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奶票换布,织网成势-《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三岔河镇的天刚蒙蒙亮,小石头娘的棉门帘被风掀得噼啪响。

  她正蹲在灶前添柴火,忽听院外传来马蹄声——陈站长的灰毛驴车停在篱笆外,蓝布棉帽上落着层薄霜。

  大妹子。陈站长哈着白气跨进门槛,手里攥着油光水滑的牛皮账本,咱奶站收的鲜奶,县里收购价压到三分钱一斤,可百姓挤奶要喂草、要熬夜,这价......他搓了搓冻红的手,我琢磨着,平安屯能用工分换布,咱这奶......能不能也换?

  小石头娘手里的火钳掉在地上。

  她盯着陈站长身后挂着冰碴的奶桶,想起三天前在平安屯晒谷场给张大娘量布时,那老太太摸着蓝布角直抹泪:活了四十年,头回拿自家力气换花布。

  陈站长您坐。她忙扯过条干毛巾擦炕沿,手却止不住发抖,这事儿得问小靖哥......可大冷天的,我这没文化的,咋写信?

  我带了纸笔。陈站长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您说,我记。

  当晚,平安屯牛场的油灯熬得半干。

  杨靖捏着那张被捂得温热的信,火漆印子还带着小石头娘的指甲痕。

  他突然仰头大笑,震得房梁上的灰簌簌往下掉:他们终于懂了——工分能换布,奶也能!

  王念慈正帮奶奶补袜子,闻言抬头:懂什么?

  懂咱这布不是供销社的布。杨靖把信拍在桌上,油灯照得他眼睛发亮,是拿信用织的布!

  工分是汗珠子换的,奶是牛肚子里攒的,都是实在东西,凭啥不能换?他抄起铅笔在草纸上画格子,刘会计!

  明儿早起把跨业兑换表刻出来——一斤鲜奶=三分积分=一寸布票,奶站统一登记,月结兑付!

  刘会计正往旱烟锅里装烟丝,被这一嗓子呛得直咳嗽:你这积分......

  系统给的兑换逻辑!杨靖挤挤眼,再说了,咱积分本来就是记工分、收鸡蛋攒的,现在不过把奶加进来。他指了指窗外——月光下,牛棚里的老黄牛正甩着尾巴嚼干草,百姓信牛,就信这兑换表。

  试行头天清晨,三岔河镇的青石板路就被奶桶撞得哐当响。

  李二婶的奶桶上还沾着草屑,踮着脚往登记处凑:我这三斤半,能换三尺三寸布不?

  小石头娘举着算盘珠子拨得飞快,三斤半是十分五厘积分,换布的话......她突然顿住,扭头冲陈站长笑,陈站长,您看这布票角,得剪下来泡水验验不?

  陈站长赶紧点头。

  几个妇女围过来,看小石头娘把蓝布角泡进搪瓷缸——水没浑,布没褪,立刻爆发出欢呼。

  王大娘家的小闺女拽着娘的衣角喊:娘!

  我要花布做新棉袄!

  张大山带着护牛队押着布匹经过时,正撞见赵婶和周嫂脸红脖子粗地争:我今早五点就来排队!我家牛下崽儿了,多挤了半斤!他摸着后脑勺咧嘴笑,皮鞭往天上甩了个响:都消停!

  这布啊,比工分还金贵,往后有的是换!

  这话传到县供销社时,马德海正往茶缸里续水。

  他捏着报表的手猛地一抖,茶水溅湿了鲜奶上缴量那一栏——三岔河竟降了两成!

  反了天了!他踹开奶站的门,棉鞋跟磕在青石板上咔嗒响,陈建国!

  你当这是旧社会粮行?

  搞资本主义兑换?

  陈站长不慌不忙从柜台下抽出登记簿,封皮磨得发亮:马主任您看,每张奶票都盖着奶站章,兑了布也登了记。他翻到最后一页,这是平安屯刘会计教的三色记账法——红笔记收奶,蓝笔记兑布,黑笔记结余,您要查哪笔?

  马德海翻了二十多页,越翻脸色越青。

  每笔账目都有村民按的红指印,编号从001排到127,连小数点后两位都写得清楚。

  他地合上本子,袖子带翻了桌上的搪瓷杯:好,好得很!

  当天夜里,平安屯的油灯又亮到三更。

  杨靖蹲在炕沿上,拿炭笔在墙上的地图画道道:三岔河连柳河,柳河连北屯......

  王念慈捧着他的手呵气:手都冻红了。

  不冷。杨靖把炭笔往嘴里一咬,你猜柳河公社为啥派人来问捡药材能不能换?不等她答,又自己笑起来,因为他们看见三岔河的布票能打油、能换盐,比供销社的票还中用!

  系统提示突然在眼前炸开金光:【多业联保】达成,区域经济网初成,解锁巡回督导升级版——可组建跨县记账队。

  杨靖盯着面板乐:看见没?

  这网又多了几根绳。他转头看向王念慈,明儿你牵头,把十屯妇女会、护牛队、拾粪组叫上,咱们得立个《平安织造信用公约》。

  刘会计说要刻百份,随布匹发各村。

  那公约里写啥?

  写凡参与副业的,凭实绩换布;写账目公开,违约公示。杨靖掰着手指头数,再写......写咱们这布,是百姓的汗、牛的奶、山的药织的,谁也别想拿假票砸!

  远处,三岔河镇晒谷场的汽灯亮了。

  小石头娘踩着个木凳,举着张写满字的红纸:姐妹们跟我念——蓝边票,红火漆,一斤奶,换一尺......

  寒风卷着歌声往南飘,掠过结了冰的柳河,撞在公社大院的砖墙上。

  次日清晨,柳河公社的通讯员揉着眼睛翻信箱,一张飘着墨香的《平安织造信用公约》从信封里滑出来,落在他沾着霜花的鞋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