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组建团队,技术核心-《学渣开局,身价万亿》

  游戏项目的蓝图在云游脑海中已然清晰,但再完美的构想也需要技术之手将其变为现实。

  他深知,初创团队的核心成员,往往决定着一个项目的基因与成败。

  他需要的是真正有技术热情、有潜力、并且能跟上他超前思路的人,而非仅仅冲着高薪而来的码农。

  周家明领了“招贤令”,立刻发挥他“小百事通”的特长,如同猎犬般钻进国府大学的各个技术角落。

  校园bbS的编程版块、技术交流群的聊天记录、软件学院公告栏上的项目招募帖,甚至是一些小众的技术论坛,都成了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他筛选的不是成绩最顶尖的,而是那些在论坛上积极讨论技术难题、分享开源项目代码、对游戏开发表现出浓厚兴趣的“技术宅”。

  几天后,周家明带着一份简短的名单和初步调查结果来找云游。

  “游哥,摸了一圈,有几个人选我觉得有点意思。”

  周家明递过几张打印的论坛帖子截图和个人信息,“这个Id叫‘码狂’的,真名刘健,软件工程大二的,成绩中上,但特别痴迷底层优化和图形渲染,在论坛里帮人解决过好几个引擎相关的硬核问题,说话有点冲,但水平好像确实硬。

  就是人有点…嗯…怪。”

  云游扫了一眼那些技术讨论的帖子,虽然有些术语很深奥,但能看出发帖人逻辑清晰,对技术有自己独特的执着。

  “怪没关系,有真本事就行。还有呢?”

  “还有两个,一个叫孙浩,计科大三的,动手能力很强,自己折腾过简单的游戏上传到论坛分享。

  另一个叫王莉,女生,数媒专业的,好像对游戏美术和UI交互特别感兴趣,自己画了不少设定图。”

  “约他们聊聊。”

  云游拍板,“就以…‘四海工作室’的名义,约在学校咖啡厅,低调点。”

  第一次面试,云游只带了周家明。他特意选择了角落的位置。

  刘健是第一个到的。人如其名,身材高瘦,穿着件略显宽大的t恤,头发有些乱糟糟的,鼻梁上架着厚厚的眼镜,眼神有些游离,似乎还沉浸在某个代码世界里。

  他坐下后,直接看向云游:“你就是那个要做游戏的工作室负责人?你们打算做什么类型的?用什么引擎?预算多少?”

  一连串问题,没有任何寒暄,带着一种技术人特有的直接和…些许的不耐烦。

  云游不以为意,笑了笑:“引擎暂定,看技术团队评估。类型是面向大众的休闲游戏,比如三消、跑酷。

  预算不是问题,关键是快速做出原型,验证市场。”

  “休闲游戏?”

  刘健皱了下眉,似乎有些失望,“那种东西技术含量不高吧?没什么挑战性。”

  “技术是为商业目标服务的。”

  云游平静地回答,“能把一款休闲游戏做到千万人同时在线稳定运行,海量数据处理,实时活动更新,其技术挑战不比任何一款大型端游小。

  而且,我们会在游戏内应用一种全新的付费模式,这对服务器和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极高。”

  “新的付费模式?”刘健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不是卖点卡?”

  “不是。”云游简要描述了免费游玩、内购增值服务的“氪金”模式雏形。

  刘健听着,眼神渐渐亮了起来,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

  他是技术宅,但对商业逻辑并非一无所知。他立刻意识到了这种模式对传统点卡模式的颠覆性,以及其背后巨大的技术挑战——高并发、小额支付、防作弊、数据分析……

  “有点意思。”

  刘健推了推眼镜,“你们服务器准备怎么架构?数据库用mySqL还是oracle?支付接口对接哪家?防刷方案有预案吗?”

  云游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如果交给你来牵头技术选型和初期架构,你会怎么做?”

  刘健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对方会直接问这个。

  他沉思了片刻,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想法,从引擎的选择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从数据库的分库分表到日志分析系统的搭建……

  虽然有些想法还略显稚嫩,但条理清晰,思考深入,显露出扎实的技术功底和架构思维。

  云游静静地听着,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键点,都能问在要害上。

  周家明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只能默默喝咖啡。

  良久,刘健才停下来,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但眼神却灼灼地看着云游,带着期待。

  “理论基础不错,但缺乏大规模实战经验。”云游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过,潜力很大。有兴趣来实战吗?

  四海工作室技术负责人的位置,初期主要任务是搭班子、做技术选型、攻克核心难题。

  薪资按市场价上浮百分之三十,项目上线后有奖金包和期权。”

  刘健几乎没有犹豫:“干!什么时候开始?我需要权限,技术选型和人员招聘我得有话语权。”

  “可以。”云游点头,“明天就可以开始。找家明办手续。”

  接着面试的孙浩和王莉,也各有特色。

  孙浩踏实肯干,对游戏充满热情;王莉则对美术和用户体验有不错的直觉。

  云游分别给了他们核心开发和技术美术的职位。

  几天后,在校外一处由云游临时租下的、略显简陋但足够安静的两居室民居里,“四海工作室”第一次全体技术会议召开。

  成员只有五人:云游、刘健、孙浩、王莉,以及负责对外协调的周家明。

  云游在白板上画出了第一个项目——《方块消除大冒险》的简易原型图,详细讲解了核心玩法、关卡设计以及最关键的付费点设计(体力值、特效道具、角色皮肤)。

  刘健听得极其专注,不时提出技术实现上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孙浩和王莉则兴奋地讨论着具体的功能实现和画面表现。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

  云游最后总结,“用最快的时间,做出一个稳定、好玩、能让我描述的那种付费模式跑起来的游戏。

  刘健,技术选型和架构由你全权负责,每周向我汇报进度。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直接找我。”

  他看向刘健,眼神里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刘健重重点头,厚厚的镜片后闪烁着遇到挑战的兴奋光芒:“放心吧,老板。服务器架构和核心算法包在我身上。”

  看着这群虽然稚嫩但充满干劲的年轻人,云游知道,他找到了游戏帝国的第一块基石。

  技术之核,已然汇聚。

  接下来,就是将脑海中的蓝图,一行行代码,变为现实。

  (pS:大佬们,收藏追更点一点,给云游的创业基金添砖加瓦哇!技术怪才刘健已入伙,游戏开发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