚎什么?”

  拿棉签捂着胳膊的韦松哀怨道:“先生,真的很痛,胳膊又胀又酸又痛。”

  针扎进去还只是刺痛,但是注射后那股酸胀之感,可真是苦了他们。

  小白让他们都过去那边帐子观察,安慰道:“第一次难免的,后面你们就习惯了。”

  韦单大惊失色:“还有后面!?”

  小白瞥他一眼:“今天打的只是天花疫苗,给你们预防得病用,后面适应期过了,还有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百日破疫苗,腮腺炎疫苗。”

  “不想打也行,我也能治病,回头得病自己掏工分治。”

  韦家兄弟们瞬间不质疑了。

  韦单:“您仁善,不忍城中百姓得病,我们也必须要做好带头作用!”

  别的疫苗听不懂,但是他们这个防治天花疫苗,还有那什么麻疹、水痘疫苗,能预防上那可是真的占到大便宜了!

  再者说了,现在打疫苗可是免费的,回头自己掏工分治病,谁知道会花多少工分。

  他们六个去帐篷里观察了,接着开始后面排队的一批批上来。

  隔着帐篷也听到另一边疫苗接种处传来的喊叫声,韦氏兄弟们放了心:不是他们没用,是打针就是很痛,得忍,他们没忍住而已。

  百姓们也没想到,先生之前说好的新年活动,居然是来给他们扎针。

  但是作为他们心中的活神仙,先生说这是给他们预防生病的,大家又都相信,那些没见过的注射器和疫苗瓶子,看着也都非凡俗之物,说要给他们下毒,那才是搞笑。

  作为最先打的一批,观察没事的他们可以去领取饺子,一人一份,大人十个,孩子五个。

  饺子也是接的“圣火”的煮的,看着都跟白玉耳朵似的,一看就是白面这种稀罕玩意儿做的,再咬下去,好家伙,居然还是有肉有素的!

  还在排队,或者还等着观察的,就看他们第一批观察出去的人领着饺子在那吃,一口热乎乎的饺子一口热乎乎的汤,看的是心痒痒的,羡慕不已,恨不得自己也赶紧观察期结束,快点去吃。

  捂着胳膊喊疼,或者有针头恐惧症吓得在边上发抖的,这会也各个等着,脸上露出满是期盼的笑容。

  先生对他们,是真的好。

  自从跟了他,大家只要干活,那是就再也没有挨过饿,吃的还都是细粮,现在这大过年的,还能吃上一顿肉,这谁能不高兴啊!

  这些大量临期的速冻饺子,别说其他人吃的喷香,韦单兄弟们都觉得滋味没的说,就差来点醋了。

  等到三千人的疫苗打完,煮饺子的大锅也添了不少倒水,饺子是煮了一锅又一锅,时间也到了中午。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大家打扫,排队沐浴,沐浴过后,在黄昏时分,由小白带领他们,以一直在烧开水的火焰为祭坛,一起祭祀。

  清扫好的“圣火”周边很是干净,所有人都排着整齐的队列,站在台下,看着台上的先生换上一身绣金的白衣,抬手召唤出一方巨鼎。

  一盘盘没见过的祭品和猪牛羊也随之出现,摆在祭坛的圣火前。

  白衣少年手持铜铃,轻轻一晃,清脆的铃声便传入众人耳中,令人神思清明。

  “一年之末,吾等在此敬告天地。”

  台下众人只见少年手捧黄纸,黄纸上写满了黑色字迹,他将黄纸放在圣火中点燃,圣火却并未快速将其吞噬,而是以十分缓慢的速度在纸上蔓延。

  少年将黄纸一洒,风把它吹开,在祭坛上漫天飞舞,而他则是朗声念其祭文。

  “垒土为坛,燃薪为炬,非为祈神拜佛,乃为告慰幽冥!告汉人失散之兄弟,祭汉人难觅之故交,奠汉人永诀之桑梓!”

  “司马无道,致令胡尘蔽天;士族堕德,坐看苍生倒悬。神州陆沉,中原板荡,黎庶陷于涂炭,此实人神共愤,天地同悲……”

  “洛都冤魂,新安枯骨,或殁于饥馑,或亡于兵燹,或殇于疫疠,或毁于胡骑。汝等坟茔无碑,荒草萋萋;魂魄无依,风露呜咽。每思及此,肝肠寸断。”

  台下的众人静默着仰头而观,有人眼中划过泪水,也有人已经哭了起来。

  他们的亲人朋友,不是这样死,就是那样被杀,能活下来的他们,比之从前,更加难捱,也更怕死。

  “今以高台,告祭于天下四方亡魂。”

  南逃的士族们都尚且难为亲人安葬尸骨,更何况他们的亲人?

  完好的尸体已经是幸运中的幸运,而尸体的归处,可能是在路边、乱葬岗,也可能别人肚中,他们都无法收殓。

  之前那是万事都没有活着重要,现在大家有了安定的居所,有了每日都能吃的粮食,每日干的活也不会繁重到无法思考,便也有时间来回忆过去。

  本就该是祭祖之时的除夕,大家站在台下,听得先生所念祭文,更是想起了从前和家中亲人,无不是垂首落泪。

  却不曾想,先生会在高台圣火之前,为他们祭奠死去的亲人。

  人群已经不少人都哭泣了起来,台上少年高举一杯酒。

  “今吾既至洛阳,携尔亲眷,立此誓约:尔等未雪之仇,即为吾仇;未偿之怨,必为吾怨!必当整肃乾坤,涤荡妖氛,复我华夏衣冠,安尔九泉幽魄。”

  说罢,将酒饮下一口,随后将酒杯倒置,余酒倾洒在地下,献给天地和死去的亡者们。

  “愿逝者得息壤,生者获勇力。伏惟尚飨!”

  天空轰鸣作响,电光在高空中闪烁,似在应和少年告祭之誓言。

  待到祭文念完,原本只有些火星的那些还在天上纷飞的黄纸瞬间燃起,一簇簇火焰在祭坛之上燃起、燃灭,余下的灰烬被风吹入鼎中。

  念完祭文的小白拿出一堆红烛来,吩咐道:“所有人,按组排队,十人一排走上前来,一人领三根香,为你们亲人朋友祭祀悼念。”

  已经熟悉排队的众人自发站好,哭泣的人群也收拢了声音,静默着走上前去,领香伏拜,插入鼎中,再下来。

  一队又一队,片刻之间,就已经将大鼎插满。

  有人看向台上的的主持祭祀的仙人,不禁问道:“先生,我们能赶走胡人吗?”

  小白一摇铜铃,肯定道:“能。”

  “过去那样艰难的时候,你们都努力活了下来,以后也会活着,活着赶走胡人,赶走不作为的朝廷官员,为亲人报仇,回乡安居。”

  有人哭道:“可村子都被兵匪烧完了,哪儿还有家呢?”

  小白看着哭泣的男子:“过去的家是没有了,可被烧毁的村子和房子,也都会重新再建起来。不愿回去,那洛阳就是你们的新家,以后天下所有地方,都会是你们的家。”

  祭祀已毕,大家仍不愿离去,便干脆都在“神火”台下席地而坐,把祭祀的食物酒水都分了,一起听先生讲课,也一起守岁来过他们新生活的第一个年。

  捧着自己的那份年夜饭,人群好不容易从悲戚中抽离,开始欢声笑语起来,却不想天上一直就没动静的天幕,又亮了。

  【“往西而去的圣王遇到了截杀他的赵汉士兵,也遇上了未来新洛阳的第一批百姓……”】

  正在一起守岁的第一批百姓们:啊?我们有和先生遇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