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疑问-《异世战歌》

  另外,云陆十分不重视远程兵种。

  在汉江郡的时候,林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整个大武公国,十几万披甲将士,居然就没有弓兵的存在。

  同时云海驻防军、清风驻防军、武都驻防军,禁军这些林枫接触过的大武军队中,都没有弓箭手这个编制。

  更奇怪的是,明明没有弓箭手的存在,可驻防军中却有大量弓箭库存,而四大旗军的军械库中却没有弓箭。

  根据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整个人族疆域,只有影月、旭日两大王国拥有弓箭手,而且也仅仅只是各有一个千人队的规模,并且长期驻守国都,从来不会出战。

  放眼云陆,真正拥有成规模远程打击能力的,唯有精灵和翼人两族。

  精灵弓手以准取胜,精灵族是天生的魔法师兼射手,有着魔法加持的精灵短弓向来例无虚发。

  翼人则以远闻名,这很好理解,飞在天上居高临下,想不远都很难。

  除了这两族之外,大陆第一强国天穹帝国,其精锐军团的掷矛杀伤力十足。另外,西方兽族的飞斧,威力也远超弓箭。

  可这两种远程手段,在射程上都无法与弓箭比肩。

  林枫一直想不明白,为何远程打击兵种以及装备方面,整体上会这么不被看中。

  自然的,林枫在课后向任课老师刘方明提出了疑问。

  刘方明,现年六十三岁。天功军事学院毕业,当年的全科满分学员,历任南湾郡驻防军百夫长,第三军百夫长、千人长、参谋长。

  十年前,刘方明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受重伤,痊愈后退居二线在军务署做过一年的机要秘书,现任天功军事学院老师,负责兵种学和兵种搭配学。

  刘方明是一个相当纯粹的人,学生时代是纯粹的学生,军人时代是纯粹的军人,现在则是一名纯粹的老师。

  他从来不管本职工作以外的任何事,更不关心所谓的派系斗争,只专注自己的工作。

  针对盔甲方面的问题,刘方明先是一声长叹,跟着就是苦笑。

  他给出的解释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穷”。

  “穷?”

  林枫知道重型兵种都是相当烧钱的,尤其是重骑兵,消耗更是恐怖。

  可林枫对经济毕竟没有什么高深的认知,对一个重骑兵消耗具体能有多少没有实际的概念,更对大武的国库收入一无所知。

  他的前世就没接触过经济学,而这一世还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孩子。

  随后,在刘方明的解释下,林枫这才弄清楚其中的无奈。

  首先,盔甲和兵器不同,兵器用料少,而且没有适配度的问题,无论刀、枪、斧、锤,统一的重量,统一的长度,统一的材质,根本不必考虑士兵身高体重的问题,造价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而盔甲的用料则要多得多,而且这玩意防御力上升一个层次,造价往往会翻倍甚至数倍的上涨。

  同时体型上的差异也会导致盔甲尺寸上的差异,这方面可以不那么合身,却不能根本不合身。

  关键是,盔甲和武器在作战时是会有耗损的。

  修复兵器简单便宜,可修复甲胄,尤其是重甲,那都是巨额的金币消耗。

  这也就导致了重甲兵种会造成各国财务上的沉重负担。

  以大武为例,普通三口家庭平均消费水平,大概一年在八到十枚金币左右。

  驻防军普通士兵的兵饷,大概每人每年八个金币。

  旗军待遇自然比驻防军要好上一些,普通轻步兵军饷每年差不多有十二个金币。

  除此之外,伙食费平摊到每个士兵大概每个月2银币,另外装备养护及其他费用大概每月三个银币左右。

  重型兵种中,重步兵军饷为每年二十枚金币。伙食费每月4银币,装备养护和其他费用每月合计大概在六七枚银币左右。

  重骑兵花费就比较大了,其中和人有关的,除了军饷每年有二十八个金币之外、装备保养、伙食方面的消耗和重步兵差不多。

  真正的大头,是战马。

  不要以为马匹吃草,所以花不了几个钱,战马和民用马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战马必须用优质玉米、豆类、黍米、燕麦、苜蓿甚至是鸡蛋和盐巴等混合而成的精饲料喂养。

  如果只吃青草,那无论体力还是耐力都会下降数个档次,根本无法承载战斗时的剧烈消耗。

  而且战马的饭量极大,至少是骑士的数倍,也就是说,仅喂养战马这一项,每个月就要花出去大概两三个金币。

  这只是按照第一军的水准计算,倘若是千年王朝时期标准重骑的话,这个花费还要上涨至少一倍。

  这还只是每年的平均花销,还不算一次性武装的费用。

  一个轻步兵,一次性武装起来的费用大概二三十个金币。

  武装一个重步兵,从盔甲到武器,大概要八十金币左右。

  武装一个骑兵,费用最低也要一百金币起跳,这还不算战马费用。

  骑兵通常为一人双骑,战争年代,战马属于管制中的管制,战马的价格通常在八十到一百五十金币之间,越是优秀的战马,那个价格越是令人心惊。

  以第一军为例,一次性武装一支重骑千人队,费用大概在四十万金币上下,以后每年的费用差不多要八万。

  轻骑兵费用稍低,武装费用也要小三十万,后续支出六万左右每年。

  重步兵千人队,武装费用十万,每年近三万支出。

  花费最少的轻步兵,一次性武装一支千人队也需要差不多三万,以及后续每年大概一万五左右费用。

  由此可以算出,第一军全军一次性武装支出大概在180万金币上下,每年的持续支出也有近五十万,这还不包括辅兵、杂役、后勤等人员支出。

  这还只是以武国简化版重骑为例,而非千年帝国时期人族重骑的标准。

  即便如武国这般强势的公国,全国披甲将士十数万,豢养的重骑数量加起来也不过仅有五千而已。

  即便是千年帝国鼎盛时期,麾下披甲将士五百万,标准重骑数量也从未突破五万之数。

  对比之下,重型兵种对一个公国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人族自千年王朝之后,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大小公国林立,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公国在财政规划方面都会陷入一个怪圈。

  为了应对外敌,就必须全力发展军事。军备上的巨大消耗,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发展受到影响甚至是停滞。

  这些会反向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又制约着军备发展。

  这是个死循环,越是弱小的公国,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至于资源置换,前提必须是置换的两国拥有对等,或者差距不会很显着的情况下才可以。

  军事力量越强,拥有的资源越丰富,可反之却不成立。

  倘若一个弱小公国拥有着巨额的资源,那在你发展起来之前,早就已经被强国给歼灭了。

  即便是不被吞并,也会沦为附庸,所有资源优先宗主国,自身依旧得不到发展。

  就好像越北公国,境内几条矿脉相当富饶,却被影月把持的死死的。

  本身空有资源,却得不到任何发展,只能沦为弱小公国,在影月的庇护,或者说掠夺下,苦苦挣扎。

  所以,不是各国不想提升甲胄层次,而是花不起那个钱。

  唯有影月、旭日这两个自千年王朝覆灭时起就一直最强的王国,才有余力豢养真正的重甲兵。

  可即便是影月、旭日,也不过拥有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千人队一支,重步兵千人队一支,仅此而已。

  毕竟重骑兵,重步兵虽然强悍,却并没有强到可以无视数量差距的地步。

  至于大武,虽然现在坐拥一省,实力雄厚。可毕竟时间不够久,积累不够足。

  “还有一点,那就是士兵和战马。”

  刘方明继续解释道:“无论人还是马,体力和力量都是有限的,盔甲越厚重,固然防御力更高、杀力更大,可对力量的要求也就越大,体力的消耗也就更快。换句话说,越是重型兵种,作战时间也就越短。这一点无论重骑还是重步兵,都一样。”

  刘方明背着双手,淡淡看着讲台下的林枫。

  “是提升爆发战力以期短时间内的绝对优势,还是增加续战时间,提升持续战斗的能力,这是一个难题。二者各有利弊,非常难以抉择。”

  讲完甲胄差距的无奈,刘方明看着陷入苦思的林枫,满意的笑了笑。

  作为一个纯粹的老师,刘方明自然喜欢有求知欲又勤奋上进的好学生了。

  “林枫,老师说句题外话。如人族疆域这种战乱局面,一个公国的发展策略,或守或攻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差别,看的是国政、国策是否匹配。我大武稳定一省之地已有数十余年,算起来时间不短了。可先公秦光阴力主开疆拓土,那时大武四处征战。倘若真能扩张疆域,有了新的土地、人口和资源,那自然也是对国力的一种提升。可若是没有足够的回报,那对外战争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当时我国财政压力巨大,国内发展也相对滞后。星启大公上位后,大武虽然不在对外开拓,可开始几年也是屡屡被他国入侵,直至雷公他老人家晋升地阶,大武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高端武力威慑。再加上第一军能征善战,这才算是相对稳定一些。自此星启大公将重心放在公国内部,在右相的辅佐下,大力发展民生,经过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如今我大武国力强盛、百姓富足,放眼十八公国,不敢说没有对手,但绝对是无所畏惧。”

  林枫听完,点了点头。

  “看来大公他也并非是个一无是处,只懂得玩弄心术之人。”

  刘方明哈哈一笑,开口道:“林枫,看人不能片面,星启大公他确实有诸多缺点,毕竟大公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但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他在治国方面的成就。至少就目前我国的形式而言,我个人认为他这二十年的国策,对大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且明显的效果。”

  刘方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无奈的摇了摇头。

  “只是可惜了,大武的未来接班人,苍穹世子居然文不成、武不就。星启大公受先天所累,还有情可原。可世子身强力壮,却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根本无心武学,完全丧失了先辈的铁血。”

  听到世子无心武学,林枫微微一愣,心道“世子无心武学?九级就能强杀地阶,这他妈是武道狂人都未必能干出来的事吧。”

  要知道,在整个人族历史上,以九级逆杀地阶,有史以来有明确记录的也不过十四次而已。

  只听刘方明重重的叹了口气,又继续道:“武力不行也就罢了,可恨世子吊儿郎当、不学无术,整天就知道花天酒地、寻花问柳。除了开放夜市之外,其他举动全都在瞎胡闹,根本就是个纨绔二世祖。依我看,他开放夜市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方便自己寻欢作乐罢了。唉,可叹,可悲,可恨。”

  刘方明所说的种种,其实并非他一人所言,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林枫听过不止一次,也不止一人对秦苍穹有相同的印象。

  那些人要么愤恨世子不争气,要么对其不屑一顾,要么就是冷眼旁观,反正没什么人觉得世子有正面形象的。

  但是林枫知道,虽然接触的次数不多。但林枫却是真切的体会到秦苍穹的睿智、武力还有野心。

  所以,林枫知道所谓的纨绔子弟、所谓的二世祖,不过是秦苍穹的伪装,是为了应对当下局势,迫不得已戴上的假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