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王建国的新房-《我才二十岁,工龄四十八年什么鬼》

  “嚯!可以啊!你们什么时候完成的?伙同我爸妈瞒着我呢!”

  王建国这两天都一直在忙活厂里的活,还有试衣服的事情,对三位工匠的建房事宜就没有多加关注,没想到他们现在居然提前完活了!

  “昨儿才弄好,今早你去领奖,咱们给你简单打扫了屋里的卫生,给你置办了家具,你瞧瞧这新炕多结实,就算你们夫妻二人夜里开火车都不怕!”说话的是木匠雕花李。

  新屋里的木质家具都是他让大徒弟亲自定做的,他徒弟师从多年,手艺在四九城里仅次于他,也算是一顶一大手。

  定做家具自然是王老汉和陈凤霞的意思,新家里没有新的家具,怎么成!二老特地嘱咐,板床、立柜、八仙桌、官帽椅、书桌书架等一个都不能少!

  立柜旁边还专门捯饬来两个大箱子,给二人存放杂物、季节性衣物,可谓是面面俱到。

  当然,两间后罩房王建国暂时打算里屋住,外屋当客厅,不跟王老汉陈凤霞他们分灶,吃饭还是在那儿吃,就是晚上睡觉回新家来。

  毕竟两家人就隔着中间聋老太的房子,一左一右,将其团团包围。

  “哈哈!大家先吃吧!不用等我们,我们在屋子里转转。”

  饭桌上,聋老太和易中海坐在一桌,眼珠子都快掉到饭桌的肉菜上了,以她这死要面子的性格,这些天以来愣是忍着王家的肉香一声不吭。

  就算是有肉吃,一大妈秀菊早上辛苦排队买来的那点肉分到她碗里,最多两三块,还不够她塞牙缝的。

  现在肉端到面前,她就再也忍不住了,开席后,她也顾不了那么多,大口大口的吃起肉来。

  其他的大院民众也差不多,平时吃肉还得辛苦排队,买回来后还要给孩子们均分,每个人能实际吃到的肉根本就没有多少。

  王建国的酒席直接从肉联厂里拉来两头大肥猪,不仅把他们吃的满嘴流油,还彻底满足了吃肉欲望。

  一顿酒席下来,众人吃的个个扶墙而出,遇到王老汉和陈凤霞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竖起大拇哥。

  “王老汉,你们王家可真有本事啊!这是我这辈子吃到过最丰盛的酒席了。”

  “要不是你儿子早就结婚了,我家大闺女怎么都要嫁给你家,享福去!”

  “吃饱好,大家都吃好!”

  王老汉抽着旱烟,面对感谢自己的街坊邻居也都是热情相迎,今天他实在是太有面了。

  四九城的老爷们儿,活了大半辈子,能够有头有脸获得荣光的机会不多,娶妻、生子、进部,就没了。

  饭后,吕朝阳还拉着王建国和刘大炮,给他们讲了关于补贴的事情。

  打这个月起,他们两位“高级工匠”每个月还会额外获得15万(15元)补贴,这样算下来,王建国的工资109万2千五元(109块2毛5)!

  直接突破百万大关!

  并且让他们着手准备一下到红星第三轧钢厂的宣讲的事宜。

  说完这些,他就伙同秘书回家了。

  蒋东方这边喝醉上头了,拉着王老汉在屋子里下象棋,杀得昏天黑地,每下一个棋子都会大声喊出来:“我吃!看炮将军!”

  陈凤霞也没闲着,收拾餐桌的同时跟小张老师的妈妈张淑芬聊成一片。

  别说,酒席之后的收拾工作并不复杂,王家上下几乎没有废任何功夫,桌上的剩菜直接遭到了吃席群众的哄抢,即使是剩菜上的那点肉食,都够他们一家吃上好几天的!

  其中阎埠贵一家打包的最多,人有多大胆,就能装多少,毕竟这都是酒席规矩,只要不浪费,随便你将剩菜打包带走。

  秦淮如和贾张氏原本还想着装模作样,可看到阎埠贵全家的打包行为,再也忍不住。

  就着桌上的剩菜争抢,手快有,手慢无。

  ……

  “梆梆梆!”

  王建国坐在新屋的炕上,拍了拍结实的墙壁,关上门窗,外头喧闹的人声霎时间就安静不少。

  “隔音也不错。”

  王建国沿着四周仔仔细细的看了一圈,最后定睛看到墙上挂着的日历,上面写着“宜入伙”“宜迁徙””,怪不得会选择今天,如此一来一切就都有根据了。

  “建国,我带着秀芝给你们俩讲下新屋的规矩。”陈凤霞从屋外进来,来到墙边放着的小米缸。

  “米缸八成满,红包置其中,象征你们以后的生活衣食无忧、生活富足;这些大蒜,红枣,红糖,象征着你们日后的生活要精打细算,早生贵子,甜甜蜜蜜。”

  陈凤霞边讲解着屋子里的布置,同时尽可能的讲授给秀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承。

  秀芝虽然有些懵懵懂懂,但也很快接受并且尽可能的都记在脑子里,跟着陈凤霞沿着新屋四周撒完钱后,又带着王建国一起把屋中的煤炉子、新炕一块点燃,同时她还拿来了两盏满满当当的煤油灯。

  “新屋的开灯,开火少不了,秀芝记着这三天屋子里的灯都不能灭喽,缺油了,就拿另一盏换上。”陈凤霞拿来烧水壶,往煤炉子上一放。

  直到水全部沸腾,不停翻滚,她这才拿到窗台迎风处。

  只有这样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

  就这样,经历了一通繁琐的流程后,秀芝才从老屋的炕上把被褥、被子统统搬过来,铺好。

  忙活一天的秀芝,累坏了,躺在柔软的新炕上,抚摸着隆起的小腹不想动弹。

  别说,新炕就是火力猛,才烧没一会儿,就暖的不行,空气中都能闻到烤棉花、晒被子的味道,王建国连忙将火力调整的小一点。

  平时晚上睡觉,他自个火气旺,就跟个小火炉似得,因此炕火一直以来都没烧多大,否则大半夜运动完睡着,又会被热醒。

  至于老屋墙上的奖状证书,也一并被拿了过来,现在挂到新屋的墙上,格外耀眼。

  它们的下方,柜子上则是王建国新获得“勋章”,这是全国首届劳动竞赛冠军获得者,才能够拥有的劳动勋章!

  含金量极高!

  任何人只要一进他的新屋,就会立刻被其吸引。

  晚上,经过简单的洗漱后,王建国抱着媳妇的两大坨圆圆就睡觉了。

  稍后的几天里,王建国在城门楼上领奖的照片刊登到了《京城日报》的头版头条,连着三天,红星街道全员皆知,甚至不少四九城的名字们也知晓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