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降落在京城国际机场时,正值上午十点,阳光透过舷窗,将停机坪照得亮堂堂的。
林阳跟着周台长走出航站楼,一股干燥的风扑面而来,与江南湿润的气候截然不同。
周台长熟门熟路地走到停车场,对着一辆黑色轿车招了招手,司机立刻下车打开车门,笑着迎两人上车。
“中央台大楼离机场不算近,大概要四十分钟路程,你先歇会儿,到了我叫你。”周台长靠在座椅上,随手递给林阳一瓶矿泉水,语气轻松。
林阳接过水,却没什么困意,目光落在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上——
京城的街道宽敞规整,高楼林立间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想到待会儿要见春晚编导组,他心里难免有些期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矿泉水瓶身。
“对了,”周台长忽然开口,打破了车厢里的安静,“今年春晚的编导团队里,有两位你其实认识。”
林阳愣了一下,转头看向周台长:“认识的?难道是之前国庆晚会合作过的王编导、李编导、张编导里的两位?”
他记得今年国庆晚会筹备时,和这三位编导打过交道,尤其是王编导和李编导,当时还夸过他的编曲思路新颖,没想到会这么快再遇上。
周台长笑着点头:“没错,就是王编导和李编导。他们虽然不是今年春晚的总编导,但在节目评审和内容筛选上,都有不小的话语权。说不定,这次咱们能拿到邀约,还有他们俩的推荐呢。”
林阳心里一暖。
四十分钟的路程很快过去,轿车稳稳停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楼前。
林阳抬头望去,这座现代化的建筑气势恢宏,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门口来往的人大多行色匆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谨的神情,无形中透着“国家级平台”的庄重感。
周台长带着林阳走进大楼,熟稔地和前台工作人员打过招呼,径直走向电梯。
电梯里,周台长又叮嘱了一句:“待会儿见了编导们,不用太紧张,就像平时聊工作一样就行。你的才华摆在那儿,他们找你过来,本身就是认可你的能力。”
林阳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那点莫名的紧张。
电梯在12楼停下,门一开,就看到走廊尽头挂着“春晚编导组会议室”的牌子。
周台长率先走过去,轻轻敲了敲房门,里面立刻传来一声“请进”。
推开门的瞬间,林阳便看到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五个人,四男一女,围坐在长方形会议桌旁,桌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叠文件。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了靠窗的两个座位上——
王编导穿着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整齐,看到林阳进来,立刻笑着抬手打招呼;
旁边的李编导则穿着休闲的条纹衬衫,脸上带着标志性的温和笑容,眼神里满是熟稔。
林阳心里一松,有熟悉的人在场,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舒缓了不少。
“老周,林阳,快坐!”王编导率先起身,指着会议桌旁的两个空位,语气热情。
周台长笑着走上前,和五位编导一一握手寒暄,林阳跟在后面,也跟着点头问好。
“这位是编导组长徐编导,负责整体节目统筹;这位是陈编导,主要把控歌舞类节目质量;还有这位是秦编导,擅长舞台效果设计。”
周台长依次为林阳介绍另外三位陌生的编导,林阳一一颔首:“徐编导好,陈编导好,秦编导好,我是林阳。”
徐编导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头发有些花白,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目光锐利却不锐利。
他上下打量了林阳一番,忽然笑了:“你就是林阳啊?之前听老王和老李说你年纪轻、才华高,我还不信,今天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
这话带着几分调侃,却也透着真诚。
林阳腼腆地笑了笑,没多话——在这种场合,他更习惯用作品说话,而非口头寒暄。
等两人坐下,徐编导便直入正题,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推到林阳面前:“我们这次请你过来,主要是因为你之前给林薇写的那首《难忘今宵》。”
“那首歌旋律温暖,歌词又贴合节日氛围,我们认为播出后会反响很好,我们几个编导私下里都讨论过,觉得你的创作风格很适合春晚的调性。”
提到《难忘今宵》,林阳心里有了底,他坐直身体,认真回道:“谢谢徐编导认可,能写出让大家喜欢的歌,是我的荣幸。”
“不过有个问题要跟你说清楚,”徐编导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些,
“春晚的节目筹备周期很长,大部分节目从半年前就开始打磨了,现在距离春晚只剩不到两个月,如果你这边要创作新作品,时间上能赶得及吗?”
这话问得直接,却也在情理之中。
林阳早就料到对方会有此顾虑,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语气笃定:“徐编导放心,其实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让自己的作品登上春晚舞台,所以从很早开始,就有意识地准备适合春晚的歌曲,现在手上正好有三首成品,我自认为风格和主题都很契合春晚的氛围。”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徐编导握着笔的手顿了顿,脸上露出意外的神情;
旁边的陈编导原本正低头翻文件,听到这话,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
秦编导挑了挑眉,显然也没料到林阳会“有备而来”;
王编导和李编导虽然脸上带着笑意,眼底却也藏着一丝诧异——他们知道林阳有才华,却没想到他会为春晚准备得这么充分。
坐在林阳身边的周台长更是震惊,他侧头看向林阳,眼神里满是“你怎么不提前跟我说”的疑惑,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林阳总能带来惊喜,这一点,从认识他开始就没变过。
“哦?居然准备了三首?”徐编导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里多了几分期待,“那你说说,这三首歌分别叫什么名字?大概是什么风格?”
林阳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第一首叫《青花瓷》,是一首中国风的歌曲,歌词里融入了青花瓷的工艺特点和古典意境,旋律偏舒缓悠扬,想通过歌曲传递传统文化的美;”
“第二首是《传奇》,走的是抒情路线,歌词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跨越时间的相遇与牵挂,旋律温柔,适合营造温馨的氛围;”
“第三首《因为爱情》,是一首男女对唱的情歌,不过不是小情小爱,而是侧重表达爱情里的坚守与温暖,很适合在春晚这种阖家团圆的场合演唱。”
他说得条理清晰,每首歌的风格、主题都概括得精准到位。
会议室里的五位编导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赞赏。
陈编导是负责歌舞类节目的,她立刻追问:“那这三首歌有de吗?我们能不能先听听?”
“有的。”林阳早有准备,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递给陈编导,“这里面是三首歌的简单de,编曲还没完全敲定,如果编导组觉得合适,后续可以根据春晚的舞台需求再调整。”
陈编导接过U盘,立刻插进笔记本电脑里,点开了《青花瓷》的de。
悠扬的古筝声率先响起,紧接着,林阳清澈的嗓音透过会议室的音响传出:“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舒缓的旋律搭配充满诗意的歌词,瞬间将人带入古典雅致的意境里。
徐编导闭上眼睛,手指轻轻跟着节奏敲击桌面;
王编导和李编导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果然没看错人”的欣慰;
陈编导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偶尔点头;
秦编导则皱着眉思考,似乎在琢磨这首歌适合什么样的舞台效果。
一首《青花瓷》听完,会议室里没人说话,直到陈编导点开《传奇》的de,温柔的钢琴声响起,才打破了这份安静。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简单的歌词,却带着直击人心的力量,林阳的嗓音里满是细腻的情感,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最后播放的《因为爱情》,林阳用男女声交替的方式完成了de,男声温柔低沉,女声清亮婉转,搭配在一起格外和谐,歌词里“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更是透着温暖的力量,正好契合春晚“团圆、幸福”的核心主题。
三首de播放完毕,会议室里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徐编导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赞叹:“这三首歌,不管是旋律、歌词,还是主题,都太适合春晚了!《青花瓷》有文化底蕴,《传奇》有情感共鸣,《因为爱情》有温暖氛围,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我同意老徐的说法,”陈编导放下笔,脸上带着兴奋,“尤其是《青花瓷》,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国潮,这首歌既能展现传统文化,又不失流行感,肯定能火!《因为爱情》作为对唱歌曲,要是能找合适的歌手来演绎,绝对能成为春晚的亮点节目。”
秦编导也点头附和:“这三首歌的风格不同,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喜好,而且舞台可塑性很强,不管是舞美设计还是灯光搭配,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王编导和李编导更是毫不掩饰赞赏,王编导笑着说:“我就说林阳是个可塑之才吧!之前国庆晚会就看出他有想法,现在看来,不仅有想法,还很有准备,这份用心,就值得肯定。”
五位编导简单交流了几句,很快达成一致——林阳的三首歌全部通过初步筛选,后续会安排专人对接,确定歌手人选和编曲调整方向,等细节敲定后,再通知林阳来央视参加彩排。
“林阳,恭喜你!”徐编导站起身,主动伸出手,“期待你的作品能在春晚舞台上绽放光彩。”
林阳连忙起身握手,语气真诚:“谢谢徐编导,也谢谢各位编导的认可,我一定会好好配合后续的工作,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从会议室出来时,周台长还觉得有些“梦幻”。
他拍着林阳的肩膀,忍不住感慨:“我本来还担心你会紧张,没想到你不仅不怯场,还直接拿出三首成品,连编导组都被你惊到了!你这小子,藏得也太深了,居然连我都没提前说。”
林阳笑着挠了挠头:“主要是没把握能拿到邀约,怕提前说了让您失望。而且我也是抱着‘尽全力争取’的想法,才准备了三首歌,没想到真的能得到认可。”
两人走出中央台大楼,阳光依旧明媚。
周台长看着身边意气风发的林阳,忽然觉得,江南电视台能有这样的人才,或许未来在综艺和音乐领域,能走出更远的路。
而林阳抬头望着京城的天空,心里却在想——等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苏暖曦,她一定会很开心。
林阳跟着周台长走出航站楼,一股干燥的风扑面而来,与江南湿润的气候截然不同。
周台长熟门熟路地走到停车场,对着一辆黑色轿车招了招手,司机立刻下车打开车门,笑着迎两人上车。
“中央台大楼离机场不算近,大概要四十分钟路程,你先歇会儿,到了我叫你。”周台长靠在座椅上,随手递给林阳一瓶矿泉水,语气轻松。
林阳接过水,却没什么困意,目光落在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上——
京城的街道宽敞规整,高楼林立间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想到待会儿要见春晚编导组,他心里难免有些期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矿泉水瓶身。
“对了,”周台长忽然开口,打破了车厢里的安静,“今年春晚的编导团队里,有两位你其实认识。”
林阳愣了一下,转头看向周台长:“认识的?难道是之前国庆晚会合作过的王编导、李编导、张编导里的两位?”
他记得今年国庆晚会筹备时,和这三位编导打过交道,尤其是王编导和李编导,当时还夸过他的编曲思路新颖,没想到会这么快再遇上。
周台长笑着点头:“没错,就是王编导和李编导。他们虽然不是今年春晚的总编导,但在节目评审和内容筛选上,都有不小的话语权。说不定,这次咱们能拿到邀约,还有他们俩的推荐呢。”
林阳心里一暖。
四十分钟的路程很快过去,轿车稳稳停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楼前。
林阳抬头望去,这座现代化的建筑气势恢宏,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门口来往的人大多行色匆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谨的神情,无形中透着“国家级平台”的庄重感。
周台长带着林阳走进大楼,熟稔地和前台工作人员打过招呼,径直走向电梯。
电梯里,周台长又叮嘱了一句:“待会儿见了编导们,不用太紧张,就像平时聊工作一样就行。你的才华摆在那儿,他们找你过来,本身就是认可你的能力。”
林阳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那点莫名的紧张。
电梯在12楼停下,门一开,就看到走廊尽头挂着“春晚编导组会议室”的牌子。
周台长率先走过去,轻轻敲了敲房门,里面立刻传来一声“请进”。
推开门的瞬间,林阳便看到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五个人,四男一女,围坐在长方形会议桌旁,桌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叠文件。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了靠窗的两个座位上——
王编导穿着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整齐,看到林阳进来,立刻笑着抬手打招呼;
旁边的李编导则穿着休闲的条纹衬衫,脸上带着标志性的温和笑容,眼神里满是熟稔。
林阳心里一松,有熟悉的人在场,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舒缓了不少。
“老周,林阳,快坐!”王编导率先起身,指着会议桌旁的两个空位,语气热情。
周台长笑着走上前,和五位编导一一握手寒暄,林阳跟在后面,也跟着点头问好。
“这位是编导组长徐编导,负责整体节目统筹;这位是陈编导,主要把控歌舞类节目质量;还有这位是秦编导,擅长舞台效果设计。”
周台长依次为林阳介绍另外三位陌生的编导,林阳一一颔首:“徐编导好,陈编导好,秦编导好,我是林阳。”
徐编导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头发有些花白,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目光锐利却不锐利。
他上下打量了林阳一番,忽然笑了:“你就是林阳啊?之前听老王和老李说你年纪轻、才华高,我还不信,今天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
这话带着几分调侃,却也透着真诚。
林阳腼腆地笑了笑,没多话——在这种场合,他更习惯用作品说话,而非口头寒暄。
等两人坐下,徐编导便直入正题,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推到林阳面前:“我们这次请你过来,主要是因为你之前给林薇写的那首《难忘今宵》。”
“那首歌旋律温暖,歌词又贴合节日氛围,我们认为播出后会反响很好,我们几个编导私下里都讨论过,觉得你的创作风格很适合春晚的调性。”
提到《难忘今宵》,林阳心里有了底,他坐直身体,认真回道:“谢谢徐编导认可,能写出让大家喜欢的歌,是我的荣幸。”
“不过有个问题要跟你说清楚,”徐编导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些,
“春晚的节目筹备周期很长,大部分节目从半年前就开始打磨了,现在距离春晚只剩不到两个月,如果你这边要创作新作品,时间上能赶得及吗?”
这话问得直接,却也在情理之中。
林阳早就料到对方会有此顾虑,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语气笃定:“徐编导放心,其实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让自己的作品登上春晚舞台,所以从很早开始,就有意识地准备适合春晚的歌曲,现在手上正好有三首成品,我自认为风格和主题都很契合春晚的氛围。”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徐编导握着笔的手顿了顿,脸上露出意外的神情;
旁边的陈编导原本正低头翻文件,听到这话,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
秦编导挑了挑眉,显然也没料到林阳会“有备而来”;
王编导和李编导虽然脸上带着笑意,眼底却也藏着一丝诧异——他们知道林阳有才华,却没想到他会为春晚准备得这么充分。
坐在林阳身边的周台长更是震惊,他侧头看向林阳,眼神里满是“你怎么不提前跟我说”的疑惑,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林阳总能带来惊喜,这一点,从认识他开始就没变过。
“哦?居然准备了三首?”徐编导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里多了几分期待,“那你说说,这三首歌分别叫什么名字?大概是什么风格?”
林阳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第一首叫《青花瓷》,是一首中国风的歌曲,歌词里融入了青花瓷的工艺特点和古典意境,旋律偏舒缓悠扬,想通过歌曲传递传统文化的美;”
“第二首是《传奇》,走的是抒情路线,歌词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跨越时间的相遇与牵挂,旋律温柔,适合营造温馨的氛围;”
“第三首《因为爱情》,是一首男女对唱的情歌,不过不是小情小爱,而是侧重表达爱情里的坚守与温暖,很适合在春晚这种阖家团圆的场合演唱。”
他说得条理清晰,每首歌的风格、主题都概括得精准到位。
会议室里的五位编导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赞赏。
陈编导是负责歌舞类节目的,她立刻追问:“那这三首歌有de吗?我们能不能先听听?”
“有的。”林阳早有准备,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递给陈编导,“这里面是三首歌的简单de,编曲还没完全敲定,如果编导组觉得合适,后续可以根据春晚的舞台需求再调整。”
陈编导接过U盘,立刻插进笔记本电脑里,点开了《青花瓷》的de。
悠扬的古筝声率先响起,紧接着,林阳清澈的嗓音透过会议室的音响传出:“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舒缓的旋律搭配充满诗意的歌词,瞬间将人带入古典雅致的意境里。
徐编导闭上眼睛,手指轻轻跟着节奏敲击桌面;
王编导和李编导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果然没看错人”的欣慰;
陈编导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偶尔点头;
秦编导则皱着眉思考,似乎在琢磨这首歌适合什么样的舞台效果。
一首《青花瓷》听完,会议室里没人说话,直到陈编导点开《传奇》的de,温柔的钢琴声响起,才打破了这份安静。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简单的歌词,却带着直击人心的力量,林阳的嗓音里满是细腻的情感,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最后播放的《因为爱情》,林阳用男女声交替的方式完成了de,男声温柔低沉,女声清亮婉转,搭配在一起格外和谐,歌词里“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更是透着温暖的力量,正好契合春晚“团圆、幸福”的核心主题。
三首de播放完毕,会议室里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徐编导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赞叹:“这三首歌,不管是旋律、歌词,还是主题,都太适合春晚了!《青花瓷》有文化底蕴,《传奇》有情感共鸣,《因为爱情》有温暖氛围,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我同意老徐的说法,”陈编导放下笔,脸上带着兴奋,“尤其是《青花瓷》,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国潮,这首歌既能展现传统文化,又不失流行感,肯定能火!《因为爱情》作为对唱歌曲,要是能找合适的歌手来演绎,绝对能成为春晚的亮点节目。”
秦编导也点头附和:“这三首歌的风格不同,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喜好,而且舞台可塑性很强,不管是舞美设计还是灯光搭配,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王编导和李编导更是毫不掩饰赞赏,王编导笑着说:“我就说林阳是个可塑之才吧!之前国庆晚会就看出他有想法,现在看来,不仅有想法,还很有准备,这份用心,就值得肯定。”
五位编导简单交流了几句,很快达成一致——林阳的三首歌全部通过初步筛选,后续会安排专人对接,确定歌手人选和编曲调整方向,等细节敲定后,再通知林阳来央视参加彩排。
“林阳,恭喜你!”徐编导站起身,主动伸出手,“期待你的作品能在春晚舞台上绽放光彩。”
林阳连忙起身握手,语气真诚:“谢谢徐编导,也谢谢各位编导的认可,我一定会好好配合后续的工作,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从会议室出来时,周台长还觉得有些“梦幻”。
他拍着林阳的肩膀,忍不住感慨:“我本来还担心你会紧张,没想到你不仅不怯场,还直接拿出三首成品,连编导组都被你惊到了!你这小子,藏得也太深了,居然连我都没提前说。”
林阳笑着挠了挠头:“主要是没把握能拿到邀约,怕提前说了让您失望。而且我也是抱着‘尽全力争取’的想法,才准备了三首歌,没想到真的能得到认可。”
两人走出中央台大楼,阳光依旧明媚。
周台长看着身边意气风发的林阳,忽然觉得,江南电视台能有这样的人才,或许未来在综艺和音乐领域,能走出更远的路。
而林阳抬头望着京城的天空,心里却在想——等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苏暖曦,她一定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