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气极败坏-《四合院:全都莫挨老子》

  何雨柱顺着钱师傅的目光,也扫视了一眼。

  这年头的食品供应仍然不丰富。

  夏天还好,蔬菜种类多一些,什么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这些都有。

  到了冬季那就是萝卜、白菜、土豆轮番着来。

  但何雨柱发现,夏天的蔬菜都富含水份,而低温烘焙本就耗时,水份多了就更加耗时。

  若是现在弄点东西烘制,下班前肯定搞不定,就得放在里面过夜。

  晚上又没有灶火持续提供热量,一夜过后,大概率会腐败变质。

  按说最适合拿来做试验的,应该是红薯,这玩意糖分足,把水分烘干之后又有嚼劲,又甜。

  而且放在柜子里,就算没烘干,放个一两天也不会坏。

  但是红薯要等到秋季才上市,食堂里现在还真没这玩意儿,都是一堆一堆的土豆。

  土豆本也应该是秋季上市。

  奈何土豆这玩意,产量高,不挑地,耐储存。

  对气候的适应也很强,北方一年一季,可到了中原,它就能一年两季。

  除了口感外,简直浑身优点,粮食部门可太喜欢这玩意儿了。

  往四九城里全年大量的供应这玩意儿。

  可这玩意儿,本身糖分又低,味道寡淡。

  大家又吃得太多了,没人会对这玩意儿有兴趣。

  然后就见钱师傅左手一颗西红柿,右手一根黄瓜。

  两手托在眼前,看的是愁眉苦脸。

  他一个老厨子,能不知道这俩玩意儿含水量有多高吗?

  只怕放进柜子里,没烤成黄瓜片,先就得长毛了。

  何雨柱想了想,这夏天气温高,蔬菜不好保存,那干嘛要跟它硬磕呢?

  像那些花生、黄豆什么的玩意儿。

  可以煎炸烹炒,自然也能玩个低温烘焙呀。

  就算柜子里温度波动大,丢在那里又不会坏,怕什么?

  就让钱师傅把手上的玩意儿丢了,弄两碟花生塞进柜子里。

  就算没烘好,半生不熟的也不是不能吃,绝对不会浪费,老杨肯定不嫌弃!

  钱师傅听他说先弄点花生试试,想想也对。

  这玩意生的能吃,半生不熟的也能吃,就算烤糊了,只要不烤成炭,它还是能吃。

  转头就从小仓库弄了一斤花生出来,找了个小簸箕就在那里簸。

  几颠几簸,就把那些石子、土粒、花生壳、瘪花生之类的给分离了出来。

  再把选好的花生洗好,放在那沥水,对何雨柱说。

  “现在菜都快炒完了,今个是用不成了,正好今把花生筛好,沥干。明个上班就可以开搞。”

  何雨柱也笑呵呵的点头。

  “这往后啊,咱们食堂里,花生米除了煎炸,又能多一道烘花生。

  “明个就劳烦钱师傅盯着,看什么样的温度,火候最好,到时候把它弄成咱们模范食堂的招牌菜。

  “欸,钱师傅,您就有了一道拿手菜!”

  钱师傅,一个主攻白案的厨子,听何雨柱这么画饼,笑得见牙不见眼。

  因为他这说法没问题呀,什么菜弄好了都是拿手菜,只看你自个本事呗。

  何雨柱这纯粹就是懒。

  他知道这玩意依靠炉膛的余温做烘干,这温度又不稳定,就连供热的时间都不稳定。

  炒菜的时候生火,不炒菜的时候,谁往炉膛里面生火呀?

  所以想要掌握火候,那得磨死人。

  既然钱师傅这么有兴趣,那就让他上。

  出了成绩,难道没有他何雨柱的一份吗?

  难道他钱师傅敢不领这个人情,大伙可都眼睁睁看着的。

  下班,和媳妇儿一起骑单车回家。

  出厂没多远,路过一个巷口的时候,见着有个人面前放着两筐莲蓬,正支着扁担,在那做出一副歇脚的样子。

  何雨柱知道这肯定是拿出来卖,只是不敢叫卖,也不敢去人多的地方。

  只能装作要挑在路上累了,停下来等人主动上前询价。

  刘玉华骑着单车远远的瞥了几眼,然后又把头扭回来,若无其事的继续骑车。

  等两人单车都过了那个巷口了,刘玉华还回头瞥了一眼。

  但何雨柱觉得,她可能有点馋。

  就招呼刘玉华。

  “媳妇儿,你想吃莲子吗?”

  刘玉华摇了摇头,

  “花那冤枉钱干嘛呀?又不能当饭吃。”

  何雨柱听她这言不由衷的话,知道她不是不想吃,只是觉得买这玩意儿是花冤枉钱。

  消费观念,还是想着勤俭持家。

  他自然不会觉得这种想法不好,就找了个由头。

  “上次发了奖金,咱俩还没庆祝一下,不如我们买点莲蓬回去,坐在那吹风剥莲子吃,多惬意啊。”

  见刘玉华脸上有点意动,就不等她反驳,捏下刹车,把单车掉了个头,留下一句。

  “你先慢慢往回走,等我买好了来追你。”

  就冲巷子口骑了过去。

  何雨柱还刻意看了看路上的人,大多都是轧钢厂的职工。

  发现并没有纠察队的人,才放心的跟那挑莲蓬的人搭话。

  因为莲子不是主食,而且北方的产量又不大,很多都是当做药品、补品来用的。

  这莲蓬是按个卖,那人家三分钱一个。

  何雨柱经历过价格闯关,钞票发毛,加上他本身对钱看的不是很重。

  觉得这莲蓬三分一个也不贵,一块钱就能买三十几个。

  可等他说要买一块钱的,卖莲蓬的人脸色怪怪的。

  “一块钱,我给你35个,但你怎么装呀?”

  莲蓬个头比馒头还大,35 个馒头都得装一面袋子,这 35 个莲蓬,得用麻袋来装。

  这大热天,穿的又单薄,何雨柱身上无论如何也不像能摸得出一个麻袋的样子。

  没奈何,他又飞车赶回食堂弄了个麻袋。

  刘玉华其实只想尝尝味儿。

  见他买这么多,刚想抱怨他花冤枉钱。

  他一句,买都买了,就成功让媳妇儿妥协了。

  两口子在游廊下剥莲蓬,引来刘嘉诚和他的两个小伙伴围观。

  这些小孩的家教都挺好,知道不能开口朝别人要吃的。

  何玉柱瞥见西厢玻璃后面,有几个小脑袋躲在窗帘后面看。

  不用猜,那是禁足的棒梗,领着两妹妹躲在屋里,学他奶奶的绝技呢。

  就大方的给三个小孩每人发了一个莲蓬。

  可以想到那小白眼狼,躲在窗帘后气急败坏的样子。

  棒梗肯定是打掉牙也没想明白,原来都是他的东西,怎么突然之间,都不是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