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暗夜杀机-《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蒋瓛的警示信如同冰水浇头,让陈远彻底清醒。京师的暗流已然汹涌至大同城下,他不再存有任何侥幸。督理衙门的防卫被提升至最高级别,连院墙角落都增设了暗哨,巡逻的队伍交错往复,几乎不留死角。几位卫所指挥使虽依令加强了城防,但眼神中的疑虑与闪烁,让陈远深知,在这大同镇内,他并非能够完全掌控局面。

  夜幕再次降临,大同城被宵禁的梆子声笼罩,除了巡逻兵丁的脚步声和更夫悠长的报时,万籁俱寂。督理衙门内,灯火通明,陈远并未入睡,仍在书房内对着北疆舆图推演各种可能。烛火将他沉思的身影拉长,投在墙壁上,微微晃动。

  子时三刻,正是人最为困倦之时。督理衙门后墙外的阴影里,数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贴墙而上,动作矫健敏捷,显然都是精通潜行之术的好手。他们避开了明处的岗哨,选择从防卫相对薄弱的后院潜入。

  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入潜伏在更高处、借助特制“千里镜”监视四周的锦衣卫暗哨眼中。就在第一名黑衣人的手刚刚搭上内院墙头的瞬间,一支响箭带着刺耳的尖啸,撕裂了夜的宁静!

  “有刺客!”

  示警声骤然响起!刹那间,原本看似平静的督理衙门如同被捅破的马蜂窝,瞬间沸腾起来!隐藏在廊柱后、假山旁、屋顶上的锦衣卫好手纷纷现身,弓弦震动,弩箭如飞蝗般射向那几道黑影!

  潜入者显然没料到防卫如此严密且反应如此迅速,猝不及防下,当即有两人被弩箭射中,惨叫着从墙头跌落。剩余几人见行踪暴露,不再隐藏,发出一声唿哨,悍然翻入院内,挥舞着淬毒的短刃和利于近战的钩爪,与涌上来的锦衣卫激战在一起!

  一时间,庭院内金铁交鸣之声、怒吼声、惨叫声不绝于耳。刺客武功极高,出手狠辣,皆是搏命的打法,一时间竟与人数占优的锦衣卫斗得难分难解。

  陈远在书房内听到外面的厮杀声,神色冰冷,并未慌乱。他早已料到对方可能会狗急跳墙,行刺或灭口是必然手段。他稳坐案后,手按在了腰间佩剑的剑柄上,但并未冲出。他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坐镇中枢,而非亲身犯险。

  战斗异常激烈。刺客虽悍勇,但锦衣卫毕竟人多势众,且配合默契,逐渐占据了上风。不断有刺客被斩杀或重伤倒地。就在战局即将明朗之际,突然,书房一侧的窗户猛地炸裂,木屑纷飞中,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直扑案后的陈远!此人竟是声东击西,以同伴吸引大部分护卫,自己则寻机直取目标!

  此人速度极快,身形飘忽,手中一柄细剑闪烁着幽蓝的光芒,直刺陈远咽喉!这一剑,狠、准、快,显示出此人远超同伴的高超武功!

  千钧一发之际,陈远眼中寒光一闪,一直按在剑柄上的手猛然发力!“锵”的一声龙吟,佩剑出鞘,如同闪电般横削而出,精准地格开了那必杀的一剑!

  火星四溅!

  那刺客显然没料到陈远反应如此之快,剑法如此精妙,微微一怔。就这电光火石间的迟疑,陈远已抓住机会,剑势一转,反守为攻,一招“白虹贯日”直取对方心口!他虽多以智谋示人,但穿越后深知身处乱世,从未放松过武艺的锤炼,这一剑竟也气势惊人!

  刺客被迫回剑格挡,两人在狭窄的书房内瞬间交换了数招,剑影纵横,劲气四溢,桌案上的文书被凌厉的剑气绞得粉碎!

  外面的锦衣卫听到书房内的打斗声,心急如焚,想要冲入救援,却被剩余的两名刺客拼死拦住。

  书房内,陈远与那刺客斗得难分难解。对方剑法诡异刁钻,内力深厚,陈远虽仗着精妙剑招一时不落下风,但时间一长,必然吃亏。他心念电转,知道不能久战,瞅准一个空档,猛地将身旁的烛台踢向对方,同时身形暴退,大喝一声:“来人!”

  烛火摇曳,刺客下意识地挥剑隔开飞来的烛台。就这片刻的干扰,书房门被一名拼着受伤冲进来的锦衣卫小旗官撞开,数名锦衣卫立刻涌了进来,刀剑齐出,将那刺客团团围住。

  那刺客见事不可为,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狠厉,猛地将一颗弹丸砸向地面!

  “砰!”一声闷响,浓烈刺鼻的白烟瞬间弥漫了整个书房,遮蔽了所有人的视线。

  “小心烟有毒!保护大人!”锦衣卫们惊呼着,屏住呼吸,挥舞兵刃护在陈远身前。

  待烟雾稍散,那刺客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地上一点血迹和破碎的窗棂。

  “追!”小旗官厉声喝道。

  “不必了。”陈远摆手制止,他脸色有些苍白,持剑的手臂微微颤抖,刚才那番激烈搏斗对他消耗不小,“穷寇莫追,小心调虎离山。清理现场,救治伤员,加强警戒!”

  “是!”

  庭院内的战斗也已结束,几名刺客除一人逃脱外,其余尽数伏诛。锦衣卫也付出了数人伤亡的代价。

  陈远走到那名被格杀当场的刺客头领尸体旁,用剑挑开其蒙面黑布,露出一张平凡却带着戾气的面孔,毫无特征。他又检查了其衣物和兵器,没有任何能表明身份的物品。

  “好干净的手段。”陈远冷声道。这必然是冯胜派出的死士,即便失败,也绝不会留下任何指向主人的证据。

  今夜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虽然被成功击退,却也给陈远敲响了最刺耳的警钟。冯胜的反扑,已经不再是暗流,而是化作了真刀真枪的杀机!他在大同,已身处真正的险境之中。

  他抬头望向京师的方向,目光沉凝。毛骧护送的那份密奏,此刻到了哪里?陛下,又会如何决断?

  大同的夜,杀机暂退,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和紧张感,却预示着更猛烈的风暴,即将来临。他必须撑下去,撑到京师那道决定命运的圣旨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