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北京城六十里的瓦剌大营内,也先正在和各族首领商讨着如何进攻北京城。
负责刺探情报的瓦剌骑兵冲进帐中,“太师,不好了!明人的援军到了!”
也先脸色一变,问道,“明军的援军多少人!”
“估摸不下二十万!”
闻言,其他首领顿时就急了,一个个说着想要带着族人回草原。
见此,也先怒喝一声打断众人,“你们动动脑子!各地的援军赶到北京城起码也得一个月,这勤王文书才送出去多久,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到了!难不成是天神下凡吗!”
说完,也先目光死死盯着那个哨骑,沉声道,“你莫不是明朝派人扰乱我们军心的奸细?!”
哨骑立刻就跪了下来,“太师,属下真的没有说谎呀!北京城外真的出现了一大批明军,属下绝对没有看错,对方发现我们还出动骑兵对我们进行了追杀。”
“和你一起回来的人呢!”
“都在外面候着。”
片刻后,也先从多名哨骑口中得到了相同的回答,不禁眉头紧锁。
“怎么可能?就算是北直隶全部的明军都集结,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也先依旧想不明白,索性不想了。
来都来了,总不能什么都没做就撤退,总得用一场战争讨要些利益。
“来人,传我的令,全军...”
“太师不好了!”
也先看到自己的亲信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
“慌什么!”
“太师,明人的大军朝我们大营冲来了!”
“什么!”
与此同时,徐达率领着三万明军骑兵直奔瓦剌大营。
没等蒙古人反应过来,明军骑兵就冲入了大营大肆砍杀。
也先走出大帐,看着四处窜逃的士兵,怒吼一声,“吾乃太师绰罗斯·也先,尔等拿起兵器,骑上战马,抵挡明军!但敢逃窜者,杀无赦!”
在也先的亲卫出动斩杀了不少逃跑的士兵后,瓦剌迅速组织起了战斗力,对明军进行反攻。
“去把那个小皇帝带来!”
没一会儿,亲卫就把一脸恐惧的朱祁镇带了过来。
“别杀我!别杀我!我母后能给你们很多钱!”
也先拽来朱祁镇,沉声道,“慌什么?听到外边的动静了吗?你的将士这不是救你来了嘛。”
朱祁镇一愣,他以为是也先要杀他祭旗,不曾想居然是明军打来了。
“传我令,全军后撤!”
前方战场,朱棣亲自带着数百精骑,一路直冲后方的也先大帐,可以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徐达看到顿时就急了,“朱棣!你给我回来!”
见朱棣不管不顾继续前冲,徐达叫来了永乐朝的主将朱高煦,“高煦,你把你爹追回来!不能让他继续前冲了,瓦剌的主力可是在后面!”
“孙儿明白!”
朱高煦带着人很快在乱军中找到了朱棣,“小爹,外公让你停止前进,立刻回去,前面危险。”
“特娘的,喊什么小爹呢!不就是年龄大我几岁吗,我还是你亲爹!”
“行行行亲爹,咱别冲了,也先说不定早就跑了,皇爷爷可是说了,一切要听从外公的!”
朱棣看了眼远处,无奈只能返回。
此次突然袭击,斩敌七千,俘虏上万,未能对蒙古主力造成大的损伤。
在收拾战场的时候,朱棣来到徐达跟前,问道,“岳父,表哥去哪了?”
徐达看向远方,悠悠道,“去偷也先的屁股了。”
另一边,也先带着主力奔向紫荆关。
刚才被明军这么一偷袭,许多首领都没有进攻北京城的心思,也先虽然是蒙古大军的总指挥,但也不能完全决定所有人的意志。
因此他也决定退出长城,回到草原再凭借着朱祁镇这个太上皇和明朝进行谈判。
这时,他发现原本立着他们旗帜的紫荆关,突然换成了明军的旗帜。
同时,紫荆关外无数明军排列整齐,仿佛就是在等待他们的到来。
也先脸色一沉,退路被堵了。
明军这边,李文忠打马上前,朗声道,“绰罗斯·也先,放归太上皇,尔等便可安然回家,不然......”
“我怎么不知道大明朝还有阁下这号人物,可否报上名来!”,也先一个眼神,他的亲弟弟伯颜就上前对李文忠喊道。
“大明岐阳王——李文忠!”
伯颜虽然是蒙古人,但对于明朝的历史还是知道一点。
在他的认知里,李文忠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去世了,死了也有六十多年了。
“你莫不是糊涂了,那明朝的李文忠都死了多少年了!”
李文忠也不恼,笑了笑道,“知道袭击你们大营的明军主帅是何人吗?”
“何人?”
“大明中山王徐达,可还记得?”
听到这个名字,伯颜心头一颤,但很快就被压力下去。
“你别搁这唬我了!”
“你要是不信我也没办法。”,李文忠耸了耸肩,“那我再给你们机会,放了太上皇,就可以出关回你们的草原。”
伯颜不敢擅作主张,骑马回到也先身边,把刚才的谈话过程说了一遍。
听了伯颜的话,也先心里有了两个想法,一是对方在唬人,因为徐达和李文忠这两人早就死了很多年;二是对方说的都是真的,因为结合北京城突然出现大军......
也先看了眼朱祁镇,犹豫许久终是决定以大局为重。
“伯颜,你把朱祁镇带过去交给对方,告诉他,我照他说的做了,要是敢在背后捅刀子,大不了两败俱伤。”
伯颜提溜起在朱祁镇放到马背上,骑马来到了李文忠面前。
“你们的太上皇,还你们。”
说着,伯颜把朱祁镇直接丢在地上,摔的朱祁镇惨叫不已。
对此李文忠并没有什么反应,他早就知道了这个大明皇帝的所作所为,葬送王朝精锐,况且对方又管不了自己,李文忠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
看到李文忠无视自己,朱祁镇眼中满是怨恨,他决定回宫后就向孙太后告李文忠的状。
......
负责刺探情报的瓦剌骑兵冲进帐中,“太师,不好了!明人的援军到了!”
也先脸色一变,问道,“明军的援军多少人!”
“估摸不下二十万!”
闻言,其他首领顿时就急了,一个个说着想要带着族人回草原。
见此,也先怒喝一声打断众人,“你们动动脑子!各地的援军赶到北京城起码也得一个月,这勤王文书才送出去多久,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到了!难不成是天神下凡吗!”
说完,也先目光死死盯着那个哨骑,沉声道,“你莫不是明朝派人扰乱我们军心的奸细?!”
哨骑立刻就跪了下来,“太师,属下真的没有说谎呀!北京城外真的出现了一大批明军,属下绝对没有看错,对方发现我们还出动骑兵对我们进行了追杀。”
“和你一起回来的人呢!”
“都在外面候着。”
片刻后,也先从多名哨骑口中得到了相同的回答,不禁眉头紧锁。
“怎么可能?就算是北直隶全部的明军都集结,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也先依旧想不明白,索性不想了。
来都来了,总不能什么都没做就撤退,总得用一场战争讨要些利益。
“来人,传我的令,全军...”
“太师不好了!”
也先看到自己的亲信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
“慌什么!”
“太师,明人的大军朝我们大营冲来了!”
“什么!”
与此同时,徐达率领着三万明军骑兵直奔瓦剌大营。
没等蒙古人反应过来,明军骑兵就冲入了大营大肆砍杀。
也先走出大帐,看着四处窜逃的士兵,怒吼一声,“吾乃太师绰罗斯·也先,尔等拿起兵器,骑上战马,抵挡明军!但敢逃窜者,杀无赦!”
在也先的亲卫出动斩杀了不少逃跑的士兵后,瓦剌迅速组织起了战斗力,对明军进行反攻。
“去把那个小皇帝带来!”
没一会儿,亲卫就把一脸恐惧的朱祁镇带了过来。
“别杀我!别杀我!我母后能给你们很多钱!”
也先拽来朱祁镇,沉声道,“慌什么?听到外边的动静了吗?你的将士这不是救你来了嘛。”
朱祁镇一愣,他以为是也先要杀他祭旗,不曾想居然是明军打来了。
“传我令,全军后撤!”
前方战场,朱棣亲自带着数百精骑,一路直冲后方的也先大帐,可以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徐达看到顿时就急了,“朱棣!你给我回来!”
见朱棣不管不顾继续前冲,徐达叫来了永乐朝的主将朱高煦,“高煦,你把你爹追回来!不能让他继续前冲了,瓦剌的主力可是在后面!”
“孙儿明白!”
朱高煦带着人很快在乱军中找到了朱棣,“小爹,外公让你停止前进,立刻回去,前面危险。”
“特娘的,喊什么小爹呢!不就是年龄大我几岁吗,我还是你亲爹!”
“行行行亲爹,咱别冲了,也先说不定早就跑了,皇爷爷可是说了,一切要听从外公的!”
朱棣看了眼远处,无奈只能返回。
此次突然袭击,斩敌七千,俘虏上万,未能对蒙古主力造成大的损伤。
在收拾战场的时候,朱棣来到徐达跟前,问道,“岳父,表哥去哪了?”
徐达看向远方,悠悠道,“去偷也先的屁股了。”
另一边,也先带着主力奔向紫荆关。
刚才被明军这么一偷袭,许多首领都没有进攻北京城的心思,也先虽然是蒙古大军的总指挥,但也不能完全决定所有人的意志。
因此他也决定退出长城,回到草原再凭借着朱祁镇这个太上皇和明朝进行谈判。
这时,他发现原本立着他们旗帜的紫荆关,突然换成了明军的旗帜。
同时,紫荆关外无数明军排列整齐,仿佛就是在等待他们的到来。
也先脸色一沉,退路被堵了。
明军这边,李文忠打马上前,朗声道,“绰罗斯·也先,放归太上皇,尔等便可安然回家,不然......”
“我怎么不知道大明朝还有阁下这号人物,可否报上名来!”,也先一个眼神,他的亲弟弟伯颜就上前对李文忠喊道。
“大明岐阳王——李文忠!”
伯颜虽然是蒙古人,但对于明朝的历史还是知道一点。
在他的认知里,李文忠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去世了,死了也有六十多年了。
“你莫不是糊涂了,那明朝的李文忠都死了多少年了!”
李文忠也不恼,笑了笑道,“知道袭击你们大营的明军主帅是何人吗?”
“何人?”
“大明中山王徐达,可还记得?”
听到这个名字,伯颜心头一颤,但很快就被压力下去。
“你别搁这唬我了!”
“你要是不信我也没办法。”,李文忠耸了耸肩,“那我再给你们机会,放了太上皇,就可以出关回你们的草原。”
伯颜不敢擅作主张,骑马回到也先身边,把刚才的谈话过程说了一遍。
听了伯颜的话,也先心里有了两个想法,一是对方在唬人,因为徐达和李文忠这两人早就死了很多年;二是对方说的都是真的,因为结合北京城突然出现大军......
也先看了眼朱祁镇,犹豫许久终是决定以大局为重。
“伯颜,你把朱祁镇带过去交给对方,告诉他,我照他说的做了,要是敢在背后捅刀子,大不了两败俱伤。”
伯颜提溜起在朱祁镇放到马背上,骑马来到了李文忠面前。
“你们的太上皇,还你们。”
说着,伯颜把朱祁镇直接丢在地上,摔的朱祁镇惨叫不已。
对此李文忠并没有什么反应,他早就知道了这个大明皇帝的所作所为,葬送王朝精锐,况且对方又管不了自己,李文忠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
看到李文忠无视自己,朱祁镇眼中满是怨恨,他决定回宫后就向孙太后告李文忠的状。
......