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循规蹈矩-《四合院:全都莫挨老子》

  送走了满嘴感谢话的田师傅,杨师傅给何雨柱递了颗烟。

  “到门口抽嘬一口去?”

  出到门外,两人点上烟,杨师傅说。

  “何师傅还是得您脑子活泛呀,就这么块边角料的铁皮,往厨房里一搁,至少能给咱们省两三个切菜的人工。

  “哎。前两天你不是说要捣鼓个揉面的机器吗,怎么没信儿了?”

  和面机的事,何雨柱还不知道,刘岚能说的动李怀德不?

  要是说不动的话,怕是又得让老丈人做点私活儿了。

  但对杨师傅不能这么说啊,只能摇头叹气。

  “和面机这玩意儿,那些面条厂里早就有了,厂里怕是不准备生产了。

  “这玩意儿在外面既买不到,厂怕也不会花个那钱去买。

  “唉,且行且看吧,反正我是不会上手去揉的。”

  杨师傅呵呵一笑,夹着烟点了点头。

  “怎么着也不能让您上手去干那揉面的活啊,有了这菜擦子,也能多出两个人手。

  “到时候大伙把活儿匀手匀乎,也不会那么累了。

  “这帮子学徒、帮厨都得念您这份儿好!”

  何雨柱笑着抽烟,也没把这当回事。

  愿领情的早就领了,不愿领的,给再多也白搭,也就这么回事儿。

  一支烟抽的差不多,杨师傅又问道。

  “这物件真不是你这一门独家的玩意儿?

  何雨柱估摸着,可能他也是想去做一个。

  这也没所谓,类似的工具应该很早就有了,只是传播的没那么广。

  得改开后,市场活跃了,才会有人发现商机。

  这时候谁愿做谁去做就是了。

  就点头肯定道。

  “您要觉得好用,到车间去找我老丈人,叮当几锤子就给你砸出来了。”

  杨师傅见他还是一样的说辞,并没把这玩意当什么了稀罕宝贝,就高兴的说道。

  “何师傅,您仗义!

  “我刚上班就想问您来着,可没好意思张嘴。

  “还得是老田那二皮脸的家伙,先开了口,我才敢跟着问一问。

  “我老婆在街道一小腌菜厂干活,每年那些萝卜、莴笋之类的大量上市,产生滞销的时候。

  “他们厂就得收回去做成咸菜,那直是一切切整天,切的手都肿起来。

  “昨个我一见这物件就知道,对付这种需要大量切片儿、切丝儿的活儿,那可太管用了。”

  何雨柱知道,这也是计划经济的一个好处。

  农产品出产时间,只看天时,所以会出现集中上市滞销的情况。

  但国家却会出手帮农民找出路。

  就笑着跟杨师傅客气。

  “这玩意能帮到嫂子的忙,那敢情好啊。

  “您中午抽个空,往车间跑一趟呗。“

  两人抽完烟准备回去的时候,远远又来了一个还挂着围裙的胖子。

  杨师傅打眼一瞅。

  “得,这吴师傅也闻着味过来了。

  “何师傅,你弄的这玩意儿了不得呀。”

  这是另一个食堂的师傅。

  轧钢厂地盘挺大,为了让工人师傅们能就近用餐,几个食堂都分的很开,有远有近。

  而且同属后勤管理,互相之间都很熟,有点小道消息,一阵风就传遍了。

  两人也就一脸带笑等着吴师傅走近。

  吴师傅也远远的见他俩站在门口,紧赶两步就到了跟前。

  “哎呀呀,杨师傅、何师傅,劳您二位在门口候着,真的折煞我了,折煞我了。”

  这吴师傅说话就可有意思了。

  上来就是,您二位在门口候着我呀。

  跟着转折,折煞我了折煞我了。

  这个调侃的味道就很足了,透着一股子热络。

  那是因为这位吴师傅身宽体胖,心胸也挺开阔,跟谁都和和气气,不像之前的那位田师傅。

  如果之前那位田师傅这么跟何雨柱说话,那味道就完全不同了。

  关系不够近,说这样的话就是阴阳怪气嘲讽了。

  杨师傅哈哈一笑,乜了吴师傅一眼说。

  ““哟,吴胖子,您可别在这儿拿腔拿调的啦,怎么着,闻着味儿就知道有好事儿,您这鼻子啊……”

  何雨柱也跟着笑脸相迎。

  “吴哥!我俩在这儿候着那不是应该的嘛!

  “您大老远过来,指定是有事儿。

  “有事您就敞亮开口,别耽误工夫,省得您那食堂着急派人来找您。”

  吴师傅朝何雨柱竖起个大拇指。

  “敞亮!”

  扭头瞪了杨师傅一眼。

  “你个老滑头,就他妈只会阴阳怪气,看看小何,比你可强多了。”

  杨师傅跟他年纪差不多,也不惯着他,笑骂一句。

  “行,你老小子真行,拿何师傅来点我了。”

  吴师傅也不搭理杨师傅,直接上来就揽住何雨柱的肩膀,说道。

  “这眼瞅着就快开饭了,我也不耽搁你事儿。

  “就你那能一下切一整颗土豆的物件儿,给哥哥我瞅瞅,成不?”

  何雨柱一拍胸口。

  “嗨,那有什么不成的?

  “走着,您亲自上手试试那玩意好不好使。”

  三人刚要往里走,就听后面有人扯着嗓子喊。

  “嘿!我说你们哥仨,等等我嘿!”

  三人扭头往后一瞧,嚯,又是个身上还系着围裙的主儿。

  吴师傅一瞅见来人,哈哈一乐。

  “嘿,老张这王八犊子,也他妈闻着味儿过来了。”

  这位张师傅也是紧赶了两步,麻溜就到了跟前。

  听着吴师傅这么骂他,气的把他往后一扒拉。

  “滚犊子,你。”

  顺势就抢过他的位置,揽住了何雨柱肩膀。

  “何师傅,老田那给我报信儿了,说您这有个好玩意儿,还说您仗义,挺乐意让咱们大家伙都跟着沾点光,我老张也就厚着脸皮颠儿过来了。”

  何雨柱这才发现,他有些轻视了这擦丝板。

  大家伙对于这种,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小物件都很有兴趣,也能舍得下面子来求人。

  其实吧,这几位都是各自食堂掌勺的大厨。

  切土豆、切萝卜这些活儿也不用他们动手。

  但是听说他这里,有个能顶三五人切菜效率的玩意儿,个个都闻到味过来了。

  这也说明了,这个年头的生产力水平,大量的工作仍然是在堆人力。

  大家对任何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都充满了渴求。

  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

  就让这两位亲眼见见效果,然后都给支到老丈人那儿去。

  他们好意思白嫖他这同行,总不能去求他老丈人干活也白嫖吧?

  果然,这两位见到了擦丝板,上手一试就明白了这玩意的原理。

  后面来的张师傅,早知道这不是他这一门的独家物件。

  可还是先张嘴问了个明白,完了才打听该找哪位去做这玩意儿。

  这就是同行之间守着的那份默契和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