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论坛体:谁是时间管理大师最爱的丞相-《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

  主楼:楼已经盖好,我们这是正经历史八卦向帖子,为了避免史同混入,所以用标题时间管理大师来称呼,楼主自己先。

  我认为,时间管理大师最爱的丞相只有一个,那就是——韩信!

  理由如下:

  1,论关系,韩信是他8岁的时候捡到的,后面韩信成了他的侍读,两个人一起长大一起读书,韩信的枪法还是他教的。

  又是竹马又是同窗又是师生,韩信妥妥的他嫡系部队!

  2,论能力,匈奴人中七进七出,把人家都赶到偏远草场,匈奴人还把他视为天神的惩罚。

  排兵布阵,练兵带兵,兵法理论和实操样样都是满分。

  但是众所周知,他这方面的能力点满,做丞相的能力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可以忽略不计。

  并且情商还出了名的低,低情商都在历史上留下过不少成语小故事。

  这样一个根本不合适的丞相人选,咱时间管理大师能选他做丞相,这不是最爱是什么?

  不相信的请去看张良的笔记,韩信一句他要,时间管理大师就让他做了半年的大秦丞相。

  咱不搞史同磕来磕去那一套,但楼主作为一个铁血直男,也是觉得时间管理大师对韩信太宠了。

  我想了一下,如果是楼主从小长大的发小,说想来我的公司做总经理,我也只会给他一个白眼,花钱请个代练,陪他打游戏,绝对不会真的让他来我的公司做总经理,别说半年了,半个月都不可以。

  综上所述,我认为,时间管理大师,最宠爱的丞相,韩信当之无愧。

  2楼:啪!沙发!楼主发的好快,看样子这一大段话之前就编辑好了,等着复制呢。

  你开局就掏韩信这么个王炸,我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韩信这家伙在将军那一行列,5000年里都是头部,但要是放在丞相行列,他也能排成头部,不过那个排行表应该是最不靠谱丞相。

  3楼:不要地板,跟2楼的沙发挤一挤。

  匿名好评,不过你这几个称呼一打出来,又来问最爱的丞相,这跟不打有什么区别?

  4楼:楼上的,你不要地板我要。

  虽然我也不磕,但是韩信一句他要做丞相,小白就同意了,让他当了半年丞相,做个百官之首爽一爽,这放到哪个王朝君臣里边都很离谱!

  5楼:那我就地下室吧。

  是很离谱,尤其是一想到张良心心念念要做大秦的丞相,光复他张家的荣光,但他兢兢业业那么努力,都还只能和李斯的儿子一起分左右丞相,韩信一句话,小白就让他做了半年丞相,难怪张良破防到要写书记录,后面去修道了,也还一直对这事儿耿耿于怀。

  6楼:张道长气性也是真的很大呀,那么多年了都没法释怀。

  7楼:张道长打小就是个气性高的人,也很记仇,七八十了,还对以前十几岁被太子侮辱了的事耿耿于怀,把这些事写在小本本里。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他一个学黄老的,修道修的太成功,收了徒弟,开创了道教。

  成为道家宗师的他身份又高,自身名气也大,徒子徒孙就更把他捧起来了。

  他自己写日记,吐槽以前上班生活,骂各种同僚和吐槽老板的笔记本,都能被徒子徒孙收集整理,还给他认真编撰起来取名《太上金阙玉格别藏》。

  倒还知道说是别藏,放在冷门分类里,但实际内容全是祖师爷骂人和吐槽老板的。

  8楼:张良自己也没想到啊,修道能修的那么成功,工作吐槽日记都被徒子徒孙整理,专门编纂了一本书。

  这本书全是他十四岁去咸阳上班以后的抱怨,难怪他一定要修道,实在是以前太憋屈了,必须要修修道,排解舒缓一下。

  你要说对道教有什么贡献,就是告诉徒子徒孙祖师爷脾气也很差,以前上班也会碰见一堆糟心事,但祖师爷我有气不憋。

  9楼:一直都到从大秦退休了才开始写回忆录骂人,这还不憋气呢?

  10楼:不要被史同二创洗脑了,史书记载他确实是一个白白净净,面若好女的高个大帅哥,但他真的不是什么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也不是什么委委屈屈受气包。

  七老八十都还要把以前的破事记下来骂人,十四岁初次见面就气性大的差点和太子小白骂起来,他其实是个暴脾气,这种人你觉得他会把气一直憋着?

  11楼:别太把人标签化刻板化。

  张良家里那都不是普通韩国贵族,是出过好几代丞相,大秦统一天下之后也必须要把他们家从韩国迁走的顶级贵族。

  韩国变法之后,君王重术,内部之间出了名的有猜疑链,这种人从小的生活环境,玩心眼子就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

  太子小白和他见面的时候说的那些话没错,韩国只有没了他们这些勋贵的干扰,才能国力迈上一个台阶。

  出生在韩国顶级贵族家庭的张良,你真把他当小卡拉咪啊?

  12楼:中国道教传承没断,从大秦一直到新中国,只有终南山上还保留着这么一本。

  是建国之后,国家在那大力发展教育,收集整理所有的古籍,终南山的道观那边也参与进来,捐出来的。

  这本《太上金阙玉格别藏》搭配《秦书》,让我们对大秦历史的探索直接往上迈了好几个台阶。

  说回张良,你只看前一本书,似乎是又有哪个同僚让他生气,遇上了什么蠢笨恶人,你只有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看,你才能从史书里看见张良都干了什么。

  我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他在《太上金阙玉格别藏》里,吐槽东边胡人南下,让他在燕北的家族也被创,为了支援大秦,张家还主动拿出钱财,拉上燕北其他家族一起出钱出人,协助大秦修长城。

  很多营销号拿这个说事,夸2000多年前的张良和张家怎么怎么爱大秦,愣是把史书明文记录的事都全都写成了张良和张家的功劳。

  但事实情况,是大秦本来也没想光自己出钱,这些家族如果不配合,按照秦始皇那会儿丞相李斯的个性,绝对会被记录在案,以后再折腾。

  书里张良只说家里遭受点损失,并没有说损失多少,但是你在看史书上的历史,过了几年后,派去辽东的将军项籍,是他举荐的。

  13楼:楼上的你也有点阴谋论了吧,大秦本来就有对周边长久稳定的计划,别的不提,这秦皇帝那个人,从出生开始,连他爹都没能管住他,能是被张良两句话就说动,这也太好笑了。

  14楼:但是张良真的不是什么白莲花受气包哦,他小心眼还有仇必报的事不少。

  如果说不属于秦朝老臣,纯粹只属于时间管理大师嫡系的,应该是张良,墨家十二子,再就是陈平。

  张良和陈平都是学黄老的,一个天龙人,直接走关系来的咸阳,完全不需要找机会;一个出身寒微,能读书那都是家里使劲供,还得去靠人给人家办葬礼糊口,这俩人关系一般太正常了。

  张良自己日记里吐槽陈平“媚上”,但哪个做员工的不舔老板?更别说老板是皇帝了!韩信和项籍这俩,一个没情商,一个不看人脸色,他俩都知道对别人可以傲气,对小白得捧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张良自己对小白也不遑多让,但就因为张良在大秦14年,操持皇帝登基典礼的时候,说了一句“子平素来媚上”,被跟着记录的礼官和史官一听,从此这个帽子就牢牢的戴在了陈平的头上。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影视剧和小说,陈平都很谄媚那个永远无法有真人形象的皇帝,张良功不可没。

  而且别看张良嘴上说着太子有了新人忘了旧人,但事实上他这个旧人一直都跟着太子,反而新人陈平在太原被放养了好几年才又去到太子身边。

  15楼:不对呀,我们这不是讨论谁是小白最爱的丞相吗?咋突然开始扒起张良这个芝麻黑心包来了?

  16楼:有道理,那我就站张良是小白最爱的丞相。

  青梅竹马吊打韩信,关系那是公主亲自牵线,张良家族世代都是韩国臣子,小白母亲就是韩国公主。

  能比张良还亲近的,也就只有小白的兄弟们,甚至小白的兄弟们都不能一直跟着小白在一起,张良却能在小白30岁之前基本都跟在他身边,这个亲近程度。是很是罕见的。

  论能力,我们子房不用说,比韩信这个半吊子丞相的可好多了。

  综上所述,我投张良一票。

  17楼:你可拉倒吧,也就是会投胎出生好的天龙人一个,但凡每次谁要说秦皇帝最宠爱张良,我都要问问你们怎么看的李由和韩信。

  很明显,是秦皇帝登基之后,为了压制住张良和他背后的六国贵族,哪怕知道张良心心念念要做大秦丞相,秦皇帝还点了李由出来,一起分担大秦丞相这个职位。

  他作为韩国王女所生的孩子,身份天然就与六国很亲近。

  张良家里世代相韩,是典型六国老牌贵族,你要是真想让张良做丞相,章邯退下去之后,秦皇帝选自己人为什么不直接选他,反而是选了萧何,还让萧何干了那么多年?

  后面选他了,也要抬出来一个李斯的儿子李由,并且这两个人还互相看不顺眼,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顺带一提,你们对秦皇帝嬴小白也是有一些太离谱的二创刻板印象。

  他真不是那种小时候被宠大的天才乖宝,成长路径对得上,但本人人设和你们的人设天差地别。

  怜爱子民悲悯百姓是真的,好奇心旺盛,爱钻研科学,爱艺术,爱做手工,爱种田也是真的。

  但,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种纯洁无瑕圣父白莲花。

  有事儿他是自己真上,而不是等着周围一堆人帮他解决。

  影视剧那是因为不能拍他,就只能拍他身边的臣子,所以好像每次出什么事情都是谁谁解决的,最后小白就乐呵呵的封赏。

  你就看他能任命项籍去辽东,哪怕有臣子参了项籍他也先不管,就能看出来这不是个善茬。

  再看看他任命张良做丞相,也要再拿出一个李由出来,这家伙该有的帝王心术也不差。

  最后再说一点,从古至今,我们的政治就是最难搞的地狱难度。

  那几个被叫仁宗的,他们活着的时候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死了以后还基本上都要被我们骂无能。

  自己家的事自己清楚,我们这样难度的副本,他嬴小白能从太子到皇帝几十年,都一直手里有实权,在大秦说一不二,你真以为他什么纯洁善良的天选白莲花,全靠朝堂能臣悍将,就能打造起第一个大秦盛世?

  醒醒吧,只是因为传统历史上对他都是夸,加上大家都想皇帝放手,把专业的事交给他们那些专业的人,所以没有人会仔细扒他。

  咱们现在来仔细一扒,你就能发现他的操作样样都有明确目的。

  以前大家一直以为,秦书上很多大秦初期的变法内容对内政策,都是后人给他贴金,或者是始皇帝借儿子的名义来办事。

  但根据张良的吐槽笔记,可以确定不少政策确实就是他小时候提出来的。

  五岁那年就知道让这些地方大族强制搬家,并且拆分离间嫡支旁支,这从小就黑心会玩政治,哪里是什么“天才乖宝”?

  你们史同也不要太爱自己二创的角色,刻板印象入脑可不好。

  18楼:赞同,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千古一帝毋庸置疑,秦皇帝能靠个人能力经常顶掉秦始皇成为文人笔下的秦皇,能力毋庸置疑。

  而且韩信的存在就证明了,皇帝宠一个人什么都能做到。

  韩信这种半吊子都能让他当个半年丞相,你家张良还要和李由一起当左右丞相,这怎么好意思说是最爱的丞相啊?

  19楼:哎呀,你们不懂,这叫爱他就不能让他太过锋芒毕露,别找个人在旁边吸引火力,李由就是那个被捧起来在旁边吸引火力的替身!

  20楼:笑死,楼上这位,我们聊的是时间管理大师,秦皇帝小白,不是规则怪谈的后宫爱情。

  你就告诉我,一个实权在握的皇帝,到底为什么爱一个臣子还要找替身?

  21楼:我来抽象一下!

  很简单,张良肯定是个女的,韩国没了,家族也要被强制北迁,他为了家族女扮男装来到,太子小白身边做侍读。

  一开始它是想要杀了太子小白的,或者想办法引诱大秦太子堕落,一步步毁掉大秦。

  只是去了离宫以后,十四岁的良子发现,五岁的太子小白不是传说中的恶童,而是世上最单纯,最善良的孩子,还是她们韩国公主的乖巧宝贝。

  良子是心思玲珑剔透之人,立刻就明白外界传言的恶名都是亡国之人的污蔑,但太子也确实提议把六国贵族迁走,于是良子陷入迷茫。

  温柔美丽的公主邀请她在离宫住下,做太子的侍读,陪伴太子一起读书,再和太子相处的过程中,良子也逐渐放下了韩国。但为了家族,她还是想在大秦做丞相。

  她陪在太子小白身边兢兢业业照顾他,哪怕来了多少新的人才,良子也依然是太子小白最信任的人。

  时间渐长,曾经只到她小腿的小仙童,也逐渐长大,雪衣乌发,气质凌然的少年郎,唯独在在看向她的时候,从仙人变成凡人。

  她们都对彼此的心意和身份心知肚明,小白愿意给良子进入朝堂,光复家族的机会,也会为了她,让有才能的女子进入大秦朝堂。

  一直到张良一步步变成大秦丞相,她六国贵族之后的身份,也让她成为众矢之的,为了保护她,小白就提拔了李由,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李斯之子变成大秦丞相这一事上,好让她不要暴露在众人目光之下。

  他们一生都没有说过爱这个字,但是小白一生未娶,张良退出朝堂,也是跟在小白身边学道,把过去和小白在一起的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

  良子死后三年,了却尘缘的小白登天梯回了仙界。

  22楼:救命,求一双没看过楼上文字的眼睛。

  23楼:太造孽了,这不《子房不渡小白红》的剧情吗?这小说虽然很红,但里头各种粉丝天天在下面吵架。

  别的不说,就秦皇帝为爱才启用女官这事,就足够不少秦皇帝粉丝和大秦诸位女官粉追着坐着骂了。

  还有严重削弱张良能力,把历史上智计无双,能安邦定国的张良,写成一个经常心理脆弱,需要小白安抚的良子,对秦皇帝的刻画,还不如那些“天才乖宝”呢,因为直接就成了那种“大爱天下,唯爱一人”,从小到大都是装逼犯的二流言情男主。

  要知道我们小白,小时候很活泼的,他可是因为觉得下面透风,就发明裤子,并且把裤子纳入礼制,要求从有钱不缺布料的贵族开始,人人都要穿裤子的小孩!

  张良都吐槽,自己因为穿裤子问题,有段时间天天被小白问!

  本质这么活泼又话痨的小孩,在文里从小就“眼神悲悯看众生”,ooc得过于离谱。

  24楼:一想到在这之前,古人都不穿裤子,我都想笑。

  25楼:春秋战国都是不穿裤子文学,嘿嘿,好欸!

  26楼:楼上不许搞这些!换话题!我们拉回正轨!

  虽然韩信受宠毋庸置疑,但我觉得韩信绝对是武将那一卦最受宠的。

  出道开始,就是“天枪镇岳大将军”,这么又长又酷炫的封号,在大秦之前从没有。

  后面还有个“泰山冠世大将军”,前面的岳是五岳的泰山,后面直接把泰山放上来,处处不忘记他和韩信在这里初见,时间管理大师哄韩信是有一手的。

  但韩信综合来说,他那半年丞相也就是挂个名,活都是刘恒干的,所以我觉得他不应该在这里面。

  27楼:我觉得楼上说的有道理。

  28楼:我也觉得你们说的都对,所以我提名李斯。

  论能力,李斯什么水平毋庸置疑;论关系,李斯是小白的老师。

  两代帝王第一宠臣,毋庸置疑!

  29楼:不服,我提蒙毅蒙恬呢,蒙家兄弟不也是两代帝王的宠臣,李斯做小白丞相那才多久,我们蒙家兄弟多久!

  30楼:救命,没有人提名章邯吗?

  31楼:他的印象就一干活的老实人,以及落星保护神,感觉在各种二创里,他都是天天闷头干活,也没找到有什么小白对他特别优待的地方。

  32楼:上面还都是不可直说其名呢,现在都把名字说出来了。

  33楼:无所谓了,开头遮掩一下就可以了。

  34楼:我提名贾谊。

  论关系,是李斯弟子,小白的师兄弟,同门之谊,关系不言而喻。

  论才干,能以一己之力,主持全天下新的量田工作,审查天下冤假错案,这个战斗力放在丞相梯队那都是能排上前三的。

  尤其是看看前面那些当丞相的都是什么人,基本就没有四十以下的,但我们小贾三十不到就当上了丞相,要知道韩信这家伙做半年丞相的时候也年纪不小了。

  论宠爱,我们小贾这力压众人独一份!

  35楼:确实他要不是干的事情太多,死的比较早,说不定真的没有刘恒上位的机会。

  36楼:敢在全天下搞变法,并且善终,而且还搞成功了的丞相,几千年也就贾谊这么一个了。

  37楼:关键得看他后面站的人是谁,能不能支持他,会不会中间优柔寡断想把他赶走,还有后继者能不能保持好变法的实施。

  小贾虽然英年早逝,但是小白活的久,送走了小贾他依然看着大秦。

  38楼:大秦的人好像普遍寿命都挺高的,咋贾谊就死的这么早?他真的是正常死亡吗?

  39楼:这就真的别阴谋论了,贾谊出了名的神童,打小身体也不好,在大秦学宫的时候出了名的武力值低下。

  被举荐上去,出道就是万雍城府尹,往上升直接升九卿之一的廷尉,管全国司法,再往上升就成了大秦丞相。

  5年不到的时间,一介白身,登顶人臣最高顶点,但因为干的活太多,心思重,经常忧思过度,身体疲惫。

  想想你上个班都能把自己上的一身病,再想想,人家本来身体就差,还管着一个一整个国家的大事,做丞相的十年都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他不早死谁早死?

  40楼:也就是因为贾谊干的太好了,他的老板小白也配合得特别好,给了后面不少王朝觉得自己我行我也可以的错觉。

  等到他们自己开始试着想变法,皇帝发现怎么内外阻力这么大,他完全扛不住;臣子发现皇帝怎么耳根子这么软,人家说两句话他就犹犹豫豫。

  最后的结果就是game over。

  41楼:好像主持变法的下场都不咋地,确实贾谊还算是幸运儿了,碰上了个好老板。

  想想前辈商鞅,再看看他后辈们,那是下场没好下场,变着变着变法被中断,要不出事后继无力。

  42楼:定时清理内部蛀虫的必要性,这种事2000多年前老祖宗就知道了。

  43楼:哎,小贾,那种天选高智商病美人天才,死都死的那么白月光。

  44楼:也就是我们现代人的白月光了,被他清理的那一波应该恨死他。

  45楼:后面的古代变法者,人人都羡慕他,试图效仿他,结果发现,贾谊他的成功还有他后面那个人的鼎力支持。

  但是他们自己老板的素质和心性嘛,懂的都懂。

  46楼:应该是后面都嫉妒死了。

  47楼:话说回来,被变法的对象应该要黑死他了吧,所有搞变法的名声都不好,咋他名声还这么好呢?

  48楼:因为他真的依法办案呢,多余的刑罚一点都不搞。

  大秦的依法办案,是直接记录所有被办案人员的信息档案,诛九族夷三族发配岭南,没收所有钱财和奴婢,三代以内直接剥夺受教育资格,想做官更是没门路。

  敢有人为他们求情奔走的,直接定义为同党,都是一群挖大秦墙角的蛀虫。

  一整个家族甚至亲朋好友全都被搞下去了,彻底落魄了,就也没有能力来给家族翻案黑贾谊了。

  49楼:秦皇帝对待子民是挺好的,但是他眼光更超前一点,对待这种一旦放任久了,就会造成极大危害的大秦蛀虫,打击手段雷厉风行。

  50楼:这也是为什么贾谊干了10年丞相之后,用刘恒的原因,刘恒也是学黄老的,换他算是释放一个暂时又平静下来的信号。

  51楼:所以为什么没有人提名刘恒呢?

  刘恒30左右的时候,也干过小白的实权丞相啊!后面还做了小白最后的丞相,宿命一般的开始与结束呀!

  52楼:可能是这家伙比较低调吧。他在位期间也没有自己主动提议搞什么大动作,和别人比起来名声不显也很正常。

  53楼:只有我在为陈平抱不平吗?他也好想进入这个行列,和大家一起来比较呀!

  54楼:子平别哭,你管的都是国营垄断的行业,不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不能胜任的这种。

  55楼:这确实是,完全无法反驳呢。

  56楼:要是陈平做过一年的丞相,选他还真没问题。

  57楼:我反对,位高权重,干活多不代表就更受宠!

  58楼:反对无效,都不干活的人,没资格受宠!

  (论坛体暂时结束,下一章开始小白穿越到秦时明月的IF线,然后就东汉片场了。

  一些更多的历史视频,羞耻同人,大家在后世的名声,政策影响,都统一结束后,一起让小小过来给她那边的皇帝们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