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已然功成-《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南剑州城的黄昏,被火光与喊杀声撕裂。浓烟滚滚,直冲天际,将夕阳的最后余晖也染成了不祥的暗红色。“天命已移,王氏当兴”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与兵刃碰撞的铿锵声、垂死者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权力更迭的残酷交响。

  王潮与王审知在精锐亲卫的簇拥下,踏入洞开的北城门。眼前的景象堪称混乱,但混乱中却有着一种奇异的趋向性。大批士卒丢弃兵器,跪伏在地,口中高呼“王将军”;另一些则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试图逃离;唯有帅府方向,仍有激烈的抵抗声传来,那是王绪最后的死忠在做困兽之斗。

  “兄长,速去帅府,稳定大局!我去控制粮仓和军械库!”王审知语速极快,声音在喧嚣中依然清晰。大局虽定,但细节决定成败,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命脉。

  王潮重重点头,此刻不是谦让之时。他拔出佩剑,指向帅府方向,声如洪钟:“众将士听令!随我擒拿逆贼王绪!投降者免死!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遵命!”身后将士齐声怒吼,士气如虹,跟着王潮如同决堤洪流般冲向帅府。

  王审知则带着阿福和另一队人马,直奔粮仓。沿途遇到小股抵抗,皆被迅速击溃或缴械。他所过之处,“王参军”的呼声不绝,许多低层军官和士兵主动加入他的队伍,引导他前往各处要害。

  粮仓和军械库的守军本就人心浮动,见到王审知亲自前来,又听闻“天命”之说,大部分稍作抵抗便纷纷投降。王审知迅速接管,清点物资,派兵严守,并立刻下令开仓取出一部分粮食,熬粥分发给协助维持秩序的士卒和受惊的百姓。

  这一手“及时雨”,瞬间赢得了更多人心。

  帅府方向的战斗最为激烈。王绪困兽犹斗,凭借府墙和亲兵的拼死抵抗,一时难以攻克。张渠率领的死士数次猛攻大门,皆被箭雨和滚木逼退,伤亡不小。

  “用火攻!用烟熏!”王潮见状,果断下令。

  士兵们立刻找来柴草火油,堆积在帅府门前和窗户下,点燃后浓烟顿时涌入府内。同时,弓弩手集中射击,压制墙头守军。

  府内传来剧烈的咳嗽声和惊慌的叫喊。抵抗明显减弱。

  就在这时,帅府侧面的一处小门突然从里面被打开!几名浑身烟尘、脸上带着恐惧和决绝的仆役探出头,对着外面的军队拼命招手——他们是被王绪苛待已久的下人,趁乱倒戈了!

  “机会!杀进去!”李尤眼尖,立刻带着一队精锐从侧门猛冲而入!

  内外夹击之下,帅府的防御瞬间崩溃。士兵们如同潮水般从正门和侧门同时涌入。

  府内一片狼藉,到处是倒伏的尸体和散落的物品。王潮手持滴血的长剑,大步踏入正厅。只见王绪披头散发,盔甲歪斜,手持一柄染血的长刀,站在厅中,周围是最后十几个伤痕累累的亲兵。

  “王潮!叛逆!无耻小人!”王绪双目赤红,嘶声怒吼,“假托天意,阴谋作乱!你不得好死!”

  王潮目光冰冷,剑指王绪:“王绪!你倒行逆施,猜忌残暴,视士卒如草芥,早已天怒人怨!今日之下场,乃你咎由自取!放下兵器,或可留你全尸!”

  “休想!”王绪狂笑一声,“成王败寇!今日唯死而已!但想杀我,也要拿命来填!”他状若疯虎,挥刀竟主动向王潮冲来!

  他身边的亲兵也发一声喊,做最后的绝望冲锋。

  厅内顿时爆发一场惨烈的短兵相接。王潮的亲卫立刻迎上,与王绪的死忠厮杀在一起。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王绪武艺不俗,加之拼命,接连砍翻两名亲卫,直扑王潮。王潮冷哼一声,挥剑格挡,两人刀剑相交,迸出一串火星!

  就在这混乱之际,谁也没有注意到,厅堂一侧的帷幕微微动了一下。一支淬毒的弩箭,从帷幕的缝隙中悄然伸出,悄无声息地对准了正在激战中的王潮!

  发射的机簧声被喊杀声掩盖。那支毒箭如同阴险的毒蛇,直射王潮后心!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猛地从旁边扑来,一把推开王潮!

  “呃!”一声闷哼。

  推开王潮的,是一直紧跟在王潮身侧,时刻关注战局的王审知!那支毒箭,狠狠地钉在了他的肩胛骨上!一股剧痛和麻痹感瞬间传来!

  “明远!”王潮惊骇回头,看到弟弟中箭倒地,目眦欲裂!

  “有刺客!”亲卫们顿时反应过来,怒吼着扑向那帷幕。帷幕后传来一声短促的惨叫,随即没了声息,显然刺客已被乱刀砍死。

  王绪见状,先是一愣,随即发出疯狂的大笑:“哈哈哈!天助我也!王审知!任你奸似鬼,也要喝老子的洗脚水!可惜!可惜没射死王潮!”

  他的狂笑激怒了所有人。

  “找死!”王潮彻底暴怒,剑势如狂风暴雨般攻向王绪。亲卫们也红着眼围拢上来。

  王绪本就力竭,此刻如何抵挡?不过数合,便被王潮一剑荡开长刀,另一名亲卫趁机一枪刺入其大腿!

  王绪惨叫一声,跪倒在地。不等他再有动作,几柄刀剑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捆起来!”王潮咬牙切齿,看都没看王绪一眼,快步冲到王审知身边。

  “明远!你怎么样?”王潮扶起弟弟,看到那箭矢周围的衣物迅速变黑,心头猛地一沉,“毒箭!军医!快传军医!”

  王审知脸色苍白,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但神志尚且清醒。他忍着剧痛和麻痹感,抓住王潮的手臂,急声道:“兄长…我无大碍…快,快控制全局…发布安民告示…稳定…稳定人心…切勿…滥杀…”

  说完,一阵剧烈的眩晕袭来,他再也支撑不住,昏了过去。

  “明远!”王潮心急如焚,对着手下怒吼,“快!找最好的军医来!救不了我弟弟,我要你们陪葬!”

  军医连滚爬爬地赶来,看到伤口和发黑的血液,也是脸色发白,连忙施救。

  王潮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弟弟说得对,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他猛地站起身,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厅堂和被捆得结结实实、依旧骂不绝口的王绪,眼中杀机毕露。

  但他最终还是压下了立刻处死王绪的冲动。他走到厅外,看着逐渐被控制下来的局势,运足中气,声音传遍四方:

  “逆贼王绪已然就擒!顽抗者,格杀勿论!投降者,既往不咎!”

  “各营将士,各归本位,严守军纪,不得骚扰百姓!”

  “即刻张贴安民告示,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全力救治伤者,无论敌我!”

  一连串命令发出,混乱的局势迅速开始平定。胜利者开始有条不紊地接管城市,清理战场。

  王潮又派人立刻去请郑珏。此刻,需要这位老夫子来稳定文官体系和士子之心。

  郑珏很快被“请”来了,脸色复杂无比。他亲眼目睹了“天降神简”,经历了兵变混乱,此刻面对已然掌控局面的王潮,心情五味杂陈。

  “郑先生,”王潮对他还算客气,“逆贼已擒,然城内初定,百废待兴。安民告示,文教之事,还需先生鼎力相助。先前先生所言祭祀之事,待局势稳定,必当举行,届时仍需先生主持。”

  郑珏看着王潮,又看了一眼厅内正在被救治的王审知,以及被捆缚在地、狼狈不堪的王绪,心中那点对“礼法”的坚持,在残酷的现实和“天意”面前,终于动摇了。他长叹一声,躬身道:“王将军拨乱反正,顺天应人,老夫…敢不从命。”

  得到了郑珏表面上的合作,王潮心中稍安。

  这时,处理王绪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众将群情激奋,纷纷要求将王绪凌迟处死,以泄心头之恨。

  王潮也恨不得立刻将其碎尸万段。但他想起弟弟昏迷前的叮嘱——“切勿滥杀”。王绪毕竟曾是主帅,若立刻虐杀,恐寒了部分降卒之心,也显得自己气量狭小。

  他沉吟片刻,冷声道:“王绪罪大恶极,然其曾为主帅,可免其公开受刑之辱。赐其白绫鸩酒,留其全尸。其尸首,稍后葬于城外乱岗,不必立碑。”

  这既体现了胜利者的威严,也保留了一丝余地。

  王绪听到判决,停止了咒骂,瘫倒在地,面如死灰,最终被亲兵拖了下去。他的时代,彻底落幕。

  当王潮处理完这些紧急事务,再次回到偏厅时,军医刚好替王审知剜出毒箭,敷上解毒草药。

  “如何?”王潮急切地问。

  军医擦着汗:“回将军,万幸!箭矢入肉不深,未伤及肺腑,且毒素似乎并非见血封喉的剧毒。参军身体底子好,又救治及时,应无性命之忧,但需静养一段时日,清除余毒。”

  王潮长长松了口气,仿佛虚脱了一般。他看着弟弟苍白但呼吸平稳的睡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庆幸和后怕。

  今夜,他们赢了。赢得了南剑州,赢得了军队,赢得了未来。

  但这胜利,是如此惨烈和惊险。弟弟的受伤,更是给他敲响了警钟。

  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城内百废待兴,城外强敌环伺,郑珏等旧势力仍需安抚和磨合…而弟弟的理念与旧世界的冲突,恐怕才刚刚开始。

  但无论如何,雷霆一击,已然功成。

  王潮走到门口,望着渐渐被夜色和火把笼罩的南剑州,一种全新的、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从现在起,他是这支军队,这座城市,真正的主人了。

  而他的身边,不能没有那个总能带来“巧思”和奇迹的弟弟。

  “好好照顾参军。”他对军医和阿福吩咐道,语气无比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