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故伎重施-《四合院:全都莫挨老子》

  下班之后,何雨柱直接找到算盘精。

  那老小子左脸整个肿了起来,又青又紫的。

  左眼睁不开,右眼愤愤的望着他。

  何雨柱也没心思嘲讽他,只是跟他说。

  “我只不过是揍你几巴掌而已,但有人却想要你的命,你知不知道……”

  把厂里流传的谣言跟他说了一下,略微跟他分析了一下。

  如果厂里真要查这件事儿,那么他虽然打人,但事出有因。

  可算盘精诅咒刘海中的事儿就别想瞒过去了,到时候什么下场就不好说了。

  算盘精当然知道哪一个性质更严重,于是当场就急了,捶着手掌在原地转圈。

  嘴里“这、这、这”个不停,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何雨柱就给他出主意,让他写一份情况说明,表示这是谣言,传谣的人居心叵测,想置领导于两难之境。

  说不定还存着反攻倒算的恶毒心思。

  算盘精得了主意,表示一定会斟字酌句的去写,让他明儿早上来拿。

  何雨柱才不想接手这份情况说明呢。如果是他递上去,岂不是更坐实了他在欺压邻居。

  正好这时许大茂也下班了,刚进到前院,何雨柱赶紧把他给拦下来。

  把情况跟他一说,让他明儿早上来拿这份情况说明,想办法递到李怀德面前去。

  许大茂倒是无可无不可,反正只要是针对易中海,他也愿意干。

  从阎家出来,何雨柱问许大茂。

  “刘海中什么时候走啊?几天都没见到人呢。”

  许大茂摇头叹道。

  “怎么样也得让人家过完中秋再走吧。

  “老刘也是不长眼啊,结果这么一把年纪了去支援三线。

  “躲在屋里生闷气,还不敢让人看见。”

  何雨柱就撺掇他。

  “你说,能不能让老刘也帮忙写份情况说明,让老李重新审视一下易中海?”

  许大茂哈哈大笑。

  “你让他写情况说明,他写得明白吗他?

  “他若不是文化水平不行,早就是八级工了。

  “有阎老抠这个当事人写的就足够了,至少再有人敢传你是院霸天,你就能理直气壮地抽他。”

  何雨柱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再说了,这些都是辅助手段,主要还是得看老杨那边。

  第二天,他专门等许大茂拿到情况说明之后,才一起去上班。

  路上两人把信封打开,果然是紧扣造谣者意图陷领导于两难之境,暗藏反攻倒算的恶毒用意来写的。

  不光字写得漂亮,遣词用句同样漂亮。

  许大茂让他放心,说等老李一上班,就把这玩意儿递上去。

  何雨柱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许大茂无论如何不会偏向易中海的。

  刚进到后厨,刘岚就悄摸摸地跟他说。

  “我把你说的那些,跟老李说了一遍,老李的脸色很难看哦。

  “说你总是给他找事儿,你恐怕要倒霉了。”

  何雨柱一听就知道,老李不是冲他来的。

  只要不对老李的地位造成影响,他的心胸一向是大度的很。

  所以,倒霉的肯定不是他。

  反倒刘岚这么一说,他心中笃定易中海要倒霉了。

  于是笑嘻嘻地问她。

  “刘姐,您就没替我向老李求个情?”

  刘岚啐了他一口。

  “我要不给你求情,就不跟你说这事了。”

  于是他嬉皮笑脸的跟刘岚道谢,哄得她得意洋洋的。

  中午没有招待餐,何雨柱就早早守在前边,等许大茂过来吃饭的时候问他。

  “那情况说明递上去没有?”

  许大茂说。

  “递上去了呀。我还特意跟李主任说,这个谣言是从厂里传出来的,然后倒传回到院里。

  “作为当事人的阎老师才知道有这么个事儿,所以特地托我送了一封情况说明过来。”

  “那老李说什么没有?”

  “说个屁嘞,他让我把情况说明放下,就让我出去了。”

  当领导的第一条,就是不能让下属轻易猜到自己的心思,所以老李这种反应不一定是坏事儿。

  现在有刘岚提前往老李那儿传了对自己有利的话,再有阎埠贵本人写的情况说明。

  其核心都是直指易中海传谣言心怀不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那么只需要老杨轻轻落下最后一颗砝码,老李只要怀疑了,那易中海就玩完了。

  于是何雨柱老老实实回去蹲灶台。

  临近下班时,厂里广播突然播报一条新闻。

  居然是通报,易中海受到刘海中和郭大撇子,主动报名参与三线建设的精神感召,他也主动报名了。

  何雨柱听得如释重负一般的畅快的同时,多少还有点无语和怅然若失。

  果然是神仙出手,势若雷霆。

  这么快就能让易中海接受命运,并且卡在周六下班前就宣布,连个周未都不容他呀。

  而之前,老李斗倒了老杨,让老杨去扫地,踢走了刘海中,也让刘海中去扫地。

  主打一个一招鲜吃遍天,好用就一直用!

  就连冉秋叶这个厂外的人,也是扫地。

  好像扫大街就算是终极惩罚了。

  这回,刘海中和郭大撇子,被主动报名去参加三线建设,让老李发现了新招数。

  这种事儿对厂里而言,应该算是一桩拿得出手的政绩。

  何雨柱很怀疑,是那韩主任给出的招。

  因为在傻柱记忆里的老李,从来就没玩过这招。

  老韩把护不住,或不愿花大代价去护的人,套一层光环,送到更重要的地方去。

  这样,老李就能把不爽的人丢得远远的,还能捞到政绩,以他的政治属性,应该没什么不愿意的。

  若这人有了进步,得感激老韩的举荐。

  若没有进步,那是你自己烂泥糊不上墙。

  至少目前而言,三线建设确用实是更重要。

  老韩的下属们,对此不可能有什么兔死狐悲的情绪。

  两个政治生物,在这玩妥协的艺术呢。

  老李发现好用,便照葫芦画瓢,故伎重施又给报名一个。

  这年头,凡是参与三线建设的,个个都是涉密人员。

  而且他们那个密级,比轧钢厂参与点儿涉密项目的密级要高得多。

  易中海这点涉密的身份,不但不是护身符,反而还是身份审查时的加分项。

  平日里兢兢业业、道德模范、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等等,他所表现出的一切好品质,全都成了他的加分项。

  这个年头,八级工那是多稀缺的宝贵人才呀!

  就算有水分,就算残废了,仍然有大把的单位抢着接收。

  于是易中海就这么水灵灵的,被主动支援三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